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请太后,主持大局!
    史官记:孝惠六年,长安城就,诸王朝长安以为贺。
    秋七月,代王恆朝长安,月归。
    八月,建成侯释之任代国相,兼代王太傅。
    九月,淮南王长就国。
    史官惜字如金,自然没有只言片语,提及长安城建成,却只有代王刘恆一人入朝相贺九月,吴王刘濞上表,说是本打算入朝,却不甚染了风寒。
    而在代王刘恆、淮南王刘长二人先后离京归国后,原本还有些热乎气的长安城,便好似彻底冷清了下来。
    吕太后仍於长乐宫长信殿,没日没夜俯首案前,
    天子盈也仍於未央宫宣室殿,似是打卡上班似的夜夜宴饮。
    刘恭的生活,也隨著王叔刘长的离开,而变得无比规律。
    每五日一次的朝议,刘恭皆早早抵达长信殿,陪作於御榻之上。
    散朝之后,便是前往尚冠里宣平侯府,探望病重臥榻的姑母:鲁元主刘乐。
    其他的时候,刘恭都在老师王陵的安国侯府,接受王陵的教导。
    再三不五时去一趟宣室殿,照顾一下酒后醉的皇帝老爹,聊尽孝道。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不知不觉间,便是大半年过去。
    时间,来到天子盈七年,夏五月。
    隨著建成侯吕释之,於代相任上抱病,並返回长安,原本风平浪静的长安城,才终於再度泛起层层涟漪。
    票集票尚冠里,建成侯府。
    臥榻之上,建成侯吕释之面无血色,眼眶泛黑,嘴唇乾的起了皮。
    榻边,老太医双眼微眯,哼哼唧唧的把著脉,却久久没有给出定论。
    而在榻前,难得从长乐宫挪了窝的吕太后,此刻正一脸阴戾的看向榻上,一副命不久矣之態的兄长吕释之。
    “如何?”
    “是鳩毒,还是巫蛊?”
    吕太后冷声发问,惹得老太医身心都为之一颤!
    却是赶忙定住心神,又专心致志把了会儿脉。
    再三確定没有错漏任何嫌疑,才终於从榻前站起,回过身,对吕太后沉沉一拱手。
    只是並未急於开口,而是意有所指的警了眼身后,气若悬丝躺於榻上的建成侯吕释之,而后抬手,作势要请吕太后『借一步说话”。
    便见吕太后深吸一口气,率先走出三五步。
    走到离臥榻稍远一些的位置,便见老太医颤巍巍跟上前,俯身低语道:“老臣,已再三確认过了。
    “建成侯之疾,既无毒之遗,亦非巫蛊暗伤。”
    “一一建成侯之所以病倒,是因为年初寒冬时节,受了风寒,伤及肺腑根基所致。”
    “本不至於此,怎奈建成侯原就老迈、体弱,过去这一年又寢、食无律。”
    “寿数將至之际,夜不得安寢,伤及肝肾;朝夕不得安食,伤及脾胃;又为风寒伤及肺腑。”
    说著,老太医还不忘稍一抬眸。
    见吕太后一副疑神疑鬼的模样,便再道:“非要说,过去这一年,有什么外因,导致建成候病倒臥榻的话~”
    “唔,便只有代地的苦寒,以及,吃食不够精细了。”
    言罢,老太医便沉沉一拱手,顺势跪倒在吕太后身前。
    “眼下,建成侯已是油尽灯枯、天人五衰之相,纵鬼神亦难救。”
    “恕老臣,说句不大恭敬的话一一建成侯能撑到现在,能活著回到长安,已然是逆天罕跡。”
    “多半是建成侯,还有放心不下的事,才硬撑到了现在。”
    “可再硬撑,也不过是这三二日的事了——”
    给出自己的最后判断,老太医便沉沉一叩首,久久不愿起身。
    听闻老太医之断,吕太后仍满是疑虑的回过身,远远看向榻上的兄长吕释之。
    许久,方面色阴鬱的看向身前,正跪地匍匐的老太医。
    “兄长之性命,关乎一件涉及宗庙、社稷安危的事。”
    “太医令,能为今日所说的话负责吗?”
    老太医忙不选再一叩首。
    “老臣夏无且,愿以身家性命、族人后嗣一一乃至太医属衙上下,数百同僚宗族为担保。”
    “建成侯之將故,绝非人为害。”
    “诚,乃天意也—“”
    闻言,吕太后终是缓缓回过身,面朝向吕释之所在的臥榻,负手而立。
    默然许久,方悠悠道:“且去吧。”
    “往后百年之內,夏氏族人,皆不得出长安半步。”
    “不如令,族。”
    便见老太医夏无且忙不选再叩首,旋即如蒙大赦的倒著跪行至门外。
    待屋內,只剩下臥榻上的兄长吕释之和自己,吕太后方缓缓走上前,於榻前跪坐下身就像是有所感应般一一吕太后刚於榻前落座,原本紧闭双眼的吕释之,竟是悠悠『转醒』。
    有气无力的轻抿了抿唇,待吕太后亲手餵了些水,吕释之才终是极其费力的长呼一口气。
    再轻咳一阵,方嗓音沙哑道:“长兄的事——“”
    “咳咳”
    “长兄的事,我,查了近一年。”
    e
    无所获。”
    “如今的代地,甚至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吕泽”二字为何物、周吕令武侯为何人7......
    “太后,多半是猜对了。”
    “过往百年.”
    “咳!咳咳咳—·”
    “呼“过往百年之天下,能如此彻底的抹除某一人、某一事存在的,只有二人。”
    “—其一,为秦王政。”
    “其二“其二不几句话的功夫,吕释之便已是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眼神也不由迷离起来。
    吕太后却已是从兄长欲盖弥彰的话语中,得到了自己早有预料,也最不希望得到的答案。
    只见吕太后莫名一阵摇头嘆息,也不忘起身,扶著兄长吕释之轻轻侧翻过身。
    待吕释之那明显不正常的声响起,吕太后才默然起身,退出了臥房。
    房门外,建成侯世子吕则,以及吕种、吕禄兄弟三人,都是垂泪跪地。
    就连悼武王吕泽家的两个小子:酈侯吕台、侯吕產,也已是闻讯赶来吕太后却只摇头嘆息间,走到一旁立著的妹妹吕身前。
    悠然嘆息道:“长兄,战歿代地於高皇帝年间。”
    “长姊,亦早故於高皇帝微末之时。”
    “一一眼下,兄长也將命不久矣~”
    “我兄弟姊妹五人,往后,便只剩下阿,能与朕相依为命了———”
    满是感怀、晞嘘,更隱隱带有感伤的一番话,也惹得舞阳侯夫人吕婆一阵啜泣不止。
    哭了好一会儿,才强自抹把泪,出声宽慰道:“往后,便只有这些小一辈,能为阿姊臂膀了。”
    “长兄家的吕台、吕產,长姊的独子吕平,还有兄长家的吕则、吕种、吕禄。”
    —
    一若阿姊不嫌,妹也还有儿子樊伉。”
    “阿姊,怎都不会烦闷、孤苦—”
    却见吕太后闻言,先是顺著妹妹吕婆的目光,看向屋门外跪作一地的子侄晚辈们。
    不多时,便莫名自语道:“长兄家的吕台、吕產一一吕台体弱多病,吕產为人阴戾。”
    “长姊家的吕平,又太过懦弱。”
    “兄长家的吕则、吕种、吕禄一一吕则骄横,吕种奢淫。”
    “勉强还看得过眼的吕禄,偏又是个没脑子的——”
    说著,吕太后不由又一阵摇头嘆息,心下更一阵莫名的烦躁。
    吕雉兄弟姐妹五人一一老大吕泽,是已故悼武王。
    老二吕长(u),早在吕太后才刚嫁给泗水亭长刘季时,便难產而死。
    老三吕释之,刚被太医令夏无且下了病危通知书。
    仅存於世的老四吕雉、老五吕婆姐妹二人,又皆为女身“
    若是二代子侄们爭气些,那倒也罢了。
    却又偏如吕太后方才所言:吕泽、吕长、吕释之三人留下的六个儿子,愣是挑不出一个没毛病的!
    至於吕雉一一皇帝儿子在未央宫泡酒缸,女儿刘乐在宣平侯府臥榻,不知什么时候也要一命呜呼。
    而吕婆,仅得独子:二世舞阳侯樊伉,既没能遗传老爹樊会的勇武,也没能继承母亲吕的精明。
    “后继无人啊~”
    “我吕氏,竟是只能由朕亲自撑起。”
    “_—可朕,也已年过百半了啊~”
    “朕,又能看顾吕氏几年呢——”
    如是一番话,却惹得吕婆一阵语塞,根本不知该如何回应。
    又过了许久,吕太后终是寞然折过身,朝著侯府大门而去。
    只临走前,吕太后也还是给妹妹吕婆,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一好好教养舞阳侯。
    朕於舞阳侯,另有重用。
    而后,吕太后便头也不回的出了侯府大门,坐上由太僕夏侯婴驾驭的黄屋左,朝著长乐宫而去。
    照理来说,即便是兄长病重將故,吕太后也本不用,更不该亲自登门探视。
    之所以亲自走这一趟,还是因为吕释之此行代国,是为了一件不为人知、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使命。
    现下,知道了那件事的结果,也明白兄长吕释之命不久矣,吕太后,也没必要继续留在建成侯府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一会,便是兄妹二人所见的最后一面。
    回到长乐宫,吕太后便在长信殿的御榻之上,呆坐了许久许久。
    吕太后想了很多。
    想到兄长吕释之一死,原本到手的代国相之位,便又隨之脱离了掌控。
    吕氏,也已经没有能担负“国相”之重的长者,能被吕太后派去代国,填补吕释之留下的空缺。
    也想到赵国、梁国一一两个庶子愈发肆无忌惮,於长安没有半点恭顺,更是自就藩以来,只於高皇帝驾崩后的当今天子盈二年,曾入朝长安。
    还有齐国。
    还有自齐悼惠王故之后,为二世齐王:刘襄所掌控的齐国,也已经逐渐脱离长安朝堂的掌控。
    不同於父亲刘肥的恭顺一一刘襄承袭王位后,可谓是“锐意进取”!
    据说齐国如今的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都是刘襄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便是长安朝堂派去的国相召平,都已隱隱出现被架空的趋势“愈发艰难了啊~”
    如是一声哀嘆,吕太后终是摇了摇头,旋即强打起精神。
    照例从手边拿起一卷竹简,才刚於面前摊开,余光便警见殿外,窜入一道著急忙慌的身影,呼味带喘的跌跪在殿內。
    “稟太后!”
    “呼味,呼味——”
    “陛、陛下!”
    “陛下昏厥了!!!”
    看清来人是未央宫宦者令,吕太后先是眉头一皱,
    待听闻那一声『陛下昏厥了』,虽是本能的心一慌,却也还是很快定住心神。
    “慌什么?”
    “皇帝昏厥,又不是头一回了。”
    “一去年齐悼惠王,皇帝便曾昏厥。”
    “过往半岁,不也是三不五时,便要昏上一回?”
    岂料吕太后话音未落,宦者令便忙不迭再开口,將吕太后未尽至语直接打断!
    “这、这回不一样!”
    “陛下昨夜昏厥过后,浑身发烫,高热不退!”
    “又是梦,又是惊厥———
    说话的功夫,宦者令已是急的哭出了声。
    见吕太后仍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更哀豪著叩首再低。
    “陛下,多半是——”
    “多半是.”
    “还请太后,速往未央,主持大局啊~!”
    却见御榻之上,吕太后仍是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的稳重。
    只那只兔毫,竟是在吕太后手中,轻轻颤抖起来,笔尖滴落的墨,更是在吕太后面前的竹简上晕散开来。
    “朕,知道了。”
    “让太医令—.”
    一不,让太医左丞去看看。”
    “朕尚有政务需要处理,隨后便去。”
    说著,吕太后便果真低著头,摆出一副专心处理政务的模样。
    待宦者令六神无主的跑出长信殿,吕太后才终是深吸一口气,浑身都不受控制的轻轻发起了颤。
    “来人吶~”
    “来人!”
    “传令相府,长安城即刻戒严,长乐、未央宫禁!”
    “即刻召见中尉、卫尉,又南、北两军—“
    “不!”
    “谁都不见!”
    “长安城,一切如故!”
    说著,吕太后终是再也坐不住,腾的一下从御榻上起身!
    而后瞪大双眼,双手紧握成拳,身形微微颤抖著,竟是自言自语起来。
    “要冷静.”
    “要稳住——”
    “要、要稳住———”
    “千万不能乱了阵脚——”

章节目录

朕未壮,壮即为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刃不乡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刃不乡饶并收藏朕未壮,壮即为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