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意令曹国公李景隆为帅,节制北平都司军马,征伐蠢蠢欲动的北元太师?“
    环境焕然一新的锦衣卫牢房中,刚刚才用过午饭的曹爽,目瞪口呆的盯著眼前仅仅过了一夜,便重新被打回詔狱的“刘三吾“,颤抖的声音中满是惶然。
    “小友也觉得陛下此举有失偏颇?“
    望著眼前面色大变的曹爽,朱元璋心中虽是咯噔一声,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甚至还偽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何止是有失偏颇!“
    “陛下这是在拿北平都司眾將士的性命在开玩笑!“
    或许是听懂了眼前“刘三吾“的言外之意,曹爽的神情愈发惶然,激昂的语气中掺杂著浓浓的惊忧。
    曹国公李景隆的名讳,不仅在洪武朝如雷贯耳,哪怕是在永乐朝,乃至於数百年后,都是大名鼎鼎。
    原因无他,这位自幼喊著金汤匙出生的皇亲国戚,在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几乎是凭藉著一己之力,葬送了建文帝朱允炆麾下的数十万中央精锐,间接帮助燕王朱棣靖难成功。
    因其“屡战屡败“以及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军事部署,后世曾有人戏称,但凡这曹国公李景隆“失误“一次,燕王朱棣或许都会落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嘶。
    听闻曹爽对曹国公李景隆的评价竟是如此不堪,饶是朱元璋一向护短,此刻也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但眼神確是晦暗不定。
    虽然他也在冷静之后,隱隱觉得令九江那孩子单独领兵有些不妥,但应该也不至於严重才是。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李景隆小名九江。)
    如今大明虽是立国二十五年,曾经隨他南征北战,悍不畏死的精锐虎賁们已是渐渐老去,导致军中的儿郎们也隱隱呈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但北平都司的將士们尚能保持彪悍的战斗力,屡次挫败来犯的北元大军。
    而他现在仅仅是將领兵的主帅,由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等宿將,换成了被他寄予厚望的李景隆,便会收穫一个截然不同的战果?
    眼前的曹爽,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了?
    毕竟九江那孩子,可是他自幼看著长起来的,並先后多次前往山西,河南,湖广等地练兵,远非朝中那些纸上谈兵的酸儒可比吶!
    与朱元璋一样,隔壁牢房中负责接应的潁国公傅友德此刻也是惊疑不定,脑海中不自觉回忆著曹国公李景隆近些年的领兵经歷。
    这位被朱元璋爱屋及乌,乃至於亲自养育膝下的曹国公,纵使没有其父亲李文忠的勇武,但也不是声色犬马的紈絝子弟,多少还是通晓些军伍之事的,应该不至於这般严重吧?
    “敢问老先生,我大明將帅无数,陛下为何要让曹国公领兵?“
    “其余的武勛们呢?宋国公呢?潁国公呢?凉国公呢?“
    因为忧心北平都司的军马会被“实力不详“的曹国公李景隆一举葬送,曹爽的神情显得十分激动,接连朝著眼前的“刘三吾“发问。
    虽说后世也有人通过燕王朱棣后来將李景隆列为靖难功臣之首的举动,暗中揣测这位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的曹国公或许是在藏拙,亦或者乾脆就是故意而为之。
    但歷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除却当事人自己以及为其梳妆打扮者,没有人知晓其真正的样子。
    总之这位大名鼎鼎的曹国公李景隆留给后世的印象,便是“屡战屡败“,並凭藉其无可比擬的战果,成功摘得“大明战神“的称號。
    有明一代,仅有那位青出於蓝而胜於蓝的“瓦剌留学生“能够与李景隆这位大明战神相提並论。
    “小友先別激动,“捋了捋有些白的鬍子,朱元璋渐渐冷静下来,转而看似无奈的诉苦道:“宋国公和潁国公年事已高,练兵治军尚可,但若是率军北伐,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对此,曹爽只是嗤笑一声,隨即看向“刘三吾“,意有所指的揶揄道:“老先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理由怕是难以服眾吶。“
    什么强人所难,分明是紫禁城中的朱元璋忌惮宋国公冯胜和国公傅友德在军中的影响力,担心会影响到未来储君的地位,这才有意削弱其存在感。
    而原本歷史上的朱元璋,正是在將皇长孙朱允炆立为继承人之后,便马不停蹄的以“练兵“为由,將冯胜,傅友德等人派遣至山西,由晋王节制。
    而朱元璋则趁机清洗冯胜及傅友德等人在军中的心腹死忠,接连赐死了多位功勋卓著的勛贵。
    “咳咳,君心难测嘛。“
    虽然朱元璋也没指望自己的小心思能够瞒过眼前的曹爽,但被人如此直白的“戳破“,其枯瘦的脸庞仍是一红,隨即有些心虚的咳嗽了几声。
    “如今我大明虽然看似国泰民安,歌舞昇平,但西南边陲的土司们仍是蠢蠢欲动,尤其是西番罕东之地,其土司反覆无常,陛下或是希望凉国公蓝玉坐镇西番。“
    所谓西番罕东之地,大概位於甘肃敦煌一带,如若能够將其彻底纳入大明的版图,將可以直接打通西域和大明之间的联繫,並顺势隔断吐蕃和蒙古的关係。
    近些年,围绕这处兵家必爭之地,大明前后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是於去年四月,由凉国公蓝玉领兵,击溃了虎视眈眈的哈密王,令其臣服於大明。
    “固然如此,也不至於令曹国公独当一面吧?“
    曹爽深知哈密对於大明掌控西域的重要性,故此並没有质疑朱元璋以凉国公蓝玉坐镇敦煌的决定,只是有些没好气的嚷嚷了一句。
    现在可是名將云集的洪武朝,除了这曹国公李景隆之外,哪位侯爵国公单拎出来,不能独当一面?
    为何偏偏要任用这位能力存疑的“大明战神“?
    “咳咳,小友似乎对曹国公颇有成见?“
    “尔等发生过矛盾?“
    不动声色的擦拭了一下因为心虚,导致在额头上隱隱渗出的些许冷汗之后,朱元璋终是凝眉看向眼前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曹爽。
    他总觉得,曹爽对於李景隆的评价,似乎掺杂了些许感情因素。

章节目录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柯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