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灵魂拷问
    天蒙蒙亮,邱吉尔迫不及待的要求去前线看看,贾璉只好陪同前往。
    邱吉尔还嫌弃道:“这马不行,像一头骡子,回头我送你两匹好马。”
    这个事情贾璉也没太好的法子,中原帝国在培育马匹的方面,確实有很大的问题。
    不单单是骑兵用的马不行,托马也不行。比起西方的马,蒙古马確实矮小,优点是好养活,耐力惊人。
    顿河马还不错,可以让西寧王与罗斯人进行贸易,换回来一些马。心里默默的记下一笔。
    “提前谢谢勋爵!”贾璉一点都不客气的先接受了。
    “不客气!我们是朋友!”邱吉尔心中窃喜,能与贾璉保持良好的关係,对於他个人甚至对大英帝国而言,都有莫大的好处。
    远的不说,现在正在经略印度的带英,真的会担心中亚方向的周帝国陆军,放弃往北,转头南下,杀进印度。
    在海上带英是有自信的,但是在陆地上,邱吉尔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儘管他是海军將令,没必要为陆军担忧。
    远远的邱吉尔就闻到了空气中令人作呕的腥膻,就这还是战场清理过一次了。
    来到最前沿的指挥所时,浓郁的腥味让人难以忍受,这是死了多少人,才那么大的味道。
    了解了昨夜的战斗经过之后,邱吉尔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的么?前沿阵地放置少量的人警戒,却布置了大量的炸药。
    为了去腥,土著士兵们一边吐,一边往壕沟里撒石灰。
    “大人,经此一战,西夷丧胆矣!”崔路颇为自豪说著,贾璉面无表情,实际上是在忍著吐,真不知道崔路是怎么忍住的。
    其实崔路已经吐过了,现在都麻木了。
    “再有三日,便可掘进至城下三百米,届时我方的炮能打上去,对方的炮却打不著我们。”张三得知贾璉来到,放下手里的事情匆匆赶来。
    “不著急,堡垒区的西班牙人已经没勇气出击了,颱风季节,先做好防颱风的准备。”贾璉的关注点是全局,不单纯是战斗。
    “大人放心,海副使带著下属,由侨民和部分土著配合,正在开窑烧砖。这个地方的土著,墙都是草和泥做的,没有窗户,白天屋里要点灯。卑职与陈老大商量过了,多建砖瓦房。说起来,本地土著太懒了,男的干活还没女的多。”说起这个,张三忍不住吐槽了。
    贾璉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热带地区的风俗,至少他是见识过的。(ps:作者幼年生长於海南,真是亲眼见过,以前的本地男性有多懒。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好转一些,估计很难。)
    邱吉尔没有多呆,看了该看的,立刻走人,离开这一片后,味道没那么大了,整个人好像呼吸才算顺畅了。
    贾璉跟著走远,回到总部这边后,邱吉尔告辞离开。他来的目的都达到了,確定了带英与周帝国的关係短期內继续友好。嗯,至少在周帝国的海军发展起来,应该是不会对带英构成威胁的。亲眼目睹了周军的装备和战斗力之后,邱吉尔觉得,此前签署的友好条约,划定的势力范围太正確了!
    同时邱吉尔也决定,回去之后,上书国內,加大对南亚次大陆的投入,儘快拿下印度並稳固经营。
    临行前,邱吉尔还特意对贾璉道:“驱逐荷、西两国势力,控制南洋之后,贵国的发展方向有变,请及时通知,避免双方出现误判。”
    贾璉微微一笑:“勋爵阁下多虑了,从有文字记载的歷史看,数千年来,帝国的致命威胁,只能是来自北方。未来周帝国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西北两个方向。罗斯人在近百年前与帝国在远东打过交道,灰头土脸的回去了,他们有没有忘记我不知道,我们是没忘记的。对了,请勋爵注意一下,如果有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停靠印度,一定保护他们周全。”
    邱吉尔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个种程度的机密,这根本就是周帝国的国家机密啊。贾璉就这么隨口说了,並且要联络奥斯曼帝国。
    难道说,在中亚一带,罗斯与周帝国已经出现了利益碰撞么?这可真的是太好了,有周帝国的钳制,罗斯帝国往西的发展,註定要停滯。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必须儘快的传回国內。
    贾璉就是这么隨口一说,信不信是邱吉尔的事情。实际上贾璉的战略构想里头,中亚的地位確实被放的很高。只不过,也仅限於中亚了。再往西,地理环境太过恶劣,走陆路就不现实了,只能走海路。
    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持一个良好的关係,不是为了別的,就是为了在西亚提前弄一块地盘。比如,阿拉伯半岛的沿海一带。
    说实话,那个地方就算弄到手,贾璉也很头疼,因为短期內真没谁愿意去那个不毛之地,真是除了沙子啥都缺。
    至於石油和天然气,现在就算发现也没啥鸟用,最多是搞一个军港,以保护航线为藉口。
    最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处於拉锯状態,奥斯曼帝国还落了下风,如果能得到周帝国的帮助,他们真的会愿意接受从阿拉伯半岛画一块地方的条件。以此换取周帝国的支持。
    有一个问题,自从被西班牙人撅回去之后,奥斯曼帝国似乎变得不能打了。
    这里面应该和大航海开启之后,东西方贸易从陆地上收不到过路费有关。
    邱吉尔登上战舰,手扶栏杆,看著岸边的贾璉站在那里不动。周帝国的人似乎比较重视感情,这点是可以利用的。想到这里,邱吉尔摸了摸腰间,那里有一支左轮,是贾璉的配枪,作为礼物送给他了。
    送一支左轮不是贾璉心大,不怕人家仿製,而是没有火帽的左轮,就是玩具。
    邱吉尔决定,回去之后向所有人炫耀他的左轮,同时给贾璉送来一笔订单。相信这份友谊,贾璉是不会辜负的。
    这想法邱吉尔还真有点不確定,因为他知道,左轮手枪这玩意,已经是跨时代领先的自卫武器了,有钱人家都未必愿意买。
    回到孟买的邱吉尔,立刻写信,要求沿途各地的皇家海军,发现奥斯曼帝国访问东方周帝国的船只,必须友好对待。
    只能说,眼下的带英虽然很强大,但还不够强大,没有达到巔峰期。当然了,带英没能儘快达到巔峰期,与丟失北美殖民地有很大的关係。
    这里涉及到治理成本的问题,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可不是什么不堪带英的压迫,而是自觉羽翼丰满,不想给带英缴税了。
    如果没有路易十六这个国父掺和进去,北美的独立怕是要泡汤的。
    贾璉不是没有想过,阻挠北美的独立,奈何真的是鞭长莫及啊。
    以大周现在的投送能力,別说去北美了,去澳大利亚都没整明白的,更別说渡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北美了。
    西班牙人从南美到亚洲的航线,保住还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以后的马尼拉,要作为一个贸易集散地,中转站来发展。至於暹罗等东南亚国家,贾璉真是半点兴趣都没有,不是说那些地方不值得殖民,而是成本太大了。
    有一个地方倒是必须要拿下的,那就是缅甸,夺取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太重要了,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可惜,贾璉建议牛继宗去云南,这老东西没接受,选择了留在水师衙门。这人的野心,也就是这样了,真不如王子腾。当然了,王子腾在拿下安南之后,斗志也快速的墮落了。
    实际上贾璉的斗志一开始也不高,都是逼出来的。
    热锅里热气腾腾,荷兰拿著椰子壳碗在排队,干了一个上午的活,自己给自己修战俘营,每天三顿饭,早中两顿是稀饭,晚上是乾饭。这是事先没想到的,本以为一天能有两顿吃的就不错了,毕竟他们对待找来干活的土著,就是这个水准。
    周帝国的士兵看起来凶神恶煞,却没有太凶残的伤人举动。这让俘虏们的心態变的好多了,看来投降不杀的传单是真的。
    干活时,从之前被俘的,民兵口中获悉,伊莲等十几个修女,並没有受到他想像中的羞辱,伤员也没有被杀掉。只是听说,储存的奎寧被收走了,需要的时候要向周帝国的医生申请。
    现在修女姐姐们,还在照顾伤员,並没有受到虐待。相比之下,西班牙民兵要是俘虏了周帝国的妇女……,荷西不敢多想了。
    贾璉看见李元一脸阴沉的过来时,心里微微一紧,这是遇见什么看不顺眼的事情了么?这位爷,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他,別出事情了。
    “先生,卢院长的手下,居然在给尸体开膛破肚,坏人骸骨,简直无德之极。”李元一开口,贾璉就知道原因了。
    中国人讲死者为大,人死了,还要去破坏人家的尸体,那是很过分的很不道德的行为。
    李元应该是看到了卢院长在贾璉的授意之下,组织医生解剖尸体,了解人体结构。
    “殿下莫动怒,且听贾某慢慢说。”贾璉心平气和的招呼李元,一起往外走,边散步边说话。
    “战场上枪弹无眼,子弹打进人体,必须取出来,否则伤员就是在等死。”贾璉先给他上一个概念,就是子弹伤必须取出弹头。
    “啊,是这个道理。”李元下意识的回答,认可了这个说法。
    “殿下,人隔著肚皮是看不到体內情况的,利用战场上得到的尸体进行解剖,方便大夫们了解人体结构,为今后救治我方受伤將士做知识储备,即便被人看做不道德,这个名声贾某也是愿意背的。贾某作为统帅,解剖尸体那点道德损失在我看来,与我军士兵的圣明相比,根本不重要。事情是我安排的,殿下需要人来背这个责任,贾某接下了。”
    其实李远没有亲自看见,而是他的隨从內侍看见了,跑来告诉他。
    所以李元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指责那些大夫,而是来找贾璉告状,只是没想到,贾璉居然是始作俑者。
    “这……。”李元听明白之后,顿时沉默了,他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问责了。
    道德重要么?重要,非常重要。但,也要分时候和地方。
    这段时间跟在贾璉的身边,李元的三观其实是受到了很大影响的。
    贾璉见他无语,笑著继续往前走,顺手还摸出烟来点上一支,继续道:“为上者的道德,不该具体到细枝末节之上。贾某作为统帅,打胜仗就是最大的道德,在这个前提之上,才是儘量的减少伤亡,这是次一级的道德。善待被俘的西洋人,也是道德,只不过重要性被放在最后。”
    李元听了越发的沉默了,他突然想起去陕甘视察賑济的事情,当时李清是陕甘总督,賑济的过程中,发现了好些蠹虫。
    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口口声声道德。
    嘴上说道德,实际做法却是灾民饥寒交迫,对於他们而言,安置好灾民,让灾民有一口吃的,才是最大的道德所在。
    再往上推,父皇的道德,就该是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往下推,地主应该善待佃户,至少给佃户留一口吃的,一身穿的。
    这……,真没法细想了,李元越发的沉默了。一旦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时,李元发现过往很多观念,简直就是荒唐至极的印象。
    人人都是嘴上讲道德,实际行动呢?
    士绅在乡里盘剥乡里乡亲,官员在基层大搞贪腐,所有的负担都压在底层庶民的身上。
    京城里的权贵们,整日里锦衣玉食,別说县以下的乡村了,就算是城北的贫民过的如何,他们都不会多看一眼的。
    权贵们的权利和財富来自何处?
    如果没有最底层的百姓,权利和財富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
    同理,一旦底层百姓不认可,揭竿而起了,皇权存在的基础也就没了。
    想明白这个道理的李元,后脊樑开始冒冷汗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先生,把道德掛在嘴边,有实际意义么?”李元觉得自己的魂魄都不稳了,內心深处的问题说了出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我是贾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红楼:我是贾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