第230章 身虽死,名可垂於竹帛也
吴郡,太守府吴郡的太守,名叫杨泰。
虽然他姓杨,可他並不是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
他所在的杨氏,只出过两位太守。
一位是他曾爷爷,他出生的时候,曾爷爷就已经死了。
不过曾爷爷跟对了人,跟著当时的袁氏老祖宗混,最后也成了两千石大员。
虽然他死后就成了寒门,但是到了杨泰爷爷的时候,因为一直给袁氏当狗腿子,虽然没有当上太守,但也被举了孝廉,在洛阳当过郎官,混过二代的圈子,
哪怕是给二代们当狗腿子,好歹也算是圈內人。
可到了杨泰亲爹的时候,杨氏连混圈的资格都没有了,连当狗腿子都没人看得上。
到了杨泰自己的时候,杨氏基本上已经彻底没落。
不过又出了个杨泰,便又一次攀上了和袁氏的关係,如今杨泰论实力也是一代宗师,只是杨泰也清楚,如今的局势,宗师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郡丞一路小跑的过来了,见状,杨泰心里稍稍有了几分安慰。
这位郡丞叫顾休,出自吴郡顾氏,是吴郡顾氏的当代家主,在本地也是响噹噹的大人物。哪怕身为太守,杨泰也必须给顾休足够的尊重,否则,杨泰的命令就別想离开太守府。
吴郡上下,顾氏的郡吏、县吏、亭长加在一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失去了顾氏的支持,吴郡的政务系统会直接瘫痪!
可纵然如此,在杨泰眼里,顾氏也只是个吴郡內部称雄的地方豪强而已,连世家都算不上。
可是自己,堂堂世家一员,此刻竟然要拜託他去谈判,这真是想想都荒谬。
顾休衝著杨泰抱了抱拳便直接坐了下来,杨泰看在心里,若有所思,对顾氏的立场,顿时就有些怀疑。若是平时,杨泰肯定会愤怒,但是此刻,杨泰反而觉得,顾氏和刘备牵连很深,兴许也是一个好消息。
“顾兄,刚刚征西將军行文吴郡,这是具体行文,你先看一看。”
听到杨泰的称呼,顾休心里暗爽,当即拿起行文开始观摩。
这份行文,顾休早就知道內容了,但此刻却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仔细研究。
“征西將军?我大汉最近应当没有徵西將军才是?!”顾休接过行文,却不忙著看,而是直接反问。
听到杨泰对於刘备的称呼,顾休就知道了杨泰的立场:这傢伙看样子是不打算给袁氏当死忠了!
“咳咳,这事儿也是最近才发生的,前期夜里,宦官们杀死大將军何进,意图率军屠杀朝廷公卿,掀起第三次党錮。”
“谁知消息走漏,宦官们便鋌而走险,直接挟持天子。”
“当时都到了孟津港,恰逢刘青州路过,便救下了天子。”
“今日上午,天子从水路抵达青州,当场下詔,封刘青州为征西將军,负责征討勾结宦官的反贼。”
“征西將军便是之前的刘青州!”
听到这里,顾休微微一笑,他越发確定杨泰的立场了。
当即拿起行文开始观摩,行文一共分为两份。
第一份就是一份討贼檄文:以征西將军的口吻,號召天下诸刘,天下忠臣志士,一起討伐意图造反的关东世家,措辞非常激烈,大有一种你死我活,诸刘和关东世家只能活一个的口气。
杀机四溢!
第二份行文就更简单了,上面要求吴郡太守立即前往征西將军府开会。
也没说到底要干啥,就说过去开会。
收到这份行文的时候,杨泰都快要跳起来了!
这开会正经吗?
能去吗?
去了之后,还能回来吗?
去了之后,是不是就得配合刘备?是不是就得听刘备的?
要是不去,会不会刘备直接以军法把自己给斩了?
可要是去了,听从刘备號令了,那以后自己还怎么做人?
袁氏的门生故吏,跑去给刘备卖命,和袁氏作对?
这也不行!
传出去了,杨泰以及杨泰的子孙后代,名声都会变臭,死后都进不了祖坟,
族谱上都会把杨泰的名字给划掉!
一想到这样的可怕后果,杨泰就觉得一阵绝望!
帮助刘备,那是背弃恩主。
帮助袁绍,那刘备肯定会毫不留情的杀了自己。
到时候命都没了!
而且,杨泰出身泰山郡,他非常清楚,如今的泰山郡太守诸葛珪去年人都快死了,是刘备驰援千里救下来的。
他就是刘备的人!
自己要是得罪了刘备,连带著家族都得一起受连累。
想明白这些之后,杨泰就觉得命苦!
好不容易靠著给袁氏办事,当上了袁氏的故吏,这才当上了这偏僻之地的太守,可如今怎么连苟安都做不到了?
“顾兄,你怎么看?”杨泰又一次问道。
顾休缓缓放下手里的文书,然后猛的拍了拍桌子:“真是该杀!”
“这群关东世家,朝廷过去对他们还不够好吗?”
“竟然带著禁军集体围攻皇宫?”
“此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谓是亘古未有!”
“千年之后,青史之上一定会牢牢的记住这一幕!”
“耻辱啊!”
“真是耻辱啊!”
“太守,还请速速起兵,响应刘征西,並立即杀死城內一切和袁氏有关之人,同时太守应该速速前往青州拜访天子,看看天子和太后是否安寧!”
说著,眼泪就哗哗的流了下来。
“天子数月前才刚刚继位,有何过错?竟然受此羞辱?!”
“先帝才刚刚登基,这群关东世家就如此欺辱孤儿寡母,若是不能为先帝报仇,有何面目活在这个世上?”
“正所谓身虽死,名可垂於竹帛也!”
“为了给陛下报仇,就算身死魂灭,也可名留青史,岂不美哉?”
说著,顾休就激动的拍了拍桌子,看的杨泰一愣一愣的。
“嗯?难道太守不想去见见天子吗?”
“天子年幼,刚刚经歷这么多磨难,太守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著?”
听到这里,杨泰当即用袖子遮蔽了面容,当他拿开衣袖之时,脸上就多出了两行清泪。
“顾兄言之有理,不过,为兄毕竟是袁氏故吏,直接和袁氏敌对,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听闻顾兄和安民军军师程仲德有些交情,所以还请顾兄代为通传,泰有些话想和他说。”
吴郡,太守府吴郡的太守,名叫杨泰。
虽然他姓杨,可他並不是杨修所在的弘农杨氏,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子弟。
他所在的杨氏,只出过两位太守。
一位是他曾爷爷,他出生的时候,曾爷爷就已经死了。
不过曾爷爷跟对了人,跟著当时的袁氏老祖宗混,最后也成了两千石大员。
虽然他死后就成了寒门,但是到了杨泰爷爷的时候,因为一直给袁氏当狗腿子,虽然没有当上太守,但也被举了孝廉,在洛阳当过郎官,混过二代的圈子,
哪怕是给二代们当狗腿子,好歹也算是圈內人。
可到了杨泰亲爹的时候,杨氏连混圈的资格都没有了,连当狗腿子都没人看得上。
到了杨泰自己的时候,杨氏基本上已经彻底没落。
不过又出了个杨泰,便又一次攀上了和袁氏的关係,如今杨泰论实力也是一代宗师,只是杨泰也清楚,如今的局势,宗师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郡丞一路小跑的过来了,见状,杨泰心里稍稍有了几分安慰。
这位郡丞叫顾休,出自吴郡顾氏,是吴郡顾氏的当代家主,在本地也是响噹噹的大人物。哪怕身为太守,杨泰也必须给顾休足够的尊重,否则,杨泰的命令就別想离开太守府。
吴郡上下,顾氏的郡吏、县吏、亭长加在一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失去了顾氏的支持,吴郡的政务系统会直接瘫痪!
可纵然如此,在杨泰眼里,顾氏也只是个吴郡內部称雄的地方豪强而已,连世家都算不上。
可是自己,堂堂世家一员,此刻竟然要拜託他去谈判,这真是想想都荒谬。
顾休衝著杨泰抱了抱拳便直接坐了下来,杨泰看在心里,若有所思,对顾氏的立场,顿时就有些怀疑。若是平时,杨泰肯定会愤怒,但是此刻,杨泰反而觉得,顾氏和刘备牵连很深,兴许也是一个好消息。
“顾兄,刚刚征西將军行文吴郡,这是具体行文,你先看一看。”
听到杨泰的称呼,顾休心里暗爽,当即拿起行文开始观摩。
这份行文,顾休早就知道內容了,但此刻却还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仔细研究。
“征西將军?我大汉最近应当没有徵西將军才是?!”顾休接过行文,却不忙著看,而是直接反问。
听到杨泰对於刘备的称呼,顾休就知道了杨泰的立场:这傢伙看样子是不打算给袁氏当死忠了!
“咳咳,这事儿也是最近才发生的,前期夜里,宦官们杀死大將军何进,意图率军屠杀朝廷公卿,掀起第三次党錮。”
“谁知消息走漏,宦官们便鋌而走险,直接挟持天子。”
“当时都到了孟津港,恰逢刘青州路过,便救下了天子。”
“今日上午,天子从水路抵达青州,当场下詔,封刘青州为征西將军,负责征討勾结宦官的反贼。”
“征西將军便是之前的刘青州!”
听到这里,顾休微微一笑,他越发確定杨泰的立场了。
当即拿起行文开始观摩,行文一共分为两份。
第一份就是一份討贼檄文:以征西將军的口吻,號召天下诸刘,天下忠臣志士,一起討伐意图造反的关东世家,措辞非常激烈,大有一种你死我活,诸刘和关东世家只能活一个的口气。
杀机四溢!
第二份行文就更简单了,上面要求吴郡太守立即前往征西將军府开会。
也没说到底要干啥,就说过去开会。
收到这份行文的时候,杨泰都快要跳起来了!
这开会正经吗?
能去吗?
去了之后,还能回来吗?
去了之后,是不是就得配合刘备?是不是就得听刘备的?
要是不去,会不会刘备直接以军法把自己给斩了?
可要是去了,听从刘备號令了,那以后自己还怎么做人?
袁氏的门生故吏,跑去给刘备卖命,和袁氏作对?
这也不行!
传出去了,杨泰以及杨泰的子孙后代,名声都会变臭,死后都进不了祖坟,
族谱上都会把杨泰的名字给划掉!
一想到这样的可怕后果,杨泰就觉得一阵绝望!
帮助刘备,那是背弃恩主。
帮助袁绍,那刘备肯定会毫不留情的杀了自己。
到时候命都没了!
而且,杨泰出身泰山郡,他非常清楚,如今的泰山郡太守诸葛珪去年人都快死了,是刘备驰援千里救下来的。
他就是刘备的人!
自己要是得罪了刘备,连带著家族都得一起受连累。
想明白这些之后,杨泰就觉得命苦!
好不容易靠著给袁氏办事,当上了袁氏的故吏,这才当上了这偏僻之地的太守,可如今怎么连苟安都做不到了?
“顾兄,你怎么看?”杨泰又一次问道。
顾休缓缓放下手里的文书,然后猛的拍了拍桌子:“真是该杀!”
“这群关东世家,朝廷过去对他们还不够好吗?”
“竟然带著禁军集体围攻皇宫?”
“此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谓是亘古未有!”
“千年之后,青史之上一定会牢牢的记住这一幕!”
“耻辱啊!”
“真是耻辱啊!”
“太守,还请速速起兵,响应刘征西,並立即杀死城內一切和袁氏有关之人,同时太守应该速速前往青州拜访天子,看看天子和太后是否安寧!”
说著,眼泪就哗哗的流了下来。
“天子数月前才刚刚继位,有何过错?竟然受此羞辱?!”
“先帝才刚刚登基,这群关东世家就如此欺辱孤儿寡母,若是不能为先帝报仇,有何面目活在这个世上?”
“正所谓身虽死,名可垂於竹帛也!”
“为了给陛下报仇,就算身死魂灭,也可名留青史,岂不美哉?”
说著,顾休就激动的拍了拍桌子,看的杨泰一愣一愣的。
“嗯?难道太守不想去见见天子吗?”
“天子年幼,刚刚经歷这么多磨难,太守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著?”
听到这里,杨泰当即用袖子遮蔽了面容,当他拿开衣袖之时,脸上就多出了两行清泪。
“顾兄言之有理,不过,为兄毕竟是袁氏故吏,直接和袁氏敌对,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听闻顾兄和安民军军师程仲德有些交情,所以还请顾兄代为通传,泰有些话想和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