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闹麻了
“东宫的事,暂勿对外声张。“
乾清宫偏殿內,沉默不语多时的朱元璋终是抬头,朝著隨行至此的凉国公蓝玉叮嘱道。
如今帝国太子新丧,储君空悬,国本动盪,朝中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些许风吹草动或许都会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动。
而且关於如何处理朱允炆的问题,他还需要斟酌一段时间。
最起码,要等到西安秦王府和山西晋王府的具体消息传回,他才能做出具体的惩处。
在此之前,还是暂且维持现状为妙。
更何况作为白手起家的开国之君,他对於未来储君的人选,无疑拥有近乎於严苛的要求。
除却前几日刚刚病逝的“嫡长子“朱標之外,余下的子嗣当中,无论是军功彪悍的晋王朱棡,还是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亦或者在朝中颇有名望的周王,身上均是存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扛起重任。
如今表里不一的朱允炆虽是暂且退出了“皇位“的竞爭,詔狱中的那人也得老四颇为“推崇“,但並不代表著那混不吝的老四便能“喜从天降“。
毕竟,谁又能保证,在詔狱里侃侃而谈的曹爽,不是老四提前安排的“內应“,而他们之间的谈话也是刻意为之。
事关皇权,人心从来都经不起推敲,哪怕是父子之间。
想到这里,生性敏感多疑的洪武大帝便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询问道:“那人的身份,可查明了?“
“回陛下,“闻言,凉国公蓝玉忙是快走了几步,坚毅的面容上涌现了些许诧异:“那詔狱中的狂士名为曹爽,父祖本为山东人氏,后因躲避战乱,迁徙至南京。“
“几年前,曹爽屡试不中,此后常有狂妄之语,直至半个月前在酒后妄议国政,被押入锦衣卫詔狱。“
闻听此话,朱元璋眼中的猜疑有所消减,但仍不忘追问了一句:“那人说了什么?“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容大量,他在建国称帝之后,专门宣布国朝不准“因言获罪“。
这曹爽究竟是说了些什么,以至於惊动了锦衣卫?
“他说日本虽是弹丸小国,但倭人卑鄙不堪,素有野心,假以时日必定犯我汉人山河。“
“朝廷大可发兵剿之,何至於將其列为不征之国..“
“陛下此举,不妥!“
“灭其国,绝其种。“说到最后,凉国公蓝玉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但其双眸却小心翼翼的打量著案牘后的朱元璋。
眾所周知,偏居於海外孤岛的日本倭人虽是身材矮小,面容丑陋,但其“国运“似乎颇为昌盛。
百十年前,蒙元铁骑入主中原之际,野心勃勃的忽必烈曾先后两次征伐日本,但均以失败告终,平白浪费了大量国力。
因为有了前车之鑑,朱元璋方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將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並且专门写进了洪武组训中。
那曹爽在酒醉之后公然反驳朱元璋的政令,没有被以“谋逆“的罪名当场砍了头,而是仅仅关押在锦衣卫詔狱中,已然是祖坟冒青烟了。
“绝其种,灭其国?“
听了凉国公蓝玉的回答之后,朱元璋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诧异之色,並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自他登基称帝以来,这些年惨死在他手中的公侯勛贵,贪官污吏以及其家眷亲属们,往少了说也得有个三四万人。
为此,他在民间已然隱隱被冠以“暴君“的名头,甚至还有人將他与那二世而终的秦皇相提並论;如若他真的如那曹爽所说,毫无徵兆的举全国之力,剿灭远在千里之外的岛国倭人,只怕他会被后世的史官们肆意抹黑,名声比之那夏桀商紂还要不堪!
这个曹爽,居然对海外的一个弹丸小国,拥有如此强烈的恨意?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便对詔狱中那个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愈发好奇。
一念至此,洪武皇帝便朝著同样面露茫然之色的凉国公蓝玉呼喝道:“有关於宗室內迁和提高俸禄的弊端咱已经清楚。“
“但解决之道,你可有想法?“
嗯?
兴许是没有料到一向乾纲独断的朱元璋居然会就如此敏感的“国政“徵求自己的意见,五大三粗的凉国公蓝玉顿时面露不敢置信之色,满是老茧的右手下意识指向自己的面门。
“啊?“
“陛下,您问我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大明朝是不是要完了?
他蓝玉是个什么东西,如此紧要的国政,居然得指望他了?
“算了,谅你这个脑子也不知道..“
一瞧蓝玉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深諳人心的朱元璋顿时猜到了其心中所想,隨即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他也是糊涂了,问谁不好,偏偏问一个没有脑子的莽夫,哪怕是问个老太监,也比蓝玉强啊!
也不知怎地,在脑海中冒出此等念头的瞬间,他便鬼使神差的看向默默立於身旁的老太监,恰好將其波澜不惊又夹杂著迷茫不解的表情映入眼中。
也是个没脑子的!
恨恨的骂了一句之后,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从皇位上起身,引得一头雾水的老太监连忙跟在其身后,而凉国公蓝玉也如梦初醒的追问道:“陛下,您这是去哪里?“
“去问个明白人!“在与蓝玉擦肩而过的同时,朱元璋有些没好气的嚷嚷道,但仍不忘点头示意其跟在身后。
“得嘞!“
错愕的点了点头之后,凉国公蓝玉兴高采烈的跟在朱元璋身后,並顺势將涌至喉咙深处的腹誹咽了回去。
“闹麻了,合著您老人家,也不知道啊。“
乾清宫偏殿內,沉默不语多时的朱元璋终是抬头,朝著隨行至此的凉国公蓝玉叮嘱道。
如今帝国太子新丧,储君空悬,国本动盪,朝中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些许风吹草动或许都会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动。
而且关於如何处理朱允炆的问题,他还需要斟酌一段时间。
最起码,要等到西安秦王府和山西晋王府的具体消息传回,他才能做出具体的惩处。
在此之前,还是暂且维持现状为妙。
更何况作为白手起家的开国之君,他对於未来储君的人选,无疑拥有近乎於严苛的要求。
除却前几日刚刚病逝的“嫡长子“朱標之外,余下的子嗣当中,无论是军功彪悍的晋王朱棡,还是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亦或者在朝中颇有名望的周王,身上均是存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扛起重任。
如今表里不一的朱允炆虽是暂且退出了“皇位“的竞爭,詔狱中的那人也得老四颇为“推崇“,但並不代表著那混不吝的老四便能“喜从天降“。
毕竟,谁又能保证,在詔狱里侃侃而谈的曹爽,不是老四提前安排的“內应“,而他们之间的谈话也是刻意为之。
事关皇权,人心从来都经不起推敲,哪怕是父子之间。
想到这里,生性敏感多疑的洪武大帝便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询问道:“那人的身份,可查明了?“
“回陛下,“闻言,凉国公蓝玉忙是快走了几步,坚毅的面容上涌现了些许诧异:“那詔狱中的狂士名为曹爽,父祖本为山东人氏,后因躲避战乱,迁徙至南京。“
“几年前,曹爽屡试不中,此后常有狂妄之语,直至半个月前在酒后妄议国政,被押入锦衣卫詔狱。“
闻听此话,朱元璋眼中的猜疑有所消减,但仍不忘追问了一句:“那人说了什么?“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容大量,他在建国称帝之后,专门宣布国朝不准“因言获罪“。
这曹爽究竟是说了些什么,以至於惊动了锦衣卫?
“他说日本虽是弹丸小国,但倭人卑鄙不堪,素有野心,假以时日必定犯我汉人山河。“
“朝廷大可发兵剿之,何至於將其列为不征之国..“
“陛下此举,不妥!“
“灭其国,绝其种。“说到最后,凉国公蓝玉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但其双眸却小心翼翼的打量著案牘后的朱元璋。
眾所周知,偏居於海外孤岛的日本倭人虽是身材矮小,面容丑陋,但其“国运“似乎颇为昌盛。
百十年前,蒙元铁骑入主中原之际,野心勃勃的忽必烈曾先后两次征伐日本,但均以失败告终,平白浪费了大量国力。
因为有了前车之鑑,朱元璋方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將日本列为不征之国,並且专门写进了洪武组训中。
那曹爽在酒醉之后公然反驳朱元璋的政令,没有被以“谋逆“的罪名当场砍了头,而是仅仅关押在锦衣卫詔狱中,已然是祖坟冒青烟了。
“绝其种,灭其国?“
听了凉国公蓝玉的回答之后,朱元璋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诧异之色,並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自他登基称帝以来,这些年惨死在他手中的公侯勛贵,贪官污吏以及其家眷亲属们,往少了说也得有个三四万人。
为此,他在民间已然隱隱被冠以“暴君“的名头,甚至还有人將他与那二世而终的秦皇相提並论;如若他真的如那曹爽所说,毫无徵兆的举全国之力,剿灭远在千里之外的岛国倭人,只怕他会被后世的史官们肆意抹黑,名声比之那夏桀商紂还要不堪!
这个曹爽,居然对海外的一个弹丸小国,拥有如此强烈的恨意?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便对詔狱中那个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年轻人愈发好奇。
一念至此,洪武皇帝便朝著同样面露茫然之色的凉国公蓝玉呼喝道:“有关於宗室內迁和提高俸禄的弊端咱已经清楚。“
“但解决之道,你可有想法?“
嗯?
兴许是没有料到一向乾纲独断的朱元璋居然会就如此敏感的“国政“徵求自己的意见,五大三粗的凉国公蓝玉顿时面露不敢置信之色,满是老茧的右手下意识指向自己的面门。
“啊?“
“陛下,您问我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大明朝是不是要完了?
他蓝玉是个什么东西,如此紧要的国政,居然得指望他了?
“算了,谅你这个脑子也不知道..“
一瞧蓝玉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深諳人心的朱元璋顿时猜到了其心中所想,隨即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他也是糊涂了,问谁不好,偏偏问一个没有脑子的莽夫,哪怕是问个老太监,也比蓝玉强啊!
也不知怎地,在脑海中冒出此等念头的瞬间,他便鬼使神差的看向默默立於身旁的老太监,恰好將其波澜不惊又夹杂著迷茫不解的表情映入眼中。
也是个没脑子的!
恨恨的骂了一句之后,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从皇位上起身,引得一头雾水的老太监连忙跟在其身后,而凉国公蓝玉也如梦初醒的追问道:“陛下,您这是去哪里?“
“去问个明白人!“在与蓝玉擦肩而过的同时,朱元璋有些没好气的嚷嚷道,但仍不忘点头示意其跟在身后。
“得嘞!“
错愕的点了点头之后,凉国公蓝玉兴高采烈的跟在朱元璋身后,並顺势將涌至喉咙深处的腹誹咽了回去。
“闹麻了,合著您老人家,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