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妙
夫妇二人谢过贾璉告退后,无人处互相看看,也没明白二爷的意思,只能自求多福了。
话说贾璉回到家中,沐浴之后一身轻便,见平儿趴在床塌上手势,没忍住过去拍一下。
平儿惊的掉头坐著,看清楚的贾璉便抱怨道:“二爷莫要害我。”
贾璉无耻的辩解:“这可怪不得二爷,只怪你自己摆出这番姿態,二爷手痒痒。”
平儿无赖不过这廝,下来后气的跺脚道:“你是爷,婢子就是该受著。”
贾璉听了一把搂住道:“爷是喜欢你才这样。”
平儿啐道:“也不知道避著人,不是害我是什么?”说完灵巧的一转身,闪开出去。
贾璉苦笑摇头,收拾一番后出门,交代桂香一句,人去了东府。
伤筋动骨一百天,贾珍养伤至今不过一个多月,自然没好,需要扶著拐杖走路。
见贾璉来了,坐起招呼,很是热情。看似隨意的骂贾蓉:“那小畜生整日不著家,说是奉了璉哥儿的號令行事。”
贾璉自然要给贾蓉兜著,笑著解释:“三家合伙做了点买卖,蓉哥儿忙活这个呢。具体做事的人是芸哥儿,蓉哥儿只是坐镇在堂。”
贾珍做瞭然状,心里想著套贾蓉的话,摸清楚这摊子买卖能有多少赚头。
“唉,若不是璉哥儿,一趟东北回来,伤也白受了。只是委屈璉哥儿担了风险。今后东北这趟买卖,算是绝了心思。”
贾璉心道:你还指望我给你兜底么?
“是该绝了这心思,祖父走后,贾家在关外的情分,差不多耗尽了。赖大每年去一趟,看看庄子里的收成,回来的时候適当採购点东西自用,倒也是无碍的。贾家在金陵尚有基业,不妨把心思放在这上头,比起东北,江南做点买卖要容易的多。”
提到金陵,贾珍不禁摇头:“鞭长莫及啊。”总之就是不放心了。
贾璉见他不问自己来意,乾脆直接道:“如今拙荆管家,我寻思著,下人们总要有个盼头才好认真做事,便动了个念头。让那些表现好的下人的適龄儿子,进族学读书识字。”
贾珍听到这话犹豫了起来,主要是不想担责任,犹豫之后道:“我担心族人不满啊。”
贾璉听了心头不快,脸上却依旧不露声色,笑著起身道:“是我欠考虑了,还是珍大哥思虑周全,没別的事情,我先回去了。”
说著不给贾珍说话的机会,起身就走。贾珍欲言又止,飞快的示意尤氏跟出去。
尤氏嘆息一声,小碎步频率极快的跟上,好在贾璉走的不快,尤氏追將上来。
“为那不爭气的玩意生气不值当。”尤氏低声开口,安抚贾璉,这屁股歪的厉害。
贾璉笑了笑:“怎么会生气,我来就是看看你,好些日子没见你,怪想的。”
尤氏心头一暖道:“怪不得你,只是我自己命苦。”
二人並肩走了一段,眼瞅见面有动静,尤氏落后一步,站在门口道:“我就不过去了。”
贾璉回头深深的看她一眼,转身而去。
王熙凤这边得知来旺夫妇去见贾璉,叫来问经过,来旺如实交代后,王熙凤道:“应是没往心里去,伱也才来,不懂这边的道道,今后注意就行。”
平儿也安抚道:“二爷心最善,从来不与下人计较,你把心放肚子里。”
王熙凤现在最喜欢別人夸贾璉了,听了频频点头:“没事了,別多想。”
说话间,贾璉回来了,来旺夫妇赶紧告退,贾璉还衝二人点头笑了笑。
王熙凤起身招呼:“这就回来了,不多呆一会?”
贾璉道:“我是去看珍大哥的伤恢復的如何,顺便商量个事情……。”贾璉將经过刪减后说清楚,最后道:“珍大哥顾虑的有道理,族人那么多,好些都招呼不过来呢,他哪来的银子和精力考虑下人。我寻思著,自己出钱请个先生,专门给適龄的家生子上课,不求成就多大,但求识字识数,將来做事有谱。”
王熙凤想了想道:“还是我去与老太太讲的好。”
贾璉摇头道:“还是用我的名义去说,別人也不好反对,再说是我自己掏钱。”
王熙凤与平儿这才知道,贾璉之前对来旺说那些话的意思。想起以前贾璉也是让主僕二人读书识数,不然这帐本都看不懂,跟前还要有个人帮衬。
“对了,帐目出来后,府里的存银较之去年,少了三成呢。赖大那边报帐,辽东的庄子每年在五六千两之间,我看府內去年的总支出,不算婚事就了八九千,还没算给宫里送的银子。如今库房存银不足不过三十万两,若无新的进项,怕是只能撑五六年的。我让来旺在外面寻摸著,看看能不能放点印子钱。”
很明显贾璉调-教过的王熙凤,变得极有危机感。出於对贾璉的绝对信任,希望他能出点主意,又或认可王熙凤的做法。
贾璉听了摇头道:“今后销的帐目上审核的严格一点,有的银子要问问哪里去了。不要怕得罪人,不然谁都操心,只管找你要银子,你就是铁打的,能打几颗钉子呢?销上自己能省的还是节省一些,一顿饭几十个菜,吃不完虽说不会浪费,却也无甚必要。手里有银子,可以在外面买铺子,租也可,自己做买卖也行。对了,冷子兴之后,金陵暂无採买人,以后让来旺做。”
王熙凤听了频频点头:“就依著爷的意思做。”
贾璉又道:“趁著几个妹妹都在家中,你做嫂子的今日不妨做个东道,请她们来耍子。”
王熙凤听了拍脑门道:“哎呀,我这脑子,要不是爷提醒,竟都没想起来。平儿!”
风风火火的王熙凤让平儿去请人,自己去了后厨安排酒席,的也是自己的银子。
三个妹妹先后受了邀请,很是高兴的答应了。黛玉特来与母亲说一声,正好贾母也在,得知王熙凤做东道,贾敏道道:“正好,我最爱热闹,也去吃她一顿,做个恶客。”
贾母听了大笑,拉住她道:“嫂嫂与小姑子拉关係,你去凑什么热闹。”
宝玉听了也要去,却被黛玉嫌弃道:“都是女儿家,你去作甚?没羞没臊的。”
宝玉顿时如遭雷劈,呆在当场,贾母见了也不好说啥,毕竟是黛玉的意思。想说和,又知道黛玉实在不喜欢宝玉,硬凑一起怕是反而引起黛玉反感。
贾母隱隱知道,贾璉对贾珠还算不错,甚至照顾到李紈这头,却不太喜欢宝玉。而黛玉,应该就是觉得宝玉不著调,她喜欢的是贾璉那种读书出身,有能力和担当的男子。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还没展开就结束了,这样挺好的。
贾璉也好,宝玉也罢,他们这样的人谈爱情太奢侈了。现实中有多少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呢?有,我见过的很少,仅仅三个例子,其中两个例子还是悲剧。
(ps:既然想到了爱情,就扯两句。案例1,八六年,我在南滨农场上学那会,一对黎族男女,父母反对,男女抱著一水桶袋炸-药,轰的一声。案例2:九十年代初,一棋友,从鹤岗到海南,其妻卖掉了家里最值钱的家当,辞掉了工作追隨之,当时很感动,几年后获悉,二人离婚,那个追隨爱情的女人叫王宝群,男的就不提了,据说是攀上一个富婆。案例3,我堂姐同母异父的妹妹,家里全都反对,唯独她风不顾身,至今夫妻二人一起奋斗,开了一家店卖家具,这是唯一的暂时的好结果。)
古人生活节奏慢,有大把的时间谈恋爱,但却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大多数婚姻是包办,只能在婚后谈恋爱。当下的年轻人,多为独子,日常不堪生活重压,哪有心思去討好一个未必能得到回应的恋爱对象呢?在家里玩游戏不香么?
(ps:我家里就有一个,96年的,连个对象都没有,无论如何说,依旧我行我素,我放弃治疗了,人呢,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倒是她妈妈著急上火。哦,中午安排了相亲。)
扯远了,言归正传。
一群小姑娘凑一块,真是好不热闹,小孩子天性就该是活泼的,只不过被这深宅大院,礼教森严给压制住了。贾璉一声令下,所有管教嬤嬤都给拦在外面。
一群小姑娘们顿时撒了欢,一本正经的上了塌,围著小桌子当家作主儿。
王熙凤做事周到,便是小惜春也给抱来了。
亲自作陪的王熙凤,看著喝了点酒之后,放胆吐槽的小姑娘们,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走路步子大了不行,笑的时候露齿也不行。
这时候王熙凤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在娘家的时光,忍不住生出共情来。
女人这一辈子,规行矩步,过的好不好,全看嫁的如何。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所幸父母还算开明,订婚前得以见了璉哥,因喜他容貌俊俏,性子又好,这才有了一段美好姻缘,成为了娘家人羡慕的对象。
黛玉突然问了一句:“二嫂子,怎么不见璉哥?”
王熙凤道:“当家的爷们说了,他在,你们不能尽兴的玩儿,便去了书房呆著。”
小姑娘们热闹放肆了一天,最后全是醉醺醺的被抬回去,便是小惜春,也喝了一口之后,全程躺著陪玩。
晚一点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时候,王熙凤提起此事,很是感动道:“我小时候,怎么就没这么一回呢。要是有这么一回,一辈子都忘不掉呢。”
贾璉没法说,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命运也不同。
贾家要不是贾璉的改变呢,会因为宝玉的关係,出现一段时间的美好时光。人们看书时,感伤的是那段时光的短暂,以及儿的凋零。
儿谢了会再开,人走了却一去不復返。
感觉到贾璉手上的力气隱隱的增加,已经熟练了很多的王熙凤,壮胆伸手去拿。
新手上路,油门一会大一会小,很是顛簸了一番。
好在车况不错,磕磕绊绊的坚持到了终点。
除了结婚次日,贾璉起的稍晚,隨后便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不用上班工作也能有工资,这是我能过的生活么?
早起时见跟前伺候的人是桂香,贾璉很是好奇的问一句:“平儿怎么没跟著?”
桂香撇了撇嘴:“我上哪知道?是她主动找的我,今后爷跟前,我俩轮著伺候。”
真实情况是平儿太聪明了,一段时间接触下来,灵活的调整了对待贾璉的策略。
来旺求王熙凤安排儿子做贾璉的隨从,未能先问贾璉,夫妻二人生生的跪了一刻钟前后。
这样的男主人,今后想安生的做个通房並进阶姨娘,就得少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平儿的判断,贾璉肯定不是那种喜欢有人时刻盯著他的人。如今没叫他得手,自然能忍著自己一点,若不知收敛,帐被记下了,將来怕是难有好结果。
贾璉还以为平儿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做出改变,不料来的如此之快。
平儿之聪慧可见,这样的女人混职场,肯定是人缘特好。
锻链完毕,出一身的汗,贾璉用了早饭,在院內踱步,需等汗干了才好沐浴。
做古人挺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洗头了。
中秋节到了,贾府又是一阵热闹,张灯结彩的,王熙凤还叫了个戏班子进来唱戏。
节前一天,贾璉安排下人去送礼,各路神仙都要送到。节日当天,早早起来,祠堂里给祖宗上一炷香。然后出门去,先陪王熙凤回了娘家,呆了一会午饭都没吃,便去了张家。
张吴氏见了贾璉便道:“安中要去西北,你去帮忙说说,换个地方。”
贾璉点点头,表示会意。见了张廷恩,见礼后便道:“恩师,西北是个烂摊子,掉进去没几个乾净人啊。”
张廷恩脸色一黑:“为朝廷做事,哪轮的到他挑挑拣拣,能有个实缺容易么?”
贾璉坚持道:“换一个吧,別过黄河就行。”
张廷恩沉默了一会,没再提吴安中,倒是看著贾璉道:“你別高兴的太早,三个月婚假,怕是要提前结束了。”
贾璉听了表示不信,摇头道:“学生不过一介六品小官儿,哪有那么多要紧事情等著我去做呢?恩师不必嚇唬我。”
张廷恩冷笑道:“劣徒,你做的大事还少么?在陛下跟前掛了號,你还想偷懒?”
贾璉一听知道不妙了,就承辉帝那个性格,好用的臣子,真就是往死里用啊。
(本章完)
夫妇二人谢过贾璉告退后,无人处互相看看,也没明白二爷的意思,只能自求多福了。
话说贾璉回到家中,沐浴之后一身轻便,见平儿趴在床塌上手势,没忍住过去拍一下。
平儿惊的掉头坐著,看清楚的贾璉便抱怨道:“二爷莫要害我。”
贾璉无耻的辩解:“这可怪不得二爷,只怪你自己摆出这番姿態,二爷手痒痒。”
平儿无赖不过这廝,下来后气的跺脚道:“你是爷,婢子就是该受著。”
贾璉听了一把搂住道:“爷是喜欢你才这样。”
平儿啐道:“也不知道避著人,不是害我是什么?”说完灵巧的一转身,闪开出去。
贾璉苦笑摇头,收拾一番后出门,交代桂香一句,人去了东府。
伤筋动骨一百天,贾珍养伤至今不过一个多月,自然没好,需要扶著拐杖走路。
见贾璉来了,坐起招呼,很是热情。看似隨意的骂贾蓉:“那小畜生整日不著家,说是奉了璉哥儿的號令行事。”
贾璉自然要给贾蓉兜著,笑著解释:“三家合伙做了点买卖,蓉哥儿忙活这个呢。具体做事的人是芸哥儿,蓉哥儿只是坐镇在堂。”
贾珍做瞭然状,心里想著套贾蓉的话,摸清楚这摊子买卖能有多少赚头。
“唉,若不是璉哥儿,一趟东北回来,伤也白受了。只是委屈璉哥儿担了风险。今后东北这趟买卖,算是绝了心思。”
贾璉心道:你还指望我给你兜底么?
“是该绝了这心思,祖父走后,贾家在关外的情分,差不多耗尽了。赖大每年去一趟,看看庄子里的收成,回来的时候適当採购点东西自用,倒也是无碍的。贾家在金陵尚有基业,不妨把心思放在这上头,比起东北,江南做点买卖要容易的多。”
提到金陵,贾珍不禁摇头:“鞭长莫及啊。”总之就是不放心了。
贾璉见他不问自己来意,乾脆直接道:“如今拙荆管家,我寻思著,下人们总要有个盼头才好认真做事,便动了个念头。让那些表现好的下人的適龄儿子,进族学读书识字。”
贾珍听到这话犹豫了起来,主要是不想担责任,犹豫之后道:“我担心族人不满啊。”
贾璉听了心头不快,脸上却依旧不露声色,笑著起身道:“是我欠考虑了,还是珍大哥思虑周全,没別的事情,我先回去了。”
说著不给贾珍说话的机会,起身就走。贾珍欲言又止,飞快的示意尤氏跟出去。
尤氏嘆息一声,小碎步频率极快的跟上,好在贾璉走的不快,尤氏追將上来。
“为那不爭气的玩意生气不值当。”尤氏低声开口,安抚贾璉,这屁股歪的厉害。
贾璉笑了笑:“怎么会生气,我来就是看看你,好些日子没见你,怪想的。”
尤氏心头一暖道:“怪不得你,只是我自己命苦。”
二人並肩走了一段,眼瞅见面有动静,尤氏落后一步,站在门口道:“我就不过去了。”
贾璉回头深深的看她一眼,转身而去。
王熙凤这边得知来旺夫妇去见贾璉,叫来问经过,来旺如实交代后,王熙凤道:“应是没往心里去,伱也才来,不懂这边的道道,今后注意就行。”
平儿也安抚道:“二爷心最善,从来不与下人计较,你把心放肚子里。”
王熙凤现在最喜欢別人夸贾璉了,听了频频点头:“没事了,別多想。”
说话间,贾璉回来了,来旺夫妇赶紧告退,贾璉还衝二人点头笑了笑。
王熙凤起身招呼:“这就回来了,不多呆一会?”
贾璉道:“我是去看珍大哥的伤恢復的如何,顺便商量个事情……。”贾璉將经过刪减后说清楚,最后道:“珍大哥顾虑的有道理,族人那么多,好些都招呼不过来呢,他哪来的银子和精力考虑下人。我寻思著,自己出钱请个先生,专门给適龄的家生子上课,不求成就多大,但求识字识数,將来做事有谱。”
王熙凤想了想道:“还是我去与老太太讲的好。”
贾璉摇头道:“还是用我的名义去说,別人也不好反对,再说是我自己掏钱。”
王熙凤与平儿这才知道,贾璉之前对来旺说那些话的意思。想起以前贾璉也是让主僕二人读书识数,不然这帐本都看不懂,跟前还要有个人帮衬。
“对了,帐目出来后,府里的存银较之去年,少了三成呢。赖大那边报帐,辽东的庄子每年在五六千两之间,我看府內去年的总支出,不算婚事就了八九千,还没算给宫里送的银子。如今库房存银不足不过三十万两,若无新的进项,怕是只能撑五六年的。我让来旺在外面寻摸著,看看能不能放点印子钱。”
很明显贾璉调-教过的王熙凤,变得极有危机感。出於对贾璉的绝对信任,希望他能出点主意,又或认可王熙凤的做法。
贾璉听了摇头道:“今后销的帐目上审核的严格一点,有的银子要问问哪里去了。不要怕得罪人,不然谁都操心,只管找你要银子,你就是铁打的,能打几颗钉子呢?销上自己能省的还是节省一些,一顿饭几十个菜,吃不完虽说不会浪费,却也无甚必要。手里有银子,可以在外面买铺子,租也可,自己做买卖也行。对了,冷子兴之后,金陵暂无採买人,以后让来旺做。”
王熙凤听了频频点头:“就依著爷的意思做。”
贾璉又道:“趁著几个妹妹都在家中,你做嫂子的今日不妨做个东道,请她们来耍子。”
王熙凤听了拍脑门道:“哎呀,我这脑子,要不是爷提醒,竟都没想起来。平儿!”
风风火火的王熙凤让平儿去请人,自己去了后厨安排酒席,的也是自己的银子。
三个妹妹先后受了邀请,很是高兴的答应了。黛玉特来与母亲说一声,正好贾母也在,得知王熙凤做东道,贾敏道道:“正好,我最爱热闹,也去吃她一顿,做个恶客。”
贾母听了大笑,拉住她道:“嫂嫂与小姑子拉关係,你去凑什么热闹。”
宝玉听了也要去,却被黛玉嫌弃道:“都是女儿家,你去作甚?没羞没臊的。”
宝玉顿时如遭雷劈,呆在当场,贾母见了也不好说啥,毕竟是黛玉的意思。想说和,又知道黛玉实在不喜欢宝玉,硬凑一起怕是反而引起黛玉反感。
贾母隱隱知道,贾璉对贾珠还算不错,甚至照顾到李紈这头,却不太喜欢宝玉。而黛玉,应该就是觉得宝玉不著调,她喜欢的是贾璉那种读书出身,有能力和担当的男子。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还没展开就结束了,这样挺好的。
贾璉也好,宝玉也罢,他们这样的人谈爱情太奢侈了。现实中有多少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呢?有,我见过的很少,仅仅三个例子,其中两个例子还是悲剧。
(ps:既然想到了爱情,就扯两句。案例1,八六年,我在南滨农场上学那会,一对黎族男女,父母反对,男女抱著一水桶袋炸-药,轰的一声。案例2:九十年代初,一棋友,从鹤岗到海南,其妻卖掉了家里最值钱的家当,辞掉了工作追隨之,当时很感动,几年后获悉,二人离婚,那个追隨爱情的女人叫王宝群,男的就不提了,据说是攀上一个富婆。案例3,我堂姐同母异父的妹妹,家里全都反对,唯独她风不顾身,至今夫妻二人一起奋斗,开了一家店卖家具,这是唯一的暂时的好结果。)
古人生活节奏慢,有大把的时间谈恋爱,但却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大多数婚姻是包办,只能在婚后谈恋爱。当下的年轻人,多为独子,日常不堪生活重压,哪有心思去討好一个未必能得到回应的恋爱对象呢?在家里玩游戏不香么?
(ps:我家里就有一个,96年的,连个对象都没有,无论如何说,依旧我行我素,我放弃治疗了,人呢,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倒是她妈妈著急上火。哦,中午安排了相亲。)
扯远了,言归正传。
一群小姑娘凑一块,真是好不热闹,小孩子天性就该是活泼的,只不过被这深宅大院,礼教森严给压制住了。贾璉一声令下,所有管教嬤嬤都给拦在外面。
一群小姑娘们顿时撒了欢,一本正经的上了塌,围著小桌子当家作主儿。
王熙凤做事周到,便是小惜春也给抱来了。
亲自作陪的王熙凤,看著喝了点酒之后,放胆吐槽的小姑娘们,这个不许,那个不行,走路步子大了不行,笑的时候露齿也不行。
这时候王熙凤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在娘家的时光,忍不住生出共情来。
女人这一辈子,规行矩步,过的好不好,全看嫁的如何。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所幸父母还算开明,订婚前得以见了璉哥,因喜他容貌俊俏,性子又好,这才有了一段美好姻缘,成为了娘家人羡慕的对象。
黛玉突然问了一句:“二嫂子,怎么不见璉哥?”
王熙凤道:“当家的爷们说了,他在,你们不能尽兴的玩儿,便去了书房呆著。”
小姑娘们热闹放肆了一天,最后全是醉醺醺的被抬回去,便是小惜春,也喝了一口之后,全程躺著陪玩。
晚一点夫妻二人在一起的时候,王熙凤提起此事,很是感动道:“我小时候,怎么就没这么一回呢。要是有这么一回,一辈子都忘不掉呢。”
贾璉没法说,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命运也不同。
贾家要不是贾璉的改变呢,会因为宝玉的关係,出现一段时间的美好时光。人们看书时,感伤的是那段时光的短暂,以及儿的凋零。
儿谢了会再开,人走了却一去不復返。
感觉到贾璉手上的力气隱隱的增加,已经熟练了很多的王熙凤,壮胆伸手去拿。
新手上路,油门一会大一会小,很是顛簸了一番。
好在车况不错,磕磕绊绊的坚持到了终点。
除了结婚次日,贾璉起的稍晚,隨后便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不用上班工作也能有工资,这是我能过的生活么?
早起时见跟前伺候的人是桂香,贾璉很是好奇的问一句:“平儿怎么没跟著?”
桂香撇了撇嘴:“我上哪知道?是她主动找的我,今后爷跟前,我俩轮著伺候。”
真实情况是平儿太聪明了,一段时间接触下来,灵活的调整了对待贾璉的策略。
来旺求王熙凤安排儿子做贾璉的隨从,未能先问贾璉,夫妻二人生生的跪了一刻钟前后。
这样的男主人,今后想安生的做个通房並进阶姨娘,就得少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平儿的判断,贾璉肯定不是那种喜欢有人时刻盯著他的人。如今没叫他得手,自然能忍著自己一点,若不知收敛,帐被记下了,將来怕是难有好结果。
贾璉还以为平儿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做出改变,不料来的如此之快。
平儿之聪慧可见,这样的女人混职场,肯定是人缘特好。
锻链完毕,出一身的汗,贾璉用了早饭,在院內踱步,需等汗干了才好沐浴。
做古人挺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洗头了。
中秋节到了,贾府又是一阵热闹,张灯结彩的,王熙凤还叫了个戏班子进来唱戏。
节前一天,贾璉安排下人去送礼,各路神仙都要送到。节日当天,早早起来,祠堂里给祖宗上一炷香。然后出门去,先陪王熙凤回了娘家,呆了一会午饭都没吃,便去了张家。
张吴氏见了贾璉便道:“安中要去西北,你去帮忙说说,换个地方。”
贾璉点点头,表示会意。见了张廷恩,见礼后便道:“恩师,西北是个烂摊子,掉进去没几个乾净人啊。”
张廷恩脸色一黑:“为朝廷做事,哪轮的到他挑挑拣拣,能有个实缺容易么?”
贾璉坚持道:“换一个吧,別过黄河就行。”
张廷恩沉默了一会,没再提吴安中,倒是看著贾璉道:“你別高兴的太早,三个月婚假,怕是要提前结束了。”
贾璉听了表示不信,摇头道:“学生不过一介六品小官儿,哪有那么多要紧事情等著我去做呢?恩师不必嚇唬我。”
张廷恩冷笑道:“劣徒,你做的大事还少么?在陛下跟前掛了號,你还想偷懒?”
贾璉一听知道不妙了,就承辉帝那个性格,好用的臣子,真就是往死里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