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批一层道德外衣
    天气不好,又闷又热,似乎预兆著一场狂风暴雨。
    走出办公室的贾璉,站在台阶上看著院子里的官员们,露出痛苦的表情。
    “研发司是怎么来的?不论各位知道不知道,在下都要解释一遍,免得不教而诛。”
    开场白有点嚇人,主要还是贾璉这个人在京城的官员群体,实在是臭名昭著。
    一个不贪赃枉法,工作踏实肯乾的人,却被冠以臭名昭著,可见当下京城的环境。
    现场官员满头大汗者有之,故作镇定者有之,直接腿软需扶著同伴者有之。
    自己干了啥事情,在场官员心里最清楚。如果是別的衙门,可能水都不会有一点。官官相护这个词,不是说来听听的,是真的在践行的。
    大周依旧是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恩科之外,平均每三年出一千多个举人,一百五十个进士。这点人放在全国破亿的人口里头,可谓凤毛麟角。
    这些人一旦进入官场后,很自然的维护集体的利益,大周的法律,举人可以免徭役及四百亩的田赋。其家人亦受庇护。为了逃避徭役田赋,乡人多有托產於举人者,甚至自卖为奴。
    徭役是什么,通俗的讲,自带乾粮给官府干活。由於每个朝代的甚至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徭役待遇都有不同,细分一点,不同官员给出的待遇都不一样。大周朝对於徭役的规定,每日都有一定粮食的供给,因为乾的多为重体力活。为何如此百姓还要逃避呢?
    一者,家中男丁服徭役,留在家里的妇孺老弱容易受到欺负,其次,运气不好遇见贪官了,你就得自带乾粮了。不是朝廷没拨粮食,而是被贪墨了。百姓没有向上发生的渠道,想出县境,一个路引就能让你寸步难行。
    说这些,就是想解释一点,官员在这个时代的待遇,同时证明社会精英们的良知並不具备优越性,不会因为他们读书多高人一等的待遇而有所改善,每个人都饱读诗书,但是却没几个人按照圣贤的道理去做事。
    贾璉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个研发司的由来,大概意思就是,因为研发了新式火銃,陛下下旨,保留当初参与人员,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研发武备。
    “陛下的苦心孤诣,各位同僚似乎並不理解。本官看了名册,主事六人,全为兼职,往下七到九品的官员,一百零三人,兼职並出现者不过区区十余人,余者皆为只拿俸禄不露面。工部、內务府、户部,三衙门就是这么为陛下办事的?一个新设的衙门,变成一个吃空餉的地方?本官心里清楚,如果没点底气,是不敢到这里来吃空餉的。”
    一番话说完,场內气氛越发的压抑,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在眾人看来,贾璉是个极其不守规矩的人,这都是台下的话,你怎么拿到檯面上来讲呢?
    但有的人就是能打破规矩,不受规矩限制。
    贾璉说,巧了,我就是不受规矩约束的人。
    这些人有吃空餉的勇气,有背后造谣中伤的勇气,却没有哪怕一个人站出来对抗贾璉。
    为此,贾璉深感悲哀,还以为能跳出来几个敢於对线的猛士。
    “行了,本官的话说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做,各位回去仔细想想,明日希望看到各位的答覆。最后强调两点,研发司帐户上借出去的钱,明日午时必须全部归位。今后这研发司,只要我在京城一天,就会到此坐镇,各位,请自重。说真的,本官实在不想撕破脸。”
    贾璉话说完了,却一个动弹的人都没有,对此贾璉默默的环视一圈后,转身回了办公室。
    等门关上了,现场的官员们才集体散去,说话的声音也渐渐的大声。
    各种议论纷纷,当面不敢说话,现在胆子不小。
    窗户突然打开,露出贾璉的脸,衝著眾人吼:“滚!”
    如同狮吼功一般,眾人狼狈不堪的逃散,鞋子都跑丟了好几只。
    伴隨著怒吼的是一连串的惊雷声,隨后微风袭来,进而是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落在地上,从稀疏很快到密集,最终將京城笼罩在茫茫的雨雾之中。
    雨下的很大,但贾璉却没有留在屋內,第一时间让人弄来蓑衣斗笠,穿戴整齐后举著一把伞,步行回了五城兵马司。这个时候,贾璉午饭都没吃,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雨太大了,雨伞蓑衣也不能挡住风雨的侵袭,回到五城兵马司时,贾璉的鞋子和官袍的下摆湿透了,站在堂上没一会脚下形成了一个水圈。
    当值的御史们纷纷来到,好奇於贾璉此刻的到来,正常情况不是该呆著避雨么?
    贾璉指著外面对眾人道:“雨太大了,一定会造成內涝的。五城兵马司平日里没少收钱,到了该干活的时候,不能往后退。辛苦各位,回去准备一下,让所有人都准备好了,雨停之后,全部上街,清理內涝造成的卫生问题。最后强调一点,多准备生石灰,积水的地方撒上生石灰,边边角角的也要撒。告诉各位官兵,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杀死病气。因为內涝会將藏於阴沟內的病气带出来,就按照这个要求去准备吧。”
    如果说,整个京城哪个衙门最有战斗力,无疑就是五城兵马司了。原因很简单,待遇好,上司不作妖,只要好好干活,生活水平能有保证。
    暴雨下了一个时辰,对於年初至今下雨不多的京城是非常解渴的一场大雨。地势低洼处的人家,多为普通百姓,內涝首先是衝著这些人家来的。很多人看著屋內的积水,只能用盆往外舀水,用一切办法,堵住门槛,避免进水。
    但是怎么说呢,天地之威,自然伟力面前,个体的力量的太过单薄了。
    雨刚刚变小,整个京城的人就看见了一副奇景,五城兵马司上万人出动,地势低洼处踩著没到膝盖处的积水,穿行於大街小巷,架起龙骨水车抽水排涝,及时清理漂浮的垃圾,风雨中倒下的树木,装车运走。这在往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因为往年只要有內涝,首先得到清理的一定是城西,然后是城东,城南城北是不要下想的。普通百姓只能靠自己,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应对自然带来的破坏。
    今天不一样了,所有人都看到了,五城兵马司的人抬著水车,推著车子,到处奔忙。
    只要是有內涝积水的地方,就一定能看见五城兵马司的旗號。
    一开始还有人说,他们收钱了。但普通人不这么想,收钱那也是收了有钱人的钱。普通百姓的聚集地,顶多就是强制一些卫生要求,一文钱都没收的,最多让你出点力气。
    官府都动了,普通百姓心里是有桿秤的,尤其是他们看见了贾璉这个小公爷状元公和御史们,穿著蓑衣在踩水而行时,无数自扫门前雪的百姓拿著傢伙走出家门,给五城兵马司的人帮忙。小雨还在继续下著,但却丝毫不能阻挡百姓的热情。排涝,清理垃圾,一直到天完全黑了,眾人才渐渐的散去。五城兵马司的人打著火把和灯笼,最后撤离。
    次日一早,五城兵马司的人再次出动,积水处撒石灰,垫土,清扫街道。
    老爷们自然是不会动一下的,普通百姓却再次响应,纷纷上街,帮忙干活。
    在百姓的交口称讚声中,五城兵马司上下的自豪感达到了巔峰,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诡异的是,整个京城的官场,对於五城兵马司的所作所为,並无一词。
    直接无视了!
    以前还会有人跳出来说五城兵马司在京城横行霸道,巧立名目敛財。
    这一次,真就是当这个衙门不存在了。
    更有趣的时,酒肆茶楼里,平日一些混蛋的衙內们,纷纷夸讚五城兵马司的举动,竖起大拇指就一个字“真爷们!”
    从朝廷到市井,一件事情如同一面照妖镜,將无数的丑陋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对此现象,贾璉的心思也很简单,我管你们怎么想,我升官发財又不靠你们。
    从做官的角度讲呢,贾璉身上发生的事情並不是一个好现象。另类,不合群,在大周的官场上,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词。私底下一些更难听的评价多了,什么媚上奸佞,残害同僚,欺辱士绅,等等。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暴雨带来的內涝,因为及时的处置,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雨停后京城日常生活很快恢復正常,人们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最多抱怨几句老天爷不公!没有人因为自然灾害,停下生活的脚步。不是不想停,而是不能停,停下一家老小吃啥?
    研发司,贾璉一早就坐在堂前,默默的看著外面的院子。
    第一个官员走进来,放下一份辞呈后,抱手告辞。接著陆陆续续又进来很多人。
    贾璉面前的桌子上,辞呈渐渐的变厚。
    辞呈的內容很简单,本人不適应研发工作,特此请辞,望准为荷。
    有识趣的人,就有不识趣的人。
    研发司发生的事情,承辉帝其实知道的更早,他就是单纯的想看看贾璉会如何处置,所以才提醒这廝,回去看看。龙禁尉的人一直盯著研发司的一举一动,隨时上报。
    裘世安一边伺候承辉帝用午饭,一边低声匯报,作为下饭菜,承辉帝喜欢听这个,也得特別有趣,正如五城兵马司干了好大的事情,官场上却一声不发一般。
    “一上午,贾璉收到了八十九份辞呈,工部借走的银子也还上了。內务府那边一时半会没动静,近百人吃空餉,小公爷得罪的人可海了,断人財路杀人父母呢。”
    “好些个官都是捐的散官,全都是內务府、户部、工部官员的亲戚。奴婢多一句嘴,工部那边,这笔帐可算不到潘大人头上。”
    承辉帝放下筷子:“朕有那么昏庸么?多嘴!继续说。”
    裘世安笑嘻嘻的轻轻抽几下自己的脸,然后继续,这次说起的是各衙门內的议论。
    集体的集火针对两个衙门,一个是京营,这是吃空餉的重灾区,其次是龙禁尉,五百两银子卖一个位子,领俸禄的时候去一下的人,那真是多了去了。这个问题,夏守忠最有发言权。但这事情怎么说呢?文官集团是不会拿到桌面上说的。
    是文官们善良么?非也,是不敢。
    太上皇当政四十五年,龙禁尉的权利就被削弱了四十五年。文官们是乐见龙禁尉吃空餉的,如果不是这一次事情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这点当初妥协的成年破事,是不会拿出来说的。就算是有人说了,也会被同僚第一时间制止,京营可以说,龙禁尉不行。
    这是一种默契。
    好不容易联合勛贵集团才按下去的龙禁尉,可不敢让它再次抬头。就让龙禁尉腐烂下去,这样才是最好的结果。
    至於说京营为何能拿出来说,那还要问么?文官干武官,那还要理由?
    陛下要整顿京营的心思,但凡有点脑子人都看的出来,为何整顿不能由兵部主导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事情无非就是利益之爭。
    只不过现在掩饰的很好,说话前都要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说穿了,从百家爭鸣开始,两汉的道、法、儒之爭,爭的就是话语权,因为话语权等於解释权+分配权。这套逻辑,放在现代也很好用,明明是从你身上吸血,还要说你野蛮落后,或者说伱违反了基於规则的国际秩序。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跪下了,任凭趴在身上的吸血鬼大快朵颐,还要背上一个落后的名声。因为你落后,才被吸血被收割。这逻辑多玄妙啊,我就搞不懂了,落后与被吸血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繫么?欧洲不落后吧?好几个发达国家呢,不照样被吸血么?
    不肯彻底跪下的国家,都要被扣上道德负面名声!
    丟开那套逻辑,看问题的本质,打你,肢解你,最本源的原因,是因为你具备了足以威胁所谓灯塔的底子。包括,人口,面积,资源,等等因素。
    就一个目的,不让你有变强大的机会,彻底的肢解你。
    强盗逻辑,披上一层道德的皮而已。
    名册上的名字,一个一个的被打勾,最后还有不足两位数的八个人,属於不识趣的,从来没有到研发司照过面的主。这几个名字,非常的有趣。其中有三个姓周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我是贾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红楼:我是贾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