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为天下人言不能言之事
    林十三分派好差事,坐到了玄津桥前。
    陈矩拿来了一壶酒:“林老兄,赵郎中,夜里冷,喝口酒暖暖身子。”
    赵郎中酒量不怎么行。喝了两杯便满脸通红。
    他借著酒劲骂道:“这群二桿子言官,以为全天下只有他们对,其它人都是错的。”
    “殊不知,他们只是被某些人当成了刀!”
    “呵,內阁某人,在老家有十七万亩田產,號称半城。”
    “又有南直隶某封疆,绰號三不沾。麻烦事不沾、没好处的事不沾、劳心劳神的事不沾。”
    “呵,这位三不沾巡抚的老家產铜。他老家的铜矿名为官营,实际却不知有多少铜流入他口袋。”
    “就这群王八蛋,还整日標榜自己是道德君子。骂我们严阁老是奸相。”
    “和尚笑话什么禿子啊!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捞钱发財。”
    “我就是看不惯他们这样的。做官是为了发財,大家都心知肚明。干什么非要装圣人呢?”
    “大明就一个真圣人,王守仁。人家早死了!”
    赵郎中越说越出圈。林十三赶忙打断他:“好了赵郎中,不说那些人了。”
    赵郎中拍了拍林十三的肩膀:“林传俸,你得好好寻那金龟。寻到金龟,我们严阁老、小阁老亏待不了你。
    1
    话分两头,且说詔狱那边。
    黄锦正在私自见沈炼。
    黄锦苦劝他道:“我的沈经歷。写一封服辩奏疏就那么难嘛?”
    “你可能不知,几十个言官御史正借著保你,故意在朝中掀起政潮。”
    “皇爷这几日食不甘味、寢不能安。全因你这茅坑里的石头。”
    沈炼反问:“那些言官保我的同时可有参劾严嵩?”
    黄锦答:“他们倒未参劾严嵩。”
    沈炼此时的表现不像是个二桿子,倒像是个智者:“那他们保我是假,实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
    黄锦道:“没想到你还是个明白人。他们借你生事,不过是想给严党施加压力,藉以捧徐阶的门生王本固巡按浙江。
    沈炼问黄锦:“你知道我为何要参严嵩嘛?”
    黄锦道:“因为你这人一根筋。”
    沈炼说了一席令黄锦振聋发的话:“错矣。我又何尝不知,严嵩只是皇上打压朝中跋扈文官的工具?”
    “可是,工具用的时间久了,迟早会变成朝堂的主人。”
    “如今严党把控了六部中的四部。两京十三省的封疆,有一多半都是他们的人。”
    “严嵩口含天宪,举动催山海,呼吸变霜露。长此以往,这大明是姓朱还是姓严?”
    “皇上自认为能掌控一切,但雪球一旦开始滚动,迟早会酿成雪崩。岂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严嵩贪权,贪財不要紧。大明历任內阁成员,又有几个不好钱权的?但你得为百姓办事啊!”
    “严嵩在任期间,做的一切事都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他严家的利益。“
    “庚戌之变时,严嵩身为首辅为何做缩头乌龟,不发一言?因为抗击靶对他严家没有任何利益。”
    “当下,严嵩主张东南抗倭是为了严家利益。主张开放海禁亦是为了严家利益。”
    “徐阶那帮旧江南门阀,垄断著海上贸易的暴利。严嵩看著眼红,却不能染指。这才通过支持抗倭、开海,准备抢夺旧江南门阀的利益。”
    “我沈炼並不是朝中唯一的聪明人。无数人对局势看得清清楚楚。但无一人敢於点破。”
    “沈炼不才,只想给皇上提个醒。有些话,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
    最终受苦受难的將是百姓!”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看应加上一句。
    “为天下人言不能言之事!”
    黄锦被沈炼说的一愣一愣的。
    黄锦这人蠢直,不怎么会看人。他本来以为,沈炼就是个二桿子性格的醉猫。
    可是今日听了他这一席话,黄锦察觉沈炼绝非他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黄锦还是劝他:“你已经给皇爷提了醒。皇爷圣明天纵,必能体查你所奏之事。”
    “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总得给皇爷一个台阶下吧?
    沈炼却道:“只有鲜血才能唤醒世人。我沈炼已经决定赴死,用自己的鲜血让世人觉察严家的奸恶本性。我绝不会服软。”
    “我若服软,今后还有谁敢在朝堂上说真话?”
    黄锦嘆了声:“唉!你可真是个天字第一號的茅坑石..:...不,猛士。”
    “本来我还在皇爷面前求情,发配你去保安种地,让你小杖受大杖走。“
    “看来我的一番用心是白费了。行了,你自己多保重。再会。”
    沈炼並不是个不识好岁的人。他知道眼前佛爷一般的黄公公是为了他好。
    沈炼朝著黄锦拱了下手:“沈炼谢过黄公公美意,但万难接受。再会。”
    黄锦失望的走出了牢门。心中暗想:你沈炼想当视死如归的忠臣。奈何多少人可能得被你连累一起死。比如我二师兄新收的那个外甥.
    ,,,
    天边泛白,已近黎明。
    玄津桥边。
    大汉將军们陆续找到林十三回稟:“筒子河第三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六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十一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三十六河段未发现金龟。”
    半个时辰后,五十组大汉將军全部回稟。他们已经按林十三之前安排,將筒子河网了个遍。哪里有金龟的影子?
    熬了一夜的林十三眼前发黑,两腿一软,差点晕过去。
    幸好陈矩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赵郎中在一旁道:“看来金龟未逃入筒子河。那就是进了......高梁河!”
    林十三倒吸一口凉气:“它若在京內高粱河的十六条支流里。寻它动用的就不是一百人,而是几千人上万人!”
    赵郎中叫苦:“若要调动上万兵土,可不是黄公公、陆指挥使点头便可的。
    得內阁、兵部、司礼监、御马监四家联名上稟皇上,皇上首肯,擬旨命兵部调兵。”
    “丟一只金龟,言官们尚欠闹翻天。若无战事却调动上万兵马,他们不得把永寿宫的屋顶掀了啊!”
    林十三道:“这样吧。咱们先去你的都水司,查看京內的河道流域图。先估算出具体需要多少人,再做打算。”

章节目录

锦衣绣春入上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锦衣绣春入上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