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伴隨著秦镇的讲述,歷朝歷代无数人还没反应过来……
    而此时,蜀汉,后主时空。
    刘禪听的津津有味,惠然很多东西,现在的他还有些听不懂。
    但他又不是纯粹的傻子,转念一想,就觉得,那应该就是他能干出来的事了。
    而反观一旁的诸葛亮,眼神陡然变得犀利起来。
    儘管秦镇的讲述中,並没有关於他诸葛亮,也没有关於蜀地大汉等太多信息……
    可是……
    当秦镇一开口,说道『此间乐,不思蜀』的时候,他恍惚间就明白,大汉,或许在刘禪手中,亡了!
    总不可能是北伐成功了,迁都洛阳,刘禪才说出这种话吧?
    诸葛亮不相信。
    而且,这话显然也不是什么好话。
    这很明显就是在说刘禪安於享乐,才有这种说法。
    “大汉……”诸葛亮凝望苍穹,幽幽一弹……
    这,就是大汉的命运吗?
    不过……
    在摸著手中那冰冷触感之时,他又心中一定。
    现在可不一样了。
    此间乐,不思蜀?
    不,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陛下,臣请北伐!”这时候,诸葛亮再次开口。
    其实在前段时间,诸葛亮已经谋划想要北伐了。
    但是,没有造出火器之前,他还是觉得有些不保险。
    於是乎,就开始造火器。
    在这期间,他又瞬间製造出了燧发枪。
    而燧发枪与火绳枪,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复杂的改进。
    要说欠缺的东西,就是火石,也就是燧石。
    好在,蜀地就有燧石矿,就在越嶲郡,那里就有一个火石乡。
    那里燧石很多,完全足够造燧发枪的。
    现在,八千支燧发枪已经加班加点的製造完成。
    他也是时候出兵北伐了。
    “北伐?”
    然而,刘禪一愣,听闻诸葛亮又要北伐,有些不舍:“相父,那你这次要去多久?去什么地方?”
    “臣这一次,要继续走岐山,攻上邽,抢粮食!”诸葛亮幽幽开口。
    大汉实在是太难了。
    他已经北伐了三次了。
    第一次,失败。
    第二次,也失败。
    第三次,虽然得到了二郡,但也算不上成功。
    总的来说,大汉还是太缺粮食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北伐。
    他现在得知了海外有高產粮食,可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得到。
    甚至,秦镇说的什么铁矿,金矿,银矿之类的,他也没有机会得到。
    没办法,大汉被夹在蜀地了。
    北无草原。
    南不接海。
    秦镇说的种种好处,他都没办法得到。
    所以,现在,他就要趁机北伐。
    只要占据雍州凉州,便可雄踞天下,重新收拾汉中的烂摊子,以后,自然可以定鼎天下。
    所以,这一次北伐,他不仅要去抢粮食,还要干魏国一炮。
    就以手上的八千杆燧发枪,他他娘个措手不及!
    希望,魏国那边,还没有人能研製出防御火枪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打一个出其不意。
    “出岐山……”
    一旁,刘禪抿了抿嘴:“那,相父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外事不决问蒋琬,內事不决问费禕,陛下,臣出征后,你一定要多读书,少玩乐!”诸葛亮开口道。
    “相父,就不能不去北伐吗?”刘禪还是不舍。
    他已经习惯了,朝中政务由诸葛亮处理。
    他几乎什么都不用干,不用去费脑子,不用去想事情,他就能安於享乐。
    可现在,诸葛亮又要北伐了。
    他不舍啊!
    “不北伐?”
    诸葛亮眼睛一瞪,沉声道:“陛下,您难道忘了先帝的嘱託?一统中原,復兴大汉,乃是吾辈职责,安於享乐,又有何面目去面见先帝?面见大汉歷代先贤?”
    “相父我错了!”
    刘禪瞬间怂了,赶忙开口:“相父,我一定好好读书!”
    闻听此言,诸葛亮的神情逐渐缓和了些许:“陛下,您自是天资聪慧,只是,並没有把心思都放在这些方面,如果把心思放在政事上,定然大有作为!”
    “相父,朕一定会努力的!”
    刘禪点头,旋即又问:“那相父,您什么时候出发?朕送送相父!”
    “现在!”诸葛亮开口。
    “什么?现在?”刘禪一愣。
    他想过诸葛亮或许很急,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诸葛亮竟然这么急?
    “对,现在!趁此机会,夺取岐山的粮种,只需要打穿雍州,便可吞併凉州,最终再將西域长史府纳入版图之中,大汉便可东出中原,夺洛阳,灭许昌,一统天下!”这一刻,诸葛亮意气风发,只觉得豪气干云!
    刘禪怔怔的看著诸葛亮,只觉得诸葛亮身上都在发光。
    不过,他想了想,忽然皱起眉道:“可是,相父,若是在打穿雍州之时,后方凉州入侵,前方魏国进攻,两面夹击,该怎么办?”刘禪下意识开口。
    虽说他不通军事吧,但是,这么多年了,诸葛亮经常跟他说一些事。
    地图也是看了又看,再怎么蠢,也能想明白,应该先吞併凉州,在一步步推进,徐徐图之,灭掉魏国才对……
    主要是害怕后面生乱。
    前线打仗,最害怕的就是后院著火了。
    然而,闻听刘禪之言,诸葛亮微微有些惊奇。
    “禪儿长大了!”
    诸葛亮一脸的欣慰。
    刘禪能说出这些话,足以证明刘禪已经在逐步成长了。
    竟然知道分析局势了?
    “呵呵,禪儿分析的不错,但是,我大汉拖不起!”
    诸葛亮嘆道:“汉中人口被迁走,缺少汉中的人口与赋税,就难以加征,所以,大汉缺粮!不宜徐徐图之,唯有凌厉攻势,快刀斩乱麻!”
    “明白了!”
    刘禪恍然。
    “陛下,那臣就准备出征了!”诸葛亮深吸口气。
    刘禪也只能依依不捨的看著诸葛亮远去……
    直到诸葛亮远去,他莫名的觉得一身轻鬆。
    嘿嘿,相父不在,朕又可以玩了!
    继而,一脸乐滋滋的看向天穹上的光幕……
    斗蛐蛐什么的已经没意思了。
    听秦镇说书才有意思……
    而且,秦镇说的还是他。
    代入感贼强!
    嘿嘿……
    ……
    同一时间,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的声音,继续响起了……
    “对於刘禪而言,北伐两个字,可谓是格外亲切!”
    “现在,竟然又听到了岳飞北伐。”
    “这可不就跟回家了一样么……”
    “刘禪赶忙询问:那个,相……丞相啊,这岳飞,现在在干什么呢?”
    “秦檜一脸懵逼,他哪知道岳飞现在在干什么?”
    “不过,这不妨碍他添油加醋,於是,赶忙道:此时,岳飞应该在操练兵马!”
    “刘禪一愣,不由询问道:操练兵马乾什么?难道又要打仗了?”
    “不!”
    “秦檜开口道:官家,岳飞是还想北伐!北伐啊!”
    “他刻意在北伐两个字上咬音极重,这很明显,是想再次提醒官家,大宋根本不能北伐,也不需要北伐!”
    “可刘禪眨眨眼:北伐有什么问题吗?”
    “秦檜人都麻了。”
    “什么叫北伐有问题吗?这就很有大问题!”
    “官家,岳飞的权利太大了!这些年中,岳飞所率领的大军,竟只知岳飞,不知陛下!陛下,这可是大忌啊!您难道忘了,当年陈桥一事?秦檜还在说。”
    “可刘禪哪知道啊?”
    “什么陈桥兵变?完全没听过!”
    “岳飞率领的大军,不认识岳飞,难道要认识他刘禪吗?认识他刘禪有用吗?这要是不认识岳飞,这仗还怎么打?”
    “刘禪理所当然如此认为。”
    “不过,他也不想多说了,光听秦檜一个人的没意思,得找到岳飞才行。”
    “在听到刘禪宣岳飞之后。”
    “秦檜心中一喜……”
    “他以为,『赵构』总算听懂了。”
    “这下,还不得卸了岳飞的兵权?”
    “只要卸了岳飞的兵权,那什么都好说了。”
    “同时,刘禪也在赵构这里了解岳飞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檜自然少不了一顿的遍地,不管岳飞如何的猛,不管打了几次胜仗,在秦檜口中,不是侥倖,就是夸大战功。”
    “总之,把岳飞说成了一无是处。”
    “对此,刘禪心里跟明镜似的。”
    “因为这种情况,他经歷过,所以,他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听信一家之言。”
    “在他耳中,自动忽略了秦檜的贬低,只知道,岳飞每次出征,战必胜,攻必克!”
    “甚至有一次,都差点打到朱仙镇了。”
    “甚至,这岳飞,还能文能武,写出了满江红……”
    “他忽然明白了,岳飞,就是个大號的姜维啊!有如此猛將在,焉能不一统华夏?再造乾坤?”
    “就在刘禪思索的时候。”
    “很快,岳飞来了!”
    “一看到秦檜也在,岳飞的神色就阴沉下来,心头有些阴霾。”
    “与秦檜共事过就知道,这人很是阴暗。”
    “所以,肯定是秦檜在官家面前说了他什么坏话,这才被官家喊来!”
    “对此,岳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而一旁的秦檜,则得意洋洋。”
    “陛下,不知找臣何事?”
    “刘禪看著赵构,沉声询问道:岳飞,你有本部人马?”
    “一听此言,岳飞心头一颤,嘆道:唉,臣是有本部人马!”
    “刘禪又说:你还文武双全?”
    “岳飞继续嘆气:唉,谬讚了!”
    “刘禪又眯起眼:你还天天喊著北伐?”
    “岳飞心头一慌,想著,唉,完犊子了!”
    “刘禪继续说:你这样当大將军,朕心不安啊!”
    “闻听此言,秦檜微微一笑,岳飞要完犊子了!”
    “岳飞心中嘆息,时刻准备接受的命运。”
    “刘禪沉声道:所以,朕打算跟你来个桃园结拜,以后,你就当我兄弟,这样,朕就放心多了!”
    “听到没,陛下要跟你结拜……?唉?秦檜说著说著,人都懵逼了。”
    “好,臣接受裁撤……啊?岳飞说著说著,也一脸懵逼。”
    “等反应过来后,秦檜一脸麻痹,他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而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到岳飞脸上。”
    “绍兴十一年,四月,正是桃盛开的季节!”
    “这一月,岳飞不仅没有被调离军队,反而与刘禪在桃园结拜!”
    “桃园內,刘禪单膝跪地,烧黄纸,点明香,高呼:关二爷在上?唉?关二爷?我赵构。”
    “我岳飞!”
    “我等二人今日结拜为异姓兄弟,从今往后,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岳飞虽然比刘禪的年龄大,但不敢比皇上大,所以自愿当二弟!”
    “至此,一个喊皇兄,一个喊二弟!”
    “秦檜:???”
    “绍兴十一年,五月。”
    “金国在听闻岳飞还没死,不仅没死,反而与“赵构”桃园二结义后,更不爽了!”
    “於是乎,让使者前来,怒斥一通。”
    “说岳飞此人,杀了他们金国子民,要宋朝给一个交代,要不然,就发兵南下,顷刻之间,就能让江南覆灭,让宋人全成金国的阶下囚!”
    “第二天,刘禪上朝了。”
    “而此时,朝堂上,已经吵出狗脑子了。”
    “主和派慌得一批,却也不妨碍他们怒喷主战派。”
    “主战派怡然不惧,什么金人?那简直就是狗屁!”
    “一时间,吵吵嚷嚷,宛若菜市口一般!”
    “刘禪坐在龙椅上,很是头疼。”
    “这段时间,他也草草的翻了一下史书。”
    “大概明白,原来相父不是每个时代的標配。”
    “而通过身边的小太监,也大概知道了这个叫赵构的小子,之前做出来的那些荒唐事。”
    “他就搞不懂了……”
    “我只有川蜀之地,这赵构小子可有半壁江山啊!”
    “可为什么会打不过呢?”
    “大宋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兵马!户部的收益更是一串天文数字。”
    “这些,都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就这,还是打不过金国的蛮子?”
    “难不成,金国的蛮子,都这么凶狠吗?”
    “现在,竟然还跑到这边来威胁他这个皇上?”
    “这时候,就听,秦檜开口了:官家,岳飞北伐,徒劳无功,徒伤国力!事后还言巧语,欺骗官家与之结拜!?是问,这天下间,哪有与臣子结拜的皇帝?岳飞此举,实在是用心险恶!甚至惹怒了上国,由此看来,也唯有遵从上国之意,杀了岳飞,以震朝纲啊!”
    “刘禪觉得自己与岳飞结拜简直太高明了,他都跟岳飞结拜了,岳飞还会背叛他吗?再说了,谁说没有皇帝与臣子结拜的?而且,我拜的还是我二叔,我二叔会保佑每一个祭拜他的孩子!”
    “杀岳飞不行!朕都跟岳飞结拜了,杀了岳飞,不就等於让朕也去死吗?当初说好的,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就在刘禪胡思乱想的时候。”
    “胡说八道!”
    “而此时,韩世忠一声断喝:官家与谁结拜,那是官家的事!怎么就轮到金狗指手画脚了!?金狗不过胡虏也,胡虏也敢在我华夏正统,天朝上国面前指指点点?简直放肆!再说了,收復山河,是万眾所向!如果杀了岳元帅,岂不是断我汉人脊樑?岂不是要对胡虏俯首称臣?”
    “秦檜理所当然道:为止兵戈,当称臣上表!难道,你们就能眼睁睁看著天下百姓陷於战火之中?天下苦战久矣,难道就不能议和休养生息?你们难道就不能念百姓一点好吗?”
    “听著秦檜如此大义凛然的歪理邪说,韩世忠等一眾主战派鼻子都气歪了!”
    “秦檜继续道:所以说,北伐不可行,官家,杀一个岳飞,换天下百年和平,难道不好吗?”
    “要论说,在场这些武將就算有十张嘴都说不过秦檜!”
    “文人的嘴皮子太顺了,懟的他们哑口无言。”
    “而此时,刘禪也有些恍惚……”
    “北伐不可行?北伐怎么就不可行了?”
    “他父皇跟他说过,北伐比皇位更重要!”
    “他相父跟他说过,北伐比生命更重要!”
    “户部一年那么多收入,朝廷那么多军队,又有可用之將,北伐怎么就不行了?”
    “所以……”
    “刘禪一拍龙椅,猛地站起身,沉声道:朕今欲北伐,驱除金人,恢復旧山河!”
    “秦檜大惊:官家!”
    “刘禪冷哼一声:朕意已决,北伐!举全国之力北伐!即刻出兵!”
    “刘禪说著,看向了岳飞,询问道:二弟,这事就交给你了!”
    “岳飞狂喜,二话不说领命!”
    “韩世忠等人也是欣喜若狂!”
    “岳飞又赶忙开口:皇兄,那此次出征,需要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又需要从何处出兵?”
    “宋朝的制度本来就是这样,打仗,怎么打,从什么地方打,都需要皇帝来制定作战策略。”
    “儘管赵构之前有一定改变,但如今举全国之力北伐,肯定还是需要商议的。”
    “然而,刘禪却是一脸懵逼:不是,我是皇上啊!我光想著玩已经够累了,还要想这些?你们別问我啊,你们自己看著办就行了!”
    “岳飞懵逼。”
    “韩世忠等人也懵逼。”
    “哪怕刘禪都这么说了,哪怕管家都与岳飞结拜成了兄弟,岳飞还是小心翼翼道:皇兄,那我们兵分三路……”
    “刘禪:准!”
    “岳飞:一路出襄阳,破洛阳?”
    “刘禪:准!”
    “岳飞:一路出庐州,进宿、徐等第,遥相呼应!”
    “刘禪:准!”
    “岳飞:那剩下一路,就出利州,扑长安?”
    “刘禪:朕都说了,此事,全权由你处理,到底是你打仗,还是朕打仗啊?”
    “岳飞狂喜:好好好,臣领命!三路出兵,必能震动天下!收復旧山河,指日可待!”
    “刘禪笑道:二弟啊,你要是能收復中原,你就是朕的冠军侯!是朕的忠武王啊!”
    “岳飞狂喜。”
    “刘禪又说:將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二弟宜当自便!军机转瞬,理应隨机应变,不必拘泥朝堂礼制,行进停止,二弟自决!朕等候二弟凯旋!等候二弟威震华夏的那一天!”
    “岳飞眼中有泪:臣领旨!”
    “秦檜等人瞠目结舌。”
    “眼看著岳飞转身就走,刘禪蒙了,赶忙道:二弟啊,你就这么走了?”
    “岳飞一愣:皇兄怎么了?还要臣做什么?”
    “刘禪:你出去打仗,你总得给朕写个出师表吧?”
    “岳飞:???”
    “不是,出师表什么鬼?我不会写啊!”
    “哪怕岳飞不会写出师表,岳飞还是出去了……”
    “岳飞当天领兵,並且让輜重粮草先行,继而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六月,郾城大捷!”
    “七月,潁昌大捷。”
    “八月,稍作休整的岳飞,带著大军直杀开封!”
    “另外两路,一个已经收復了洛阳,一个已经占据了徐州!”
    “就在岳飞即將抵达朱仙镇时,收到了刘禪发来的金令。”
    “岳飞心头一沉。”
    “他忽然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然而,刘禪的金令上却说:二弟啊,你不在,朕一个人好孤单啊!朕想你了,你有没有想朕啊?还有,你在前线吃得好吗?穿得好吗?打仗累不累啊?要不要朕再给你派点兵啊?啊?没有兵啊?要不朕再把宫中吃食全都送到前线啊!前线打仗情况怎么样了啊?”
    “岳飞一脸懵逼,赶紧回信,匯报情况!”
    “很快,第二道金令又来了……”
    “上书:打,往死里打!放心打!倒是二弟你的进度是不是有点慢了啊?这些地方,你以前不都打过吗?怎么还这么慢啊?怎么还没打到金国的都城啊!要不,你把岳云换上去,你分兵作战?当然,朕就只是顺嘴一提啊,你怎么想的就怎么来!我没关係,慢点就慢点!”
    “岳飞一脸感动,继续回信!”
    “很快,第三道金令又来了……”
    “上书:二弟啊,这个秦檜气死我了,他竟然说你坏话!朕已经让人打了他三十大板!但这秦檜也硬气,他说武將死战,文官死諫,是理所应当的!也没求情,就是说光打一个地方他受不了,说能不能换个地方打?朕就让人把他翻过来打!行了不跟你说了,你赶紧打啊!”
    “岳飞无奈,就只能打,终於,在拿下开封之后,他收到了第四道金令!”
    “上书:这秦檜太过分了,能力没有,就只知道说坏话,说你在外打仗会做大?让朕收你兵权,调你回来,简直就是满肚子坏水,虽然都是丞相,但跟朕的相……诸葛亮差远了!你快给朕推荐几个文官啊!朕好累啊!好久都没斗蛐蛐了!”
    “岳飞麻了,不是,我哪认识什么文官啊?”
    “於是,他不想回了,继续往前打!”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岳飞收到了第五道金令!”
    “上书:二弟,你猜朕干了什么?朕罢了秦檜的相,把他下狱了!这下清净了,朕总算不用听嗡嗡嗡了!那个,二弟啊,朕想去成都修一修武侯祠,你觉得怎么样?会不会耽误你打仗?要是耽误你打仗的话,那就算了!”
    “岳飞回信,表示打算开封这地方休息一段时间,希望皇兄能够同意,修武侯祠完全没问题!”
    “绍兴十二年,正月,岳飞收到了第六道金令。”
    “休息就休息,你不用跟朕请示啊!朕都说了,將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休息就行了!还有,二弟,朕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那个秦檜被朕砍了,朕还抄了他的家!而从他家之中,抄出了五千万贯钱!五千万贯啊,朕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这都比朝廷几年加起来还多!朕又有钱了!二弟快北伐,快灭了金国!”
    “岳飞一脸的震惊,五千万贯!?好傢伙,这秦檜真特么有钱!”
    “而带来这道金令的同时,又带来了各种物资,岳飞狂喜,当天就决定,继续北伐!”
    “绍兴十二年五月,第七道金令来了:二弟啊!朕不是让你推荐文官吗?文官呢?朕怎么没看到文官呢?朕好累啊!朕已经一年都没休息了!”
    “岳飞沉默,他不知道怎么回。”
    “绍兴十二年,七月,第八道金令来了:文官!文官!二弟!你在这样,朕发火了!你要啥,朕给啥!你怎么就不能给朕推荐一个文官呢?!快推荐文官!朕已经一年多没有斗蛐蛐了!”
    “岳飞都无语了,赶忙回信:说不敢逾矩,有结党营私之嫌!”
    “绍兴十二年,八月,第九道金令来了:什么叫不能逾矩?谁教你的规矩?你赶紧给朕推荐文官!我就要你推荐个文官而已,怎么就这么难呢?”
    “岳飞根本没办法推荐什么文官,他就不认识什么文官,这消息,他就当没看到,没回!”
    “绍兴十二年,八月下旬,第十道金令来了:二弟,你怎么回事?你到底收到金令没啊?你怎么不回朕消息啊!”
    “绍兴十二年,十月,第十一道金令来了:二弟啊,朕不用你推荐了!朕找到了一个小子,很年轻,很不错,能文能武,朕先用著!他叫陆游,”
    “绍兴十二年,十二月,第十二道金令来了:嘿嘿,二弟,告诉你个好消息,你有个三弟了!朕拉著陆游结拜了,这小子在念『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时候还老不乐意了!朕不就是比他大十八岁吗?不过,朕告诉你,这小子太猛了,不仅写得一首好诗,还能与虎搏斗!就像姜维一样!简直与姜维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对了,你在外打了一年多的仗,可要正常作息,正常饮食啊!可千万別累著了!”
    “三年后,看著已经將金人打出长城外,还顺道揍了一波西夏,彻底掌控中原的大宋,刘禪乐了,却又有些不满意,不是,这金国,这么难啃的吗?怎么还没有被灭国?”
    “刘禪发来第十三道金牌:二弟啊,你离朕有点远啊!朕打算迁都古汉长安了,这样,咱们也能近一点!”
    “十年后……”
    “刘禪:文有三弟陆游当丞相!武有二弟岳飞去北伐西伯利亚!朕又能玩辣!嘿嘿,此间乐,不思蜀也!”
    “咳,总之,以上,大概就是刘禪穿越成赵构能干得出来的事!”

章节目录

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何以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以生并收藏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