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最后的亮剑】(求订阅)
    京城,兴华胡同。
    萝卜头们还在暑假,自然也一个个都还在四合院待著。
    现在萝卜头们也渐渐开始熟悉京城胡同的生活,
    因为林有成给八一电影製片厂写得《战爭子午线》剧本里面有好几个孩子,也和八一厂说过电影拍摄看是否能够让林有成的孩子去体验。
    因为林有成这边问过林兆喜姐弟,林兆喜並没有特別感兴趣,而且她的年龄也没有特別合適的角色。
    反倒是林兆庆和林兆美倒是挺乐意,还有林兆满虽然也乐意,但是年龄太小,也就没有合適的角色,自然也就没有去,而八一厂这边最后也是选了林兆庆和林兆美这两个年龄合適的小演员。
    毕竟即便有林有成这层关係,也不可能是指定让自己孩子就演老兵这样的角色,而且从一开始林有成只是想著让孩子体验,而且还问过萝卜头们愿不愿意。
    八一厂这边肯定也是有好好选择几名主要角色的小演员。
    让林有成也很意外的是,林兆美这边倒是被剧组选择来演文工团这个角色,就是那个投出唯一的手榴弹,引开敌人,保护了大家,自己却跌下悬崖的女孩,戏份还是有些重的。
    至於林兆庆则並不是主要的角色。
    林兆庆自己倒是並没有特別在意角色大小,因为他纯粹是觉得拍戏会很好玩。
    这一次《战爭子午线》是由八一厂的张玉忠导演执导拍摄,因为剧本里面没有特別大的战爭场面,拍摄成本自然也不算高,拍摄周期也不会特別长,毕竟原版就是两个月完成拍摄。
    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適合让孩子在长城进行拍摄。
    林有成这边倒是带著其他几个萝卜头去看过《战爭子午线》剧组拍摄,不过电影真正拍摄起来,並不是萝卜头们想得那般有趣,因为好些都是穿著八陆军服装的城市小孩,有很多也不懂拍摄,也就需要导演反覆来讲,排练。
    像林兆庆拍了几次之后的新鲜劲也就渐渐消失,好在戏份也不多,很快就阵亡杀青。
    对於自己的阵亡杀青,林兆庆並没有嫌弃自己的戏份少,还想著让林有成这位编剧父亲给自己加戏,开开心心地结束了自己的电影拍摄。
    倒是林兆美却是拍得非常起劲,就连导演张玉忠也认为林兆美拍起电影来非常聪明,不禁对林有成说道:“你这个女儿兆美很聪明啊,和她说了怎么演,她就知道怎么去演,对电影似乎也很感兴趣。”
    听见张玉忠这话,林有成笑著说道:“她说她以后要当导演。”
    张玉忠一听林有成这话,很是意外,脸上不禁露出笑容,点头说道:“我还想说她当演员,没想到她居然会想著当导演啊,厉害啊。”
    林有成笑了笑,看了一眼正在和其他小演员一起玩的林兆美,他也不知道林兆美以后会不会当导演,他只是想到林兆美要是真得当了导演也不意外,毕竟前面去看了《风声》剧组的电影拍摄,现在又在《战爭子午线》里面演起戏来,这也算是打小就开始积累经验,以后没准还真得成为电影导演。
    当然,林有成对於萝卜头们现在说的一些未来的理想,並没有特別在意。
    因为未来还很遥远,有些像林兆庆说得要当科学家的理想也是飘忽不定,不知道最终会是如何。
    林有成不知道未来,自然也不会知道以后还会有人考古林兆美这位女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以及那一声震撼人心,令人心碎的哭喊声。
    “以后要是她真得对拍电影感兴趣,可以多带她来八一厂。”
    林有成听见张玉忠这话,笑著点了点头。
    这也是带孩子们来京城的好处,就像在德城,孩子们也很少会有机会去接触电影拍摄这样的新鲜事物。
    林有成不过是带萝卜头们去长城看了剧组拍摄,自然也不会一直在长城守著林兆美拍摄。
    毕竟他还有別的萝卜头需要照顾。
    因为林有成是《战爭子午线》的原著作者,又是编剧,电影剧组对於林兆美自然也是非常照顾的,因为知道林有成一个人带著孩子。
    剧组拍摄结束之后都会让工作人员送林兆美回兴华胡同,倒也不用让林有成去接。
    当然现在在《战爭子午线》剧组拍摄的孩子大多都是京城的职工子弟,自然也都不可能让家长放下工作去剧组守著,孩子倒也没有那么金贵,而且八一厂这边又是国家单位自然也是能够放心一二的。
    因此林有成大多时间还是在四合院照顾萝卜头。
    当然,林有成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除了带娃,另外就是写作。
    他这边都已经和《当代》杂誌的主编秦朝阳说了下一篇稿子会投给《当代》,虽然不想一直被编辑催稿,但也不会一直拖著。
    现在林有成自然也是需要动笔写最后一个战场,也是最后的——
    《亮剑》!
    没错,就是最后的亮剑!
    林有成非常清楚《亮剑》这部作品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后面將都粱的这部小说《亮剑》拍成电视剧,真正成为抗战剧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这部作品是真正的家喻户晓,真正是一部战爭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传奇故事。
    林有成非常清楚则合格故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李云龙。
    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ri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著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馹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守备部队的全体军官都在这次袭击中丧生。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
    林有成非常清楚《亮剑》是一部糅合了史诗风格和悲剧色彩的战爭题材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风格,以主人公李云龙的个人经歷为主线,反映了从抗ri战爭、解放战爭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歷史,尤其是那个特殊时期的歷史。
    在林有成看来,《亮剑》之所以会如此经典,这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角色和剧情都是来源於歷史上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所以看起来很有一种真实感。
    要知道故事里面独立团翻身仗是李家坡歼灭日军山崎大队,这场仗改编自歷史上的关家垴战斗,连山崎大队被包围之前攻击八陆军兵工厂都一样。还有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部伏击华北馹军观摩团,这一仗改编自歷史上的韩略村战斗。李云龙和赵刚在小村庄被包围,白天防御夜间突围,这一仗改编自歷史上的宋庄战斗。
    至於后面的淮海战役时,李云龙部队和国民讜军在夜里偶然相遇,双方一开始都没认出来对方,发觉后陷入混战,这场仗改编自歷史上淮海战役时的潘塘之战。
    甚至《亮剑》里面的男主角李云龙身上融合了歷史上多位战將的形象,此外,剧中还有一些台词是直接从歷史书里拿来的,比如楚云飞痛骂国民讜军“就是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
    关键除了李云龙这个角色,《亮剑》中还有许多让人忘不了的人物,像骑兵连的孙连长,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带领骑兵连拼死一搏,与敌人大战几回合,最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那句“骑兵连,进攻”可谓是盪气迴肠。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亮剑》会有一些不合適的情节,林有成自然要进行改编。
    就像李云龙曾数次战场抗命,尤其是伏击华北日军观摩团那次,置八路军总部安危於不顾,自顾自深入敌后赚小鬼子的便宜,这和歷史上的韩略村战斗相差很大,在现实中给李云龙两个脑袋他也不敢,就算打贏了一样会受到严厉处分,绝不是小事。
    可以说,《亮剑》在这个地方的改编是一个十足的败笔。
    除此之外,李云龙和楚云飞分別带著一个警卫员大闹ri军酒宴,杀死了几十个ri偽军指挥官,四个人不仅从重围之中全身而退还顺走了酒肉。这段剧情有些像燕双鹰的设计,把ri偽军描写得太过於愚蠢,把李云龙和楚云飞又演绎得太过於传奇。
    故事里面有些剧情设计有待商榷,虽然说林有成也非常清楚小说家的创作不是要复製歷史,毕竟那是歷史学家的任务,但对於歷史还是要有一定的真实性。
    当然,林有成也知道小说把重点和篇幅都放在了那个特殊时期,抗日战爭与国共內战並没有用太大的篇幅来详写,纯粹的用於刻画几个主角的性格和形象。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在李云龙军事学院毕业之后,故事才正式展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抗战描写不多,对配角刻画较为苍白细节较为空洞,情结颇为勉强,像和孔捷在抗战中的表现就是一笔带过,对丁伟则是只字未提,对铁三角的形成和战斗情谊缺乏表现,对赵刚的与李云龙之间不断磨合而形成生死搭档的描写刻画更是明显不足。
    而电视剧则把抗战作为描写重点,经过后期大规模的加工与润色的增加了很多小说中没有的膾炙人口的生动情节,如此一来赵刚、孔捷和丁伟的形象栩栩如生,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人物性格亮剑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甚至可以说,小说到了到了后半部在情节上也有很大的问题,其中李云龙带一个班消灭几百个武装匪徒和梁山分队登陆金门的描写,比现在被广泛詬病的抗战神剧更不靠谱,关键用现代的眼光来臆想描述歷史,很多地方也完全违背了当时的歷史现实,並没有站在客观、全面、公正的立场上看待歷史。
    林有成非常清楚地知道,《亮剑》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影响力,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展现了这些英雄的悲剧以及其中深刻的意义。他们具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也毅然亮剑。
    在这之中,李云龙的形象更为深刻,与以前的英雄形象有著巨大的差別,从《亮剑》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可以找到英雄之间的共同点,那就是精神上的至高无上与不可战胜。在面对强大的外敌时表现出了万眾一心,其利断金的伟大决心,还有可歌可泣的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勇往直前、慷慨无畏的亮剑精神。
    林有成坐在书桌前,望著窗外的景色,想著主人公李云龙的话——
    “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林有成想著李云龙的话,又想到了《亮剑》里面另外一位可以说近乎完美的军人,沉著、血性、野心、霸气、精通战术,这些並不会因为他属於某个正讜就得被覆盖。
    他和李云龙的爭斗,是基於不同正讜的立场,而他们的友情,则是在爱国的大前提下的惺惺相惜,是男人间的友谊。
    要知道在战爭史上,携手共战是事实,像那样的国民讜军官也存在,身上的精神绝对是真实的。
    不过,林有成现在有在考虑將楚云飞的名字改变,改成真正的团长龙文章。
    毕竟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有一段假团长死啦死啦和张立宪的对话,说自己当初隨部队南下撤退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当地有个指挥官叫龙文章,他觉得那才是军人的样子,所以就盗用了他的名字。
    而且炮灰团的团长还强调了一句,那小子挺精神的,跟张立宪长的挺像。
    林有成也非常清楚原来《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真团长龙文章就有出现在另一部《生死线》的作品里面,一个人物把两个世界连接起来。
    林有成现在也在考虑是否將《我的团长我的团》和《亮剑》连起来,毕竟连炮灰团的死啦死啦都认为遇见的那位指挥官才是军人的样子。
    林有成望著窗外,思绪万千。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鰥夫的文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乱写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乱写者并收藏鰥夫的文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