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如愿】(求订阅)
德城,春风巷。???? ?9???x.??m ??
屋子里面很安静,林有成写著稿子,並没有注意到张解放已经在屋子里面坐了有好一会,並没有出声打扰林有成。
江秀莲本还想著喊一声林有成,让林有成知晓有客来了。
不过,张解放止住了江秀莲的话,示意不要打扰林有成。
这样一来,江秀莲也就给张解放倒了茶,让张解放在一旁坐著等。
林有成写完稿子,放下笔,起身活动身子骨,很是意外地瞧见张解放,惊讶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啊?”
“我这来了有好一会了。”
张解放起身一笑,朝著林有成的书桌走去,说道:“看你在写稿,也就没有打扰你。”
“这是你写的新的小说吗?”
对於张解放直接问了,林有成自然也不会否认,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我能看一下吗?”
很显然,张解放是非常期待和好奇林有成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部小说之后,又將会写什么样的故事,毕竟谁又会不期待林有成的最新小说。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眉头一挑,有些意外,因为他的这篇《战爭子午线》才刚刚完稿,张解放居然这么巧就来了。
不过,张解放既然都这么说了,林有成自然也不会拒绝。
林有成將桌上那一份书稿递给张解放,说道:“正好提一下建议。”
张解放欣喜地接过林有成递过来的书稿,非常兴奋和期待,迫不及待地去看林有成的这篇小说,看见小说名字,有些意外,望了林有成一眼,说道:“《战爭子午线》?”
林有成点了点头。
张解放心里虽然十分疑惑,为什么会叫《战爭子午线》,但是他也没有问,因为只要看下去应该就会明白这篇小说的名字由来。
不过,张解放心里还是有些惊讶地,因为很显然林有成新写的这篇小说也是关於战爭的,就是不知道在《风声》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林有成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战爭故事。
当然,在这一刻,张解放还是没有去想这篇名为《战爭子午线》的小说是否和林有成的《人间奇事》有关係。
张解放就坐在屋子里面开始翻看林有成的这篇小说《战爭子午线》。
林有成也没有打扰张解放,而是拿著扫帚出去扫了一下院子,他知道张解放看这篇小说只怕也要一段时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子里面很安静,但是林兆欢却是听见了屋子里面什么声音,跑进去瞅了一眼,看见张解放满脸泪水,像是哭得很伤心,不禁走了过去,小声问道:“叔叔,你怎么哭了啊?”
张解放红著眼睛,望向站在他面前的女孩林兆欢,不知为何想到小说里面那个掉下悬崖的女孩,心痛难受极了,眼泪就那样流了下来。
林兆欢伸手给张解放抹眼泪,说道:“叔叔,你別哭了,你要不要吃,可甜了。”
说著,林兆欢將自己衣兜里面的果拿出来递给张解放。
张解放红著眼睛,接过林兆欢递过来的果,强笑著说了一句,“谢谢。”
林有成走进来一看,张解放拿著书稿满脸泪水,心里也就明白这肯定是因为《战爭子午线》的这篇小说才会伤心落泪。
“爸爸,叔叔他哭了。”
林兆欢跑到林有成身边,望向张解放,说道:“爸爸,叔叔他为什么哭啊?”
为什么哭?
张解放听著林兆欢的话,心里难受,还不是因为林有成写得小说实在是太震撼和感动,他现在脑子里都是那个小女孩坠崖的场面,她哭著喊妈妈,最后在如血的夕阳中坠落,一想到那个画面,他的心就痛的难受极了。
还有那只是为了多找一颗地雷不幸被炸的小孩,以及老兵最后在山洞中身掛好几颗地雷和敌兵卡车同归於尽都让他心痛不已。
他真的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写这样一个残酷而心痛的抗ri战爭下少年兵的故事。
罕见的少年视角看待战爭,一群初中生年纪的的小八陆,没有口號,只有淳朴的家国情怀,在那场战爭下,种民族为抗战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真的太大了!
这真正是鲜明的詮释了用鲜血换来的今天。
张解放的心情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办法平復。
“叔叔,他现在有些伤心,过一会就好了。”
林兆欢点了点头,望著张解放,眨了眨眼睛。
张解放也是作者,他知道林有成写得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故事在那样一段歷史时期可能就是发生过的残酷故事,当然即便如此张解放还是努力平復了心情,望著林有成,说道:“非常好的一篇小说,震撼人心,看完满满的感动。”
“如果没有战爭,那些孩子也会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吧。”
“有成,看完你这篇小说,我真的感受到不用敘述战爭的残酷,展示它本来的样子就可以。”
很显然,在张解放看来,林有成的这篇《战爭子午线》就是展示战爭的本来的样子。
这篇《战爭子午线》和之前的《风声》《我的团长我的团》不一样,但却有是一脉相承,不像抗日电影里面出现的军人永远摧枯拉朽,末尾吹起衝锋號,取得最终胜利,敌人总是不堪一击,爆头鼠窜。
看了林有成写得小说,就会知道原来战爭这么恐怖和残酷,原来每一个死去的人都这么有血有肉,原来胜利真的来之不易。
即便在《战爭子午线》里面那些孩子並没有说出像顾晓梦那样的震撼遗言,也没有像不辣说得那句炮灰话,但是孩子撕心裂肺哭喊著的那一声“妈妈——”
那是真的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张解放真的很佩服林有成居然能够写出如此真实的战爭小说,关键张解放非常清楚现在国內文学,隨著思想上进一步实破和整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了以往与整治紧密的联繫,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文坛上除了魔幻现实主义主义的先锋文学流行,还有就是文学內在的创作机制不断地求新求变,创作模式由传统单一转向多元化格局,创作题材上也由过去反映革名战爭和歷史的宏大题材转向个人化的敘事立场。
可是现在林有成却是依旧在写战爭小说,而且每一部小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爭。
这真的让他心里由衷地表示敬意。
因为在张解放看来,林有成如果要写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在这之前林有成就创作了《人间奇事》这样的故事。
就在张解放想到《人间奇事》这篇小说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林有成这篇《战爭子午线》是不是和《人间奇事》里面的林奇还有相遇。
“有成,难道伱这篇《战爭子午线》在《人间奇事》里面也有——”
林有成知道张解放是想问什么,点了点头。
张解放一看林有成点头,整个人的眼睛瞬间就睁大了,直直地盯著林有成,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
张解放甚至是长大了嘴巴,嘴里很显然满是震惊,这《人间奇事》里面究竟藏了多少伏笔啊!
林兆欢看见张解放没有哭了,也就跑了出去和林兆乐,赵文杰去玩。
震惊过后,张解放望著林有成,又问道:“有成,你这篇小说打算投稿给哪家杂誌?”
听见张解放这个问题,林有成眉头一挑,直接说道:“打算投给《城》。”
“《城》?”
张解放很是意外,他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想要把这篇小说投给《城》,这真的是让他很意外。
作为文学圈子里面,张解放自然知道1979年4月《城》在羊城创刊,为那片改革热土注入了全新的文学活力。
羊城的別名“城”,而《城》杂誌又诞生於羊城,它的得名不言而喻。《城》的宗旨是支持具有真正人文精神、独立建树的写作,支持创新,重实验性但反对刻意的另类,重可读性但反对流俗和平庸。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片百废待兴的文化背景之下,《城》著力於老作家的重出、新作家的发现之外,还致力於推介港台及境外的文学作品及最新的文艺思潮,率先为中国文学界打开了一扇南风窗。
在现在这个属於文学的时代,作品发表在重要文学期刊上是晋升为专业作家必经之路,《城》同样也是相当重要和顶尖的文学期刊,要不然也不会有在《城》发个两三篇东西,在全国就挺有名的流行说法。
不过,林有成的这篇小说要投稿给《城》——
张解放忽然想到了什么。
之前,就有《收穫》、《当代》、《十月》及《城》被並称为纯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
而林有成前面两部小说《风声》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可是分別先后发表在《收穫》和《十月》上,现在林有成这篇《战爭子午线》又要投给《城》,这就让张解放意识到了这似乎有什么深意。
“有成,你该不会是想要你的小说上四大名旦的期刊杂誌吧?”
张解放虽然觉得自己好像猜到了林有成的打算,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的。
林有成一听张解放居然想到这一点,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否认,只是说道:“还不知道《城》会不会给我过稿。”
张解放听见林有成这话,不禁说道:“这样一个故事,不可能会被退稿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林有成可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就连路垚的《平凡的世界》都会被退稿。
不过,林有成也知道虽然路垚曾希望他的新作能在《当代》杂誌上发表,並且提出了一些特定的条件,但最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並没有如愿在该杂誌上发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首发刊物是《城》杂誌。
就是不知道路垚会不会在明年的《城》杂誌上发表《平凡的世界》。
虽然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辗转在广东的《城》杂誌出版,但反响一般。
要知道《平凡的世界》在《城》出版后还在京城举行了研討会,业內专家评价不高,退稿的《当代》杂誌社的编辑周长义听说这次研討会后,暗自鬆了口气,觉得自己退稿退对了。
也许由於专家评价不高,《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在更加边缘的文学期刊《黄河》出版。
就连《平凡的世界》都有这样的遭遇,林有成可不敢保证自己写得这篇《战爭子午线》一定就能在《城》杂誌上发表。
张解放说道:“这样一篇小说,如果被《城》杂誌社退稿,那是《城》的遗憾。”
“如果《城》退稿,不是还有《当代》?”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他知道张解放这话也是在问林有成是不是打算后面的小说分別投稿给《城》和《当代》。
林有成笑了笑,並没有接张解放这话。
林有成觉得如果《战爭子午线》能够在繁华地区的杂誌《城》发表,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当然如果《城》真得退稿,那么就如张解放所言,要看京城的《当代》杂誌会不会退稿。
其实这篇《战爭子午线》,他打算投稿给《城》也是因为南方此刻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全国人民都很嚮往,在那样的改革地区很显然,改革春风下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繁华的。很显然,在改革发展地区的孩子的生活可能也是沐浴在春风之下,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
但是在战爭下的孩子,却是在迷濛的硝烟里匍匐,在冰冷的刀枪下挣扎。
当然,不管是在《城》,还是《当代》,林有成都很清楚地知道,现代儿童幸福生活都是《战爭子午线》里面那些孩子不曾有过的梦。
好在——
如今这盛世如先烈们所愿。
(本章完)
德城,春风巷。???? ?9???x.??m ??
屋子里面很安静,林有成写著稿子,並没有注意到张解放已经在屋子里面坐了有好一会,並没有出声打扰林有成。
江秀莲本还想著喊一声林有成,让林有成知晓有客来了。
不过,张解放止住了江秀莲的话,示意不要打扰林有成。
这样一来,江秀莲也就给张解放倒了茶,让张解放在一旁坐著等。
林有成写完稿子,放下笔,起身活动身子骨,很是意外地瞧见张解放,惊讶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啊?”
“我这来了有好一会了。”
张解放起身一笑,朝著林有成的书桌走去,说道:“看你在写稿,也就没有打扰你。”
“这是你写的新的小说吗?”
对於张解放直接问了,林有成自然也不会否认,点了点头,说道:“是的。”
“我能看一下吗?”
很显然,张解放是非常期待和好奇林有成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部小说之后,又將会写什么样的故事,毕竟谁又会不期待林有成的最新小说。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眉头一挑,有些意外,因为他的这篇《战爭子午线》才刚刚完稿,张解放居然这么巧就来了。
不过,张解放既然都这么说了,林有成自然也不会拒绝。
林有成將桌上那一份书稿递给张解放,说道:“正好提一下建议。”
张解放欣喜地接过林有成递过来的书稿,非常兴奋和期待,迫不及待地去看林有成的这篇小说,看见小说名字,有些意外,望了林有成一眼,说道:“《战爭子午线》?”
林有成点了点头。
张解放心里虽然十分疑惑,为什么会叫《战爭子午线》,但是他也没有问,因为只要看下去应该就会明白这篇小说的名字由来。
不过,张解放心里还是有些惊讶地,因为很显然林有成新写的这篇小说也是关於战爭的,就是不知道在《风声》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之后,林有成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战爭故事。
当然,在这一刻,张解放还是没有去想这篇名为《战爭子午线》的小说是否和林有成的《人间奇事》有关係。
张解放就坐在屋子里面开始翻看林有成的这篇小说《战爭子午线》。
林有成也没有打扰张解放,而是拿著扫帚出去扫了一下院子,他知道张解放看这篇小说只怕也要一段时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屋子里面很安静,但是林兆欢却是听见了屋子里面什么声音,跑进去瞅了一眼,看见张解放满脸泪水,像是哭得很伤心,不禁走了过去,小声问道:“叔叔,你怎么哭了啊?”
张解放红著眼睛,望向站在他面前的女孩林兆欢,不知为何想到小说里面那个掉下悬崖的女孩,心痛难受极了,眼泪就那样流了下来。
林兆欢伸手给张解放抹眼泪,说道:“叔叔,你別哭了,你要不要吃,可甜了。”
说著,林兆欢將自己衣兜里面的果拿出来递给张解放。
张解放红著眼睛,接过林兆欢递过来的果,强笑著说了一句,“谢谢。”
林有成走进来一看,张解放拿著书稿满脸泪水,心里也就明白这肯定是因为《战爭子午线》的这篇小说才会伤心落泪。
“爸爸,叔叔他哭了。”
林兆欢跑到林有成身边,望向张解放,说道:“爸爸,叔叔他为什么哭啊?”
为什么哭?
张解放听著林兆欢的话,心里难受,还不是因为林有成写得小说实在是太震撼和感动,他现在脑子里都是那个小女孩坠崖的场面,她哭著喊妈妈,最后在如血的夕阳中坠落,一想到那个画面,他的心就痛的难受极了。
还有那只是为了多找一颗地雷不幸被炸的小孩,以及老兵最后在山洞中身掛好几颗地雷和敌兵卡车同归於尽都让他心痛不已。
他真的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写这样一个残酷而心痛的抗ri战爭下少年兵的故事。
罕见的少年视角看待战爭,一群初中生年纪的的小八陆,没有口號,只有淳朴的家国情怀,在那场战爭下,种民族为抗战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真的太大了!
这真正是鲜明的詮释了用鲜血换来的今天。
张解放的心情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办法平復。
“叔叔,他现在有些伤心,过一会就好了。”
林兆欢点了点头,望著张解放,眨了眨眼睛。
张解放也是作者,他知道林有成写得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样的故事在那样一段歷史时期可能就是发生过的残酷故事,当然即便如此张解放还是努力平復了心情,望著林有成,说道:“非常好的一篇小说,震撼人心,看完满满的感动。”
“如果没有战爭,那些孩子也会有各自的美丽人生吧。”
“有成,看完你这篇小说,我真的感受到不用敘述战爭的残酷,展示它本来的样子就可以。”
很显然,在张解放看来,林有成的这篇《战爭子午线》就是展示战爭的本来的样子。
这篇《战爭子午线》和之前的《风声》《我的团长我的团》不一样,但却有是一脉相承,不像抗日电影里面出现的军人永远摧枯拉朽,末尾吹起衝锋號,取得最终胜利,敌人总是不堪一击,爆头鼠窜。
看了林有成写得小说,就会知道原来战爭这么恐怖和残酷,原来每一个死去的人都这么有血有肉,原来胜利真的来之不易。
即便在《战爭子午线》里面那些孩子並没有说出像顾晓梦那样的震撼遗言,也没有像不辣说得那句炮灰话,但是孩子撕心裂肺哭喊著的那一声“妈妈——”
那是真的让他感到头皮发麻!
张解放真的很佩服林有成居然能够写出如此真实的战爭小说,关键张解放非常清楚现在国內文学,隨著思想上进一步实破和整治体制的改革,文学打破了以往与整治紧密的联繫,变为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文坛上除了魔幻现实主义主义的先锋文学流行,还有就是文学內在的创作机制不断地求新求变,创作模式由传统单一转向多元化格局,创作题材上也由过去反映革名战爭和歷史的宏大题材转向个人化的敘事立场。
可是现在林有成却是依旧在写战爭小说,而且每一部小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爭。
这真的让他心里由衷地表示敬意。
因为在张解放看来,林有成如果要写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其实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在这之前林有成就创作了《人间奇事》这样的故事。
就在张解放想到《人间奇事》这篇小说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林有成这篇《战爭子午线》是不是和《人间奇事》里面的林奇还有相遇。
“有成,难道伱这篇《战爭子午线》在《人间奇事》里面也有——”
林有成知道张解放是想问什么,点了点头。
张解放一看林有成点头,整个人的眼睛瞬间就睁大了,直直地盯著林有成,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
张解放甚至是长大了嘴巴,嘴里很显然满是震惊,这《人间奇事》里面究竟藏了多少伏笔啊!
林兆欢看见张解放没有哭了,也就跑了出去和林兆乐,赵文杰去玩。
震惊过后,张解放望著林有成,又问道:“有成,你这篇小说打算投稿给哪家杂誌?”
听见张解放这个问题,林有成眉头一挑,直接说道:“打算投给《城》。”
“《城》?”
张解放很是意外,他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想要把这篇小说投给《城》,这真的是让他很意外。
作为文学圈子里面,张解放自然知道1979年4月《城》在羊城创刊,为那片改革热土注入了全新的文学活力。
羊城的別名“城”,而《城》杂誌又诞生於羊城,它的得名不言而喻。《城》的宗旨是支持具有真正人文精神、独立建树的写作,支持创新,重实验性但反对刻意的另类,重可读性但反对流俗和平庸。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片百废待兴的文化背景之下,《城》著力於老作家的重出、新作家的发现之外,还致力於推介港台及境外的文学作品及最新的文艺思潮,率先为中国文学界打开了一扇南风窗。
在现在这个属於文学的时代,作品发表在重要文学期刊上是晋升为专业作家必经之路,《城》同样也是相当重要和顶尖的文学期刊,要不然也不会有在《城》发个两三篇东西,在全国就挺有名的流行说法。
不过,林有成的这篇小说要投稿给《城》——
张解放忽然想到了什么。
之前,就有《收穫》、《当代》、《十月》及《城》被並称为纯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
而林有成前面两部小说《风声》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可是分別先后发表在《收穫》和《十月》上,现在林有成这篇《战爭子午线》又要投给《城》,这就让张解放意识到了这似乎有什么深意。
“有成,你该不会是想要你的小说上四大名旦的期刊杂誌吧?”
张解放虽然觉得自己好像猜到了林有成的打算,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对的。
林有成一听张解放居然想到这一点,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否认,只是说道:“还不知道《城》会不会给我过稿。”
张解放听见林有成这话,不禁说道:“这样一个故事,不可能会被退稿的。”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林有成可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就连路垚的《平凡的世界》都会被退稿。
不过,林有成也知道虽然路垚曾希望他的新作能在《当代》杂誌上发表,並且提出了一些特定的条件,但最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並没有如愿在该杂誌上发表,《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首发刊物是《城》杂誌。
就是不知道路垚会不会在明年的《城》杂誌上发表《平凡的世界》。
虽然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辗转在广东的《城》杂誌出版,但反响一般。
要知道《平凡的世界》在《城》出版后还在京城举行了研討会,业內专家评价不高,退稿的《当代》杂誌社的编辑周长义听说这次研討会后,暗自鬆了口气,觉得自己退稿退对了。
也许由於专家评价不高,《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在更加边缘的文学期刊《黄河》出版。
就连《平凡的世界》都有这样的遭遇,林有成可不敢保证自己写得这篇《战爭子午线》一定就能在《城》杂誌上发表。
张解放说道:“这样一篇小说,如果被《城》杂誌社退稿,那是《城》的遗憾。”
“如果《城》退稿,不是还有《当代》?”
林有成听见张解放这话,他知道张解放这话也是在问林有成是不是打算后面的小说分別投稿给《城》和《当代》。
林有成笑了笑,並没有接张解放这话。
林有成觉得如果《战爭子午线》能够在繁华地区的杂誌《城》发表,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当然如果《城》真得退稿,那么就如张解放所言,要看京城的《当代》杂誌会不会退稿。
其实这篇《战爭子午线》,他打算投稿给《城》也是因为南方此刻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全国人民都很嚮往,在那样的改革地区很显然,改革春风下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繁华的。很显然,在改革发展地区的孩子的生活可能也是沐浴在春风之下,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广阔的操场上奔跑。
但是在战爭下的孩子,却是在迷濛的硝烟里匍匐,在冰冷的刀枪下挣扎。
当然,不管是在《城》,还是《当代》,林有成都很清楚地知道,现代儿童幸福生活都是《战爭子午线》里面那些孩子不曾有过的梦。
好在——
如今这盛世如先烈们所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