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三没回答, 东西送到,他转身就走。
    于月莺在后面喊道:“老三,等我出去保准下午就买火车票回家, 绝不打扰你们。求你跟姨妈说一声,让她给我办个证明, 让我出来。”
    老三回头:“派出所的同志会把你送回老家的,不用买票。”
    还省了一笔车费呢。
    这有什么不好?
    于月莺脸色难看:“这遣返会送到我们大队部去, 这样回去, 我的名声还要不要?”家里人都当她快嫁到城里了,这这样回去, 她会被人笑话死的。
    老三没说话了,闷头往外走。
    他爸交待的,告别告诉他妈, 他只管把东西送过来。
    于月莺气得直锤铁栏杆。
    怎么办?
    她绝对不能就这样回去!
    机修厂。
    仓库。
    袁秀红上班有一会了,眼看着快十一点了, 想着这个点应该没什么人来了, 就把之前在供销社买的毛线拿出来,开始缠毛线。
    这会把毛线缠好了, 等下班就可以直回宿直接织毛衣了。
    她刚缠好好一团,抬头猛的看到眼前站了个人, 吓了一跳。
    “同志,你有什么事吗?”袁秀红把缠紧的毛线团收好。
    站在她面前的是个男的, 五官清俊,就是表情不好,看她像是在看工厂的蛀虫似的。
    这男的语气冷冰冰的:“你叫什么名字?”
    袁秀红沉默了一会, 说道:“袁秀红。”
    “袁秀药同志, 你上班期间干私事, 我会跟你们领导反应的。”男人说。
    这不就是打小报告吗?
    袁秀红道:“这里是仓库重要,您在是没什么事,麻烦出去。”
    刚才这男的问她名字的时候她就猜到了。
    肯定没好事。
    “我是来拿机油的。”男的拿出了取货单。
    袁秀红坐下,拿出登记本:“姓名,哪个部门的。”
    “三车间,苏子柏。”
    三车间的新机器坏了,他过来拿点机油,看看给设备保养一下,会不会好一点。
    袁秀红登记完,带他去里头领了机油。
    苏子柏有些意外。
    之前他在仓库这边领东西,这边的库管工作效率极低,常常都不知道东西放哪。现在换了一个,还是个女的,又加上刚才袁秀红在办私下,摸鱼。
    他还以为这个库管跟之前那个一样,是个一问三不知的。
    “我还要一些橡胶圈。”苏子柏又拿出了另一张领货单。
    袁秀红:“要多少?”
    刚才怎么不拿出来,现在要分两次登记。
    “两组。”
    “等着。”
    袁秀红进去了 ,很快她拿出两组橡胶圈出来了 。
    她拿着东西带着苏子柏走到了登记桌边,登记好后,再把东西放给苏子柏,“来,签个字 。”
    果然很快。
    苏子柏签下自己的名字。
    苏子柏很快就走了。
    之后袁秀红端端正正的坐在登记桌前,没有再干私活。
    她甚至做好了等会挨主管骂的准备。
    铁路家属大院。
    四斤肉,一餐可煮不了,杜母准备煮两斤肉,剩下的两斤用盐腌起来,明天再吃。
    正忙着。
    贺母来了。
    “黄姐。”她找到了厨房,手里拿着自家做的咸萝卜丁,一小碗。
    杜母正在切肉呢。
    一个装大碗里,一个装盘子里。
    贺母看着杜母碗里的肉,眼睛都直了,“黄姐,您怎么买了这么多肉,中午请客啊?”
    她家除了过年腌肉那会,其他的时候可没见过这么多肉。
    更别说吃了。
    过年那吃的也是腊肉,腌了一些,一小块一小块的吃。
    “自家人吃。”杜母这可是给儿子买的,老大下午的火车,这回来一趟,不好好补补怎么行。就这么一点东西,几个大老爷们几口就吃完了,哪能请客啊。
    贺母乍舌,这杜家吃肉可真大方。
    之前还到处借肉票呢,原来杜家的肉是这么吃的。
    “小蒋,你过来是有事吗?”杜母放下手里的活,问。
    贺母又瞧了两眼油汪汪的肉,“我家大富昨天晚上回来说,他跟小于见上了,觉得不错。我过来就是想问问,这小于是怎么想的,她要是没啥问题,到时候让大富请个十天的长假,随她回老家见见亲家。”
    这可不好说啊。
    杜母心里发苦,于月莺走了 ,东西都带走了,连她这个亲姨妈都没说。
    这不是不满意是什么?
    要是相中了,于月莺怎么会走呢。
    杜母道:“早上我回来就没看到她了,到时候见了人,我再问问。”
    贺母:“你昨天晚上没探探她口风?”
    杜母:“我家老大下午的火车,我哪顾得上她啊。”
    贺母又在这边东拉西扯了一下。
    杜母陪着聊了一会,后来看活太多,实在是没空唠嗑,“小蒋,我这边忙着,就先不跟你说了。”
    转头去厨房切肉洗菜去了 。
    贺母在厨房门口站了一会。
    等半天也没等到杜母说留饭的话,她端着手里的咸萝卜丁,“黄姐,这萝卜丁我就放你桌上了。”
    “好。”
    贺母放下咸萝卜丁出来,看了看门口正在打瞌睡的杜奶奶,等了一会,不见老人醒,她就走了。
    回家的路上她想着,等会到了饭点,让珠儿(小女儿)给杜家送点煮豆子。
    这送东西,总不能不回一点东西吧。
    机修厂。
    宋良带着一身脏污的工作服,直接去找了丁总工,他等了好一会,才见到人。
    衬衣半湿半干,上面的污迹更明显了。
    “丁总工让你进去。”
    宋良进了丁总工的办公室。
    “坐。”丁总工看到宋良的衣服,愣了愣,这人怎么穿成这样就过来了?
    他是知道宋良的,技术科从外头挖过来的人才。
    国内顶级学府毕业的,技术过硬。
    “丁总工,是这样的。”宋良问,“您认识行政处的丁婉吗?”
    丁总工皱眉,不悦的看着宋良。
    这人怎么回事?
    想从丁婉那攀上他?
    宋良简单的说了一下丁婉跟他几次碰面,每次都弄得很不愉快,他指了指身上的工作服:“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了,我不明白她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她这样很影响我工作,丁总工,您能跟她好好谈谈吗?”
    宋良不是个计较的人,但是这丁婉有些越界了。
    “小宋,小丁年纪小,你别跟她一般计较。”丁总工态度软了下来。
    宋良:“我只是不希望下次去食堂吃饭,再弄成这样。”
    他在厂里工作,不可能不去食堂吃饭。
    他总不能因为不想见丁婉连饭都不吃吧。
    “我会好好说她的。 ”丁总工拍了拍宋良的肩,“这套工作服我看很难洗出来了,我给你批个条子,你去仓库那边再领一套新工作服。”
    “丁总工,不用了,衣服能洗出来。”宋良道,“您忙,我就先走了。”
    这衣服加点洗衣粉,加点小苏打,泡一泡,应该就能干净了。
    宋良走了。
    丁总工脸色难看。
    他站了很久。
    五金厂。
    舒师傅三人到了后,就去了机器故障的车间,花了三个小时,把机器修好了,后来让五金厂的人自己试了一下。
    机器确实没有问题了。
    “不愧是机修厂的技术员。”五金厂的人确实佩服。
    这个机器他们自个折腾了三天,原以为是个小毛病,结果越修越坏,现在都不能启动了。
    要不是机修厂的人过来,只怕下午这机器还不能开工呢。
    舒师傅跟五金厂的人一阵互棒。
    因为修完已经中午了,舒师傅三人就在这边吃了饭。
    早上一直在舒师傅在跟五金厂的这位主任说话。
    吃饭这会,杜思苦突然开口了。
    “原主任,我们听说您这边还跟自行车厂有合作?”
    五金厂的主任姓原,四十多,年轻的时候长得不错,现在发福了,尤其是肚子那块,皮带都扣不住了。
    原主任看向杜思苦:“是有这么回事?”
    “你们这边生产车轮吗?”杜思苦问。
    “当然有。”原主任笑着问杜思苦,“你是不是想买自行车配件,自己装一装?”他们这边倒是可以供货。
    杜思苦道:“那你们这边可以做那种比二八大杠小一点的车轮吗?”
    要是这边能做,他们机修厂以后制作女式自行车,那车轮这边也可以跟五金合作。
    这样还省下买设备的成本。
    原主任没明白:“你这是想?”
    杜思苦脑子飞快转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索性说开。
    不然这五金厂的原主任受到启发,抢先一步制作女工自行车,那她可就亏大了。
    杜思苦道:“是这样的,我们机修厂打算开一条自行车的生产线,你们这边正好也生产这些配件,兴许以后我们两个厂可以合作。”
    原主任吃惊的看着杜思苦。
    这女同志这么年轻,竟然负责机修厂新生产线的事,这是哪个厂领导家的?
    “这事,你能做主?”他问。
    杜思苦指着舒师傅:“这事舒师傅正在筹备。”至于是厂里筹备,还是私人筹备,那就只能意会了。
    “舒师傅,”原主任抓住舒师傅的手,紧紧握住,“等会吃完您去看看我们生产的自行车配件车间吧。我们可是跟自行车厂合作三年了,东西齐全得很。”
    要是能把机修厂的订单拿下,他们五金厂的业务可以扩大一倍。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机修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静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静年并收藏六零年代机修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