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秦镇说到辛弃疾,诸天万界,无数皇帝再次咂舌,同时,又一脸的羡慕……
    大秦,始皇时空。
    “辛弃疾,能文能武?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如此人才……”秦始皇怔怔出神。
    好傢伙……
    前有岳飞韩世忠等。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辛弃疾?
    光是从辛弃疾写出的那些诗中,就好似看到了一位热血青年,带著一腔爱国情怀,衝锋陷阵。
    五十人对五万!
    还把人俘虏全身而退?
    离谱,简直就离谱!
    这要是顺手宰了那金国的將领……
    霎时间,秦始皇好像看到了一位万人敌的猛將。
    虽说秦朝明令禁止武將衝锋这种事,但,也有先登营。
    如此衝锋陷阵,简直就是先登猛人啊!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以先登之功,敕封將军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了……
    如此能文能武的天降猛人,这宋朝的皇帝竟然也不珍惜?
    竟然还將其排挤出朝堂?
    前面出了一个岳飞,死了。
    现在出了一个辛弃疾,还鬱鬱而终?
    这宋朝的皇帝何德何能,接连出现这二位猛人?
    关键是,这接连出现的两个猛人,都没有被朝廷启用?
    废了!
    呵呵!
    简直废了!
    前面一个岳飞没有把握住,这第二个辛弃疾也把握不住?
    呵……
    这宋朝的皇室,当真是垃圾。
    ……
    同一时间,大汉武帝时空。
    “弃疾似去病,宋皇非武帝?”
    汉武帝低喃……
    去病,应该就是霍去病吧?
    那这个武帝……
    汉武帝眼神闪烁,同时,他心里又感觉很是悲哀,替辛弃疾悲哀。
    霍去病因为遇到了自己,他给霍去病搭建舞台,所以,有了封狼居胥。
    而辛弃疾,一个如同霍去病一样的存在,却因为宋皇无所作为,抱憾终身,最终只能写诗词抱憾终身?
    光是听辛弃疾写的那些诗词,他就感觉一阵阵的心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汉武帝低喃著,那双眸子中,不由有些浑浊。
    儘管宋朝的诗词,与汉朝的诗词,有很大差別,可他也能感受到那诗词之中蕴含的意境,蕴含的悲凉。
    霍去病,一战封侯,饮马翰海,封狼居胥!
    而辛弃疾呢?却只能在梦中点兵,在醉里看剑!
    这对比,简直无限反差。
    如此英雄人物,如此俊杰。
    那宋皇却不珍惜?
    “辛弃疾啊辛弃疾!你若是跟著朕,该多好!”汉武帝低喃。
    一个霍去病,封狼居胥。
    他不敢想,要是再加上一个辛弃疾,这大汉的版图能扩到多大?
    他痛心疾首。
    为这等人物遇不到英主而痛心。
    可惜,可惜了啊!
    ……
    而此时,东汉末年。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好!好!好!”
    这一刻,刘备眼中金光爆闪,说的太好了,简直太好了!
    他的心,就如这辛弃疾说的这样。
    大汉风雨飘摇,为了再造大汉,他也要心如铁石,坚定一往无前,以他之手,弥补这崩裂的大汉。
    同时,他又感觉这辛弃疾太可惜了。
    可惜到他痛心疾首。
    如果可以,他希望这辛弃疾为他效力,他一定给辛弃疾一个大大的舞台,让辛弃疾征战天下,尽情的发光发热。
    武將可战死沙场,却不该病逝床榻。
    就算马革裹尸又何妨?
    武死战,文死諫!
    这才是最高的追求。
    而不是躺在床榻之上,鬱郁不得志。
    如果说,辛弃疾只是个嘴强王者也就罢了……
    可偏偏,辛弃疾却是个带著五十人,敢衝杀五万军营的猛人。
    如此猛人,却鬱郁不得志,他如何不痛心?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凭什么?这宋朝,到底凭什么啊?”李世民都不理解了。
    这接二连三的猛人出现,可偏偏,这宋庭根本不珍惜。
    还真如同別人说的那样。
    再多的猛人,再多的神將来了,也救不了大宋皇庭。
    呵……
    这大宋的朝廷,已经腐朽不堪。
    如果不是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去保住大宋江山,恐怕这大宋早就被灭了。
    那赵构更是废物一个。
    “呸……”
    他越看越气,越看越不爽。
    到了最后,索性都懒得看了……
    ……
    而此时,大宋孝宗时空。
    此时的宋孝宗赵昚神色很是复杂。
    “唉,不是朕不用辛弃疾,而是……”他嘆了口气,想到了此时还是太上皇的赵构,乃至朝中无数反对北伐的文官们……
    不是他不想啊!
    而是他做不到啊!
    他有心中兴,却没有一个试图中兴的文臣啊。
    但凡朝中有一两个试图中兴的文臣,那也不至於这样。
    再有,辛弃疾与他主张也有些不一样。
    虽然都是北伐。
    种种原因,最终才导致现在这种局面。
    而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赵昚苦笑一声。
    这要是以后还不用辛弃疾,怕不是自己也会成为太上皇那样的存在……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接下来,就是……”
    “排名第三:包拯,评分:9.9!”
    “包拯,北宋的政治家!”
    “宋仁宗时期,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曾主张严格选拔官员,裁汰冗杂、贪暴、懦弱的官吏,年老的官吏应强令致仕,以解决冗官问题。”
    “同时,还停止招募士兵,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並选將练兵,训练义勇以备边。”
    “又抑制贵戚和宦官等的权力,轻徭薄赋,节省开支等。”
    “歷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又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等。”
    “1061年,嘉祐六年,升任枢密副使。”
    “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1062年,嘉祐七年,包拯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故传,包拯审案明察秋毫,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令行禁止!”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他是青天大老爷,受百姓爱戴。”
    “他也被称为包公、包青天!享誉后世!”
    “在后世的一些艺术形象之中,他是那黑脸判官,额头顶月牙,刚正威严!”
    “后,更是將他神话,言他,日断阳间夜断阴!”
    “白天的时候,他料理人间的案子,夜晚的时候,主持阴间的诉讼,他额头上的那月牙儿,就是阴阳两界的通行证!”
    “以他为原型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在明清小说中,他不惧强权,斩了拋弃妻子,考上状元,当上駙马的陈世美!”
    “同时,他还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
    “儘管这些都是虚构的故事,但很多都是基於包拯这个人品性与政绩真的受到爱戴,才有这么多故事出现。”
    “后世评价:”
    “宋朝最公平公正的官员,大义灭亲!”
    “一己之力,成了一个民族的符號,青天大老爷!”
    “铁面无私,正大光明。”
    “后人做官的榜样!”
    “这才是一个当官该有的样子!@秦檜,来学包大人如何当官!”
    包拯!
    所谓的清正廉明,所谓的正大光明。
    朝堂上,秉公执法。
    这才是一个当官的该有的样子……
    无数人很是感慨。
    又同时想到了秦檜!
    一想到秦檜,就忍不住吐口唾沫!

章节目录

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何以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以生并收藏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