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车员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人救不回来了,后来在水壶里检查出了农药。
还有一封信。
是遗书。
信上说:希望把她的遗体送到娘家,葬在娘家的坟里, 信中写了地址。
水壶里残留的农药跟这封信可以证明,这个女同志是自己不愿意活了。至于跟她一起坐火车的那个孩子, 信上没写怎么安排。
“小同志,你家在哪?”
于月娥神情木愣愣的, 她不相信她妈就这样撇下她不管了。就这么死了?还是自个喝药死的?
为什么呢?
就这么见不得她吗?
就这么不愿意跟她一起去五沟大队吗!
于月娥心揪着, 她想不明白,她妈怎么会这么狠心!
“小同志, 你没事吧?”
“小同志?”
于月娥想到父亲没了,母亲也撇下她不要她,心里难过得厉害, 脑子跟要炸开似的,晕得厉害。
没一会, 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快过人, 这孩子晕倒了。”
“快送到医院!”
杜家。
今天邮递员来了一趟,这边有杜家的信。
杜母拆开一看, 是老五寄来的,信上的日期已经是半个月前了。杜母看得心里发沉, 老五去的地方可真远啊。
她拆开信。
老五在信中说,她去的农场很好,大家对她都很照顾, 她过得很好, 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杜母完全不信。
那么偏的农场, 怎么可能会好呢?
老五这是拿好话哄她呢!
她又想到了前一阵收到的老三的信,老三也说在乡下过得很好,去了拖拉机厂的什么服务点,有地方住,除了吃的清淡一些,其他都好。
杜母拿着信看了很久。
唉。
可惜啊,这两个贴心的孩子都走远了,只有老四这个不孝的还留在市里。
她正想着,贺母过来了。
“黄姐,这一个月到日子了,您这这看是让我留下来继续帮忙呢,还是回去呢。”贺母问。
这意思很明显。
第二天想让她继续干,该开工资了。
杜母:“小蒋,你还是回去吧,我这身子骨也好利索了,家里的事有我呢。”一个月就做做饭洗洗衣服,擦擦桌子扫扫地 ,就要十块钱,怎么不去抢!
这些活杜母自个就能干!
贺母没想到杜母这就不让干了。
这一个月来她勤勤恳恳,什么都抢着做,家里家外的卫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饭都只吃个七八成饱,就是怕杜家嫌。
早知道就只干一个月,先前应该多吃点的!
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这晚饭贺母还是在带着女儿在杜家吃的!
次日,某市医院。
“这孩子怎么样?”
“没事,就是着急上火,心气没顺过来。”医生道,“放心,没喝农药。”
那水壶加了农药的水只有年纪大的喝了,这小的没喝。
身体没事。
“瞧这孩子是被吓傻了,估计是问不出什么来了。现在天热,这遗体不好保留,赶紧把人送到太平间去,通知家里人过来把人带走,趁早把丧事办了。”
这遗体在常温下放个两三天,就该发臭了。
又过一天。
宁市,黄家。
火车站的人接到乘警的通知,到黄家来送口信。
黄家有人在家。
“这是黄彩荷的娘家吗?”
黄姥姥听着声,出来了,“是,同志,有什么事吗?”
列车员看黄姥姥年纪在些大,怕刺激着老人,便问,“你家里还有人吗?”
黄姥姥昨天半夜梦到小闺女了,说跟告别。
今天起来胸口就闷得慌,不舒服。
这会听到列车员这么说,心里一沉,她上前握住列车员的手,“同志,我是黄彩荷的亲妈,她是出了什么事吗!您只管跟我说,我受得住!”
列车员叹了口气,又往屋里瞧了瞧,见实在是没人出来。
这才说:“这是她的遗书,她现在人没了,在xx医院的太平间,那边放不了多久,你们家……等你家年轻人回来,让他赶紧去一趟,把人领回来。”
黄姥姥颤颤巍巍的接过信,信还没拆,眼泪就淌下来了。
彩荷这傻孩子,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怎么会寻死呢?
不就是回大队吗,要是缺吃少食的,他们寄些回去就是了!
怎么想不开呢?
“老人家,您还好吧!要不要送您去医院?”列车员看黄姥姥这样,可不敢走了。
就怕走了,这老人没撑住。
九月底。
机修厂,顾主任要求的大电风扇终于制作出来了,这是修改了好几次的,这一次是大铁扇,风力强,放到机床那边,电扇一开,机床散热快得很。
现在厂里有四个车间,都需要大电风扇。
还有新建的厂卫生院听说也申请了,那边的手术室要做手术,里头温度高了可不行。
杜思苦回厂之后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就没休息过。
“小杜,大电风扇做出来了,厂里决定记你一功。明天你就好好休息,给你三天假。”顾主任笑眯眯的说,“家具厂那边的床垫明天就让他们送到你的新房子去,还有成套的家具,先前雷木匠量过了,估计十月就能打好,到时候都给你安上。”
这就是给杜思苦的隐形福利了。
干得好,这就是厂里的奖励。
杜思苦:“顾主任,有加班费吗?”她这些天可是忙到八九点才回宿舍的。
“当然了,等到下个月发工资,一起给你发。”顾主任解决了车间的大问题,这会心情好得很啊。
这小杜,不光脑子活,学东西快,这设计东西也很有一套嘛。
还能做出来。
禇老真是收了个好徒弟啊!
有三天!
杜思苦决定明天先在宿舍躺一天,后面两天,等休息好了,再做打算!
又听顾主任道:“国庆咱们厂请了人过来放大电影,就在食堂,七天晚上连着放。”食堂有椅子,不用大伙另带小板凳。
“主任,什么电影?”
“不少呢,厂里定了《东方红》,《冰山上的来客》,《地道战》。”顾主任笑着,“咱们厂最近忙得很,没功夫搞演出,只能多看些电影让大伙解解闷了。”
要是搞演出,排演,唱歌跳舞又要花不少时间,这样耽误大家白天的工作。
没法子,现在机修厂情况特殊,车间,合作单位都在赶工。
等明年厂里任务没这么重,到时候好好要是有余钱,搞个小礼堂,好好搞搞表演,让大家来也能轻松轻松。
第二天。
杜思苦还没起来,余凤敏就找过来了,她听说杜思苦休息三天,特意过来找她玩的。
袁秀红一早就起来上班了。
余凤敏来了就没瞧见她,这秀红,天天忙得跟什么似的,也没见涨工资啊。
倒是杜思苦。
余凤敏坐过来,悄摸问:“你分到房了?”就在她那一栋筒子楼,听说还是三楼,310,边户,就在宋良的楼上呢。
杜思苦坐起来,“你听谁说的?”
余凤敏的消息真是越来越灵通了。
余凤敏嘿嘿一笑,“文佳玉,他们两口子之前透过风,说去年分房的那批听说厂里建了新房子,就没要筒子楼这边的小房子。多了好几套,这事没声张,听他们说,有你一套。”当然了,那两口子也分到了一套。
不过,因为包副厂长的关系,他们的房子在隔壁栋,是个二居室的。
厂里的规定,结婚的同志房子要大一些。
杜思苦道:“是分了,厂里还给置办床垫跟这家具。”说起来,今天床垫说要送过来的,家具要现量尺寸,要做,说是十月份才能送过来了。
“还有这好事!”余凤敏羡慕了,“你这可是省了一大笔钱啊。”
杜思苦笑,“那是。”
机修厂的领导还是很厚道的,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她干了多少活领导们还是记下了,回报还是有的。
“走,去瞧瞧你那新房子。”
“好,等会带你去。”
杜思苦起来洗漱之后,想起来问:“你不去图书馆上班?休假了?”
余凤敏:“那是,阮思雨前一阵不是休了长假吗。现在她回去上班了,我之前帮她顶了一阵班,现在轮到她了。”
“她脸伤好了?”
“好了!一点疤都没留!你不知道!她脸不光没留疤,皮肤比以前更好了!”余凤敏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这阵也在用玉红膏,可你瞧,就是不如她的皮肤好。”
她还说了一个消息,“咱们厂袁秀红做的玉红膏可是出了大名了,好多女同志都慕名过来买呢!”
一直断货呢。
要不是她跟袁秀红的这层关系,只怕还用不上呢。
杜思苦没想到还有这出呢:“这特制玉红膏效果这么好,厂里没打算做出来放到外头供销社卖吗?”
这不也是一个大大的生钱渠道吗。
听说财务科跟厂领导现在都想着法的赚钱呢。
没法子,新车间又是动工,又是招人,还有新设备,就算是有国家拔款,这可销还是太大了。
“没听说。”
余凤敏摇头,“秀红那产量有限,又忙着卫生院的事,哪有那闲工夫多做啊。”
杜思苦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之后。
杜思苦去食堂吃了点东西,然后带着余凤敏去看她的新房子。
跟余凤敏同一栋。
三楼。
往上走一层就是了。
列车员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人救不回来了,后来在水壶里检查出了农药。
还有一封信。
是遗书。
信上说:希望把她的遗体送到娘家,葬在娘家的坟里, 信中写了地址。
水壶里残留的农药跟这封信可以证明,这个女同志是自己不愿意活了。至于跟她一起坐火车的那个孩子, 信上没写怎么安排。
“小同志,你家在哪?”
于月娥神情木愣愣的, 她不相信她妈就这样撇下她不管了。就这么死了?还是自个喝药死的?
为什么呢?
就这么见不得她吗?
就这么不愿意跟她一起去五沟大队吗!
于月娥心揪着, 她想不明白,她妈怎么会这么狠心!
“小同志, 你没事吧?”
“小同志?”
于月娥想到父亲没了,母亲也撇下她不要她,心里难过得厉害, 脑子跟要炸开似的,晕得厉害。
没一会, 只觉得天旋地转, 她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快过人, 这孩子晕倒了。”
“快送到医院!”
杜家。
今天邮递员来了一趟,这边有杜家的信。
杜母拆开一看, 是老五寄来的,信上的日期已经是半个月前了。杜母看得心里发沉, 老五去的地方可真远啊。
她拆开信。
老五在信中说,她去的农场很好,大家对她都很照顾, 她过得很好, 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杜母完全不信。
那么偏的农场, 怎么可能会好呢?
老五这是拿好话哄她呢!
她又想到了前一阵收到的老三的信,老三也说在乡下过得很好,去了拖拉机厂的什么服务点,有地方住,除了吃的清淡一些,其他都好。
杜母拿着信看了很久。
唉。
可惜啊,这两个贴心的孩子都走远了,只有老四这个不孝的还留在市里。
她正想着,贺母过来了。
“黄姐,这一个月到日子了,您这这看是让我留下来继续帮忙呢,还是回去呢。”贺母问。
这意思很明显。
第二天想让她继续干,该开工资了。
杜母:“小蒋,你还是回去吧,我这身子骨也好利索了,家里的事有我呢。”一个月就做做饭洗洗衣服,擦擦桌子扫扫地 ,就要十块钱,怎么不去抢!
这些活杜母自个就能干!
贺母没想到杜母这就不让干了。
这一个月来她勤勤恳恳,什么都抢着做,家里家外的卫生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饭都只吃个七八成饱,就是怕杜家嫌。
早知道就只干一个月,先前应该多吃点的!
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这晚饭贺母还是在带着女儿在杜家吃的!
次日,某市医院。
“这孩子怎么样?”
“没事,就是着急上火,心气没顺过来。”医生道,“放心,没喝农药。”
那水壶加了农药的水只有年纪大的喝了,这小的没喝。
身体没事。
“瞧这孩子是被吓傻了,估计是问不出什么来了。现在天热,这遗体不好保留,赶紧把人送到太平间去,通知家里人过来把人带走,趁早把丧事办了。”
这遗体在常温下放个两三天,就该发臭了。
又过一天。
宁市,黄家。
火车站的人接到乘警的通知,到黄家来送口信。
黄家有人在家。
“这是黄彩荷的娘家吗?”
黄姥姥听着声,出来了,“是,同志,有什么事吗?”
列车员看黄姥姥年纪在些大,怕刺激着老人,便问,“你家里还有人吗?”
黄姥姥昨天半夜梦到小闺女了,说跟告别。
今天起来胸口就闷得慌,不舒服。
这会听到列车员这么说,心里一沉,她上前握住列车员的手,“同志,我是黄彩荷的亲妈,她是出了什么事吗!您只管跟我说,我受得住!”
列车员叹了口气,又往屋里瞧了瞧,见实在是没人出来。
这才说:“这是她的遗书,她现在人没了,在xx医院的太平间,那边放不了多久,你们家……等你家年轻人回来,让他赶紧去一趟,把人领回来。”
黄姥姥颤颤巍巍的接过信,信还没拆,眼泪就淌下来了。
彩荷这傻孩子,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怎么会寻死呢?
不就是回大队吗,要是缺吃少食的,他们寄些回去就是了!
怎么想不开呢?
“老人家,您还好吧!要不要送您去医院?”列车员看黄姥姥这样,可不敢走了。
就怕走了,这老人没撑住。
九月底。
机修厂,顾主任要求的大电风扇终于制作出来了,这是修改了好几次的,这一次是大铁扇,风力强,放到机床那边,电扇一开,机床散热快得很。
现在厂里有四个车间,都需要大电风扇。
还有新建的厂卫生院听说也申请了,那边的手术室要做手术,里头温度高了可不行。
杜思苦回厂之后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就没休息过。
“小杜,大电风扇做出来了,厂里决定记你一功。明天你就好好休息,给你三天假。”顾主任笑眯眯的说,“家具厂那边的床垫明天就让他们送到你的新房子去,还有成套的家具,先前雷木匠量过了,估计十月就能打好,到时候都给你安上。”
这就是给杜思苦的隐形福利了。
干得好,这就是厂里的奖励。
杜思苦:“顾主任,有加班费吗?”她这些天可是忙到八九点才回宿舍的。
“当然了,等到下个月发工资,一起给你发。”顾主任解决了车间的大问题,这会心情好得很啊。
这小杜,不光脑子活,学东西快,这设计东西也很有一套嘛。
还能做出来。
禇老真是收了个好徒弟啊!
有三天!
杜思苦决定明天先在宿舍躺一天,后面两天,等休息好了,再做打算!
又听顾主任道:“国庆咱们厂请了人过来放大电影,就在食堂,七天晚上连着放。”食堂有椅子,不用大伙另带小板凳。
“主任,什么电影?”
“不少呢,厂里定了《东方红》,《冰山上的来客》,《地道战》。”顾主任笑着,“咱们厂最近忙得很,没功夫搞演出,只能多看些电影让大伙解解闷了。”
要是搞演出,排演,唱歌跳舞又要花不少时间,这样耽误大家白天的工作。
没法子,现在机修厂情况特殊,车间,合作单位都在赶工。
等明年厂里任务没这么重,到时候好好要是有余钱,搞个小礼堂,好好搞搞表演,让大家来也能轻松轻松。
第二天。
杜思苦还没起来,余凤敏就找过来了,她听说杜思苦休息三天,特意过来找她玩的。
袁秀红一早就起来上班了。
余凤敏来了就没瞧见她,这秀红,天天忙得跟什么似的,也没见涨工资啊。
倒是杜思苦。
余凤敏坐过来,悄摸问:“你分到房了?”就在她那一栋筒子楼,听说还是三楼,310,边户,就在宋良的楼上呢。
杜思苦坐起来,“你听谁说的?”
余凤敏的消息真是越来越灵通了。
余凤敏嘿嘿一笑,“文佳玉,他们两口子之前透过风,说去年分房的那批听说厂里建了新房子,就没要筒子楼这边的小房子。多了好几套,这事没声张,听他们说,有你一套。”当然了,那两口子也分到了一套。
不过,因为包副厂长的关系,他们的房子在隔壁栋,是个二居室的。
厂里的规定,结婚的同志房子要大一些。
杜思苦道:“是分了,厂里还给置办床垫跟这家具。”说起来,今天床垫说要送过来的,家具要现量尺寸,要做,说是十月份才能送过来了。
“还有这好事!”余凤敏羡慕了,“你这可是省了一大笔钱啊。”
杜思苦笑,“那是。”
机修厂的领导还是很厚道的,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她干了多少活领导们还是记下了,回报还是有的。
“走,去瞧瞧你那新房子。”
“好,等会带你去。”
杜思苦起来洗漱之后,想起来问:“你不去图书馆上班?休假了?”
余凤敏:“那是,阮思雨前一阵不是休了长假吗。现在她回去上班了,我之前帮她顶了一阵班,现在轮到她了。”
“她脸伤好了?”
“好了!一点疤都没留!你不知道!她脸不光没留疤,皮肤比以前更好了!”余凤敏摸了摸自己的脸,“我这阵也在用玉红膏,可你瞧,就是不如她的皮肤好。”
她还说了一个消息,“咱们厂袁秀红做的玉红膏可是出了大名了,好多女同志都慕名过来买呢!”
一直断货呢。
要不是她跟袁秀红的这层关系,只怕还用不上呢。
杜思苦没想到还有这出呢:“这特制玉红膏效果这么好,厂里没打算做出来放到外头供销社卖吗?”
这不也是一个大大的生钱渠道吗。
听说财务科跟厂领导现在都想着法的赚钱呢。
没法子,新车间又是动工,又是招人,还有新设备,就算是有国家拔款,这可销还是太大了。
“没听说。”
余凤敏摇头,“秀红那产量有限,又忙着卫生院的事,哪有那闲工夫多做啊。”
杜思苦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之后。
杜思苦去食堂吃了点东西,然后带着余凤敏去看她的新房子。
跟余凤敏同一栋。
三楼。
往上走一层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