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敷面膜的尹秋完全没想到这个点儿会有人敲门。
    考虑到自己目前跟徐远风水火不相容的状態,她自然而然地认为敲门的是阿依莎大婶。
    “稍等一下,我马上来。”
    尹秋怕嚇到阿依莎大婶,手忙脚乱地撕掉面膜,然后才笑著打开门。
    然后……看著门口的徐远风,笑容僵在了脸上。
    “你来干什么?”
    尹秋说这话的时候本意想表达的是对徐远风半夜敲她门的不解,可说出口之后却带了莫名的枪药味。
    她本想解释,但又觉得有些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好在,徐远风处於工作状態,根本没心思在意这些。
    “你对上海话了解多少?”
    面对徐远风的问题,尹秋一愣。
    “阿拉土生土长的上海寧,儂讲勒啊”
    徐远风点了点头。
    “那就好,那就好。”
    这下尹秋更迷惑了,徐远风大半夜不睡觉,来质疑她的祖籍?
    “上海话是不是也分为很多种?”
    怕尹秋不理解,徐远风又补充道。
    “我是说,今晚你同1201讲的,跟你平时和家里人说的,口音似乎不太一样?”
    看著徐远风严肃的样子,尹秋立马反应过来。
    这是工作状態的徐远风。
    也是,除了因为工作,还有什么能让徐远风放下姿態,在他“自认没有错”的情况下,半夜来敲她的门?
    尹秋微微嘆了口气,但她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立马也耐心解释起来。
    “是啊,即便都是上海话,也分为不同的发音。”
    “你去网上隨便找个方言翻译器听听,同样一句话,上海嘉定,上海平湖,上海桐乡……这些都不一样的。”
    本书首发.com,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是1201那边出什么状况了吗?我记得你不太喜欢上海话……”
    尹秋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徐远风也像是回忆起了什么。
    曾经他刚到上海,初来乍到,总觉得自己来了这个地方,想要扎根这个地方,以后就会成为这个地方的人。未曾想到,还没等他大展宏图,一道无形的屏障就挡在了他面前——本地方言。
    这个倒也不仅限於上海,基本全国各地,包括海外都是一样。
    “上海本地人”和“在上海的人”,这两个概念並不能等价。
    “本地人”是像尹秋这样土生土长,世世代代都在上海的人,而“在上海的人”就宽泛多了,其中尤其以上海开埠后的新移民最多。
    语言只是一个最容易展现出来的表象,它实际上代表的是经济、思维方式等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观念和认知。
    它代表了亲缘、继承以及文化。
    徐远风知道本地人並不是有意排斥,可他本就敏感自卑的心,也的確因此而受伤窘迫过。
    16年寒窗苦读,他一刻都不敢鬆懈,好不容易来到了罗马。
    可这里,遍地都是出生就在罗马的人。
    有的时候,在日常交流中,大家会习惯性地说一些上海话,这就跟徐远风自己在家乡也会说老家土话一样,从根本上来讲,这不是什么事。
    可徐远风也的確会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看著面前的尹秋,徐远风有些僵硬地开口。
    “结婚后,你好像平常跟我说的都是普通话。”
    尹秋理了理额边的碎发,回答得无比官方。
    “啊?普通话……对啊!”
    “普通话多好,它增强了人与人的交流,有利於维护社会统一,增强各民族的沟通……嘿嘿,百利而无一害嘛。”
    “好东西,我从小就学,特別喜欢。”
    看著尹秋刻意解释的模样,徐远风心中似乎有什么柔软的地方被轻触了一下。
    是啊,尹秋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的语言环境就是那样。
    可自从她跟自己在一起之后,她跟自己的沟通,永远都是用自己能听得懂的普通话,只有在跟她父母私下讲话的时候,她才会使用方言。
    即便如此,只要自己加入对话,尹秋也会立马换成普通话,引导她爸妈也使用普通话。
    这一度导致,徐远风听得懂上海话,还是因为他同事们潜移默化的“教导”。
    看著徐远风沉默的样子,尹秋主动打破僵局。
    “对了,你不是要问我上海话的区別吗?”
    “如果从声调方面讲的话,就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上海话拥有5个声调,其中阴上与阴去同调,阳平、阳上、阳去也各自同调。相比之下,市郊本地话则大多具备7个声调。具体而言,浦西市郊本地话中阳上和阳去合併为一个声调,而浦东本地话则是阳上和阳平合併。”
    看著徐远风困惑的表情,尹秋决定再说得具体一点。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动、洞、铜这三个字,在松江方言中三者的声调完全不同;在浦东方言中,『铜』和『动』声调相同;在浦西市郊本地话中,『动』与『洞』声调相同;而在市区中,这三个字的声调则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还有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不同。”
    “对了!还有语调!”
    “市区上海话的语调相对平稳,而郊区上海话的语调可能更加起伏多变。这种语调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在说上海话时,即使发音相同,也会因为语调的不同而听起来有所区別。”
    徐远风安静地听尹秋说著,这是自从他们吵架冷战之后,两个人说话说话最多的一次。
    没有爭执,没有难以沟通到令人想要立马摔门而去的火药味。
    她认真地说著,他认真地听著。
    “还有就是一些地名词汇和日常用语,例如,嘉定话、松江话、练塘话、崇明话等郊区方言中,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名词汇和日常用语,这些词汇在市区上海话中可能並不存在,反之亦然。”
    坦白说,如果不是因为尹秋学的就是新闻传媒,工作也与语言有关,可能连她也讲不清这些细节。
    虽然她不知道徐远风的1201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既然跟语言有关,那她便如数家珍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除此之外,尹秋还时不时详细举例。
    因为工作的缘故,她把上海及上海周边都跑遍了,在这方面完全是手拿把掐。
    同样一句“徐远风你是个大笨蛋,每次吵架都找不到重点”,尹秋用了不同的发音,说了好多遍,说的时候还特意放慢了语速,让徐远风去听其中的不同。
    看著面前因为“骂了自己,自己还不能生气”而得意的尹秋,徐远风时隔多年,似乎又找回了最初的心动。
    他第一次觉得上海话原来如此动听。
    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以后一直听下去,听眼前的这个人讲下去。

章节目录

沪风疆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琅翎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琅翎宸并收藏沪风疆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