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临时驾驶证
    路上四个轮子的车很少。
    杜思苦一路开过去, 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车,开了大半个小时,就碰到了一辆从乡下开往市里的大巴车。
    车上挤满了人, 窗户看去,还有鸡在里头飞。
    “小心, 小心,有车来了。”孙组长生怕杜思苦的拖拉机跟大巴车撞了。
    杜思苦有打着方向盘往旁边转。
    很快, 两车就稳当的通过了, 一点都没擦着。
    孙组长抹了把汗。
    “师傅,你真厉害, 要是换了我,肯定就撞上了。”小孙刚才看到两车挨得那么近,都想从拖拉机上跳下去了。
    杜思苦:“这是两车道, 有车过来没事的,撞不了。”
    那小巴还没公交车大, 一人占半边路, 只要好好开,没事。
    不过杜思苦发现了, 就小孙这个心理素质,教他开车容易, 想让他上路遇着车不出事故,只怕有点难啊。
    开着开着前面有两个叉路口, 一个是开往市里的路,水泥路,平整理很。另一条是开往乡下的路, 是石子路。拖拉机的底盘高, 别说石子路, 就算是黄土路,一样能通行。
    “孙组长,接下来咱们怎么走?”
    杜思苦问。
    应该要去乡下的生产队的,但是,刚才听孙组长说了一嘴,说要去农机管理部门。
    “先往水泥路走,农机管理站就在那边。”孙组长把手上的资料整理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用档案袋装好了,“咱们把你的申请资料交上去。”
    “好。”
    杜思苦开着拖拉机就往水泥路那边去了,行驶了大概十几分钟,她看到了孙组长说的农机管理部门了。
    门口挂着农机管理站的牌子。
    后面是刷了白墙的两层大楼,门口是大铁门,开了一边的门,旁边有个保卫亭。
    “小孙,你留在这里,小杜,你跟我进去。”孙组长领着杜思苦进去了。
    小孙在留在外头看拖拉机。
    孙组长来过这边很多回了,在农机管理站早就混了个脸熟。
    孙组长交了资料,跟大家介绍着杜思苦:“这是小杜,我们拖拉机厂的新人,年纪轻轻的就会开拖拉机了,这次过来就是要考个驾驶证。这次长和大队那边忙不过来,让我们派人过去……”
    孙组长跟农机管理站的人聊了一会,意思很明显,让这边帮忙加急办,小杜这边还要好几个生产大队要去呢。
    是去干正经事,收粮呢。
    “孙主任 ,你放心,你们厂的我们肯定加急办。”农机管理站的人把杜思苦的资料放到了最上面。
    收粮是最要紧的事。
    “您们这边有没有临时的拖拉机驾驶证啊?”孙组长又问,“我想着下了乡,怕那边村民不放心。”
    农机管理站的人有些为难了。
    杜思苦一听,立刻把小赖开的机修厂拖拉机手的证明信递了过去,“同志,您看看这个,有了这个证明信能帮我办一张临时的证吗?”
    机修厂的拖拉机手!
    农机管理站的人道:“行是行。”不过,他不确定的看着杜思苦,“你真会开?”
    杜思苦往外面一指:“我们厂拖拉机就是我开过来的,要不您跟着我出去,我开给你看看。”
    还说呢,“我不光会开,还会修呢。”
    “走,去看看。”
    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站起来就跟着杜思苦走了出去。
    孙组长紧随其后。
    心里琢磨着,这小杜准备得还挺齐全,办事能力可以啊。
    要是有机会的话,还真可以把小杜调到拖拉机厂来,又会的开拖拉机,又能修车。
    还这么年轻。
    杜思苦坐上拖拉机,熟练的开了两圈,给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看。
    向前,转弯,刹车。
    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点点头,这位叫杜思苦的女同志看着小,户口本上年纪也小,但是这开车的手艺是真不错。
    他又问了一些杜思苦拖拉机的机械常识,以及交通规则。
    临时抽问的,问的还是一些难点题。
    都是昨天那三本书的内容,杜思苦一下子就答出来了。
    那三本书她现在可是会背的。
    “行,这临时驾驶证我现在就给你办。”农机管理站的同志笑着说,“你这要是正式考,也不是不愁的。”
    肯定能拿到驾驶证。
    杜思苦跟着工作人员进去了,再出来时,手上拿着的正是纸质折页的临时拖拉机驾驶证。
    上面班还有机农机管理局的章子。
    之前机修厂的证明信也还给杜思苦了。
    杜思苦把信跟临时驾驶证放到了一起,贴身放着。
    “拿到了?”孙组长问。
    杜思苦点头:“拿到了。”
    接下来去生产队帮忙就没什么可担心了。
    杜思苦信心十足。
    “走吧,咱们再回到刚才那条石子路上,长和大队就在那边。”孙组长指路。
    拖拉机继续出发。
    机修厂。
    袁秀红回来了,三轮车已经还给邻居了,邻居还把她夸了一顿,说车子洗得特别干净,轮胎气也打得足。
    说得袁秀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是坐公交车回机修厂的。
    袁秀红去了仓库。
    “小袁,卫生所那边说让你过去一趟,仓库这边的事先放放。”
    “好。”
    袁秀红去了厂卫生所。
    卫生所这这边有三个病人,小谢医生一个人忙不过来。新来的黄护士扎针技术很一般,是今年才分过来的新人,卫生所的病人一多,黄护士就手忙脚乱的。
    厂卫生所本来还有一个向医生,他在这边干了五年了,医术更好,只不过最近像是有什么事,老请假。
    同样的,经验更足的罗护士家里有事,今天请假了。
    这不,就赶紧托人带了口信去仓库那边,要是袁秀红同志来了,让她赶紧去厂卫生所帮忙。
    “秀红,你可来了。”黄护士赶紧把针头递过去,“这人血管太细了,我这针扎了三回,都没扎进去。”
    要打针的那人看到袁秀红也是松了口气,“小袁,你来吧。”
    袁秀红认得这人,姓汪,她之前救过这位汪阿姨。
    一来一回的算是熟了。
    汪阿姨人不瘦,应该说有些胖,但是血管细得很,不好扎针。
    “等我洗洗手。”袁秀红去后面洗了手,擦干净后戴上手套,拿止血带系到汪阿姨的手上,“汪阿姨,握拳。”
    “好嘞。”
    汪阿姨紧紧握住拳头。
    袁秀红拿棉签沾了碘酒,消毒。
    再一针扎进去。
    很顺利。
    一扎就进去了,也不痛。
    汪阿姨很满意,“小袁,你怎么就不喜欢卫生所呢?你看你这手艺不来卫生所真是可惜了。”
    袁秀红解开了止带系,笑着道,“我就喜欢清闲的工作。”
    厂卫生所这边有时候清闲,有时候忙到半夜都歇不了。
    汪阿姨这边解决了,旁边还有一个扶着额头嚷着头疼的人,仔细一看,竟然是儿所的冯所长。
    早上庞月虹带着一堆的东西回了托儿所,还说要住下来。
    庞月虹还说了,她要把托儿所当家,她在这边好好干。
    决不会让冯所长失望。
    冯所长听得头都要炸了。
    这小庞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昨天小庞可是答应她的,以后不来托儿所了,这到第二天就变卦了。
    这人怎么能这样?
    冯所长气得头疼了一下午。
    她还不好叫保卫科的过来把庞月虹赶走,毕竟庞月虹现在还是托儿所的正式工,厂里也没有开除庞月虹。
    这叫什么事。
    结果,下午又收到了三封投拆信。
    冯所长的头疼了一下午,这受不住了,就来卫生所了。
    “谢医生,你给我开点止痛药吧。”
    “这边止痛药用完了,向医生已经去买药了,你等两天吧。”小谢医生说道。
    止痛药也没有,这可怎么办。
    冯所长怕自己晚上睡不着,以前也有过头疼,不吃药好不了。
    汪阿姨突然道:“小袁,你不是会扎针吗,要不你帮冯所长试试。她这头疼,是老毛病了,要是不没止痛药,今天晚上一晚上可睡不着了。”
    袁秀红愣了一下。
    其实中医最近处境不太妙,她都不想让人知道她会针灸。
    但是这次也没拒绝,只是告诉冯所长:“我就是看别人扎过,但是不熟,您要试试吗?”
    “试试。”冯所长赶紧道。
    先试了才知道有没有用。
    厂卫生所是有针灸的工具的。
    黄护士把针灸工具搬了出来,递给袁秀红。
    袁红秀找到火柴点了酒精灯,拿出针,针尖在酒精灯上面烧一烧消消毒,然后再看准穴位下针。
    她在冯所长的头上扎了三根针。
    “还疼吗?”
    冯所人惊奇的发现:“好像不疼了。”
    这么有效啊。
    比吃止痛药还快呢。
    汪阿姨笑着说:“你看看,我就说小袁有本事吧。”
    “那是,”黄护士附和着,“可惜秀红不肯过来帮忙啊。”厂里那么工人,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卫生所,这病人哪看得过来啊。
    小谢忙完那边的病人,过来正好听到这句话,于是对汪阿姨道,“您跟厂长说说,让小袁调过来呗。”
    跟厂长说?
    汪阿姨认识厂长啊?
    都不是一个姓呢,不是亲戚吧。
    袁秀红有些意外。
    汪阿姨摇头:“这次只怕不行。”
    前几天她跟老彭提过车间太辛苦了,就把小袁红调到仓库当库管了,这才过去又要调动,只怕她家老彭心里不舒服了。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机修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静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静年并收藏六零年代机修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