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顶撞
(標题是正经的!)
你这是有多看不起贾璉,才用直鉤钓鱼?
承辉帝在心里吐槽!以前看李驰就不太顺眼,如今忍不住带上点厌恶的情绪。
啥意思呢?你这玩的也太低级了,这么大岁数了,忽悠一个孩子,还没能得逞?
关键是贾璉也很刚,直接装傻,我听不懂。
这才造成了郭衍的笑场。
孔照內心:自负之辈也!
梁道远內心:这是没吃过亏!
李三江內心:还好我缓了一手,不然丟人的就是我。
郭衍內心:我都得供著这个小祖宗。
只能说,贾璉的年龄很有欺骗性,李驰一时不察所致。
“哈哈,失言,失言。”李驰很乾脆的认错,这让贾璉给他的评级又加了点分。
换成別人,刚才大致是要恼羞成怒的,但李驰就这么认了。
贾璉提起小心,在场的哪一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轮不到自己张扬。
孔照缓缓起身,冲承辉帝拱手:“陛下,臣以为,可下詔各部门自查吃空餉之事,並严令京师各部门,不得漂没,一经查证,严惩不贷。”
最后的严惩不贷看著嚇人,实际上前面的话才是重点,这叫“既往不咎,知错不改,下次再犯。”孔照能不知道这一笔烂仗么?士大夫的体面还是要照顾周全的。照顾到直接不提那帮人安排人去吃空餉的程度。主要这其中牵扯的人太多,甚至牵扯到李元。
承辉帝抬手示意孔照坐下,並没有对其言论给与评价,而是看向贾璉道:“贾璉,漂没一事,你觉得能禁止么?不要害怕,大胆讲。”
大胆讲?陛下啥意思?这是我的能置喙的事情么?
这是不把我坑死不罢休的节奏啊。
贾璉心不甘情不愿的站起来,表情自然很难看,各位阁臣倒是紧张了起来。
承辉帝这个人,心思很难捉摸,鬼知道他跟贾璉事先都说了啥,借他的嘴放风。
“陛下,臣所知不多,京官生活不易,倒是知道一二。要不,给京官加俸?”
贾璉小心翼翼的说完后,一干阁臣的表情都是微微一变,这招以退为进,確实是狠招。
加俸,加多少?这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么?
加一两是加,加一文也是加。
承辉帝压压手,示意贾璉落座后,这才对诸位阁臣道:“这是个不错的思路,先加俸,再禁止漂没。嗯,各位爱卿都说说看,有何办法杜绝该陋习。今日诸卿畅所欲言!”
李三江开口道:“陛下,朝廷铸银幣至今,並不能满足市面上所需。各地税银收上来后,都需要重铸一遍,火耗没有统一標准,问题很多。臣以为,可令各省就地铸银幣,火耗所得,一部分上交户部,一部分作为地方官员收入的补充。”
这是火耗归公的一个变种,但是在贾璉看来,居心险恶。
可惜,这是內阁会议,贾璉没有开口的余地,只能阴沉著一张脸听著。
承辉帝很明显注意到贾璉表情的阴沉,心里默默的盘算此举带来的后果,忍不住也皱眉。
铸幣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为了搞钱,为了財政。现在你建议铸幣权下沉?
李三江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心里不免得意时,发现现场其他人的表情非常平静,这很不正常。再飞快的瞟一眼皇帝,可谓面无表情。
李三江赶紧找补:“此臣一点拙见!”
不置可否的承辉帝做手势示意他落座,心里默默:说的很好,以后別说了。
內阁就这么点人,都能搞出这些么蛾子,可见朝廷官员在財政一道缺陷。
是对財政不敏感么?非也,是只惦记个人的那点得失。
承辉帝心里给李三江也定了性,就你还想兼任尚书,这一任之后,准备滚蛋吧。
眼神落到梁道远脸上,作为次辅的梁道远也只能起身:“臣思虑良久,並无所得。財政一道,臣所知不多,不敢妄言,恳请陛下容臣回去想想,再行上奏。”
心情糟糕的承辉帝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直接问:“哪位爱卿还有高见?没有的话,回去好好想想,都上一份摺子言此事。”
好在今天就是个吹风会,承辉帝要借各位阁臣的嘴,把漂没的风放出去。
“下一个议题,民间禁绝火器,有官员胆大妄为,將最新火器卖给商家,万一落到反贼的手里呢?此举,形同谋逆,各位爱卿,议一议。”
承辉帝强行更换了话题,並让裘世安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调查报告,贾璉都有一份。
【经查,涉事官员为驻守金陵的神机营参將王xx,副將牛xx。二人合谋,以一百两一桿的价格,出售所装备的新式火銃一百杆,所得好处私分。领兵统制牛继宗不知情。】
具体细节不提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承辉帝见群臣不言,直接点名:“和水卿,你来说。”
被点名的李三江只能站起抱手:“陛下,臣於漕运总督任上,听闻民间白莲教活动,也曾上奏言说此事,今陛下垂询,臣所虑者,恐此物落入反贼之手。”
你还真別说,这次李三江的话就很对承辉帝的胃口,至少他有这方面的敏感!
其实是报告上写的清楚,形同谋逆。
贾璉又开始犯困了,新式火銃的事情,对他来说没啥可说的。白莲教三个字一点都不提神,毕竟小时候课本上提到白莲教,用的是“起义”两个字。
镇压民变这种事情,贾璉是不想再做第二次了。
走神的贾璉就看著几个阁臣突然精神了起来,拿白莲教的事情大做文章,一副必须扼杀的样子。多大仇?多大恨?
哦,这是专业造反组织,那没事了。
你说这些文臣们最怕什么?外敌打过来都不带皱眉的,他们就怕內部的造反。
这当然是没有发生之前了,发生之后呢,伱再看几位阁臣,没一个主动请缨的。
贾璉算是看透这些文臣了,不是没能力,只是没啥担当。
通俗一点,拿著ceo的待遇,却把自己当做打工人。
咦,好像我也是这么想的,那算了,不批判他们了。这迴旋鏢来的太快了。
走神的贾璉今天没有记录任务,另外两个舍人正在奋笔疾书,努力表现。最近陛下多有不满,这饭碗要砸,前程要毁,必须努力表现了。
无聊的贾璉拿起面前的报告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就来劲了。
这白莲教进入大周朝之后,还真就搞过三次事情。都是发生在太上皇年间。
规模都不大,每次都是因为行事不够机密,三次都被及时扼杀。
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济州码头,闻香教突袭占领码头得手后攻城,知府率先跑路,导致济州陷落,一时间甚囂尘上,后来是济南巡抚带兵剿灭。
看资料,那一次杀了个人头滚滚,三万人因此丧命。
道理很简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但作为勛贵,贾璉很纠结。上次去郧阳也是如此。
承辉帝登基后,零零散散的地方也匯报了十几起发现白莲教的情况,总之不论什么组织,地方官员都会扣一顶白莲教的帽子。相比之下,龙禁尉严禁多了,报告里標註的很清楚。
贾璉突然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天理教,这波人好像就在京师活动。
念及於此,贾璉突然打起了精神,仔细的看完这份报告,发现龙禁尉並没有提到。
贾璉忍不住皱眉,毕竟真实歷史上,这帮人是真的付出行动了。
具体哪一年,外掛都没用,当初也就是在某本书上扫一眼,没看时间。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承辉帝注意到贾璉的表情变化,想到这廝之前打瞌睡,忍不住想敲打一下。
“贾璉,想中午吃啥呢?”承辉帝理所当然的认为,这狗东西又在摸鱼。
被惊醒的贾璉惊的站起:“啊,陛下有事?”
换成別的臣子呢,一个失仪没跑了,一个月俸禄肯定没了。
但这是贾璉啊,承辉帝就是想为难他,没打算收拾他。
“朕问你在想啥?”承辉帝总算找到了点调剂来缓和无聊的气氛。是真的无聊,阁臣们对待白莲教是认真的,各种办法都想到了,什么严厉督促地方之类的。
总是不能说到问题的本质上,本质是百姓生活没盼头,这才要找寄託。朝廷指望不上,不得指望別的么?
这帮阁臣肯定不是废物,但心思肯定不跟皇帝一个赛道。
“臣在想,太上皇大寿在即,要不要在京师搞一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承辉帝听了想骂娘,竖子,你是多喜欢搞事?京城这些日子,被折腾的还少么?
难怪你没接受地方帮派的好处,感情你在这等著呢,五城兵马司的人是你爹么?
“坐下,闭嘴!”承辉帝果断的开口,贾璉熟练的坐下,闭嘴。
会议最终形成了两项决议,却与吃空餉和漂没毫无关係。
其一,私卖军火的官员斩立决,涉事商家拿下后严查背景。其二,用最严厉的语气,发一道公文,严查白莲教在全国的活动。
就在承辉帝准备宣布散会时,贾璉却站起道:“陛下,白莲教要查,但不能是地方官府去查,龙禁尉负责查案即可。”
话音刚落,群臣色变,梁道远气急败坏道:“竖子,此內阁会议,怎敢妄言?”
贾璉这次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而是硬顶回去:“陛下,交给地方官府,意味著他们可以隨意的给百姓扣一顶教匪的帽子,夺人家產。不是臣不放心地方官员的操守,实在是臣见的太多了,郧阳民变乃人祸。”
新入阁的三位,此刻总算见识到贾璉的“跋扈”,当著阁臣的面,对形成的决议质疑。
仅仅质疑还罢了,直接喊出了“人祸!”
承辉帝並没有发火,而是看向了孔照,首辅大人缓缓回答:“暗查即可,各地方官府,只能暗查,掌握信息后上报,不可轻举妄动。”
贾璉听了嗤的一声冷笑道:“没好处的事情,地方衙役不会当一回事的,暗查?如查吧!”
孔照可不是其他人,直接一顶黑锅扣上来:“陛下,老臣无能,请乞骸骨。”
一傢伙给皇帝架起来了,承辉帝皱眉道:“孔相,何出此言?”
都不用“爱卿”称呼了,可见承辉帝之恼火。
孔照闭口不远,闭目垂立,贾璉算是见识到这老东西的厉害。
承辉帝这才扭头对贾璉道:“顶撞阁臣,罚奉一年,闭门思过三日。滚!”
贾璉二话不说,直接就走,承辉帝看著他走也没说话,阴沉著一张脸。
孔照心头一阵冰凉,好不容易抓到这个机会,给那个小子狠狠的一击,没曾想竟是这么一个结果。请辞的话不能再说了,陛下会来真的。
承辉帝果然借著惩罚贾璉这事情做文章了:“贾璉虽莽撞了点,但所言极是。大周民变,多为人祸所致。个別官员的操守,还不如个biao子。就按贾璉的意见办,龙禁尉去查。”
一锤定音!
群臣肃然,心头髮颤。
没能阻挡龙禁尉伸出去的手,孔照並不失望,因为他必须这么做。一个过度內阁,能继续做首辅,不是因为孔照能干,是因为他够配合。
“臣领旨!”孔照果断配合,他的反抗都是有弹性的,该做的做个样子。
甚至连打击贾璉,都是在做样子,因为他知道,內阁根本奈何不了贾璉。
余者跟上,遂议定並执行。
无论如何,今天的內阁会议消息,不脛而走。
孔照收拾贾璉,自然是引来一片讚誉。能让这廝被罚一年的俸禄,晚上不少人的下酒菜就有了。不少京官当眾不说,私下里闭门喝酒閒聊的时候,还是比较公允的。
【各位阁老,还不如贾璉关心京官。】
【是啊,贾璉虽恶,待下极佳,也能体会到京官的苦处。】
这一类的话在京官清流之间广泛流传,这是谁都没想到的结果。
当事人贾璉先回了研发司,走之前下了八分公文,让人交到户部,表示这八个人的被研发司撤了,停止发放俸禄。
咣当一声盖了列印,贾璉起身,冷笑著环视四周,抬著头出了研发司。
“三天之后,贾某又是一条好汉!”临走,还不忘记放一句狠话。
(本章完)
(標题是正经的!)
你这是有多看不起贾璉,才用直鉤钓鱼?
承辉帝在心里吐槽!以前看李驰就不太顺眼,如今忍不住带上点厌恶的情绪。
啥意思呢?你这玩的也太低级了,这么大岁数了,忽悠一个孩子,还没能得逞?
关键是贾璉也很刚,直接装傻,我听不懂。
这才造成了郭衍的笑场。
孔照內心:自负之辈也!
梁道远內心:这是没吃过亏!
李三江內心:还好我缓了一手,不然丟人的就是我。
郭衍內心:我都得供著这个小祖宗。
只能说,贾璉的年龄很有欺骗性,李驰一时不察所致。
“哈哈,失言,失言。”李驰很乾脆的认错,这让贾璉给他的评级又加了点分。
换成別人,刚才大致是要恼羞成怒的,但李驰就这么认了。
贾璉提起小心,在场的哪一个不是千年的狐狸,轮不到自己张扬。
孔照缓缓起身,冲承辉帝拱手:“陛下,臣以为,可下詔各部门自查吃空餉之事,並严令京师各部门,不得漂没,一经查证,严惩不贷。”
最后的严惩不贷看著嚇人,实际上前面的话才是重点,这叫“既往不咎,知错不改,下次再犯。”孔照能不知道这一笔烂仗么?士大夫的体面还是要照顾周全的。照顾到直接不提那帮人安排人去吃空餉的程度。主要这其中牵扯的人太多,甚至牵扯到李元。
承辉帝抬手示意孔照坐下,並没有对其言论给与评价,而是看向贾璉道:“贾璉,漂没一事,你觉得能禁止么?不要害怕,大胆讲。”
大胆讲?陛下啥意思?这是我的能置喙的事情么?
这是不把我坑死不罢休的节奏啊。
贾璉心不甘情不愿的站起来,表情自然很难看,各位阁臣倒是紧张了起来。
承辉帝这个人,心思很难捉摸,鬼知道他跟贾璉事先都说了啥,借他的嘴放风。
“陛下,臣所知不多,京官生活不易,倒是知道一二。要不,给京官加俸?”
贾璉小心翼翼的说完后,一干阁臣的表情都是微微一变,这招以退为进,確实是狠招。
加俸,加多少?这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么?
加一两是加,加一文也是加。
承辉帝压压手,示意贾璉落座后,这才对诸位阁臣道:“这是个不错的思路,先加俸,再禁止漂没。嗯,各位爱卿都说说看,有何办法杜绝该陋习。今日诸卿畅所欲言!”
李三江开口道:“陛下,朝廷铸银幣至今,並不能满足市面上所需。各地税银收上来后,都需要重铸一遍,火耗没有统一標准,问题很多。臣以为,可令各省就地铸银幣,火耗所得,一部分上交户部,一部分作为地方官员收入的补充。”
这是火耗归公的一个变种,但是在贾璉看来,居心险恶。
可惜,这是內阁会议,贾璉没有开口的余地,只能阴沉著一张脸听著。
承辉帝很明显注意到贾璉表情的阴沉,心里默默的盘算此举带来的后果,忍不住也皱眉。
铸幣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为了搞钱,为了財政。现在你建议铸幣权下沉?
李三江觉得自己说的很有道理,心里不免得意时,发现现场其他人的表情非常平静,这很不正常。再飞快的瞟一眼皇帝,可谓面无表情。
李三江赶紧找补:“此臣一点拙见!”
不置可否的承辉帝做手势示意他落座,心里默默:说的很好,以后別说了。
內阁就这么点人,都能搞出这些么蛾子,可见朝廷官员在財政一道缺陷。
是对財政不敏感么?非也,是只惦记个人的那点得失。
承辉帝心里给李三江也定了性,就你还想兼任尚书,这一任之后,准备滚蛋吧。
眼神落到梁道远脸上,作为次辅的梁道远也只能起身:“臣思虑良久,並无所得。財政一道,臣所知不多,不敢妄言,恳请陛下容臣回去想想,再行上奏。”
心情糟糕的承辉帝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直接问:“哪位爱卿还有高见?没有的话,回去好好想想,都上一份摺子言此事。”
好在今天就是个吹风会,承辉帝要借各位阁臣的嘴,把漂没的风放出去。
“下一个议题,民间禁绝火器,有官员胆大妄为,將最新火器卖给商家,万一落到反贼的手里呢?此举,形同谋逆,各位爱卿,议一议。”
承辉帝强行更换了话题,並让裘世安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调查报告,贾璉都有一份。
【经查,涉事官员为驻守金陵的神机营参將王xx,副將牛xx。二人合谋,以一百两一桿的价格,出售所装备的新式火銃一百杆,所得好处私分。领兵统制牛继宗不知情。】
具体细节不提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承辉帝见群臣不言,直接点名:“和水卿,你来说。”
被点名的李三江只能站起抱手:“陛下,臣於漕运总督任上,听闻民间白莲教活动,也曾上奏言说此事,今陛下垂询,臣所虑者,恐此物落入反贼之手。”
你还真別说,这次李三江的话就很对承辉帝的胃口,至少他有这方面的敏感!
其实是报告上写的清楚,形同谋逆。
贾璉又开始犯困了,新式火銃的事情,对他来说没啥可说的。白莲教三个字一点都不提神,毕竟小时候课本上提到白莲教,用的是“起义”两个字。
镇压民变这种事情,贾璉是不想再做第二次了。
走神的贾璉就看著几个阁臣突然精神了起来,拿白莲教的事情大做文章,一副必须扼杀的样子。多大仇?多大恨?
哦,这是专业造反组织,那没事了。
你说这些文臣们最怕什么?外敌打过来都不带皱眉的,他们就怕內部的造反。
这当然是没有发生之前了,发生之后呢,伱再看几位阁臣,没一个主动请缨的。
贾璉算是看透这些文臣了,不是没能力,只是没啥担当。
通俗一点,拿著ceo的待遇,却把自己当做打工人。
咦,好像我也是这么想的,那算了,不批判他们了。这迴旋鏢来的太快了。
走神的贾璉今天没有记录任务,另外两个舍人正在奋笔疾书,努力表现。最近陛下多有不满,这饭碗要砸,前程要毁,必须努力表现了。
无聊的贾璉拿起面前的报告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就来劲了。
这白莲教进入大周朝之后,还真就搞过三次事情。都是发生在太上皇年间。
规模都不大,每次都是因为行事不够机密,三次都被及时扼杀。
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济州码头,闻香教突袭占领码头得手后攻城,知府率先跑路,导致济州陷落,一时间甚囂尘上,后来是济南巡抚带兵剿灭。
看资料,那一次杀了个人头滚滚,三万人因此丧命。
道理很简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但作为勛贵,贾璉很纠结。上次去郧阳也是如此。
承辉帝登基后,零零散散的地方也匯报了十几起发现白莲教的情况,总之不论什么组织,地方官员都会扣一顶白莲教的帽子。相比之下,龙禁尉严禁多了,报告里標註的很清楚。
贾璉突然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天理教,这波人好像就在京师活动。
念及於此,贾璉突然打起了精神,仔细的看完这份报告,发现龙禁尉並没有提到。
贾璉忍不住皱眉,毕竟真实歷史上,这帮人是真的付出行动了。
具体哪一年,外掛都没用,当初也就是在某本书上扫一眼,没看时间。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承辉帝注意到贾璉的表情变化,想到这廝之前打瞌睡,忍不住想敲打一下。
“贾璉,想中午吃啥呢?”承辉帝理所当然的认为,这狗东西又在摸鱼。
被惊醒的贾璉惊的站起:“啊,陛下有事?”
换成別的臣子呢,一个失仪没跑了,一个月俸禄肯定没了。
但这是贾璉啊,承辉帝就是想为难他,没打算收拾他。
“朕问你在想啥?”承辉帝总算找到了点调剂来缓和无聊的气氛。是真的无聊,阁臣们对待白莲教是认真的,各种办法都想到了,什么严厉督促地方之类的。
总是不能说到问题的本质上,本质是百姓生活没盼头,这才要找寄託。朝廷指望不上,不得指望別的么?
这帮阁臣肯定不是废物,但心思肯定不跟皇帝一个赛道。
“臣在想,太上皇大寿在即,要不要在京师搞一次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承辉帝听了想骂娘,竖子,你是多喜欢搞事?京城这些日子,被折腾的还少么?
难怪你没接受地方帮派的好处,感情你在这等著呢,五城兵马司的人是你爹么?
“坐下,闭嘴!”承辉帝果断的开口,贾璉熟练的坐下,闭嘴。
会议最终形成了两项决议,却与吃空餉和漂没毫无关係。
其一,私卖军火的官员斩立决,涉事商家拿下后严查背景。其二,用最严厉的语气,发一道公文,严查白莲教在全国的活动。
就在承辉帝准备宣布散会时,贾璉却站起道:“陛下,白莲教要查,但不能是地方官府去查,龙禁尉负责查案即可。”
话音刚落,群臣色变,梁道远气急败坏道:“竖子,此內阁会议,怎敢妄言?”
贾璉这次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而是硬顶回去:“陛下,交给地方官府,意味著他们可以隨意的给百姓扣一顶教匪的帽子,夺人家產。不是臣不放心地方官员的操守,实在是臣见的太多了,郧阳民变乃人祸。”
新入阁的三位,此刻总算见识到贾璉的“跋扈”,当著阁臣的面,对形成的决议质疑。
仅仅质疑还罢了,直接喊出了“人祸!”
承辉帝並没有发火,而是看向了孔照,首辅大人缓缓回答:“暗查即可,各地方官府,只能暗查,掌握信息后上报,不可轻举妄动。”
贾璉听了嗤的一声冷笑道:“没好处的事情,地方衙役不会当一回事的,暗查?如查吧!”
孔照可不是其他人,直接一顶黑锅扣上来:“陛下,老臣无能,请乞骸骨。”
一傢伙给皇帝架起来了,承辉帝皱眉道:“孔相,何出此言?”
都不用“爱卿”称呼了,可见承辉帝之恼火。
孔照闭口不远,闭目垂立,贾璉算是见识到这老东西的厉害。
承辉帝这才扭头对贾璉道:“顶撞阁臣,罚奉一年,闭门思过三日。滚!”
贾璉二话不说,直接就走,承辉帝看著他走也没说话,阴沉著一张脸。
孔照心头一阵冰凉,好不容易抓到这个机会,给那个小子狠狠的一击,没曾想竟是这么一个结果。请辞的话不能再说了,陛下会来真的。
承辉帝果然借著惩罚贾璉这事情做文章了:“贾璉虽莽撞了点,但所言极是。大周民变,多为人祸所致。个別官员的操守,还不如个biao子。就按贾璉的意见办,龙禁尉去查。”
一锤定音!
群臣肃然,心头髮颤。
没能阻挡龙禁尉伸出去的手,孔照並不失望,因为他必须这么做。一个过度內阁,能继续做首辅,不是因为孔照能干,是因为他够配合。
“臣领旨!”孔照果断配合,他的反抗都是有弹性的,该做的做个样子。
甚至连打击贾璉,都是在做样子,因为他知道,內阁根本奈何不了贾璉。
余者跟上,遂议定並执行。
无论如何,今天的內阁会议消息,不脛而走。
孔照收拾贾璉,自然是引来一片讚誉。能让这廝被罚一年的俸禄,晚上不少人的下酒菜就有了。不少京官当眾不说,私下里闭门喝酒閒聊的时候,还是比较公允的。
【各位阁老,还不如贾璉关心京官。】
【是啊,贾璉虽恶,待下极佳,也能体会到京官的苦处。】
这一类的话在京官清流之间广泛流传,这是谁都没想到的结果。
当事人贾璉先回了研发司,走之前下了八分公文,让人交到户部,表示这八个人的被研发司撤了,停止发放俸禄。
咣当一声盖了列印,贾璉起身,冷笑著环视四周,抬著头出了研发司。
“三天之后,贾某又是一条好汉!”临走,还不忘记放一句狠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