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生!“
    “休要胡言乱语!“
    就在詔狱中的气氛近乎於窒息的时候,燕王朱棣略有些惊怒的声音终是响起,其犀利的眸子死死盯著眼前满脸嘲弄之色的年轻人。
    如此谋逆之言,若是被旁人听到,莫说眼前的曹爽,就连他这位洪武大帝亲子都免不了被夺去王爵,废为庶人的下场。
    毕竟他的父皇一生都在教育他们兄友弟恭,生平最为在乎的便是骨肉亲情,谁敢在此事上乱嚼舌根子,无异於在坟头蹦迪!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此番令人骇然的言论確实直击他的內心深处。
    倘若大哥朱標尚在,他朱棣此生都会完美扮演“兄友弟恭“的角色,毕生志向也无非是成为一名青史留名的“贤王“,不敢有半点逾越。
    毕竟在朱元璋的默许之下,放眼满朝文武,有半数以上都是他那位好大哥亲手提拔的“太子党“,军中还有一群战功彪悍的“淮西勛贵“为其保驾护航。
    自秦皇统一六国以来,论歷朝歷代太子的权势,无人能够与他的大哥朱標相提並论,哪位皇子敢覬覦太子之位?
    真当他那位亲自操办“洪武三大案“,杀得人头滚滚的好大哥,是个心慈手软的无软弱之辈?
    毫不夸张的说,如若是他的大哥朱標下旨將他“赐死“,他就算心中满腔不愿,但除却规规矩矩的领旨谢恩之外,再没有半点办法。
    但若是侄儿允炆即位的话...
    笑话,他可不是任人拿捏,不敢反抗的性子!
    “哼,胡言乱语?!“
    “尔等宗室亲王裂土封疆,这对於自幼养於深宫之中的皇长孙而言意味著什么,你真的不知道吗?!“
    隨著一道更加戏謔的呼喝声响起,情绪不断翻涌的燕王朱棣满脸狐疑,而牢房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倒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倒吸了一口凉气,不自觉便將耳朵贴在了潮湿的墙壁之上,生怕错过牢房中的只言片语。
    “曹先生,本王裂土封疆又怎么了?!“舔了舔有些乾涩的嘴唇,燕王朱棣有些不服气的挺直了腰板,满脸无所谓的呼喝道。
    裂土封疆又如何?他不仅常年坐镇乾旱少雨的北平府,而且时常率领麾下边军前往塞外游牧,搜捕逃窜至草原上的北元余孽。
    他如此辛劳,都不曾喊过一声苦,於中枢坐享其成的皇长孙倒是不愿意了?
    这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见朱棣如此执拗,曹爽一时间竟是有些语塞,略有些怜悯的瞧了一眼五大三粗的燕王朱棣,心道果然是个莽夫。
    不过在调整了情绪之后,曹爽终是缓缓分析起了朝廷宗室藩王的处境。
    “秦王朱樉,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节制当地三卫军马,並於洪武二十二年担任宗人令,乃是天下诸王之首。“
    “晋王朱棡,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节制当地三卫军务,於洪武二十一年北征塞外,威压北元宗室,前往晋王府乞投。“
    “燕王朱棣,洪武十一年就藩北平府,节制当地三卫军务,於洪武二十三年出征塞外,征討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大胜而归。“
    “去年春天,天子命卫王朱植、谷王朱橞、庆王朱栴、寧王朱权、岷王朱楩练兵临清...“
    在燕王朱棣恍然大悟的眼神中,曹爽面无表情的將国朝宗室近些年的所作所为以及概况缓缓道出,语气很是低沉。
    “本王太能打了?”
    他就算脑子没有朝中的文官好使,但此时也后知后觉的体会到了些许”危机”,他们这些宗室藩王手中的权柄似乎有些过重了?
    难怪眼前的曹爽言辞灼灼,断定”大侄子”即位之后,便会著手削藩,原来根源在这里...
    “蓝玉,咱做错了吗?“待到牢房重新恢復死一般的寂静之后,太祖朱元璋缓缓抬头,神色有些茫然的盯著身旁战功显赫的凉国公。
    前些年,他为了抵御逃窜至塞外草原的北元旧臣,不顾秦汉的教训以及唐宋的前车之鑑,著手恢復分封制度,將膝下九个儿子分封至帝国边陲,允其裂土封疆,號称九大塞王。
    本以为此举可以逐步蚕食北元势力,令朝廷在九大塞王的治下开疆拓土,却不曾却是间接拥有了威胁朝廷中枢的隱患?
    “陛下..“
    闻言,征战沙场多年的凉国公蓝玉顿时汗如雨下,喉咙上下耸动许久,却也不敢妄加评论。
    如此军国大事,连朝中的袞袞诸公们都不敢高谈阔论,遑论他这位“外戚“?
    冥冥之中,他隱隱有些直觉,他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了。
    毕竟,他今日听了太多不该听的话了。
    牢房中,曹爽並没有给予燕王朱棣太多思考的声音,斩钉截铁的声音再度响起,也將洪武大帝朱元璋凌乱的思绪重新拉回到现实之中。
    “诚然,陛下此举虽是有些偏颇,导致尔等宗室藩王手中权利过大,但若是太子朱標顺利即位,这些事倒也算不得什么。“
    “毕竟以太子的手段,大可徐徐图之,顺利解决塞外兵权过重的问题。“
    闻听此话,不待欲言又止的朱棣有所反应,牢房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便是轻轻頷首,疲惫的眸子中涌现了些许欣慰。
    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寻。
    想不到整个大明,最懂朕用心良苦之人,却是眼前这深陷囹圄的狂徒。
    若是朕的標儿尚在,这些在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赛王们非但不会对中枢造成半点威胁,反而会努力开疆扩土,成就一番兄友弟恭的美谈。
    自己的高瞻远瞩,哪里是朝中那些酸儒能够理解的?!
    此子,甚是懂朕吶!
    沉默半晌之后,燕王朱棣有些恼怒的看向曹爽,近乎於置气般回应道:“即便本王手中权柄过甚,但允炆仁孝,当不至於此。“
    儘管眼前的曹爽仍在“危言耸听“,但他还是不愿意相信侄儿允炆会刻薄寡恩,逼死他们这些亲叔叔。
    更何况,他內个大侄子又不是傻子,削军权就削军权,削他的命干啥?
    对啊,像是如梦初醒一般,牢房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连连頷首,本是迷茫的眸子也逐渐恢復了清明。
    他的长孙允炆性格虽是不如其父坚毅果断,但却生性仁孝,焉能做出“大义灭亲“之事。
    “燕王殿下,“一声轻蔑的嗤笑过后,曹爽劈头盖脸的训斥声便迎面而来:“皇权面前,谈及仁孝二字,不觉得有些可笑吗?!“
    “何况皇长孙若是真的仁孝,允熥殿下何至於在东宫如履薄冰,苟且偷生!“
    轰!
    此话一出,无论是牢房中的燕王朱棣,亦或者牢房外的洪武大帝均是面色大变,其中尤以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反应最为激烈。
    如若不是曹爽突然提及,他险些將这位出身更加尊贵的“嫡孙“忘於脑后。
    想到这里,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眼神便是一冷,无数记忆碎片自脑海深处拼接,並在眼前逐一浮现。
    难怪这两日,他在標儿的灵前,都没有瞧见允熥那孩子,看样子其中另有原因吶..
    “陛下,臣这就派人去查!“儘管后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淋湿,但凉国公蓝玉仍是硬著头皮,牙呲欲裂的拱手道。
    他自幼丧父,全靠长姐扶持,方才得以在乱世苟全性命,並最终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因功封爵。
    而他的长姐,便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妻,太子朱標三子允熥的外祖母!
    严格追究起来,这位允熥殿下与他之间还是血亲关係吶!
    “回来,“不待蓝玉转身离去,洪武大帝朱元璋便一把將其拉回,转而以命令的口吻吩咐道:“就给咱家待在这,继续听!“
    此时的朱元璋早已忘记了自己驾临这牢狱的初衷,乃是为了探视在太子朱標灵前失仪的老四而来。
    此时他只想知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章节目录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柯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柯久并收藏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