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李时珍与郑若曾(四千字章)
    林十三跟胡柏奇商定,明日离开杭州前往松江华亭,从华亭出海去舟山群岛商议完后,胡柏奇道:“我爹又给我派了差事。让我接待一个姓毛的海贼。
    林大哥,我不陪你们了啊。”
    胡柏奇也够辛苦的。胡宗宪发挥小儿子所长,把府衙一切接待贵客吃喝玩乐之事都交给了胡柏奇。
    小胡每日有待不完的客,吃不完的饭,喝不完的酒,睡不过来的女人。
    他走之后,林十三拿出了一张海图,问陈:“陈百户,咱们去舟山..:.,
    可有危险?会不会遇上倭寇?”
    陈侃侃而谈:“胡抚台给咱们调拨了一条小福船。可容百人。载炮十门,
    二十支。若论单打独斗,倭寇的八番船不是咱们的对手。”
    听陈这么说,林十三的心里在打鼓:单打独斗倭寇不是对手?若倭寇的船不止一艘呢?
    就在此时,胡宗宪领著一个清瘦男人一个肥胖文士走了进来。
    胡宗宪道:“正好,你们都在。这位是李时珍李先生。这位是郑若曾郑先生。”
    林十三愣在了原地。天下谁人不知神医李时珍的名號?
    李时珍时年刚满四十岁,曾在太医院任职。因反对嘉靖帝吃丹药掛印而去。
    自此之后便一直浪跡天涯,游医天下。
    林十三连忙拱手:“李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李时珍拱手还礼,不卑不亢的说:“林传奉,有礼了。”
    胡宗宪又给林十三介绍:“这位郑若曾先生乃是监生出身,如今在我手下当幕僚。专司绘製《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
    郑若曾朝著林十三拱了拱手:“见过林传奉。”
    胡宗宪道:“他们二人此番隨你一同去舟山。李先生正在写一部囊括古今医典之大成的大书。需去舟山实地採集几种特產的草药。”
    “郑先生则是去勘探绘製舟山诸岛的详细地形。”
    林十三拱手:“我最敬佩有学问的人。两位先生去舟山,一位是为了写医书,一位是为了绘海疆舆图。林某能与二位同船实乃三生有幸。”
    胡宗宪叮嘱林十三:“此番去舟山,你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二位。”
    “进士三年出三百多位。他们二位却是百年都不一定出一个的人才。”
    林十三拍了胸脯:“胡世叔放心。侄子我就算豁上这条命,也要保李、郑二位先生周全,助他们完成大事。”
    胡宗宪拍了拍手。他的亲兵百户夏正走了进来,手中捧著一个木匣。
    胡宗宪道:“木匣里有一面船旗。你出海时掛到梳杆上,能保你们九成平安。至於是什么旗,你不要问,问了恐怕就要犯忌讳。”
    林十三心知肚明,木匣里应是胡柏奇所说“五峰船主”的船旗。汪直尚未归顺,大明水师的福船上掛这面旗等同於通倭。
    胡宗宪笑道:“有李先生在船上,你们若有个头疼脑热,治病方便的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李先生是良医中的翘楚。”
    与林十三同行前往舟山群岛的人基本確定了下来。
    四十名北镇抚司袍泽,六十名浙江水师的袍泽,胖徒弟孙越,水师百户陈,名医李时珍;名士郑若曾。
    林十三计划出海后在舟山诸岛转上七天。七天之后立即登陆回杭州,上奏疏“目睹白鹿祥瑞降世”。
    有了白鹿降世的幌子,胡宗宪的差事便好办了。
    当然,这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翌日清晨,眾人自杭州出发,前往松江府华亭县。
    杭州至华亭沿海有三百六十里的路程。眾人行了五日,来到松江境內。
    林十三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地主,
    一进松江,他便看到路边的水田边立著一个石碑,上面写著“松江徐氏”四个大字。
    每往前走三里,便能见一个徐氏石碑。
    走了一天一夜,沿途所见的水田皆是徐氏的。
    林十三骑在马上,惊讶道:“京里有种说法,说徐阁老在松江有十七万亩土地。当时我还不信。现在看八九不离十啊。”
    郑若曾是崑山郑氏,亦是大族出身。郑若曾道:“十七万亩里,应有十万亩左右是徐阁老自家的。另外七万亩则是百姓投献。”
    大明的权贵縉绅之家有减税甚至免税的特权。有土地的百姓为了少缴税,自愿將土地掛靠在权贵縉绅名下,给予一定报酬,此谓之“投献”。
    郑若曾又道:“徐氏子侄是出了名会在徐阁老的职权范围內经商。十七万亩这个数字还在年年增加。”
    林十三道:“松江的地都成了徐家的。那百姓呢?吃什么?”
    郑若曾答:“自然是给徐家当僱农。”
    正值盛夏,林十三望向旁边的一块水田。只见水田中有祖孙三代人正在拉著三角铁犁耕田一一三代人皆光著屁股,没穿衣服。
    林十三道:“这家人耕的是徐家的地吧?他们怎么都光著身子,不著寸缕?”
    孙越插话:“难道徐家人不顾自家僱农的死活?”
    “噗”。郑若曾笑出声了:“这位胖上差。你会在意你家的牛马牲口光著身子嘛?”
    “在徐家人眼里,这些僱农就是牛马牲口。”
    郑若曾的话虽刺耳,却是事实。
    江南大族之间相互看不上。出自崑山郑氏的郑若曾对华亭徐氏不以为然,这才满嘴大实话告知锦衣緹骑。
    林十三道:“十七万亩田,徐家一年光是田租得收多少钱啊?”
    郑若曾笑道:“徐家可不止田租一个进项。松江布名满天下。徐阶的大公子徐开了十八家布作坊。僱佣的熟练织妇有两万名。”
    “每年织出松江布近二十万匹。”
    林十三道:“產这么多丝绸,都卖给谁了?买主给杭州织造局交过布税了嘛?”
    郑若曾笑道:“谁知道卖给哪些海面上的王八蛋了。杭州织造局收税也收不到倭寇头上。哼!“
    林十三心中瞭然:怪不得徐阶那群“清流”整天把祖制不可废,海禁不可解掛在嘴边呢。
    怪不得应天府的“三不沾”赵贞吉卡著胡宗宪的抗倭军就是不拨,明里暗里使绊子。
    闹了半天,都他娘通著倭呢!
    一群乌龟王八蛋!严党明著贪,好岁没动摇大明王朝的根本。
    那些出身江南大族的清流,暗著跟倭寇做生意,养肥了倭寇。到头来倒霉的是东南沿海的百姓,动摇的是国本!
    林十三道:“有些人整天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我却没见他们真把百姓放在心上。”
    “可见,偽君子比真小人还可恶。”
    李时珍插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说的。孟子生於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人分国人、野人。』
    “国人生活在城郭,有田產,识字。即今日之士绅;野人生活於乡野,不识字,没有田產。即今日之百姓。”
    “野人非民,国人是民。”
    “孟子说民为贵,其实是『士绅为贵』。
    “太祖爷立国后,为何要打压刘伯温为首的浙东士族?就是因为浙东士族拿著孟子的话当幌子,维护士绅的利益,压制君权。”
    “太祖把孟子牌位移出孔庙,亦是这个原因。”
    林十三听了这话,大为惊:“原来如此。”
    李时珍又道:“不过,我相信耕者有其田的大同世界一定能够出现......即便上一万年。”
    用后世的话说,李时珍是个理想主义者。
    郑若曾却是个现实主义者:“只要有大族、士绅的存在,大同世界就一定不会到来。除非..:::.再出现一个黄巢,內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二人的对话越说越出圈。
    林十三尷尬的咳嗽了一声:“我说二位先生。你们真没把我当北镇抚司緹骑啊。话题都扯到造反上了。“
    ?
    林十三身为传奉官是有密奏之权的。他已经决定,將“徐家田,遍松江”这六个字写进密奏里。
    李时珍感慨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此生,充其量只能做个中医。”
    听得出,李时珍其实是个有理想抱负的人。
    林十三连忙扯开话题:“李先生此去舟山是为寻哪几种草药?”
    一提到草药,李时珍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一寻金毛耳草。二寻细叶朗蕨。
    三寻紫金参。四寻浙贝母。“
    “金毛耳草可清热解毒,治蛇毒;细叶朗蕨治烫伤;紫金参活血补血,有消肿止血之奇效;浙贝母清热化痰,能止咳。”
    林十三好奇的问:“胡抚台说您正在编著一部医药典籍。里面有多少种药?”
    李时珍答:“应有两千种左右。每一种我都要亲自採集,试过药效,才能入典。这三年我已采了两百种。“
    林十三惊讶:“那您编纂这部药典,岂不是要耗上三十年?”
    李时珍道:“若能著成这部药典,惠及后人......我上毕生精力又如何?
    不枉此生!”
    李时珍这样说,林十三对他的钦佩之情又加了三分。
    行了七日,眾人终於到达了华亭县的海港。
    海港內已经停泊了一搜小福船。
    水师百户陈见到小福船,就像是屎壳郎见到了粪球。
    他兴奋的对林十三等人介绍著小福船:“福船首尖尾宽,底尖上阔。用的是福建的松木所制。共分六等。咱们眼前这艘是第四等小福船。
    1
    “別看是第四等,却可容百人。吃水一丈二尺。船首架红夷大炮一门。两侧炮舱各架千斤佛朗机快炮三门。另有碗口大四门,鲁密十六支。克敌弩十支。”
    林十三道:“我只关心,若遇上倭寇,咱们打不打得贏?”
    陈答:“倭寇的战船名曰八番船。这条四等福船给我指挥,一条可以打得贏三条八番船!”
    眾人登船。船上的水师士兵已经备好了淡水、食物。
    从华亭到舟山本岛有大约五百里。福船顺风全速,二十个时辰便可到达。
    福船起航。林十三站在舰首的甲板上,手扶著红夷大炮。他对身边的陈说:“这是我此生第一次海上航行。”
    陈笑道:“海之大,不知几万里也。我得多谢林传奉。若不是你出海寻找白鹿,我也没有指挥一艘四等福船的机会。”
    旁边的孙越扶著甲板的木栏,“呕呕呕”把刚吃的饭全都吐到了海里。
    吐完,孙越大骂道:“他娘的,做运河漕船时没晕船。到了海上倒晕起船来了。』
    陈笑道:“跟大海相比,运河不过是条小水沟。”
    李时珍从袖中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孙越:“把它溶水喝下去,一刻后就不晕了。”
    林十三问:“这药是?”
    李时珍语出惊人:“是曼陀罗粉。”
    林十三惊讶:“那不就是蒙汗药嘛?”
    李时珍点头:“没错。蒙汗药在陆上是谋財害命的邪药。在船上却是治晕船的神药。”
    “晕船的人喝了它,並不会昏睡过去。反而会精神百倍。它能止吐、治头疼。”
    孙越连忙將曼陀罗粉泡在了铜水壶中:“我喝,我喝。只要能治晕船,您给我鹤顶红我都喝。“
    突然间,桅杆瞭望台上的士兵一声惊呼:“八番船!倭寇!是倭寇!“
    “噹噹当”,他敲响了戒备铃。
    陈皱眉:“真是冤家路窄。刚出海就遇见倭寇了。炮手就位!立即填充炮、!”
    林十三却是稳若泰山:“不急。別贸然开炮!把胡抚台给咱们的那一方船旗掛起来。”
    一名士兵打开了胡宗宪给的木匣,从里面拿出了一面旗,升在了梳杆上。
    只见这面旗上有白、青、黑、红、黄五种顏色,分別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东南西北中。
    这叫“五方旗”,是五峰船主汪直的船旗。
    大明走私商人,若想要一方五峰船主的船旗,得上白银三千两。
    林十三站在甲板上眺望,只见前方共有八艘八番船。
    方才陈磷说他们这艘福船对付八番船,能以一敌三。
    可如今却是以一敌八。
    林十三也只能祈祷五峰船主的船旗的確有保平安的奇效了。

章节目录

锦衣绣春入上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锦衣绣春入上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