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天无绝人之路(五千字章)
    顺天府除了京城,还管辖附近二十四个州县。故顺天府尹乃是正三品。
    林十三和赵郎中来到顺天府,找到了梁府尹说明了来意。
    梁府尹也是罗府赏虫会的常客,跟林十三很熟。
    他听了林十三所说,因有严家父子的首肯,当即应允:“寻金龟是为了让那些言官闭嘴。我顺天府定帮帮场子。”
    “不就是两万三千名民夫嘛?我这就给你召集。”
    永乐迁都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四年。顺天府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役体系。
    非战时召集两万三千士兵需五日。召集两万三千民夫,却只需半天。
    梁府尹命手下治中前去召集民夫。他则对林十三说道:“你找的这个寻龟幌子很好,清淤。”
    “其实京內高梁河诸河道淤积已不是一天两天。我正想好好清理一番呢。“
    林十三连声感谢:“这一遭实在是麻烦您了。”
    梁府尹连连摆手:“咱们都是严阁老一头儿的人。相互帮忙是理所应当。”
    林十三赫然发现,在大多数人看来,如今他已成了严嵩的人。
    是啊,整日跟严党的一群高官称兄道弟不说。此次寻龟,又是帮著严党跟徐党打擂台。
    不知內情的,还真以为他是个如假包换的严党新贵。
    话说回来,如果严党不拿林十三当自己人。就凭林十三一个七品北司总旗,又怎能在半天內调集两万多民夫?
    古圣贤说的真对: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日下响,整个京城都热闹了起来。
    无数民夫们或乘船拉网,或在两岸拉网。高粱河十六条支流两岸宛如开了庙会。成群结队的百姓都出来看热闹。
    河里有不少鱼、虾、蟹、鱉被网获。民夫们除了完成官府派下来的役,捎带手还能弄不少河鲜打牙祭。
    林十三跟赵郎中骑著马,四处巡查。时不时纠正下民夫的拉网之法。
    林十三感慨道:“还是人多好办事啊。两天之內,说什么也能將高梁河搜完。金龟插翅难逃。”
    “我......哦不,太清道德仙尊说的三日之期还能富裕半日。”
    赵郎中笑道:“等寻到金龟,你就成了蓝神仙第二。有事儿没事儿太上老君上个身。那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林十三连忙道:“赵兄,別说笑了。把戏要多了会遭人恨。我听说,朝廷里不知多少人想將蓝神仙碎尸万段呢。“
    一日相处下来,林十三跟赵郎中已经彻底混熟了。二人以兄弟相称。
    突然间,一名民夫高呼:“哎呀,好大一只大王八!”
    林十三一个激灵,下马上前仔细观瞧,
    那王八是挺大。可惜只是个绿毛河龟,五六十斤的样子。
    看来这高粱河里的確有不少大鱼巨龟。
    赵郎中建议:“林老弟,传奉官的本职就是给皇上进献奇珍。这绿毛龟虽不及金龟稀奇,长到五六十斤也算个异物。不如养到太液池去。“
    林十三頜首:“对。金龟有一千七百多岁。绿毛河龟长到五六十斤,至少也得百八十年。“
    正说著话,一个胖子骑著一头矮骤子赶了过来。正是新升小旗的孙越。
    孙越抱怨:“师父,您老不仗义啊!我听卫里的袍泽说,你在太液池遇到了难事。“
    “有难事你不喊著徒弟我?还真要大难临头各自飞啊?”
    林十三解释:“眼下这事太过凶险。我不想连累你。”
    孙越骂了一声:“焯!我隨师父你办差,又不是没遇到过凶险的事儿。人死鸟朝天,我不是见事儿就躲的怂包软蛋。“
    赵郎中在一旁调侃了一句:“对。这位胖兄弟又不是赵贞吉,遇事三不沾。”
    一名民夫突然喊:“又有东西!”
    林十三远远望去,只见两名民夫收网时,竟收上来一个铜壶。
    那铜壶足有两斤多重。对於民夫们来说铜器很值钱。两斤重的铜器至少可以换两百文。
    林十三道:“这些民夫被顺天府召集起来干活,著实不易。传令下去,凡在高粱河中打捞出来的值钱物件,全归打捞之人。”
    此令一下,民夫们的干劲就更足了。
    不知不觉,民夫们忙活了一个下午。顺天府的差役给民夫们送来了大批的火把。让他们连夜继续搜寻。
    金龟未寻到,林十三没有心思回家搂著妻子或新妾睡觉。乾脆去了都水司。
    赵郎中拿出河道舆图,仔细掐算了一番:“今日一下响,民夫们大约搜了高粱河诸支流的十之一。
    林十三一天一夜没睡,眼皮已经开始打架。
    赵郎中道:“我们都水司有值夜臥房。你去睡一觉,说不准一觉醒来,金龟已经寻到了。”
    孙越也劝林十三:“师父,人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睡觉。您老赶紧去养养精神吧。“
    林十三頜首。赵郎中命人给他收拾了一间值夜臥房。他倒头便声如雷。
    恍惚之间,他仿佛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那只失踪的大金龟。
    大金龟竟开口说话:“林十三,你以为你动用两万多人就能找到我?我是灵物。一旦逃脱你就別想寻回!”
    林十三道:“你为何要逃呢?在太液池里你吃得好,游得好,活得好。整个皇宫里的人都把你当祖宗一样供著。”
    “你逃进高梁河,就不怕被京城的无知百姓或乞巧发现,將你分而食之?”
    大金龟道:“我问你。你养的那些笼中鸟、罐中虫,他们平日里高兴嘛?
    “鸟要翱翔於天际。虫要穿梭於树丛。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
    “而我的归宿,是畅游於大江大河。“
    林十三骂了声:“做王八不能太自私。你跑进大江大河不要紧,朝廷將会惊涛骇浪。”
    “朝廷隨便有点风吹草动,底下不知有多少百姓会遭殃。”
    大金龟挖苦道:“別把自己说成道德君子。好像你找我是为了百姓一般。”
    “你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保住自己的锦绣前程!”
    说完大金龟突然腾云驾雾,飞向了空中。
    林十三死命奔跑,想要上它。可两条腿又怎能快过云雾?
    不多时,金龟消失得无影无踪。
    “啊!”林十三一声惊呼,从睡梦中醒来。
    已是日旦时分。
    林十三走出臥房,来到都水司大堂。赵郎中左手扶著头,正在打盹。
    林十三轻声道:“赵兄。”
    赵郎中睁开眼:“啊,林老弟醒了啊。“
    林十三急切的问:“可有消息传来?捕到金龟了?”
    赵郎中答:“下面倒报上来不少几十斤、百斤的大鱼,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甚至还有永乐年间的镇河石牛。还有两具不知是溺水还是被杀的尸体。”
    “就是没有金龟。”
    联想起刚才做的那个梦,林十三一时头大。
    孙越在一旁鼾声如雷,林十三和赵郎中的交谈声把他吵醒了。
    孙越揉了揉眼晴,问:“师父,差事办妥了?”
    林十三微微摇头。
    孙越宽慰林十三:“不是还有两日嘛?师父放心,你洪福齐天。一定能把差事办妥。”
    林十三道:“过年话就別说了。咱俩出去四处巡查一下。看看民夫们的进度。“
    赵郎中道:“我也去。”
    三人从日旦一只巡查到了响午。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內阁值房內。严家父子正跟徐阶对坐著。
    老严嵩在假寐,闭著眼晴一言不发。
    严世蕃自言道:“有人想在东南掺沙子。呵,掺沙子就掺沙子,何苦顶著个保忠直諫臣的名头要挟我严家?”
    徐阶一言不发,自顾自喝著茶。
    严世蕃又道:“明说了。王本固別想外放浙江巡按。那人去了东南,只会坏了东南抗倭的大业。”
    徐阶终於开口:“小阁老又怎知?“
    严世蕃怒道:“王本固是个什么东西,我一眼就能望到底。他除了鸡蛋里挑骨头,还有別的本事嘛?”
    徐阶道:“所谓的本事都是歷练出来的。胡宗宪之前不过是个巡按御史,如今不一样挑起了浙江的大梁?”
    严嵩终於开口:“少湖,让邹应龙不要再领著头闹了。连太液池的金龟都被卷了进来,写入史书岂不被后人耻笑?”
    徐阶拱手:“阁老容稟。邹应龙虽是我的学生,但却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他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做到底。我也无法说服他。至於那金龟......
    严世蕃怒道:“你派人动手脚放走的,对嘛?”
    徐阶起身:“小阁老轻看了我。我还不至於用市井盗贼的手段。”
    严世蕃道:“那咱们骑驴看唱本,走著瞧。三日之后,金龟归池,看邹应龙那群噪乌鸦还有什么可说的。“
    徐阶不动声色的说:“听闻顺天府召集了两万多民夫,正在京內各河道拉网,由头是清淤。“
    “我看清淤是假,寻龟是真。”
    严世蕃道:“顺天府给河道清淤,上利国家,下利百姓。还请徐次辅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说完严世蕃大步走出了內阁值房。
    严嵩眯著眼说:“少湖,世蕃年轻,脾气急。你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严世蕃出得值房,询问值房外的罗龙文:“你那师父寻回金龟没?”
    罗龙文道:“尚无消息,应该是还未寻回。”
    严世蕃道:“这都快一天半了。你不说他是寻宠的行家里手么?这回是怎么了?”
    罗龙文替林十三说话:“京內高粱河的支流太多。小阁老稍安勿躁,慢工才能出细活啊。”
    严世蕃冷哼一声:“这回能不能压徐阶一头,就全看他了。”
    且说林十三那边,隨著时辰慢慢流逝,他愈发著急起来。
    眼见日头从东绕到了南,又从南往西斜。今日还是一无所获。
    孙越建议:“师父,道德天尊说是三日还龟。不是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嘛?咱们稟报皇上,
    再找它三年。我就不信......“
    赵郎中连忙道:“不妥。若改口说什么三年,那群御史言官会把你师父生吞活剥了。”
    林十三道:“诸河道已经搜了一半多。怪哉,难道是咱们运气不好,金龟在另一半河道內?”
    赵郎中分析道:“定是这样。太液池只连著筒子河与高粱河。筒子河咱们已经拉网搜过了。”
    “高粱河各支流不与其它河道连接。咱们只要搜遍高粱河支流,一定能够將金龟寻回。”
    孙越建议:“师父,您老寻宠不是有许多取巧的法子嘛?譬如用蜂蜜的香味儿寻掖乌龙,用鸽子裹白羽弓尾,用百果酒擒泼猴.....
    7
    林十三道:“有些宠物可以取巧去寻。寻金龟,却只有拉网这一个笨办法。“
    “都说人老精鬼老灵。金龟也是一样。它活了一千七百多年,绝不会轻易上当。”
    孙越道:“之前您不是用小清虾诱它浮水嘛?”
    林十三摇头:“那是餵它,而非捉它。小清虾诱它浮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至期限的第二日子时,两万多民夫已经搜了约十之七八的河道。不见金龟。
    第三日的后半夜。
    先是黄锦忧心的找到了林十三。
    黄锦道:“明日,哦不,今日下半响,皇上和重臣、言官们就要去太液池接金龟重返人间了。
    你这边有眉目了嘛?”
    林十三一言不发。
    黄锦有些发急:“小猴崽子,若金龟寻不回来。我和吕公公,加上严党那些人也保不住你的命。”
    林十三嘆了声:“我知道。”
    黄锦压低声音:“若你落难。十有八九会被大理寺那群人抢过去,先定你个装神弄鬼欺瞒皇爷之罪。再对你严刑拷问,逼你胡乱攀扯。“
    “这是吕公公送你的东西。“
    说完黄锦將一个小瓷瓶塞到了林十三手中。
    林十三问:“黄公公,这是?”
    黄锦答:“这是鹤顶红。一滴入嘴,小命即无。吕公公说,它可以帮你减轻痛苦。让你別受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罪。“
    “若今日下半响,你依旧寻不回金龟。那就咬咬牙,把它喝了吧。”
    林十三愣然!
    別看吕芳平日里对他一口一个“外甥”如何如何。
    真到了大难临头,吕芳能帮他的也只有给他一个痛快。
    林十三赫然发现,人生在世,靠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林十三收起鹤顶红:“黄公公放心。其一,我会尽力寻回金龟。其二,若差事没办妥。我不会连累任何人。“
    “只求吕公公、黄公公照顾我的家小。”
    黄锦没有再说话,嘆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林十三回到都水司值房。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稟赵郎中,林传俸,北城高梁河支流已拉网完毕。“
    “稟赵郎中,林传俸,东城高梁河支流已拉网完毕。”“
    “稟赵郎中、林传俸,西城高梁河支流已拉网完毕。”
    林十三问赵郎中:“南城那边如何了?”
    赵郎中答:“只剩下了半条支流没搜过。”
    林十三道:“不对啊。几乎搜了一个遍。怎么可能还未寻到它?”
    片刻后,林十三对赵郎中说:“可否將京城河道舆图掛起来?“
    赵郎中照做。
    林十三凝视著舆图:“高粱河的支流,是否在图上標註完整?“
    赵郎中答:“你放心。这是整个大明最全的京城河道舆图。一定是標註完整的。”
    林十三一双眼睛紧盯著舆图,仿佛要盯出火来。
    他自言道:“没道理啊!难道金龟在仅剩的半条支流当中?”
    就在此时,一名主事前来稟报:“稟赵郎中,林传俸。南城高粱河支流已拉网完毕。“
    林十三一个翘超,差点摔倒。还好孙越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该搜的地方已经搜遍了。难道真是天绝我林十三?我的归宿竟是一瓶鹤顶红?
    孙越劝慰他道:“师父。大不了咱俩的官儿不做了。你回你家里乾冰窖生意。我回我家里干粪场生意。”
    哪里有孙越说的那么简单。
    林十三却因孙越的话灵光一现:“等等,你刚才说......粪场?”
    孙越頜首:“对啊。我爹开了十几年粪场。我要不做官,就接了他的生意。也能混个丰衣足食林十三道:“京郊粪场数百,全指望京城的三十六条粪道供粪。“
    “三十六条粪道,是藉助京內诸河的河水,將粪衝到京郊。“
    “赵郎中,你这河道舆图上,怎么没標註三十六条粪道?”
    赵郎中皱眉:“你都说是河道舆图了。標註粪道做什么?”
    林十三道:“咱们派民夫埋头搜各河道。却忽视了粪道。“
    “你立即派人去查,高粱河的支流当中,有哪些是冲刷粪道的。”
    赵郎中道:“你是怀疑,金龟经高粱河的某条支流,冲入了哪条粪道之中?”
    “我立马派人去查!来人啊!”
    两刻之后,一名主事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主事拿手一指南城的一条高梁河支流:“赵郎中、林传俸请看。这条支流往南连接了一条粪道。河水从安定坊这个水渠,引入粪道冲粪。“
    一旁的孙越一排脑瓜:“这条粪道名曰『百晦散道』。是城南粪霸子大头杨的產业。“
    林十三道:“立即派人去搜这『百晦散道』。掘粪三尺也得把金龟找出来!”
    赵郎中一拍手:“成!我这就去顺天府调集人手。”
    这正是,天无绝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

章节目录

锦衣绣春入上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锦衣绣春入上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