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伴隨著秦镇將朱由崧的『光辉事跡』说出来后。
    歷朝歷代,无数帝王都无语了!
    本以为朱由榔、朱聿鐭內斗已经无敌了。
    却不想,竟然还有比这两个更勇猛的?
    关键是,朱聿键与朱以海也在斗。
    朱由崧更是个废物,直接偷偷摸摸的跑了。
    呵……
    无数人暗自嘲讽,全是冷笑!
    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秦镇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指望那些官员铁定是没用了。
    这时候,就参加起义军,一步步做起来,正所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站稳脚跟,最后,再挥师北伐。
    ……
    大秦,始皇时空……
    “也不知道朕的大秦,在末年之时,是否也有这么蠢的后人!”秦始皇嘀咕一声……
    他儿子很多,有二十三个。
    朱元璋也有二十几个儿子。
    等到两百多年后,朱元璋已经有几十万的后人了。
    秦始皇也能想到,几百年后,自己应该也会有几十万的后人。
    不过,好消息是,他没有制定那种养猪一样的宗室制度。
    而且,秦朝是军功爵制度,未来的子孙们想要出人头地,就得用能力证明自己。
    在他看来,败家玩意肯定有。
    但有能力的肯定更多!
    可比朱元璋那些后人强多了!
    ……
    而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也不知道朕的那些子孙后代,在王朝末年,会有怎么样的一番表现?”
    李世民有些感慨。
    不过,他不奢求崇禎帝那样有骨气的后人,至少,也得有些体面吧?
    最好是不要当俘虏。
    就算当俘虏了,也先死。
    ……
    此时此刻,无数人听著秦镇对大明末路的讲述。
    也微微有些感慨……
    一代王朝,就这么灭亡了。
    也不知道秦镇这次说了这些,能否挽救大明?
    此时,秦镇已经提交了答案……
    不出意外的,还是【回答正確】。
    秦镇心里也开始暗自嘀咕起来……
    一开始,他对回答正確这几个字还挺满意。
    但现在,他逐渐发现了不对劲起来……
    因为,他很多东西並没有详细描述。
    之前给崇禎指点那一次,那叫一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但这一次,他却並没有说那么多。
    当然,也或许与之前针对崇禎的时候,说的太多了。
    里面有很多人物的重复,比如史可法,黄得功,等等……
    但他没有详细说南明时期,那些官员相当於就直接卖国了……
    然后,剃掉头髮,就是大清的“忠臣”。
    还是明军的时候,节节败退,转投蟎清的时候,那叫一个往死里干……
    但仔细想想,除了那些文官,那些武將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对大明的仇恨。
    他们真的愿意剃头吗?
    他们真的愿意留著那金钱鼠鞭吗?
    或许,还是有些不想的。
    老祖宗的审美自然是在的,蟎清的鞭子,特別是初期的鞭子,那是要多丑有多丑。
    就相当於去其华服,自甘墮落为蛮夷。
    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或许在那些武將看来,造成我今天的一切,就是因为你大明!
    我不能让大明好起来,那我就摧毁你大明!
    我转投了清军,剃掉了头髮,挥著泪,將刀架在了大明的脖子上。
    我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向你证明自己!
    我的能力不差!
    一切都是因为你。
    你以前不是觉得我不行吗?
    现在我回来了!
    我流著泪,顶著一头的丑样子,以强大的实力回来了!
    当初,投降李自成的武將有多少?
    绝对比投降蟎清多得多!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
    李自成,终究还是华夏人!
    大明亡了就亡了,只要这天下还是汉人的天下,我管你姓朱还是姓李?
    大明亡了不过是亡国罢了。
    而汉人的江山亡了,那就是亡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也是为什么,明末的时候,有那么多抗清英雄,有那么多抗清名人。
    他们抗清,不代表有多忠心於大明。
    他们只是不愿意把天下交给异族统治。
    特別是,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老百姓是恨蟎清的。
    但更恨大明。
    恨大明的不爭气。
    也恨这乱世之中,为何没有一个能力挽天倾,英明神武的存在带领他们驱逐异族,恢復我华夏旧山河!
    可是,清军的势力越来越大。
    李自成没了,张献忠也没了。
    他们被逼著剃掉了头髮,最后,投降了大明。
    他们眼睛是红的。
    流出来的泪不是泪,而是血。
    如果可以……
    若是让明末那些百姓看到朱元璋,恐怕先会一礼,然后,再逮著朱元璋怒喷。
    当然,朱元璋制度有问题是一方面。
    这口锅的最主要责任人,还得是朝中那些蛀虫,是朝中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文人!
    老百姓对读书人彬彬有礼。
    可读书人却把老百姓当猪狗。
    不是说读书人没好人了。
    只是说,古往今来的好人太少。
    把歷朝歷代的读书人都加起来,好人才占几个?
    秦镇思索片刻……
    以上,是他对明末的一些看法。
    归根结底还是根烂了。
    大明亡不亡的无所谓。
    只要不跟那些文臣们玩,自己起义,自己培养一干班底,可比死在大明这破船上强多了。
    就算让左良玉夺得了天下,那也比蟎清好。
    不是左良玉有多么多么好。
    就只是简单的因为,左良玉是汉人。
    左良玉夺得天下,那天下依旧穿著华服,顶著华发。
    而此时,就在秦镇沉思的时候……
    眼前的屏幕之上,再次出现了一行行文字……
    【诸天问答第九题,请听题……】
    【该题为选择题,请问以下哪位皇帝不上朝?】
    【壹:洪武大帝朱元璋】【贰:建文皇帝朱允炆】
    【叄:永乐大帝朱棣】【肆:洪熙皇帝朱高炽】
    【伍:宣德皇帝朱瞻基】【陆:正统皇帝朱祁镇】
    【柒:景泰皇帝朱祁鈺】【捌:成化皇帝朱见深】
    【玖:弘治皇帝朱佑樘】【拾:正德皇帝朱厚照】
    【拾壹:嘉靖皇帝朱厚熜】【拾贰:隆庆皇帝朱载坖】
    【拾叄:万历皇帝朱翊钧】【拾肆:泰昌皇帝朱常洛】
    【拾伍:天启皇帝朱由校】【拾陆:崇禎皇帝朱由检】
    “噢哟?”
    秦镇看著这出现的一行字,微微扬起眉……
    好傢伙……
    一家人,整整齐齐?
    “不上朝啊?”
    秦镇笑了:“大明十六帝……”
    他抬眼一扫,这题就可以直接秒了。
    他二话不说,直接开口道:“明朝十六帝中,不上朝的分別有:成化皇帝朱见深,正德皇帝朱厚照,嘉靖皇帝朱厚熜,万历皇帝朱翊钧,天启皇帝朱由校!其他皇帝虽然也有不上朝的情况,但那些情况比较特殊,並非主观意义上的怠惰朝政,而这五位皇帝,便是典型的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
    而此时,大秦始皇时空。
    “不上朝?”秦始皇微微蹙眉。
    这皇帝还有不上朝的?
    他不理解!
    这不上朝,还当什么皇帝?还处理什么政务?
    虽说朝会上一不定能討论出一个章程来,但是,上朝是必要的治国手段。
    不上朝,大臣们如何得知皇帝的想法?
    大臣无法得知想法,这国家,还怎么能好了?
    这已经不是怠政不怠政的问题了,这是在根子上就出现了问题。
    儘管秦朝的时候,没有固定的上朝频率。
    有事了,要上朝了,会在前一天提前通知,第二天上朝。
    或许秦朝这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
    儘管不是天天上朝……
    但也绝对不符合『不上朝』这三个字。
    这个不上朝的概念,应该会是很长时间……
    “这朱元璋的子孙后人,倒是一个比一个会玩!竟然还有五个皇帝不上朝!?”
    ……
    同一时间,大汉武帝时空……
    “不上朝么……”
    此时,汉武帝也微微扬起眉。
    汉朝还是承袭秦朝的制度,认为秦朝的制度没有问题,就是,有事情的时候,提前知会,然后再上朝。
    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不上朝……
    等所谓的五日一朝,得等到他的曾孙,汉宣帝刘病已当皇帝的时候,才制定出来。
    “这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他朱元璋废了丞相制度,后代侄孙连朝都不上了!”
    汉武帝有些好笑。
    勤政,是对一个君王的肯定。
    不管这皇帝到底怎么样,只要他勤政,多多少少也是可以加点分的。
    但是,这不上朝就离谱了……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不上朝?这朱元璋的后世子孙们,当真是……”李世民笑了……
    这时候,唐朝的朝会制度也是五日一朝。
    就是五天时间,每天都要临朝。
    旧唐书就有记载,李世民说,他每天都要坐朝,每次想要说话的时候,都在考虑,这话是否对百姓有利,所以,不敢多言。
    主要是,贞观十三年前,天下还不算太平,还有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搞事情找麻烦。
    等到贞观十三年之后,就改成了三日一朝。
    意思是,皇帝上三天,休息,然后继续上三天。
    那时候,已然算得上天下太平,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直到后来,更加太平了,政权更加稳固了。
    就变成了,每隔三天上一次朝。
    皇帝上一次朝后,休息两天,然后再上一次朝。
    当然,后来就改回来了且不提。
    但总而言之……
    李世民也是要上朝的。
    说实话,他也有些不想上朝,没办法,起的太早了。
    天还是乌漆嘛黑的,就要起来,等到早上九十点,再结束。
    累是真的累。
    可他李世民胆敢懈怠一天,那魏徵就能把他喷哭……
    他是真的不敢不上朝。
    这一刻,他甚至有些羡慕起这明朝的五个不上朝的皇帝了。
    无他,是真的爽啊!
    谁还不想懒惰一下了?
    ……
    而同一时间,大明,洪武时空。
    “不上朝?”
    朱元璋在听到秦镇说的这些后,都愣了……
    继而大怒:“不上朝?朱见深?朱厚照?朱厚熜?朱翊钧?朱由校?不肖子孙,全都是群不肖子孙!”
    他下意识就想去打朱棣,然后就发现,自己还被绑著……
    “呵呵,老叫子,还想打我?”
    朱棣冷笑一声……
    “啪!”
    手中的鞭子猛地落下。
    “你个逆子!”
    朱元璋大怒,气的眼睛都红了。
    “还敢顶嘴?”
    朱棣冷笑一声,又是一扬手,一鞭子打了出去……
    “叫你制定皇明祖训!”
    “叫你传位朱允炆!”
    “叫你偏心!”
    “咱朱棣,今天就替爷爷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个不孝子孙!”
    朱棣一脸狂笑,啪啪啪的挥舞著手中的鞭子……
    疯了!
    彻底疯了!
    “反了,反了!朱棣,咱要诛你九族!”朱元璋怒不可遏。
    “呵呵,还诛九族是吧?知错不改是吧!”朱棣狞笑,手中鞭子都快挥出残影了。
    打的那叫一个爽啊!
    “四弟,把鞭子给我,让大哥也爽爽!”朱標嘿嘿一笑。
    朱棣二话不说,將鞭子递给了朱標。
    朱標拿著鞭子,嘴角,不自觉的勾起一抹弧度……
    “逆,逆子,你敢!”
    朱元璋瞪眼,继而又赶忙道:“標儿,你忍心对爹下手吗?咱可是你爹啊!你亲爹!你不是学儒吗?你不是学法吗?伦理纲常你全不顾了?標儿,你变了!”
    “啪!”
    然而,朱標却是一鞭子直接打了下去……
    “嘶……”
    朱元璋瞪眼,倒吸口凉气:“混帐玩意,你真打啊!”
    “妹子,妹子,你快来管管,这两个逆子翻天了!”
    朱元璋求助似的看向马皇后……
    马皇后沉默,幽幽来了句:“后宫不能干政!”
    朱元璋嘴角疯狂抽搐……
    “嘿嘿,父皇,原谅儿子不孝了!”
    朱標又是狞笑一声:“儿子这是在替爷爷打,等打完之后,您要怎么处置儿子都行!”
    说著,又是啪的一声,一鞭子抽出……
    爽!
    实在是太爽了!
    活了二十多年,头一回这么爽!
    打著打著……
    他似乎逐渐偏离了『替爷爷』打的宗旨。
    “啪!”
    “叫你让我天天早起监国!”
    “啪!”
    “让你把我当牲口使唤!”
    “啪!”
    “让你累死累活折腾我!”
    “啪啪啪……”
    朱標打爽了!
    朱棣都看呆了。
    好傢伙……
    这绝对是报復心理作祟!
    这绝对是在报復!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五位皇帝?不上朝?”
    朱棣微微皱起眉。
    “朱见深?”
    朱棣转头看向朱瞻基,皮笑肉不笑道:“你孙子?”
    朱瞻基无话可说……
    他儿子,大明战神,明堡宗。
    他孙子,不上朝!
    朱瞻基都麻了啊。
    谁知道会是这么个情况?
    “好圣孙,可旺三代!我本以为是旺之后三代,却不想,是旺本朝三代是吧?”朱棣冷哼一声。
    “爷爷息怒!”
    朱瞻基赶忙跪下……
    “行了,起来吧!”
    朱棣淡淡道:“这事,也不能怪你!”
    ……
    就在歷朝歷代,无数人针对这五位不上朝皇帝討论之时……
    就见,那天穹之上,又出现了一行新的文字……
    【附加题:请说明这五位皇帝不上朝的时间,与大概原因!】
    “嚯……”
    秦镇微微扬起眉,还有附加题的?
    这五位皇帝不上朝的时间,与大概原因?
    秦镇笑了,这要是说出来了,老朱不得气疯?
    朱元璋在洪武时期,制定了很严格的朝会制度!
    正常的朝会,每天都要进行。
    洪武朝的官员,一年就放三天假,分別是春节,冬至与朱元璋的生日。
    可以说,洪武一朝的官员,苦朱元璋久矣……
    大臣们苦不堪言。
    偏偏老朱还乐在其中。
    嘖,要是让他知道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嘖嘖……

章节目录

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何以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以生并收藏诸天问答通歷史,古人全破防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