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朕在,这汉家的天,塌不了。
走出长信殿,来到宫门外,上车返回未央宫——一路上,刘恭的脑海中,都始终是这句话在不断縈绕。
即便这句话,是出自女身临朝的当朝太后之口,也丝毫不影响这句云淡风轻的话,所蕴含的王霸之气!
即便两世为人,刘恭也不免被这霸气十足的宣示,给搞的热血沸腾。
但冷静下来后的刘恭,便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朕在,天就塌不了。
那若是『朕』不在了呢?
过去这段时间,刘恭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劝皇帝老爹振作,以儘可能多活几年之上。
为的,不就是怕天子盈这个『朕』不在了,刘恭就要失去庇护,只能直面风雨?
天子盈尚且如此,那吕太后呢?
等有朝一日,吕太后也不在了,这汉家的天,又该由谁来撑起?
“孤那位代王叔?”
“又或是今日,才刚得以拜相的曲逆侯陈平,以及未来几个月內,將官拜太尉的絳侯周勃?”
如是自语著,刘恭只讥笑著摇摇头,又悠悠一声长嘆。
於椒房殿外下了车,面色略带些犹豫的步入殿中,抬头便见皇帝老爹,正和母亲张嫣交谈。
见刘恭回来,夫妻二人脸上,也不约而同的掛上了一抹淡笑。
只是相较於皇后张嫣的由衷而发,天子盈面上的笑意中,则明显多了些强顏欢笑的意味。
“可算回来了。”
“说是恭儿被太后单独留下,可把母亲给急坏了。”
“如何?”
“可是又犯了错,受太后斥责了?”
嘴上虽是这么说著,但张皇后脸上,却半点看不出丝毫惊慌之色。
恰恰相反——此时的张嫣脸上,难得一片喜悦欢快。
不管怎么说,儿子今日,是被吕太后喊去参加朝仪了。
而且,吕太后还当眾颁布储君册立詔书不说,还赐座御榻,许刘恭自此旁听朝政!
与这件大喜事相比,挨批评?
洒洒水啦~
当今汉室,谁还没被吕太后骂过几句、说过几回?
便是当今天子盈……
咳咳……
至少在张嫣看来,能被吕太后批评,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如当今天子盈这般——连被吕太后批评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当空气了。
“皇祖母不曾斥责孩儿。”
“单独召见,也是问孩儿,想要谁人做孩儿的太子傅。”
与张嫣的喜形於色形成对比的,是刘恭那明显有些过分淡然的神容。
当然,还有刘恭话音落下后,面上当即涌上苦笑的天子盈。
听闻刘恭並不曾受批评,甚至还被允许自选太子太傅,张皇后面上喜色更甚。
却见一旁,天子盈苦笑著摇摇头,而后温声搭话道:“母后,当也说了些旁的?”
“比如,给恭儿三次犯错的机会,机会用完,便直到及冠都不能再旁听朝政。”
“等及冠后,又会有三次机会,又或玉不琢、不成器之类?”
天子盈此言一出,刘恭不由一愣,脸色也顿时古怪起来。
见刘恭如此反应,天子盈也当即瞭然,面上笑意更添了三分苦涩。
“母后,这是又要开始『雕琢』储君了啊~”
“往后的日子,恭儿,怕是要吃些苦头了。”
言罢,天子盈便唉声嘆气间,將目光从刘恭身上移开。
稍低下头,看向身前不远处的地板,隨即陷入回忆之中。
从天子盈这短短几句话当中,刘恭自也听出:自己今日得到的待遇,皇帝老爹也曾得到过。
还有旁听朝政、自由出入宫讳,乃至於自主选择太子傅等等『特权』——吕太后,也都曾给过天子盈。
只可惜,天子盈最终,並没有被吕太后『雕琢』成材。
甚至於天子盈这块材料,都被吕太后归类为:一块普通的石头,而非可堪雕琢的璞玉。
“皇祖母,为何会对父皇感到失望呢?”
“——因父皇喜儒?”
“还是……”
刘恭突兀一语,惹得天子盈当即便苦了脸。
却是哀嘆著思考很久,才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且没什么价值的答覆。
“没人知道母后想要什么。”
“更没人知道,母后想要將我汉家的储君太子,给雕琢成怎般模样。”
“至少朕,至今都不曾知晓。”
“——及母后对朕失望,自非朕好儒,又或脾性仁弱之类。”
“但究竟是为何,也无人知之。”
语气淡然的说著,天子盈又是一阵苦笑摇头。
许久,方正了正色,招手將刘恭叫到身前,轻轻握住刘恭的双臂。
深深凝望向刘恭目光深处,语气中,也带上了些许期翼。
“往后,恭儿会过得很苦。”
“不单是劳累、困顿的苦,更是心神俱疲、生不如死的苦。”
“——母后,绝不会因恭儿过得苦,而生出丝毫怜悯。”
“反倒是恭儿越苦,母后便会越满意、越高兴。”
…
“父皇,並未扛住那段艰苦。”
“如今换做恭儿受『雕琢』,父皇,自没什么能帮到恭儿的。”
“只一点,恭儿要谨记於心。”
“——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只要扛得住,便早晚能等到雨过天晴。”
说到最后,天子盈本能的歇过眼,撇了撇一旁的皇后张嫣。
斟酌许久,方沉声道:“朕,等不及。”
“但恭儿还年轻。”
“恭儿,等得起……”
寥寥数语,便惹得一旁的皇后张嫣红了眼眶。
望向刘恭的目光,也隨之愈髮带上了期许、期盼。
而在天子盈身前,刘恭却是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孩儿,记下了。”
见刘恭一本正经的点下头,天子盈也终於意满离。
將握著刘恭双臂的手收回,正要再说些什么,便见殿门外,出现了几道天子盈颇为熟悉的身影。
“何事?”
一声沉呵,便见殿门外,应声走入一行人。
有太医,有寺人,也有身著官袍的郎官。
只见那年轻太医和寺人稍一对视,便各自走上前,分別来到天子盈左右两侧。
而后,那郎官才面色复杂的一拱手。
“稟陛下。”
“关东来报。”
“齐王,薨了……”
…
“陛下节哀,万当保重……”
“陛下?”
“陛下!”
“快,快传太医令!!”
“陛下!!!”
走出长信殿,来到宫门外,上车返回未央宫——一路上,刘恭的脑海中,都始终是这句话在不断縈绕。
即便这句话,是出自女身临朝的当朝太后之口,也丝毫不影响这句云淡风轻的话,所蕴含的王霸之气!
即便两世为人,刘恭也不免被这霸气十足的宣示,给搞的热血沸腾。
但冷静下来后的刘恭,便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有朕在,天就塌不了。
那若是『朕』不在了呢?
过去这段时间,刘恭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劝皇帝老爹振作,以儘可能多活几年之上。
为的,不就是怕天子盈这个『朕』不在了,刘恭就要失去庇护,只能直面风雨?
天子盈尚且如此,那吕太后呢?
等有朝一日,吕太后也不在了,这汉家的天,又该由谁来撑起?
“孤那位代王叔?”
“又或是今日,才刚得以拜相的曲逆侯陈平,以及未来几个月內,將官拜太尉的絳侯周勃?”
如是自语著,刘恭只讥笑著摇摇头,又悠悠一声长嘆。
於椒房殿外下了车,面色略带些犹豫的步入殿中,抬头便见皇帝老爹,正和母亲张嫣交谈。
见刘恭回来,夫妻二人脸上,也不约而同的掛上了一抹淡笑。
只是相较於皇后张嫣的由衷而发,天子盈面上的笑意中,则明显多了些强顏欢笑的意味。
“可算回来了。”
“说是恭儿被太后单独留下,可把母亲给急坏了。”
“如何?”
“可是又犯了错,受太后斥责了?”
嘴上虽是这么说著,但张皇后脸上,却半点看不出丝毫惊慌之色。
恰恰相反——此时的张嫣脸上,难得一片喜悦欢快。
不管怎么说,儿子今日,是被吕太后喊去参加朝仪了。
而且,吕太后还当眾颁布储君册立詔书不说,还赐座御榻,许刘恭自此旁听朝政!
与这件大喜事相比,挨批评?
洒洒水啦~
当今汉室,谁还没被吕太后骂过几句、说过几回?
便是当今天子盈……
咳咳……
至少在张嫣看来,能被吕太后批评,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如当今天子盈这般——连被吕太后批评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当空气了。
“皇祖母不曾斥责孩儿。”
“单独召见,也是问孩儿,想要谁人做孩儿的太子傅。”
与张嫣的喜形於色形成对比的,是刘恭那明显有些过分淡然的神容。
当然,还有刘恭话音落下后,面上当即涌上苦笑的天子盈。
听闻刘恭並不曾受批评,甚至还被允许自选太子太傅,张皇后面上喜色更甚。
却见一旁,天子盈苦笑著摇摇头,而后温声搭话道:“母后,当也说了些旁的?”
“比如,给恭儿三次犯错的机会,机会用完,便直到及冠都不能再旁听朝政。”
“等及冠后,又会有三次机会,又或玉不琢、不成器之类?”
天子盈此言一出,刘恭不由一愣,脸色也顿时古怪起来。
见刘恭如此反应,天子盈也当即瞭然,面上笑意更添了三分苦涩。
“母后,这是又要开始『雕琢』储君了啊~”
“往后的日子,恭儿,怕是要吃些苦头了。”
言罢,天子盈便唉声嘆气间,將目光从刘恭身上移开。
稍低下头,看向身前不远处的地板,隨即陷入回忆之中。
从天子盈这短短几句话当中,刘恭自也听出:自己今日得到的待遇,皇帝老爹也曾得到过。
还有旁听朝政、自由出入宫讳,乃至於自主选择太子傅等等『特权』——吕太后,也都曾给过天子盈。
只可惜,天子盈最终,並没有被吕太后『雕琢』成材。
甚至於天子盈这块材料,都被吕太后归类为:一块普通的石头,而非可堪雕琢的璞玉。
“皇祖母,为何会对父皇感到失望呢?”
“——因父皇喜儒?”
“还是……”
刘恭突兀一语,惹得天子盈当即便苦了脸。
却是哀嘆著思考很久,才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且没什么价值的答覆。
“没人知道母后想要什么。”
“更没人知道,母后想要將我汉家的储君太子,给雕琢成怎般模样。”
“至少朕,至今都不曾知晓。”
“——及母后对朕失望,自非朕好儒,又或脾性仁弱之类。”
“但究竟是为何,也无人知之。”
语气淡然的说著,天子盈又是一阵苦笑摇头。
许久,方正了正色,招手將刘恭叫到身前,轻轻握住刘恭的双臂。
深深凝望向刘恭目光深处,语气中,也带上了些许期翼。
“往后,恭儿会过得很苦。”
“不单是劳累、困顿的苦,更是心神俱疲、生不如死的苦。”
“——母后,绝不会因恭儿过得苦,而生出丝毫怜悯。”
“反倒是恭儿越苦,母后便会越满意、越高兴。”
…
“父皇,並未扛住那段艰苦。”
“如今换做恭儿受『雕琢』,父皇,自没什么能帮到恭儿的。”
“只一点,恭儿要谨记於心。”
“——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只要扛得住,便早晚能等到雨过天晴。”
说到最后,天子盈本能的歇过眼,撇了撇一旁的皇后张嫣。
斟酌许久,方沉声道:“朕,等不及。”
“但恭儿还年轻。”
“恭儿,等得起……”
寥寥数语,便惹得一旁的皇后张嫣红了眼眶。
望向刘恭的目光,也隨之愈髮带上了期许、期盼。
而在天子盈身前,刘恭却是若有所思的点下头。
“顺之者生,逆之者亡。”
“孩儿,记下了。”
见刘恭一本正经的点下头,天子盈也终於意满离。
將握著刘恭双臂的手收回,正要再说些什么,便见殿门外,出现了几道天子盈颇为熟悉的身影。
“何事?”
一声沉呵,便见殿门外,应声走入一行人。
有太医,有寺人,也有身著官袍的郎官。
只见那年轻太医和寺人稍一对视,便各自走上前,分別来到天子盈左右两侧。
而后,那郎官才面色复杂的一拱手。
“稟陛下。”
“关东来报。”
“齐王,薨了……”
…
“陛下节哀,万当保重……”
“陛下?”
“陛下!”
“快,快传太医令!!”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