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潜移默化
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贾璉,仅仅一个眼神就让沙逊心凉腿软,噔噔噔的后退三步才站稳。
贾璉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很多內容,近代中国的外辱,始於鸦片荼毒。儘管清政府本身贫弱是外辱的根源,但侵略者就是侵略者。
“此事不必再提了,你的金幣太烫手,我可不敢拿。”杀意一闪而过之后的贾璉,快速的恢復了常態,转身就走。
再不走,贾璉担心控制不住自己,动手给这孙子掐死了。屋內压抑的气氛,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掐著沙逊的脖子,令他无法发声。
贾璉出去之后,门带上的瞬间,压抑才慢慢消散,沙逊靠著墙壁缓了一阵,眼神里充满怨毒,咬碎钢牙。
亨利在外面看见贾璉脸色不悦的出来,心头一阵冷笑,暗暗的嘲讽了一番沙逊。因为宗教的缘故,魷鱼在欧洲可不是那么受欢迎的。在英国的情况要好一些,没有明著歧视魷鱼,但隱形的歧视无处不在。
“看来阁下与沙逊先生的交谈並不愉快!”亨利並不怕沙逊,说话的语气里充满了欢快。
这是贾璉没想到的,毕竟皇家海军不是东印度公司的打手么?
贾璉沉默的看著亨利,表示等待他的继续。
亨利笑道:“屋子里闷,出去边走边说。”说著做个请的手势,贾璉也不客气,先走一步。
走出去一段后,身后无人时,亨利才开口:“如果阁下能劝说归国皇帝,放弃配合路易十六的行动,我保证沙逊先生会留下令您满意的报酬。”
贾璉站住回头,毫不客气的冷笑道:“恕我直言,我对来自英吉利的保证毫无信心。”
这……。亨利顿时被挤兑的无言以对,这就是面对一个对欧洲有一定了解的人时,必须面对的痛苦。
“如果阁下没有信心,我可以让人今夜送到阁下指定的地点,不是五千磅,而是一万磅。”
亨利微微咬牙后,低声开出条件。
贾璉並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一脸狐疑的看著亨利问:“一万英镑?纸幣?”
金本位货幣是牛顿提出的,1盎司黄金等於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这个换算单位就能看出,英国人的奇葩之处。
亨利看出贾璉的心动,心头暗暗一喜,低声加强语气道:“金幣!当然也可以是金条!”
因为周松涛出访回国前,北美发生了动乱,路易十六的使者悄悄接触周松涛,被英国人知道了。所以,非常担心。但又不能弄死周松涛,毕竟人家非要派人来传信,根本拦不住。
儘管对周贸易是逆差,但对於英国资本而言,对周贸易属於不可或缺的,一旦法、周达成一致,断绝与英国商人的贸易,对於英国而言將是无法承受的打击。届时英国商人不但不能购买到茶叶这种必需品,还需要从別国商人处高价二手採购,这是英国贸易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结果。
问题是英国政府层面並不了解周国,所以做了多手准备,正常的使团来访,通过谈判来达成目的是明的,暗的则是最小的代价贿赂能够影响周国皇帝的大臣。说服周国不要干涉北美事务,作为正使的亨利,身上肩负起这个主要任务。
这种干涉不是军事层面的,但重要性不在军事层面之上。欧洲人在对周贸易中处於绝对的劣势,別看英国人是海上霸主,但也不敢赌。
这一路上,通过各种关係,亨利获取了相当多的情报,对於贾璉这个周国官员的正確认知,亨利其实是在沙逊之上的。
“暂时我无法回答你的请求,但我会认真的考虑。好了,这个事情先放著,等我从京城回来再谈。”
贾璉没有过多纠缠,就是要给亨利製造一个贾璉並不是很在意的印象。
这个时候的一万磅等价黄金,那可真的是黄金啊。
中原王朝自明万里以来,一直是银本位,並且因为大量白银的涌入,实际上白银的购买力是在不断下降的。相比之下,黄金就坚挺的多了。
可惜,中原王朝从来不是黄金的主要產地。黄金在大周能当钱用,更多的是用於打造首饰后增值销售。
亨利殷勤的送贾璉离开,目送贾璉骑马走远后,转身回到院子內,看见脸色有点难看的沙逊,不禁出言讥讽:“贾璉出身周国最顶尖的贵族家庭,沙逊阁下对於周国最顶尖贵族缺乏足够的尊重。”
沙逊被嘲讽了也是有火发不出来了,只能憋著,也没法骂什么周国人野蛮愚昧之类的话。
嗯,这个时代的东西方对比,中原王朝才是文明的象徵,欧洲的进步人士,主流观点都是一样的。十八世纪,中国才是世界灯塔。
英国使团访问乾隆朝的时候,真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带来了,带著滤镜看大清,真有舔狗的意思。
结果就这么一趟下来,乾隆的底裤被人看穿了。
贾璉为何费劲巴拉的搞那么多面子工程,不就是在儘量减少负面印象么?至少要让英国人產生一个印象,陆地上周国无敌。
出了使团驻地的贾璉,快马回京,至京城时天近黄昏,好在这个季节天黑的晚,贾璉还能趁天黑前进宫。
承辉帝第一时间接见贾璉,听取匯报。
除去与周松涛的密谈,其他的事情贾璉全都如实匯报,甚至连贿赂的事情都匯报了。
承辉帝听后非常的满意,感慨道:“不想西洋人对於鸦片买卖贼心不死,对於对本朝的关係如此重视。”
贾璉自然要加深承辉帝对欧洲的刻板印象,很自然的接过话:“西洋各国重商,英吉利一介岛国,出產不多,商业乃国之命脉。国家如此,其民亦如此。重利忘义,为获取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贿赂不过是寻常事。更多的情况下,西洋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財富,杀人夺地,奴役土著,所犯罪行,罄竹难书。以微臣之见,与西洋各国打交道,仁义道德先放一边,只讲利益即可。对英如此,对法亦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提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洋诸国,臣读史书所见,周边小国,哪一个不是得势便猖狂?”
一番话说到了承辉帝心里,忍不住点头讚许:“我天朝自身不出问题,周边小国自然不敢造次,俯首臣称。可惜贾卿少了一桩进项!”
最后话锋一转,调侃上了。气氛变得轻鬆欢快了起来。
贾璉毫不介意的自嘲道:“微臣知道自身的斤两,微臣这般闹腾,若无陛下之庇护,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这话真假多少承辉帝不得而知,但他听著心里真的高兴。
“此事交给卿去承办,实在是太正確了。如今西洋各国横行海上,世界之大,不可坐井观天,否则假於时日,必受其害。对西洋各国,保持接触,增加了解很有必要。”承辉帝在这个问题上,不自觉的深受贾璉的影响。
“陛下,臣以为必须严禁茶树外流,一经发现走私茶树,以谋逆论处。与此同时,为確保对外贸易优势,必须进一步增加水师的力量。微臣建议,应该增设水师税,凡出口茶叶,必须缴纳一部分利益,用於壮大水师建设。再者,水师一词应改为海军,彰显国策之重视。”贾璉很正式的发出建议,茶叶作为对外贸易的拳头產品,怎么重视都不过分。那些为谋私利而祸害整个国家利益的人,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承辉帝听到这些建议,表示认可的点点头:“朕会认真考虑,此事还需內阁配合。”
只能说,太祖內阁制度的巨大惯性还在,承辉帝也秉承了这个理念,必须尊重內阁权利。
其实,这是个好事,贾璉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又回到是否答应与法兰西合作的问题上。
“眼下国內尚有不稳之处,本朝应致力於安內的同时,壮大自身力量。法兰西国王邀请介入北美殖民地之事,不符合我国利益,应礼貌回绝。英吉利使者愿意奉上一万磅的金幣,微臣代陛下收下冲入內库,也不枉他们跑一趟的辛苦。”
承辉帝被这话给逗乐了,忍著笑道:“嗯,贾卿收钱办事,没毛病!”
贾璉心目中大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变的很多,但他只有一个人,想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无奈的很。接下来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人才之上。不敢说顛覆大周的体制和文化,至少要培养一大批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愿意接受自然科学观念的群体。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国库以及內库收入中,对外贸易收入占比与日俱增。臣非重商,而是从国家財政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西洋列强掠夺全世界財富的同时,相互之间斗爭不休。最终会以军事手段展现出来。其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必定远超国內。时间长了,以西洋各国的德行,早晚会打上门来。反观国內,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氛围中,自以为天下无敌之辈比比皆是。此辈將內外利益瓜分殆尽,窃据朝堂,文官忙於內斗,武將兵为私有。不可视而不见,否则王朝更替不远也。”
贾璉必须把话说的很重,这才能引起承辉帝的重视,当然也没打算一次说服他就是了,多说几次总能起作用的。
承辉帝听著不置可否,只是点头道:“卿之心,朕明白。出门办事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日,后续接待工作,还要卿出力辛苦。”
“此为人臣之本分!不敢当辛苦二字。”贾璉知道这就是端茶送客了,起身告辞。
出了皇宫,贾璉不禁感慨,这就是制度性的问题,皇帝的眼光再长远,先看的还是屁股下面的位置稳不稳。
造反的代价太大了,改造整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需要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
从变革的角度出发,还是要先改造思想。这个很难,但必须去做。
为什么说很难呢?没有经歷过列强打上门来,按著头签丧权辱国条约的痛苦,国人是很难改变既有观念的。
从近代史看,改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改成了下跪,这部分人的嗓门还大,他跪著,你就必须跪著。
否则这些人就会像对待异端一样,衝著你狺狺狂吠,还要把你架在火上烧死。
而另外一部分人,他们从祖先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吸收外部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土文化,誓要改天换地。
这一部分人有信仰,有行动力,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贾璉没有那么伟大,但他愿意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改变点什么,至少让更多的国人,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回到家中,有一天假期的贾璉,自然要先去拜见贾母,走一个孝子贤孙的流程。
不料见贾母时才发现有客人在,薛姨妈和薛宝釵都在场,一个坐在王夫人身边,宝釵站身后。
贾璉入內,上前见礼,隨后一一问候,轮到薛姨妈和宝釵时,贾璉多说了一句:“国事繁忙,没能抽空去拜见,失礼了!”
薛姨妈赶紧站起,侧身让过贾璉的行礼,回一句道:“璉哥儿哪里话来,你为朝廷重臣,我不过一介妇人,当不得!”
宝釵在一旁道:“见过璉哥哥!薛家之事,哥哥出了大力气,妹妹在此郑重谢过。”
贾璉还礼道:“都是亲切,不必客气。”
没有多留,贾璉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显怀的王熙凤在屋內躲热,得知贾璉回来,起身响应:“爷可见到了薛姑妈和宝釵妹妹?”
贾璉笑道:“在老太太那见著了,屋里那么些人,聚在一起,她们也不怕中暑。”
王熙凤掩著嘴笑道:“爷最促狭,哪有如此不堪?”
洗脸更衣后,贾璉坐下喝一碗冰镇酸梅汤,冷意从冰鉴中流出来,很是愜意道:“这天就该安心的呆自家院子里才舒坦。”
王熙凤道:“薛家老宅此前住的少,冰窖里没存货。薛姑妈要送宝釵候选,不料今年国丧,事情算是黄了。”
正说著呢,帘子挑起,平儿与桂香也到了,连带著各自丫鬟,屋內人一下多了。
王熙凤想到贾璉调侃老太太那边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贾璉也想到了,顿时有迴旋鏢打脸之感。
(本章完)
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贾璉,仅仅一个眼神就让沙逊心凉腿软,噔噔噔的后退三步才站稳。
贾璉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很多內容,近代中国的外辱,始於鸦片荼毒。儘管清政府本身贫弱是外辱的根源,但侵略者就是侵略者。
“此事不必再提了,你的金幣太烫手,我可不敢拿。”杀意一闪而过之后的贾璉,快速的恢復了常態,转身就走。
再不走,贾璉担心控制不住自己,动手给这孙子掐死了。屋內压抑的气氛,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掐著沙逊的脖子,令他无法发声。
贾璉出去之后,门带上的瞬间,压抑才慢慢消散,沙逊靠著墙壁缓了一阵,眼神里充满怨毒,咬碎钢牙。
亨利在外面看见贾璉脸色不悦的出来,心头一阵冷笑,暗暗的嘲讽了一番沙逊。因为宗教的缘故,魷鱼在欧洲可不是那么受欢迎的。在英国的情况要好一些,没有明著歧视魷鱼,但隱形的歧视无处不在。
“看来阁下与沙逊先生的交谈並不愉快!”亨利並不怕沙逊,说话的语气里充满了欢快。
这是贾璉没想到的,毕竟皇家海军不是东印度公司的打手么?
贾璉沉默的看著亨利,表示等待他的继续。
亨利笑道:“屋子里闷,出去边走边说。”说著做个请的手势,贾璉也不客气,先走一步。
走出去一段后,身后无人时,亨利才开口:“如果阁下能劝说归国皇帝,放弃配合路易十六的行动,我保证沙逊先生会留下令您满意的报酬。”
贾璉站住回头,毫不客气的冷笑道:“恕我直言,我对来自英吉利的保证毫无信心。”
这……。亨利顿时被挤兑的无言以对,这就是面对一个对欧洲有一定了解的人时,必须面对的痛苦。
“如果阁下没有信心,我可以让人今夜送到阁下指定的地点,不是五千磅,而是一万磅。”
亨利微微咬牙后,低声开出条件。
贾璉並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一脸狐疑的看著亨利问:“一万英镑?纸幣?”
金本位货幣是牛顿提出的,1盎司黄金等於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这个换算单位就能看出,英国人的奇葩之处。
亨利看出贾璉的心动,心头暗暗一喜,低声加强语气道:“金幣!当然也可以是金条!”
因为周松涛出访回国前,北美发生了动乱,路易十六的使者悄悄接触周松涛,被英国人知道了。所以,非常担心。但又不能弄死周松涛,毕竟人家非要派人来传信,根本拦不住。
儘管对周贸易是逆差,但对於英国资本而言,对周贸易属於不可或缺的,一旦法、周达成一致,断绝与英国商人的贸易,对於英国而言將是无法承受的打击。届时英国商人不但不能购买到茶叶这种必需品,还需要从別国商人处高价二手採购,这是英国贸易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结果。
问题是英国政府层面並不了解周国,所以做了多手准备,正常的使团来访,通过谈判来达成目的是明的,暗的则是最小的代价贿赂能够影响周国皇帝的大臣。说服周国不要干涉北美事务,作为正使的亨利,身上肩负起这个主要任务。
这种干涉不是军事层面的,但重要性不在军事层面之上。欧洲人在对周贸易中处於绝对的劣势,別看英国人是海上霸主,但也不敢赌。
这一路上,通过各种关係,亨利获取了相当多的情报,对於贾璉这个周国官员的正確认知,亨利其实是在沙逊之上的。
“暂时我无法回答你的请求,但我会认真的考虑。好了,这个事情先放著,等我从京城回来再谈。”
贾璉没有过多纠缠,就是要给亨利製造一个贾璉並不是很在意的印象。
这个时候的一万磅等价黄金,那可真的是黄金啊。
中原王朝自明万里以来,一直是银本位,並且因为大量白银的涌入,实际上白银的购买力是在不断下降的。相比之下,黄金就坚挺的多了。
可惜,中原王朝从来不是黄金的主要產地。黄金在大周能当钱用,更多的是用於打造首饰后增值销售。
亨利殷勤的送贾璉离开,目送贾璉骑马走远后,转身回到院子內,看见脸色有点难看的沙逊,不禁出言讥讽:“贾璉出身周国最顶尖的贵族家庭,沙逊阁下对於周国最顶尖贵族缺乏足够的尊重。”
沙逊被嘲讽了也是有火发不出来了,只能憋著,也没法骂什么周国人野蛮愚昧之类的话。
嗯,这个时代的东西方对比,中原王朝才是文明的象徵,欧洲的进步人士,主流观点都是一样的。十八世纪,中国才是世界灯塔。
英国使团访问乾隆朝的时候,真是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带来了,带著滤镜看大清,真有舔狗的意思。
结果就这么一趟下来,乾隆的底裤被人看穿了。
贾璉为何费劲巴拉的搞那么多面子工程,不就是在儘量减少负面印象么?至少要让英国人產生一个印象,陆地上周国无敌。
出了使团驻地的贾璉,快马回京,至京城时天近黄昏,好在这个季节天黑的晚,贾璉还能趁天黑前进宫。
承辉帝第一时间接见贾璉,听取匯报。
除去与周松涛的密谈,其他的事情贾璉全都如实匯报,甚至连贿赂的事情都匯报了。
承辉帝听后非常的满意,感慨道:“不想西洋人对於鸦片买卖贼心不死,对於对本朝的关係如此重视。”
贾璉自然要加深承辉帝对欧洲的刻板印象,很自然的接过话:“西洋各国重商,英吉利一介岛国,出產不多,商业乃国之命脉。国家如此,其民亦如此。重利忘义,为获取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贿赂不过是寻常事。更多的情况下,西洋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財富,杀人夺地,奴役土著,所犯罪行,罄竹难书。以微臣之见,与西洋各国打交道,仁义道德先放一边,只讲利益即可。对英如此,对法亦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提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洋诸国,臣读史书所见,周边小国,哪一个不是得势便猖狂?”
一番话说到了承辉帝心里,忍不住点头讚许:“我天朝自身不出问题,周边小国自然不敢造次,俯首臣称。可惜贾卿少了一桩进项!”
最后话锋一转,调侃上了。气氛变得轻鬆欢快了起来。
贾璉毫不介意的自嘲道:“微臣知道自身的斤两,微臣这般闹腾,若无陛下之庇护,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这话真假多少承辉帝不得而知,但他听著心里真的高兴。
“此事交给卿去承办,实在是太正確了。如今西洋各国横行海上,世界之大,不可坐井观天,否则假於时日,必受其害。对西洋各国,保持接触,增加了解很有必要。”承辉帝在这个问题上,不自觉的深受贾璉的影响。
“陛下,臣以为必须严禁茶树外流,一经发现走私茶树,以谋逆论处。与此同时,为確保对外贸易优势,必须进一步增加水师的力量。微臣建议,应该增设水师税,凡出口茶叶,必须缴纳一部分利益,用於壮大水师建设。再者,水师一词应改为海军,彰显国策之重视。”贾璉很正式的发出建议,茶叶作为对外贸易的拳头產品,怎么重视都不过分。那些为谋私利而祸害整个国家利益的人,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承辉帝听到这些建议,表示认可的点点头:“朕会认真考虑,此事还需內阁配合。”
只能说,太祖內阁制度的巨大惯性还在,承辉帝也秉承了这个理念,必须尊重內阁权利。
其实,这是个好事,贾璉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又回到是否答应与法兰西合作的问题上。
“眼下国內尚有不稳之处,本朝应致力於安內的同时,壮大自身力量。法兰西国王邀请介入北美殖民地之事,不符合我国利益,应礼貌回绝。英吉利使者愿意奉上一万磅的金幣,微臣代陛下收下冲入內库,也不枉他们跑一趟的辛苦。”
承辉帝被这话给逗乐了,忍著笑道:“嗯,贾卿收钱办事,没毛病!”
贾璉心目中大周的问题很多,需要改变的很多,但他只有一个人,想要做的事情却很多,无奈的很。接下来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培养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人才之上。不敢说顛覆大周的体制和文化,至少要培养一大批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愿意接受自然科学观念的群体。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国库以及內库收入中,对外贸易收入占比与日俱增。臣非重商,而是从国家財政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西洋列强掠夺全世界財富的同时,相互之间斗爭不休。最终会以军事手段展现出来。其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必定远超国內。时间长了,以西洋各国的德行,早晚会打上门来。反观国內,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氛围中,自以为天下无敌之辈比比皆是。此辈將內外利益瓜分殆尽,窃据朝堂,文官忙於內斗,武將兵为私有。不可视而不见,否则王朝更替不远也。”
贾璉必须把话说的很重,这才能引起承辉帝的重视,当然也没打算一次说服他就是了,多说几次总能起作用的。
承辉帝听著不置可否,只是点头道:“卿之心,朕明白。出门办事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日,后续接待工作,还要卿出力辛苦。”
“此为人臣之本分!不敢当辛苦二字。”贾璉知道这就是端茶送客了,起身告辞。
出了皇宫,贾璉不禁感慨,这就是制度性的问题,皇帝的眼光再长远,先看的还是屁股下面的位置稳不稳。
造反的代价太大了,改造整个国家人民的思想,需要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
从变革的角度出发,还是要先改造思想。这个很难,但必须去做。
为什么说很难呢?没有经歷过列强打上门来,按著头签丧权辱国条约的痛苦,国人是很难改变既有观念的。
从近代史看,改变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改成了下跪,这部分人的嗓门还大,他跪著,你就必须跪著。
否则这些人就会像对待异端一样,衝著你狺狺狂吠,还要把你架在火上烧死。
而另外一部分人,他们从祖先的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吸收外部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土文化,誓要改天换地。
这一部分人有信仰,有行动力,不怕流血,不怕牺牲。
贾璉没有那么伟大,但他愿意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改变点什么,至少让更多的国人,看到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
回到家中,有一天假期的贾璉,自然要先去拜见贾母,走一个孝子贤孙的流程。
不料见贾母时才发现有客人在,薛姨妈和薛宝釵都在场,一个坐在王夫人身边,宝釵站身后。
贾璉入內,上前见礼,隨后一一问候,轮到薛姨妈和宝釵时,贾璉多说了一句:“国事繁忙,没能抽空去拜见,失礼了!”
薛姨妈赶紧站起,侧身让过贾璉的行礼,回一句道:“璉哥儿哪里话来,你为朝廷重臣,我不过一介妇人,当不得!”
宝釵在一旁道:“见过璉哥哥!薛家之事,哥哥出了大力气,妹妹在此郑重谢过。”
贾璉还礼道:“都是亲切,不必客气。”
没有多留,贾璉便回了自己的院子,显怀的王熙凤在屋內躲热,得知贾璉回来,起身响应:“爷可见到了薛姑妈和宝釵妹妹?”
贾璉笑道:“在老太太那见著了,屋里那么些人,聚在一起,她们也不怕中暑。”
王熙凤掩著嘴笑道:“爷最促狭,哪有如此不堪?”
洗脸更衣后,贾璉坐下喝一碗冰镇酸梅汤,冷意从冰鉴中流出来,很是愜意道:“这天就该安心的呆自家院子里才舒坦。”
王熙凤道:“薛家老宅此前住的少,冰窖里没存货。薛姑妈要送宝釵候选,不料今年国丧,事情算是黄了。”
正说著呢,帘子挑起,平儿与桂香也到了,连带著各自丫鬟,屋內人一下多了。
王熙凤想到贾璉调侃老太太那边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贾璉也想到了,顿时有迴旋鏢打脸之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