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恭话音落下,满朝公卿大臣的目光,便开始在刘恭、王陵二人之间来回切换。
    最终,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上手御榻,端坐著的吕太后身上。
    ——汉家到底姓不姓刘?
    答案自是必然。
    但谁又敢当著吕太后的面,在涉及追尊吕太公、吕泽二人为王的话题上,说『汉家姓刘不姓吕』?
    是,王陵敢。
    满朝公卿大臣,元勛公侯百四十七人,朝中三公九卿、朝臣贵戚,有且只有王陵一人,敢在这种时候怒懟吕太后:汉家姓刘!
    而非姓吕!
    然后呢?
    朝堂內外上下,可有第二人敢找出来,指著吕太后的鼻子怒骂:太后欲吕氏代汉邪?
    没有。
    除王陵外,再没有第二个人,敢在这时站出来。
    左丞相曲逆侯陈平,御史大夫平阳侯曹窋,即將官拜太尉的絳侯周勃;
    太僕汝阴侯夏侯婴、卫尉营陵侯刘泽、宗正上邳侯刘郢客……
    ——无论是垂名青史的丰沛元勛,还是身上,流淌著皇室血脉的刘氏宗亲,都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再怎么说,也是太子储君吶?”
    “我辈乃外姓、外臣,即便明哲保身,也无甚不妥。”
    “然太子……”
    一时间,眾人纷纷向殿中央,仍昂首与王陵对视的太子刘恭,投去异样的目光。
    感受到一道道向自己投来,且满带著鄙夷、不屑的目光,刘恭却是嗤之以鼻。
    “满朝公卿大臣,除王陵外,愣是没有一个人敢出头。”
    “到头来,倒是指望起孤、指望起年仅六岁的储君太子了?”
    “真当皇祖母不敢杀孤不成?”
    如是想著,刘恭暗下不由讥讽一笑,而后便昂起头,再度对面前的王陵拱起手。
    “安国侯,国之长者也。”
    “太祖高皇帝,曾以侍兄之礼对待安国侯,孤身高皇帝嫡孙,更当按照侍奉伯祖的礼数,来对待安国侯。”
    “但即便此刻,是孤真正的伯祖父,如武哀王、代顷王当面,孤,也仍旧会这么说。”
    “——得太后尚在,方使我汉家,未如暴虐嬴秦那般,二世而亡!”
    “太后於我汉家,有传延再造之功!”
    激昂一语喊出口,刘恭便满带著庄严,缓缓扫视向殿內百官群臣。
    便见殿內,旋即一片淅淅索索声,不片刻功夫,满朝公卿大臣已尽起了身,朝上首御榻方向齐身一拜。
    “幸得太后在,使我汉家宗庙得保、社稷得存~”
    “太后传延宗庙、再造社稷之功,纵不比太祖高皇帝开汉国祚,却也逊之无多。”
    “臣等,谨代天下谢~”
    …
    由左相陈平为首,群臣百官爭相附和的一番奉承,却是再次刷新了刘恭认知中,对朝中群臣的原则下限。
    这不跪的挺丝滑嘛?
    哪来的脸鄙视於孤?
    却见御榻之上,吕太后並未急於起身回礼,而是一脸云淡风轻之色,自然的看向王陵。
    良久,王陵终是深吸一口气,默然对御榻上坐著的吕太后拱起手,缓缓躬身行了一礼。
    待吕太后起身,向群臣回了礼,君臣再各自落座,王陵原本还满是阴寒的目光,才终於正色看向身前——身高还不到自己的腰,却仍昂首望向自己的太子刘恭。
    又迟疑良久,王陵,终还是摇头髮出一声苦笑。
    “太后於我汉家之功,老臣,不敢视若无睹。”
    “但太子当知,汉十二年,高皇帝与公侯大臣斩白马而盟誓:非刘氏,不得王。”
    “——太后固然有大功於宗庙、社稷,即便是老臣,也同样因此而感激太后。”
    “若太后想恩荫族人,金石珠玉也好,田宅庄铺也罢——凡是我汉家有的东西,太后皆可隨意赏赐於吕氏。”
    …
    “正如太子方才所言:太后,亦我汉家之君。”
    “君主赏赐族人,朝中外臣,自然没有横加指责的道理。”
    “但即便有大功於社稷、即便想要恩荫族人,太后,也未必就非得倒行逆施,悖逆高皇帝白马誓盟时的誓言?”
    “老臣此言,太子以为,然否?”
    感受到王陵明显缓和下来的情绪,以及温和了不知多少的语气,刘恭不由会心一笑。
    却也噙笑摇摇头,淡然道:“安国侯的忧虑,孤知之。”
    “左右不过安国侯方才,那句『唯恐吕氏代汉』而已。”
    “但孤,可以明告安国侯:若有朝一日,吕氏族人胆敢覬覦神圣,孤,头一个不答应!”
    言罢,刘恭终是缓缓回过身,昂首挺胸,目光满是坦然的看向御榻上,正直勾勾看向自己的祖母吕太后。
    片刻之后,便见吕太后翁而一笑,缓缓点下头。
    “却也不劳太子。”
    “若日后,吕氏果真图谋不轨,朕自会大义灭亲,清理门户。”
    目光看向刘恭,面含微笑道出此语,吕太后遂长嘆一口气,略带庄严的看向王陵。
    “朕,也可明告安国侯。”
    “——朕虽吕氏女,却早嫁作刘氏妇。”
    “秦有羋太后,以楚国公主的身份入秦,却在成为太后、掌秦大权时,將兵伐楚,事事皆以嬴秦为先。”
    “汉,亦有吕太后,愿效羋八子故事。”
    吕太后此言一出,殿內群臣无不缓缓睁大双眼,似是为吕太后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而感到惊诧不已。
    而在殿中央,听闻吕太后这一庄严承诺的王陵,却是缓缓低下头,看向身前的太子刘恭。
    良久,却仍苦笑著再一摇头。
    而后拱起手:“得太后、太子如此允诺於朝公大臣当面,老臣,无话可说。”
    “但太后明悖高皇帝誓言,肆意分封异姓王,还请太后,恕臣不敢苟同。”
    “——太后追尊武哀王,代顷王,又吕宣王、悼武王的詔书,臣是不会加盖丞相印的。”
    “但臣,愿意將手中的相印,暂且交由左相曲逆侯,代为保管几日。”
    如是一番话,也意味著王陵最终做出了让步。
    ——对於这件事,王陵仍保留意见,坚决反对。
    但操作流程,王陵却不会再刻意去卡。
    明白这是王陵退让的极限,吕太后也终是缓缓点下头,认可了王陵这最后的陈述。
    却是没人注意到:在吕太后得偿所愿,朝中群臣各怀心绪之际,王陵深邃而又锐利的目光,正不著痕跡的扫向身前,那道仍无比稚嫩的矮小身影。
    “是侥倖?”
    “还是確有真材实料……”

章节目录

朕未壮,壮即为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刃不乡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刃不乡饶并收藏朕未壮,壮即为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