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好处坏处
军队在作战的时候是需要知道为何而战的,世界上就武器而言最强大的那支军队,完全搞不明白,为何一群农夫组成的军队,面对足矣毁灭一切的火力面前,却依旧可以坚持战斗,至死方休。
这个时代的军队战斗意志如何,贾璉更愿意相信齐国远这种老行伍的话。
“士卒需要时间熟悉新式火銃,今日不能让贾大人看操练了。”
说了一圈,最后才是齐国远的真意。
“从准备到出发,大概需要几天?”身上带著皇帝意志的贾璉,自然不客气的问清楚。
“仅以我部而言,五日足矣。大军集结,准备粮草车马,召集民夫,至少十日。此事,贾大人该去问此番出征的主將才是。”
很明显这位齐统领留足了余地,却没有敷衍贾璉的意思,最后还踢了个皮球。
无论如何,今天是啥都看不到了,贾璉只好回去復命。
至乾清宫时,这里居然在吵架,还是为了主將和监军的人选在吵架。
吵架的双方还是梁道远和李清,此刻不是內阁会议,就是个临时商议的小会。
贾璉被裘世安直接领进去,可以旁听阁臣们的大论。
“京营精锐,尽在西域。郧阳民变久拖不决,正是因为地方上武备鬆弛,无可用之兵。陛下调边军进京充实京营,此番正好拉出去看看成色。既然以边军为主力,那就该用三边节度岳將军。”李清慷慨陈词,梁道远针锋相对。
“陛下潜邸之时,也曾出阵辽东、漠北,我朝有皇子出征的传统,此太祖之遗风也。三皇子可为监军下江南,二皇子如何不可?”
贾璉听到两人这段对话,是真的服气了。这俩老头是会抬槓的,真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的话我不接,硬生生的把话题带进我的轨道。
承辉帝看一眼贾璉,开口暂时打断这俩老头的口舌之爭。
“贾卿回来了,如此之快?”言下之意,你在摸鱼呢?
贾璉先行礼,后开口:“臣至神机营,只见到了火器旅统领齐將军。新式火銃已经送到,正在下发。士卒需时间熟悉操作,故而暂时无事,回来听候调遣。”
承辉帝听了扭头问裘世安:“去打听一下,这当口神机营统领柳彪在干啥?”
柳彪,理国公柳芳之孙。
贾璉隱隱觉得不妙,赶紧低头肃立,一言不发。
承辉帝很是天马行空的又一转话题:“主將就是岳齐了,调神机炮、步各一旅,计两千人,西山健锐营步骑各一旅记一千五百人,以充实京营的三边一万人为主力,各部合集一万三千人,区区乌合之眾,足矣应对了。”
这是乾纲独断,问题是最后一句话,提到乌合之眾,也就是说,湖广地方军队,打不过一群乌合之眾,可见承辉帝之失望。
“陛下,应责成都察院,派干员前往,调查真相,以待將来奖罚。”孔照一直不说话,说出来的话就是能有用。
承辉帝欣然点头:“可,內阁行文吧。”
决定了两件事情后,承辉帝才看看李清和梁道远:“梁卿,李卿,继续啊。”
对嘛,接著吵啊!
李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没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很乾脆的低头:“事关军机,臣以为,陛下可乾纲独断。”承辉帝看看梁道远,他却无法放弃,只能继续挣扎。
“陛下,既为祖制,理应遵循。”
承辉帝直接否决了他的话:“郧阳民变,越演越烈,大有蔓延糜烂中原之势,不是锻链皇子的时候。贾璉,忠顺王为监军,如何?”
贾璉惊的浑身发抖,抬头时眼珠子瞪如铜铃,陛下,不带这样的,怎么还有我的事。
承辉帝对於偷袭臣子的事情,做起来真是毫无良心压力。此刻甚至有点得意!
“据臣所知,忠顺王並无带兵履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臣之见,不合適。”
贾璉不是任性,而是想要表达一个態度,我与忠顺王关係不好,我还不遮掩,要说出来。
怎么讲呢,这才是个年轻人该有的態度。什么老成谋国,你满十八岁了么?
一直装哑巴的张廷恩不能继续缄默了,站出来指著贾璉骂:“竖子,劣徒,陛下问你就如实回答,哪来那么多怪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显得你读书多是吧?”
贾璉低头听训,张廷恩转头对承辉帝行礼后道:“陛下,臣也觉得,忠顺王不合適。”
承辉帝饶有兴致的看著这对师徒的表演,笑眯眯的问:“哦,爱卿说说理由?”
张廷恩道:“民间有句老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监军不善治军,必不能管好军纪。百姓经歷民变,已经很惨了,为百姓计,还是派个作风严格的监军为佳。”
承辉帝听了点点头:“如此说来,爱卿是在主动请缨咯?”
张廷恩听了一愣,隨即道:“臣愿往。”
君臣之间的对话,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纪律在这个时代非常的严重。
军纪差,在这个时代,甚至都习以为常了。你看看王子腾就知道了,西域之战,动不动就三日不封刀。放任军队杀戮抢劫,以此提振士气。
这种风气一直在蔓延,即便到了北洋时期,也有张勋辫子军入南京时的三日不封刀。
战乱时期的军队,隨时都会化身为野兽。
这才是常態,即便是当下的世界,战乱地区这类事情也很常见。
人民子弟兵,全世界就一支。仅此一家,別无分號。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伱见到的军队是这样的,就认为別的军队也该理所当然的这样。
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对於別人而言,就是奢望。
“如此,岳齐为主帅,张卿为监军,嗯,贾璉为监军帐下从事,负责军纪。”
贾璉当然不会就这么顺从了,主打就是一个叛逆嘛。
“陛下,臣无从军经验啊。这合適么?”
条件是一定要讲的,不讲条件的话,以后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怎么说呢,別人让你做事情,哪怕是皇帝,哪怕你是心甘情愿的,也要反抗一下。
只要事情办的漂亮,上级反而会加深印象。当然了,尺度自己把握。
至於那些不知所谓的同事或者部门主管,你要不当个刺头,他们能欺负死你。
职场之上,一定要学会拒绝,如果拒绝不了,那就要进行反抗,为下一次更激烈的反抗铺垫。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从来没有好下场。
“朕又没让你上阵杀敌,管束军纪,这点事情都做不到?”承辉帝直接脸拉下来。
贾璉【万般无奈】的接受:“臣遵旨。”大家都看见了,这是皇帝压迫下来的,不是我主动的。从柳彪那边开始,贾璉就意识到事情不对了。
这不,裘世安回来了,大声稟报:“陛下,柳彪昨夜在怀香苑过夜,刚回到神机营。”
承辉帝做沉默状,孔照站出来道:“陛下,臣弹劾柳彪夜宿娼家,陛下早有旨意,官员不可狎妓,柳彪明知故犯,不可不罚。”
承辉帝转头问梁道远:“梁卿之意呢?”
梁道远对这番套路早就麻木了,直接回答:“罢官,禁足三个月,勒令其在家读书。”
贾璉站一边嘆为观止,要不人家是首辅和次辅呢,这配合熟练的,国足有这个默契,也不至於烂成那样。呸,不提国足,不吉利。
承辉帝稍稍酝酿:“罢官,禁足一年,安心读书,就这样吧,擬旨。”
贾璉……,我就去一趟神机营,回来你就给我上演这个?
硬碰瓷是吧?
算了,本来就没打算同流合污,这样也挺好。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无力抗爭的贾璉,也只能默默接受了。不过,这事情也给贾璉提个醒就是了。
军情如火,承辉帝急召岳齐。
岳齐,据说是岳飞后裔,有族谱的。岳飞是谁人尽皆知,大英雄,mz两字没了。
说的好像有的人能改变世人刻在骨子里的传承记忆一样,笑话,天大的笑话。
此將年约四十,正值壮年,身材高大,龙行虎步。
承辉帝也不废话,直接宣旨,岳齐组建平叛大军,岳齐为统制,张廷恩为监军,责令十日为准备期,十日后大军出发。
张廷恩被卷进来了,贾璉无奈的只好跟著卷。
军队打仗的时候,从影视作品中,看到是战场的惨烈。
真到了刀兵相见的战场,反而是最简单的,就是你死我活,没別的选择。
真正难的是战场之前,人员配置,后勤准备,情报侦查,等等。
张廷恩是阁臣,岳齐很自觉的奉其为主,二人至张廷恩的办公室商议一个总方略。
贾璉是隨军从事,不得跟著老实伺候呢。
张廷恩倒是非常的识趣,见岳齐给面子,他也很给面子:“行军打仗我不行,后勤军纪出问题,责任在我。岳將军不必有顾虑,军事上的事情,张某绝对不会指手画脚,让你为难。”
贾璉抢了小吏的活,化身勤务兵,端茶倒水的,都是亲自动手。
岳齐心头大定,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表態:“一万边军的情况在下很熟悉,倒是神机营,健锐营,在下知之甚少。”
张廷恩听了点点头:“军队行军法,明日卯时点將,京营大帐之中,將军可立威,若有不从者,军法从事。届时,本官一定按时到场。”
说著还看看贾璉,搞的贾璉很是不爽,又要起早。
晚上到家都快九点了,被迫加班的贾璉,赶紧梳洗睡觉,今晚上谁都不要,睡书房。
王熙凤惊讶的来问一句,得知明晨点卯,也不废话了,交代下去,提前叫起。
天还黑著呢,贾璉被桂香叫醒了,迷迷糊糊的梳洗完毕,人才算清醒了。年轻的身体火力猛,但也缺觉啊。吃一碗精心准备的麵条,就有八个小菜,果然是王熙凤的做派。
其实王熙凤已经改变很多了,中午晚上两顿饭,不用三十六个菜了,改成十二个菜呢。你看看,多么的勤俭持家呢,贾璉为此没少讚扬。
穿官服的时候,王熙凤亲自伺候著,平儿和桂香被剥夺了资格。
贾璉要出征了,王熙凤心头固然有不舍,但她自幼的认知中,家中男子在外征战,换来一家的荣华富贵和享受。她的接受程度要高很多。
贾璉提前一刻钟到京营门外,此刻的气氛极为严肃,岗哨仔细的询问,贾璉出示了证明才得以入內。中军帐內,岳齐居中端坐,张廷恩下首端坐,贾璉居然是最后一个到的,顿时一头冷汗。
“人都到齐了,本统制便不多废话。此番南下,行军布阵,此本將之责,后勤军纪,调节各方会剿援兵之事,拜託给张阁老大人了。”
岳齐起身,正色说罢,给张廷恩行一礼。
张廷恩没有拿大,站起回礼:“打仗是最忌讳外行指挥內行的事情,本相当著诸位將士佐官的面保证,绝对不干涉岳统制的指挥,此誓,天地可鑑!”
贾璉下意识的看看四周,没有洛水,老师不姓司马,那没事了。
程序之后,岳齐开始发號司令。
“神机营,健锐营,五日后入营,届时需齐装满员,可有问题?”
……………………。
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次点卯才结束,这仅仅是贾璉忙碌的开始。
主要是大军的各种需求太多了,京营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兵部那边还拿不出足够的车马转运粮草,户部那边粮仓在通州,还要有人去跑一趟。
一开始贾璉就是跟著处置公文,坏就坏在,一名主事去兵部办事吃了瘪,回来告状,张廷恩把贾璉派去了。贾灾星登门,嚇的兵部那边的官员不敢怠慢,有啥说啥,能配合的就一定配合,不能配合的,兵部出资帮忙从市面上僱佣车马人手配合。
武器装备也一样,各军装备中的缺口大头是盔甲。按照“惯例”,去要东西,你不能口空白牙,得有好处。私人的钱办公家的事,然后再想法子捞回本,甚至盈利,可谓这个时代的特色。问题是,张廷恩这个人下面做事,谁敢贪污啊?怕脑袋不够砍么?
所以,工部那边也碰壁了,被人打回来了。
张廷恩冷笑两声,一脚给贾璉踹过去了。
於是,一切顺利,贾璉也成了此行监军帐下最忙碌的人。
坏处是真的辛苦,跑了一整天,好处是贾璉算是在全军面前出了个大彩。
(本章完)
军队在作战的时候是需要知道为何而战的,世界上就武器而言最强大的那支军队,完全搞不明白,为何一群农夫组成的军队,面对足矣毁灭一切的火力面前,却依旧可以坚持战斗,至死方休。
这个时代的军队战斗意志如何,贾璉更愿意相信齐国远这种老行伍的话。
“士卒需要时间熟悉新式火銃,今日不能让贾大人看操练了。”
说了一圈,最后才是齐国远的真意。
“从准备到出发,大概需要几天?”身上带著皇帝意志的贾璉,自然不客气的问清楚。
“仅以我部而言,五日足矣。大军集结,准备粮草车马,召集民夫,至少十日。此事,贾大人该去问此番出征的主將才是。”
很明显这位齐统领留足了余地,却没有敷衍贾璉的意思,最后还踢了个皮球。
无论如何,今天是啥都看不到了,贾璉只好回去復命。
至乾清宫时,这里居然在吵架,还是为了主將和监军的人选在吵架。
吵架的双方还是梁道远和李清,此刻不是內阁会议,就是个临时商议的小会。
贾璉被裘世安直接领进去,可以旁听阁臣们的大论。
“京营精锐,尽在西域。郧阳民变久拖不决,正是因为地方上武备鬆弛,无可用之兵。陛下调边军进京充实京营,此番正好拉出去看看成色。既然以边军为主力,那就该用三边节度岳將军。”李清慷慨陈词,梁道远针锋相对。
“陛下潜邸之时,也曾出阵辽东、漠北,我朝有皇子出征的传统,此太祖之遗风也。三皇子可为监军下江南,二皇子如何不可?”
贾璉听到两人这段对话,是真的服气了。这俩老头是会抬槓的,真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的话我不接,硬生生的把话题带进我的轨道。
承辉帝看一眼贾璉,开口暂时打断这俩老头的口舌之爭。
“贾卿回来了,如此之快?”言下之意,你在摸鱼呢?
贾璉先行礼,后开口:“臣至神机营,只见到了火器旅统领齐將军。新式火銃已经送到,正在下发。士卒需时间熟悉操作,故而暂时无事,回来听候调遣。”
承辉帝听了扭头问裘世安:“去打听一下,这当口神机营统领柳彪在干啥?”
柳彪,理国公柳芳之孙。
贾璉隱隱觉得不妙,赶紧低头肃立,一言不发。
承辉帝很是天马行空的又一转话题:“主將就是岳齐了,调神机炮、步各一旅,计两千人,西山健锐营步骑各一旅记一千五百人,以充实京营的三边一万人为主力,各部合集一万三千人,区区乌合之眾,足矣应对了。”
这是乾纲独断,问题是最后一句话,提到乌合之眾,也就是说,湖广地方军队,打不过一群乌合之眾,可见承辉帝之失望。
“陛下,应责成都察院,派干员前往,调查真相,以待將来奖罚。”孔照一直不说话,说出来的话就是能有用。
承辉帝欣然点头:“可,內阁行文吧。”
决定了两件事情后,承辉帝才看看李清和梁道远:“梁卿,李卿,继续啊。”
对嘛,接著吵啊!
李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没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很乾脆的低头:“事关军机,臣以为,陛下可乾纲独断。”承辉帝看看梁道远,他却无法放弃,只能继续挣扎。
“陛下,既为祖制,理应遵循。”
承辉帝直接否决了他的话:“郧阳民变,越演越烈,大有蔓延糜烂中原之势,不是锻链皇子的时候。贾璉,忠顺王为监军,如何?”
贾璉惊的浑身发抖,抬头时眼珠子瞪如铜铃,陛下,不带这样的,怎么还有我的事。
承辉帝对於偷袭臣子的事情,做起来真是毫无良心压力。此刻甚至有点得意!
“据臣所知,忠顺王並无带兵履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臣之见,不合適。”
贾璉不是任性,而是想要表达一个態度,我与忠顺王关係不好,我还不遮掩,要说出来。
怎么讲呢,这才是个年轻人该有的態度。什么老成谋国,你满十八岁了么?
一直装哑巴的张廷恩不能继续缄默了,站出来指著贾璉骂:“竖子,劣徒,陛下问你就如实回答,哪来那么多怪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显得你读书多是吧?”
贾璉低头听训,张廷恩转头对承辉帝行礼后道:“陛下,臣也觉得,忠顺王不合適。”
承辉帝饶有兴致的看著这对师徒的表演,笑眯眯的问:“哦,爱卿说说理由?”
张廷恩道:“民间有句老话,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监军不善治军,必不能管好军纪。百姓经歷民变,已经很惨了,为百姓计,还是派个作风严格的监军为佳。”
承辉帝听了点点头:“如此说来,爱卿是在主动请缨咯?”
张廷恩听了一愣,隨即道:“臣愿往。”
君臣之间的对话,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纪律在这个时代非常的严重。
军纪差,在这个时代,甚至都习以为常了。你看看王子腾就知道了,西域之战,动不动就三日不封刀。放任军队杀戮抢劫,以此提振士气。
这种风气一直在蔓延,即便到了北洋时期,也有张勋辫子军入南京时的三日不封刀。
战乱时期的军队,隨时都会化身为野兽。
这才是常態,即便是当下的世界,战乱地区这类事情也很常见。
人民子弟兵,全世界就一支。仅此一家,別无分號。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伱见到的军队是这样的,就认为別的军队也该理所当然的这样。
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对於別人而言,就是奢望。
“如此,岳齐为主帅,张卿为监军,嗯,贾璉为监军帐下从事,负责军纪。”
贾璉当然不会就这么顺从了,主打就是一个叛逆嘛。
“陛下,臣无从军经验啊。这合適么?”
条件是一定要讲的,不讲条件的话,以后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怎么说呢,別人让你做事情,哪怕是皇帝,哪怕你是心甘情愿的,也要反抗一下。
只要事情办的漂亮,上级反而会加深印象。当然了,尺度自己把握。
至於那些不知所谓的同事或者部门主管,你要不当个刺头,他们能欺负死你。
职场之上,一定要学会拒绝,如果拒绝不了,那就要进行反抗,为下一次更激烈的反抗铺垫。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从来没有好下场。
“朕又没让你上阵杀敌,管束军纪,这点事情都做不到?”承辉帝直接脸拉下来。
贾璉【万般无奈】的接受:“臣遵旨。”大家都看见了,这是皇帝压迫下来的,不是我主动的。从柳彪那边开始,贾璉就意识到事情不对了。
这不,裘世安回来了,大声稟报:“陛下,柳彪昨夜在怀香苑过夜,刚回到神机营。”
承辉帝做沉默状,孔照站出来道:“陛下,臣弹劾柳彪夜宿娼家,陛下早有旨意,官员不可狎妓,柳彪明知故犯,不可不罚。”
承辉帝转头问梁道远:“梁卿之意呢?”
梁道远对这番套路早就麻木了,直接回答:“罢官,禁足三个月,勒令其在家读书。”
贾璉站一边嘆为观止,要不人家是首辅和次辅呢,这配合熟练的,国足有这个默契,也不至於烂成那样。呸,不提国足,不吉利。
承辉帝稍稍酝酿:“罢官,禁足一年,安心读书,就这样吧,擬旨。”
贾璉……,我就去一趟神机营,回来你就给我上演这个?
硬碰瓷是吧?
算了,本来就没打算同流合污,这样也挺好。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无力抗爭的贾璉,也只能默默接受了。不过,这事情也给贾璉提个醒就是了。
军情如火,承辉帝急召岳齐。
岳齐,据说是岳飞后裔,有族谱的。岳飞是谁人尽皆知,大英雄,mz两字没了。
说的好像有的人能改变世人刻在骨子里的传承记忆一样,笑话,天大的笑话。
此將年约四十,正值壮年,身材高大,龙行虎步。
承辉帝也不废话,直接宣旨,岳齐组建平叛大军,岳齐为统制,张廷恩为监军,责令十日为准备期,十日后大军出发。
张廷恩被卷进来了,贾璉无奈的只好跟著卷。
军队打仗的时候,从影视作品中,看到是战场的惨烈。
真到了刀兵相见的战场,反而是最简单的,就是你死我活,没別的选择。
真正难的是战场之前,人员配置,后勤准备,情报侦查,等等。
张廷恩是阁臣,岳齐很自觉的奉其为主,二人至张廷恩的办公室商议一个总方略。
贾璉是隨军从事,不得跟著老实伺候呢。
张廷恩倒是非常的识趣,见岳齐给面子,他也很给面子:“行军打仗我不行,后勤军纪出问题,责任在我。岳將军不必有顾虑,军事上的事情,张某绝对不会指手画脚,让你为难。”
贾璉抢了小吏的活,化身勤务兵,端茶倒水的,都是亲自动手。
岳齐心头大定,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表態:“一万边军的情况在下很熟悉,倒是神机营,健锐营,在下知之甚少。”
张廷恩听了点点头:“军队行军法,明日卯时点將,京营大帐之中,將军可立威,若有不从者,军法从事。届时,本官一定按时到场。”
说著还看看贾璉,搞的贾璉很是不爽,又要起早。
晚上到家都快九点了,被迫加班的贾璉,赶紧梳洗睡觉,今晚上谁都不要,睡书房。
王熙凤惊讶的来问一句,得知明晨点卯,也不废话了,交代下去,提前叫起。
天还黑著呢,贾璉被桂香叫醒了,迷迷糊糊的梳洗完毕,人才算清醒了。年轻的身体火力猛,但也缺觉啊。吃一碗精心准备的麵条,就有八个小菜,果然是王熙凤的做派。
其实王熙凤已经改变很多了,中午晚上两顿饭,不用三十六个菜了,改成十二个菜呢。你看看,多么的勤俭持家呢,贾璉为此没少讚扬。
穿官服的时候,王熙凤亲自伺候著,平儿和桂香被剥夺了资格。
贾璉要出征了,王熙凤心头固然有不舍,但她自幼的认知中,家中男子在外征战,换来一家的荣华富贵和享受。她的接受程度要高很多。
贾璉提前一刻钟到京营门外,此刻的气氛极为严肃,岗哨仔细的询问,贾璉出示了证明才得以入內。中军帐內,岳齐居中端坐,张廷恩下首端坐,贾璉居然是最后一个到的,顿时一头冷汗。
“人都到齐了,本统制便不多废话。此番南下,行军布阵,此本將之责,后勤军纪,调节各方会剿援兵之事,拜託给张阁老大人了。”
岳齐起身,正色说罢,给张廷恩行一礼。
张廷恩没有拿大,站起回礼:“打仗是最忌讳外行指挥內行的事情,本相当著诸位將士佐官的面保证,绝对不干涉岳统制的指挥,此誓,天地可鑑!”
贾璉下意识的看看四周,没有洛水,老师不姓司马,那没事了。
程序之后,岳齐开始发號司令。
“神机营,健锐营,五日后入营,届时需齐装满员,可有问题?”
……………………。
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次点卯才结束,这仅仅是贾璉忙碌的开始。
主要是大军的各种需求太多了,京营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兵部那边还拿不出足够的车马转运粮草,户部那边粮仓在通州,还要有人去跑一趟。
一开始贾璉就是跟著处置公文,坏就坏在,一名主事去兵部办事吃了瘪,回来告状,张廷恩把贾璉派去了。贾灾星登门,嚇的兵部那边的官员不敢怠慢,有啥说啥,能配合的就一定配合,不能配合的,兵部出资帮忙从市面上僱佣车马人手配合。
武器装备也一样,各军装备中的缺口大头是盔甲。按照“惯例”,去要东西,你不能口空白牙,得有好处。私人的钱办公家的事,然后再想法子捞回本,甚至盈利,可谓这个时代的特色。问题是,张廷恩这个人下面做事,谁敢贪污啊?怕脑袋不够砍么?
所以,工部那边也碰壁了,被人打回来了。
张廷恩冷笑两声,一脚给贾璉踹过去了。
於是,一切顺利,贾璉也成了此行监军帐下最忙碌的人。
坏处是真的辛苦,跑了一整天,好处是贾璉算是在全军面前出了个大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