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被安逸磨灭的进取心
时间缓缓流淌。
姬玲瓏只觉得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混乱。
她记得她今日召林时前来。
明明是为了应对北魏使节突然上书要求和谈的事情。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林时对她的质问?
回想起方才林时那些问题,她黛眉紧促,心头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
半晌之后,她有些颓然地开口:“朕不知道,这个问题,大梁或许没有人知道答案。”
“北魏有圣明君主,有贤臣名將,但我大梁的歷代帝王也不弱,我大梁的將士也不怕死战。”
“朕也不知道,为什么北魏突然就那么强了,大梁突然就那么弱了.......”
姬玲瓏一脸黯然。
作为帝王,她竟然不知道大梁衰败的真正原因。
更不知道北魏强盛的根本原因。
难道说,她真的不適合做这个帝王吗?
姬玲瓏开始怀疑自己。
她一脸黯然道:“或许你是对的,朕总是在用仁义道德来自我安慰,北魏强大,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北魏大军的对手,所以北魏能够为所欲为,不用被仁义道德所束缚。”
林时不曾开口。
看著姬玲瓏这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忍不住在心底暗嘆口气。
在他看来,姬玲瓏这个皇帝。
当得已经算是合格。
若是大梁是个大一统王朝的话。
姬玲瓏一定会成为一个让后人交口称讚的守成之君。
可惜,大梁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王朝。
甚至在林时看来,大梁甚至算不上一个王朝。
只能算是一个割据势力。
割据势力,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讲规矩。
割据势力要做的事情。
是不惜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大一统这个目標。
然后再去树规矩,行教化。
而大梁,將这个顺序搞反了。
反观北魏,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只要有机会,就要从大梁身上咬下一块肥肉。
削弱敌人的同时,还能强大自身。
什么师出有名,什么仁义道德,都是浮云。
姬玲瓏沉思良久,忽然看向林时,问道:“林卿,你引导朕思索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大梁衰败的根本原因?”
林时抬头与她对视。
没有搭话,只是轻轻点头。
姬玲瓏倏地起身,走到林时面前。
一脸肃穆道:“还请林先生赐教,朕要怎么做,才能使大梁强盛起来,才能灭掉北魏南齐,才能一统天下,请先生教我!”
姬玲瓏说完,很正式地朝林时弯腰行礼。
林时伸手替姬玲瓏整理好因为弯腰而变得散乱的髮丝。
感受著林时指尖的温暖。
姬玲瓏肃穆的俏脸上悄悄浮现一抹红霞。
趁势起身坐到了林时身旁。
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林时轻声开口道:“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於,这些年,梁人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舒坦?”
姬玲瓏怔了怔,沉声道:“还请林先生赐教。”
林时淡淡开口:“百年前,大梁,北魏,南齐立国时,国力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別就是立国之地。”
“立国之地?”
姬玲瓏若有所思。
“北魏立国於中原四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除了东边的大海之外,其他方向皆有强敌环伺。”
“草原满族,辽东蛮族,南齐,大梁,乃至於西域部族,高原上的乌斯藏,任何与中原之地有所接壤的势力,都想吞下中原这块肥肉。”
“因此,魏人只能不断的去爭,去斗,並在无尽的爭斗之中越战越勇,最终反向吞併了不少强敌,成为当世第一强国。”
林时开始陈述核心缘由。
姬玲瓏回神,忙让宫人送来纸笔,开始记录林时所言。
见状,林时也不阻止。
继续陈述道:“反观大梁,立国於物產丰富温暖富饶的蜀中之地,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梁与南齐。”
“但蜀中自成洞天,不管是面对北魏,还是南齐,皆有数不清的天险可以固守,秦岭,剑阁,祁山,夔门等天险自是不必多说,就算是南边的六詔蛮朝,与大梁之间尚且有大江盘桓。”
“蜀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大梁百姓的日子过得远比中原的百姓安逸,但也是因为这些天险,磨灭了梁人的血性和进取心。”
“大梁从帝王到君臣再到百姓,每个人都抱著侥倖心理,总觉得敌人打不过来。就算打过来了,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北魏打到了左右扶风,梁人可以退守秦岭,秦岭守不住,还能守汉中。要是汉中也守不住,守住祁山剑门,同样能苟延残喘。”
“再不济,还能退守汉水,汉水再守不住,烧掉剑阁七百里,蜀中仍是一洞天。”
林时以平静的语气陈述著大梁所有的天险。
姬玲瓏却是听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定定的盯著林时,眼中满是震惊,就连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因为蜀中的土地富饶,所以梁人的日子过得安逸,因为日子过得安逸,所以梁人就不想拿命去爭。”
说到最后,林时看向姬玲瓏,问道:“试问,贪图安逸的大梁,拿什么去应对越爭越勇的北魏呢?”
这话一出,姬玲瓏的俏脸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洁白的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手中的硃笔更是不受控制的坠落。
漆黑的墨水点在洁白的宣纸上。
晕染出一片斑驳。
“朕......我......我不知道。”
姬玲瓏一阵心悸,嘴唇上的血红褪去,留下没有血色的白。
她从未想过,大梁衰败的原因。
会是这样。
竟然是这样。
她如坠冰窖,浑身泛起凉意。
此刻,她终於认清了自己的本心。
她就是怕北魏,就是不敢去和北魏爭斗。
所以,她总想著取巧。
总想著有这样一位大才,可以成为她的指路明灯。
现在,这样的大才有了。
带给她的却是深深的恐惧。
连她这个帝王,都想著大梁无法战胜北魏,想要取巧。
那满朝文武呢,大梁百姓呢?
林时感慨道:“北魏有著一往无前的决心,他们不怕爭斗,因此,他们可以悍然撕毁盟约,重新谋取更大的利益。”
“而梁人心有恐惧,所以我只是提议扣留北魏使节,你便寻了仁义道德做藉口,究其根本,就是你怕,你没有玉石俱焚的勇气和决心。”
姬玲瓏嘴唇轻颤,想要反驳一句。
但迎上林时淡漠的双眼。
却是只能黯然嘆息。
姬玲瓏只觉得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混乱。
她记得她今日召林时前来。
明明是为了应对北魏使节突然上书要求和谈的事情。
怎么现在就变成了林时对她的质问?
回想起方才林时那些问题,她黛眉紧促,心头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
半晌之后,她有些颓然地开口:“朕不知道,这个问题,大梁或许没有人知道答案。”
“北魏有圣明君主,有贤臣名將,但我大梁的歷代帝王也不弱,我大梁的將士也不怕死战。”
“朕也不知道,为什么北魏突然就那么强了,大梁突然就那么弱了.......”
姬玲瓏一脸黯然。
作为帝王,她竟然不知道大梁衰败的真正原因。
更不知道北魏强盛的根本原因。
难道说,她真的不適合做这个帝王吗?
姬玲瓏开始怀疑自己。
她一脸黯然道:“或许你是对的,朕总是在用仁义道德来自我安慰,北魏强大,强大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北魏大军的对手,所以北魏能够为所欲为,不用被仁义道德所束缚。”
林时不曾开口。
看著姬玲瓏这副灰心丧气的样子。
忍不住在心底暗嘆口气。
在他看来,姬玲瓏这个皇帝。
当得已经算是合格。
若是大梁是个大一统王朝的话。
姬玲瓏一定会成为一个让后人交口称讚的守成之君。
可惜,大梁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王朝。
甚至在林时看来,大梁甚至算不上一个王朝。
只能算是一个割据势力。
割据势力,最忌讳的就是讲道理,讲规矩。
割据势力要做的事情。
是不惜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大一统这个目標。
然后再去树规矩,行教化。
而大梁,將这个顺序搞反了。
反观北魏,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只要有机会,就要从大梁身上咬下一块肥肉。
削弱敌人的同时,还能强大自身。
什么师出有名,什么仁义道德,都是浮云。
姬玲瓏沉思良久,忽然看向林时,问道:“林卿,你引导朕思索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你已经知道了大梁衰败的根本原因?”
林时抬头与她对视。
没有搭话,只是轻轻点头。
姬玲瓏倏地起身,走到林时面前。
一脸肃穆道:“还请林先生赐教,朕要怎么做,才能使大梁强盛起来,才能灭掉北魏南齐,才能一统天下,请先生教我!”
姬玲瓏说完,很正式地朝林时弯腰行礼。
林时伸手替姬玲瓏整理好因为弯腰而变得散乱的髮丝。
感受著林时指尖的温暖。
姬玲瓏肃穆的俏脸上悄悄浮现一抹红霞。
趁势起身坐到了林时身旁。
目光灼灼的看著他。
林时轻声开口道:“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於,这些年,梁人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舒坦?”
姬玲瓏怔了怔,沉声道:“还请林先生赐教。”
林时淡淡开口:“百年前,大梁,北魏,南齐立国时,国力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別就是立国之地。”
“立国之地?”
姬玲瓏若有所思。
“北魏立国於中原四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除了东边的大海之外,其他方向皆有强敌环伺。”
“草原满族,辽东蛮族,南齐,大梁,乃至於西域部族,高原上的乌斯藏,任何与中原之地有所接壤的势力,都想吞下中原这块肥肉。”
“因此,魏人只能不断的去爭,去斗,並在无尽的爭斗之中越战越勇,最终反向吞併了不少强敌,成为当世第一强国。”
林时开始陈述核心缘由。
姬玲瓏回神,忙让宫人送来纸笔,开始记录林时所言。
见状,林时也不阻止。
继续陈述道:“反观大梁,立国於物產丰富温暖富饶的蜀中之地,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梁与南齐。”
“但蜀中自成洞天,不管是面对北魏,还是南齐,皆有数不清的天险可以固守,秦岭,剑阁,祁山,夔门等天险自是不必多说,就算是南边的六詔蛮朝,与大梁之间尚且有大江盘桓。”
“蜀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大梁百姓的日子过得远比中原的百姓安逸,但也是因为这些天险,磨灭了梁人的血性和进取心。”
“大梁从帝王到君臣再到百姓,每个人都抱著侥倖心理,总觉得敌人打不过来。就算打过来了,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北魏打到了左右扶风,梁人可以退守秦岭,秦岭守不住,还能守汉中。要是汉中也守不住,守住祁山剑门,同样能苟延残喘。”
“再不济,还能退守汉水,汉水再守不住,烧掉剑阁七百里,蜀中仍是一洞天。”
林时以平静的语气陈述著大梁所有的天险。
姬玲瓏却是听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定定的盯著林时,眼中满是震惊,就连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因为蜀中的土地富饶,所以梁人的日子过得安逸,因为日子过得安逸,所以梁人就不想拿命去爭。”
说到最后,林时看向姬玲瓏,问道:“试问,贪图安逸的大梁,拿什么去应对越爭越勇的北魏呢?”
这话一出,姬玲瓏的俏脸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洁白的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手中的硃笔更是不受控制的坠落。
漆黑的墨水点在洁白的宣纸上。
晕染出一片斑驳。
“朕......我......我不知道。”
姬玲瓏一阵心悸,嘴唇上的血红褪去,留下没有血色的白。
她从未想过,大梁衰败的原因。
会是这样。
竟然是这样。
她如坠冰窖,浑身泛起凉意。
此刻,她终於认清了自己的本心。
她就是怕北魏,就是不敢去和北魏爭斗。
所以,她总想著取巧。
总想著有这样一位大才,可以成为她的指路明灯。
现在,这样的大才有了。
带给她的却是深深的恐惧。
连她这个帝王,都想著大梁无法战胜北魏,想要取巧。
那满朝文武呢,大梁百姓呢?
林时感慨道:“北魏有著一往无前的决心,他们不怕爭斗,因此,他们可以悍然撕毁盟约,重新谋取更大的利益。”
“而梁人心有恐惧,所以我只是提议扣留北魏使节,你便寻了仁义道德做藉口,究其根本,就是你怕,你没有玉石俱焚的勇气和决心。”
姬玲瓏嘴唇轻颤,想要反驳一句。
但迎上林时淡漠的双眼。
却是只能黯然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