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喀什地区有没有县誌之类的东西呀?”趁著张饶正一个人处理著东西,小杨神秘兮兮地问道。
“县誌没有,但地方志应该有。不对,你要这个干啥?”
张饶虽然知道小杨想要做歷史方面的深度视频,但他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到县誌呢?
“你知道的——视频,深度视频。”
小杨的眼眸中闪著期待,如同动画中的星星眼一般。
“那我问你,你觉得县誌上有的东西,你在网上查不到吗?”张饶的工作被打断了,感觉有些无奈。
“会有吗?应该没有吧?”小杨不明白,自己之前確实在网上查询过,也確实没找到。
“你不会只用了搜寻引擎吧?我就这么告诉你吧,那个经常到处乱转的小机器人项目你知道吗?”
“我知道呀,这和我將要做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吗?”小杨被张饶的问题搞得有些不明就里——
自己只是问了一下地方志的问题,为什么会拐到那个小机器人项目上去呢?
“你要知道,那个机器人能回答不少问题,並且,它回答问题的时候,虽然也是基於网络,但它却不是简单地在搜寻引擎上进行搜索。”张饶解释道,“你的搜索方法就有问题,最简单的搜索,是在搜寻引擎上打出自己的问题。稍好一些的,在中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寻找答案。”
“要不你直接告诉我最高级的吧。”小杨趁著张饶换气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出言打断。
“你看你,又急。再厉害一些的人,会根据自己问题的细分,在一些古早的论坛平台和官方的公开数据中进行查找。最高级的搜索,不仅能融合以上几点,还会选择在一些提供网络存档的网站,或者使用搜寻引擎的快照功能,对之前在网际网路上的信息进行查找和筛选。”
张饶看著小杨,希望得到她的回答。
“所以,我需要在一些和喀什地区有关的论坛、在官方的网络公开信息等地方收集我需要的信息?”
小杨的回答让张饶感到满意。
当然,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满意。
“还有,你需要深入基层,寻找基层之中的歷史经歷者、见证者。”张饶补充道。
“可是,普通人的记忆会有……”
“有失偏颇?对吗?诚然,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地位、思想都有不同,这也导致了同一段歷史,大家总是有著不同的见解。但是,如何从中找到正確的、客观的轨跡,如何消除其中有失偏颇的地方,这就是你、我、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句『可能有失偏颇』就能推辞的。”
在张饶看来,小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放下身段,不愿融入基层——现如今的很多人都有这种问题。
在面对一件事情,即便这些事情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也会选择在网络上收集信息,然后作出所谓“理性”的判断,而不是去倾听亲歷者的讲述。
这种判断,在网络上有著一个专有名词,叫“理中客”。
在张饶看来,网络拉近了大家的大脑与思想,代价就是捆住了大家的双脚。
“我明白了,我一定会深入群眾之中,去收集群眾故事的。”小杨回答道。
“对,只有多融入,多听,才能做到兼听则明。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你就从一个普通的媒体人,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媒体战士。”
“好的!遵!命!”小杨脚后跟猛地一併,发出了声响。
看著小杨的样子,张饶会心一笑。
多年以前,当自己的老师父带著自己在建设兵团,在牧区,在山村採风时,自己的年龄,也就和小杨一般大。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一晃,时间过去了那么久,现在自己也开始给別人说起了这些。
那时候……
“小张,你要记住,做媒体从来不是一个轻鬆的活。当初可是你自己要把坐办公室的活计让给小江的。”
张饶闭上眼,耳边縈绕著老师父的话。
“记住了,我们可是媒体战士,作为媒体战士,就应该不怕苦,不怕难,走到群眾之中去。不论群眾在偏僻寒冷的大山中,还是在交通不便的牧区里,我们都要走到他们中间去,让他们的声音能被人听到。”
师父口中的“小江”,现在就在主任办公室里坐著呢。
造化弄人——后来的日子里,先是电视机的普及,报社不再需要那么多人,而他又没有作为电视台记者的技能,只好从事起了文字工作。
后来,他多次调动,一直在文字工作上努力著。虽然早不在媒体的第一线,但他依旧牢记著自己师父的那些话。直到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喀什地区政府成立了一个融媒体中心的那天。
那天他拿著调令,来到了中心。
“你好,我是收到调令来这里的,请问在哪里交……”
“早上好呀张饶。”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嗯?江?江科!”
“上班时间称职务,江主任!”江科昂著头,带著骄傲。
张饶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也不惯著他。
“好呀你小子,在我面前耍起了官威?”张饶轻手轻脚地拍著江科的肩膀,压低声音调侃道,“升官了不和我说,偷偷给我发调令是吧?”
“你还真误会了,你这种老资歷,我一个人还真调不动,这是更大的领导对你工作能力的认可。”
想到这里,张饶笑出了声——他想得太过於投入,以至於没有发现身后站著一个人。
“想什么呢这么开心,是不是又在心里蛐蛐我了?”江主任的声音悠悠响起。
“没有,就是想到了我刚调来这边的那天。”
“先別说这个,昨天尹秋彩排回来,眼圈都红了。”
“什么?该不会是电视台那边的人欺负她了吧?太可恶了!”
江主任按住了蠢蠢欲动的张饶,“不是的,那些乐队,为了感谢尹秋,给她写了一首歌。”
“什么歌?好听吗?”
“看她的样子,应该挺有感染力的。如此看来,这次文艺匯演的效果,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之中的效果,一定很好。”
“那我们更要支持尹秋了。”张饶想了一会,认真地说道。
“县誌没有,但地方志应该有。不对,你要这个干啥?”
张饶虽然知道小杨想要做歷史方面的深度视频,但他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要用到县誌呢?
“你知道的——视频,深度视频。”
小杨的眼眸中闪著期待,如同动画中的星星眼一般。
“那我问你,你觉得县誌上有的东西,你在网上查不到吗?”张饶的工作被打断了,感觉有些无奈。
“会有吗?应该没有吧?”小杨不明白,自己之前確实在网上查询过,也確实没找到。
“你不会只用了搜寻引擎吧?我就这么告诉你吧,那个经常到处乱转的小机器人项目你知道吗?”
“我知道呀,这和我將要做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吗?”小杨被张饶的问题搞得有些不明就里——
自己只是问了一下地方志的问题,为什么会拐到那个小机器人项目上去呢?
“你要知道,那个机器人能回答不少问题,並且,它回答问题的时候,虽然也是基於网络,但它却不是简单地在搜寻引擎上进行搜索。”张饶解释道,“你的搜索方法就有问题,最简单的搜索,是在搜寻引擎上打出自己的问题。稍好一些的,在中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寻找答案。”
“要不你直接告诉我最高级的吧。”小杨趁著张饶换气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出言打断。
“你看你,又急。再厉害一些的人,会根据自己问题的细分,在一些古早的论坛平台和官方的公开数据中进行查找。最高级的搜索,不仅能融合以上几点,还会选择在一些提供网络存档的网站,或者使用搜寻引擎的快照功能,对之前在网际网路上的信息进行查找和筛选。”
张饶看著小杨,希望得到她的回答。
“所以,我需要在一些和喀什地区有关的论坛、在官方的网络公开信息等地方收集我需要的信息?”
小杨的回答让张饶感到满意。
当然,只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满意。
“还有,你需要深入基层,寻找基层之中的歷史经歷者、见证者。”张饶补充道。
“可是,普通人的记忆会有……”
“有失偏颇?对吗?诚然,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地位、思想都有不同,这也导致了同一段歷史,大家总是有著不同的见解。但是,如何从中找到正確的、客观的轨跡,如何消除其中有失偏颇的地方,这就是你、我、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句『可能有失偏颇』就能推辞的。”
在张饶看来,小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放下身段,不愿融入基层——现如今的很多人都有这种问题。
在面对一件事情,即便这些事情可能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也会选择在网络上收集信息,然后作出所谓“理性”的判断,而不是去倾听亲歷者的讲述。
这种判断,在网络上有著一个专有名词,叫“理中客”。
在张饶看来,网络拉近了大家的大脑与思想,代价就是捆住了大家的双脚。
“我明白了,我一定会深入群眾之中,去收集群眾故事的。”小杨回答道。
“对,只有多融入,多听,才能做到兼听则明。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你就从一个普通的媒体人,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媒体战士。”
“好的!遵!命!”小杨脚后跟猛地一併,发出了声响。
看著小杨的样子,张饶会心一笑。
多年以前,当自己的老师父带著自己在建设兵团,在牧区,在山村採风时,自己的年龄,也就和小杨一般大。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一晃,时间过去了那么久,现在自己也开始给別人说起了这些。
那时候……
“小张,你要记住,做媒体从来不是一个轻鬆的活。当初可是你自己要把坐办公室的活计让给小江的。”
张饶闭上眼,耳边縈绕著老师父的话。
“记住了,我们可是媒体战士,作为媒体战士,就应该不怕苦,不怕难,走到群眾之中去。不论群眾在偏僻寒冷的大山中,还是在交通不便的牧区里,我们都要走到他们中间去,让他们的声音能被人听到。”
师父口中的“小江”,现在就在主任办公室里坐著呢。
造化弄人——后来的日子里,先是电视机的普及,报社不再需要那么多人,而他又没有作为电视台记者的技能,只好从事起了文字工作。
后来,他多次调动,一直在文字工作上努力著。虽然早不在媒体的第一线,但他依旧牢记著自己师父的那些话。直到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喀什地区政府成立了一个融媒体中心的那天。
那天他拿著调令,来到了中心。
“你好,我是收到调令来这里的,请问在哪里交……”
“早上好呀张饶。”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嗯?江?江科!”
“上班时间称职务,江主任!”江科昂著头,带著骄傲。
张饶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也不惯著他。
“好呀你小子,在我面前耍起了官威?”张饶轻手轻脚地拍著江科的肩膀,压低声音调侃道,“升官了不和我说,偷偷给我发调令是吧?”
“你还真误会了,你这种老资歷,我一个人还真调不动,这是更大的领导对你工作能力的认可。”
想到这里,张饶笑出了声——他想得太过於投入,以至於没有发现身后站著一个人。
“想什么呢这么开心,是不是又在心里蛐蛐我了?”江主任的声音悠悠响起。
“没有,就是想到了我刚调来这边的那天。”
“先別说这个,昨天尹秋彩排回来,眼圈都红了。”
“什么?该不会是电视台那边的人欺负她了吧?太可恶了!”
江主任按住了蠢蠢欲动的张饶,“不是的,那些乐队,为了感谢尹秋,给她写了一首歌。”
“什么歌?好听吗?”
“看她的样子,应该挺有感染力的。如此看来,这次文艺匯演的效果,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之中的效果,一定很好。”
“那我们更要支持尹秋了。”张饶想了一会,认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