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金陵学宫与定都之争
    关于赛马适不适合当战马这个问题,其实是问反了,应该问战马能不能用来跑比赛,答案是能,任何马种都可以拿来跑比赛,无非是跑的有快有慢而已。
    还有什么样的马适合当战马,这个也没硬性要求,体型匀称,不大不小,肩高一米五到一米七之间,体重五六百公斤的中型马最佳,并不区分马种,只要精心饲养,精心训练,都可以拿来当战马,当然蒙古马肯定不行.
    虽然有不少吹蒙古马的,说什么蒙古马耐力好,气候适应性强,什么冬天可以饮冰吃雪,扒开积雪自己找草吃啊什么的,但蒙古马体型太小,就是它最大的缺陷。
    平均肩高只有120到135公分,说句难听的,华北的毛驴都能长到一米四,蒙古马还不如华北的驴大,像鲁锦这种一米八七的身高,骑上去两只脚都能够着地,就连蒙古人自己,西征打到中亚的时候都第一时间换马
    身材矮小,驮不动具装甲骑,速度慢,跑不过高头大马,就连拉火炮也拉不动,要说耐寒,苏联不是比蒙古更冷,也没见苏联的布琼尼马、顿河马、奥尔洛夫马冻死啊。
    当然也不能说蒙古马一点好处都没有,作为牧民日常放牧的交通工具,以及在蒙古高原上生存,蒙古马还是很好用的,另外还有个优点,那就是蒙古马的产奶量非常高,可能是中小型马里面产奶量最大的,大概也是由牧民下意识选育出来的。
    鲁锦和众人商议完新朝的马政制度,接着又讨论应该引进什么马种,再用本土的什么马种改良,另外育种基地将来要设在哪里。
    马种他们知道的不多,倒是鲁锦提了几个方案,要么从剌子模,也就是后世的中亚五国那里引进一些土库曼马,和本土的甘青马(甘肃青海的河曲马)杂交,但是这条路太远了,路上又都是敌对势力,蒙古在西北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这条路要是走不通,就走海路到印度,印度有一种卷耳马,也叫马瓦里马,体型高大,是印度本土的优良战马品种,算起来应该是现在最容易得到的优良马种。
    再不行就走海路去波斯,或者直接去欧洲,顺便再从欧洲引进一种重型挽马,用来拉火炮,英国的夏尔马,法国的佩尔什马,西班牙马都可以考虑,鲁锦还给佩尔什马改了中文译名,叫磐石马,形容其粗壮的体型,坚如磐石。
    不过最近几年肯定不能去,现在是至正十三年,西历1353年,正是欧洲黑死病大爆发的年份,估计还要再持续个三五年的时间。
    也正是这场黑死病,导致欧洲的宗教人口失衡,才最终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瘟疫一爆发,信教的都去教堂扎推祷告,反而传染的更快,不信教的待在家里隔离,反而活了下来,大瘟疫过后,虔诚的教徒死了大半,而且是越虔诚就死的越多,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对教会产生怀疑?
    此时的欧洲,正在死亡与恐惧中挣脱愚昧和宗教的枷锁,而中国这边,也在铁与血的淬炼下推翻异族的统治,双方目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这边有了鲁锦,结果自然会和原历史不一样,鲁锦心想,这次绝不会再让欧洲人的势力进入太平洋,中国应该主动走出去。
    等鲁锦这边和众人聊完了马政,女人们那边的饭菜也做好了,于是众人又一起在燕雀湖边吃起了野餐,张芸绣知道鲁锦喜欢吃蔬菜,特意张罗了好几个炒菜。
    五月的时令蔬菜不少,蒜薹、菠菜、苋菜、雍菜(空心菜)、萝卜叶、香椿、蚕豆、苦瓜、黄瓜,这些蔬菜得来不易,鲁锦也是穿越之后才了解到古代的蔬菜竟然比肉还贵,他这伙食可谓奢侈.
    中午吃饭时,鲁锦看着满桌的菜蔬,又跟众人聊起了这菜,“你们可知道有一种黄芽菜?”
    陶安闻言当即道,“知道,不过黄芽菜要等中秋才有,主公这个时候可难吃到了。”
    鲁锦却摆摆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你们可知黄芽菜是从何而来?”
    众人顿时被这个问题问住了,平时谁注意这个啊,还是杨宪想了想才说道,“臣老家山西,并没见过黄芽菜,也是来建康求学之后才知江南有黄芽菜,似乎这菜出现的时间也不长,倒是没细究过这黄芽菜的来历,莫非主公知道?”
    鲁锦点点头,“刚才聊马政时,我就说过,通过近缘物种的杂交选育,可以人为的造出一些世上本不存在的生物,这黄芽菜就很可能是近几十年刚刚诞生的,依我看,很可能是同为十字科的菘菜和芜菁杂交而来。”
    “这”众人闻言都愣住了,秦从龙当即好奇问道,“大帅,这植物也能杂交吗?”
    “当然。”鲁锦点点头,“植物也分公母,既然分公母雌雄,那就能雌雄交合,而且植物同样可以用界门纲目科属种来划分,能划分就说明植物之间也有亲缘关系。
    “就比如这菘菜和芜菁,同属十字科,它们开的都是四瓣十字状,便可看作表亲,这对表兄妹被某个菜农种到了一个菜园里,也许是一阵风,又或是一只采蜜的蝴蝶,将芜菁的粉带到了菘菜的朵中,就这么意外的生出了黄芽菜。”
    杨宪顿时惊讶道,“菜蔬竟也分雌雄公母?”
    这次还不等鲁锦说话,一旁没怎么出声的詹鼎就放下筷子说道,“确实如此,我前阵子仔细拜读过主公的公输秘典,其中生物一册中便有介绍,动物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植物也有根茎叶和果实。
    “书中说朵便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里面生有蕊,带药粉的是雄蕊,这粉便如男子的白浊,不带药的是雌蕊,植物以蜜为诱饵,吸引昆虫吸食蜜,在其穿梭丛时,便替植物完成了传粉,将雄蕊的粉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朵下面的子房便会孕育种子,如同女子的胞宫,当真神奇。
    “不过书中又说大多植物其实都是雌雄一体,故而不仔细观察,很难让人发现雌雄之别。”
    没看过生物书的人都听傻了,以前还有各种话本和神话,说什么神精怪之类的都是女子形象,现在告诉他们也有男的,而且粉还是男子的白浊,顿时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詹鼎又说道,“书中还说了杂交育种之法,更是提出了一种设想,或许可以通过杂交不同品种的稻谷,小麦,培育出高产的种子,将稻麦亩产提升至每亩数百斤,乃至上千斤,不过并没有详细介绍该怎么做,想来公输氏目前应该也未能做到这点。
    “主公提起杂交而来的黄芽菜,应该是想说这个吧?”
    “真有这种办法?能使稻麦亩产增产如此之多?”秦从龙等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鲁锦,想等着他的确认。
    鲁锦当即点了点头,“确实有这种办法,不过比培育马种更难,刚才国器说公输氏暂时也未能做到,那并非不知道怎么做,而是想做成此事,非一家一姓能成,需得一国朝廷全力支持,且不能中途改弦更张,需得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才有看到出成果的希望。
    “是以,虽然公输氏发现了此种方法,暂时也只能记载于书中,却未能付诸实践,可是以前没有朝廷支持,但今后我们自己建了朝廷,那就不一样了,这个事便可以和培育马种一起提上日程。”
    陈遇闻言这时才捋着胡子感慨道,“怪不得公输子中,公输氏自比鬼神,这造物之能确实如同神通,看来这格物真能格出大学问啊。”
    鲁锦顿时叹道,“若非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若当今还有农家传世,或许这事早就做成了,天下又怎会还有饥馑之苦,此董仲舒之罪也!”
    众人闻言顿时又沉默起来,鲁锦又想骂儒家,可是他每次骂的你又挑不出毛病来,如果没有罢黜百家,如果农家传续下来真能将粮食亩产翻几倍,那天下又怎么会饿死那么多人呢,这锅肯定要儒家来背,甩是根本甩不掉的。
    众人受鲁锦影响,天天听着那些神乎其神的东西,说一点没有反思那肯定是假的,有时他们也会想,莫非儒家真的错了?
    吃过饭后,众人在湖边散步消食,鲁锦望着燕雀湖边的景色,突然对众人说道,“这里景色不错,位置也很好,我想在城东这边选个地方,圈一两千亩地,建个学宫。”
    “学宫?”李善长闻言一愣,这才反问道,“稷下学宫吗?这不就如同当今的国子监,可若是建国子监,又何须一两千亩地,这是否有些太大了?”
    经李善长这么一说,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若只是建个国子监,确实用不了一两千亩,这么庞大的建筑群,只有‘宫殿’二字才能配得上,莫非是鲁锦想建宫殿,却不好意思说,于是自己提个引子,想让大家主动谏言?
    然而刚才被詹鼎比下去一头的杨宪,刚想要说让鲁锦直接建宫殿时,冯国用却最先领会了鲁锦的真实想法。
    在这建康最好的位置,建个占地面积一两千亩的学宫,那将来的皇宫上哪找地盖去?现在建了学宫,那皇宫还建吗?
    于是冯国用当即问道,“主公是不想在建康定都?”
    鲁锦轻轻点了点头,“嗯,是有这个想法。”
    众人闻言俱是一愣,不知道鲁锦怎么会突然冒出建都别处的意思。
    “为何?”李善长当即问道,“当初不还是主公说建康这里龙盘虎踞,可成大业吗,而且自我军渡江之后,也确实一路顺遂,若在建康定都,北有江淮天险,东有江浙财富就近取用,若不在此处建都,又能去何处?”
    鲁锦却摇了摇头,这才说道,“渡江之前,我确实说过建康龙盘虎踞,可成大业,而且金陵本身就地处江南,天下各州唯江南最富,若在此处建都,确实安逸的很。
    “可是在我眼里,此处能用来创业,却不适合用来守业,欲成王事,建康的确够了,可欲成帝业,建康则还差了点。”
    “为何?”李善长仍然不解,“这建康如何就不能守业了?”
    鲁锦当即伸出手指反驳道。
    “首先,江南偏安一隅,只有王气却难以统御九州,若不打算北伐收回燕云和辽东,只甘心做个南朝之君,那确实可以定都于此,可纵观历史,你们自己数一数,定都于建康的王朝,可有一个能长久的吗?”
    众人闻言顿时沉默无语,定都江南的王朝确实没一个国祚绵长的
    鲁锦又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其二,东北于中原来说是一大害,这块地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汉灭卫氏朝鲜,曹操打乌桓,隋唐征高句丽,宋朝时这里又有辽金,其他还有诸如渤海国,扶余国,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九州之地历来为中国所有,以往历朝历代,西北和正北虽也屡有边患,也有如匈奴、突厥、吐蕃、鲜卑之类的强大势力,但却都未能动摇中国的根基,唯有东北,几次致中原亡国,而且此地强权迭起往复,灭掉一个,用不了多久又会出现一个,你们觉得为何如此?”
    “可是蒙古,不就是正北之敌吗?”陶安疑惑道。
    “不。”鲁锦当即反驳道,“蒙兀儿部的真正起源其实是科尔沁草原,而这科尔沁草原,正好处于传统称为漠南漠北的这块地方,与东北辽河流域的交界之处,其实也应该算作出自东北的势力。
    “只靠漠南漠北的资源,养出一群马匪南下抢掠还凑合,但若无东北之地,根本别想崛起为大国,与中原王朝争天下。
    “所以重点在于东北,西北和正北虽也有敌人,但都是些癣疥之患,不足为虑。”
    冯国用这时也问道,“那主公想定都何处?”
    鲁锦当即道,“最好是能就近看住东北的地方,又要占据地理险要之处,河北的燕云就是最好的建都地点。”
    众人闻言都十分吃惊,“他们本来还以为鲁锦是想去河南,汴梁或者洛阳,没想到鲁锦却想去大都?”
    鲁锦还在继续道,“其三,燕云丢失几百年了,与南方割裂严重,不要怀疑我说的话,因为你们当中大部分人,此时心中所想的是什么,又有几人觉得河北那是我们的地,有几人愿意去河北定都的?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去吧?
    “你们尚且如此,那江南的百姓又如何想?北地被前宋丢弃的北人又怎么想?
    “虽然我之前提过,可以用推行历史教育的方式弥合南北人心,但那远没有直接定都北方的弥合要来的快。”
    鲁锦缓了下又说道,“其四,你们都说江南富庶,在建康定都可以就近使用江南的财富,然而我却觉得,这恰恰是定都建康最大的缺点。
    “为何?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也!
    “前宋留下的那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才是前宋亡国的真正原因啊!”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叁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叁瞐并收藏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