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管家交接
    丫鬟婆子早准备好香汤,王熙凤起来便先沐浴,收拾停当才让平儿去叫上桂香一道,伺候贾璉起来。天色微微发白之际,贾璉看见平儿与桂香一道出现,露出满意的表情。
    问了一句才知道,桂香一早就来了,就在廊下候著,说是二爷习惯她在跟前伺候。
    对此,贾璉寄予了肯定道:“这倒是,没有桂香在身边,我怕是管用的东西都找不到。”
    本想说总感觉差点啥,生怕说了给桂香遭灾。
    桂香的身份决定了,很多东西她无法逾越,抬的太高是在害她。
    一身正装肃容的王熙凤在丫鬟的簇拥下出现,收拾好的贾璉上前来拉著她的手,很是亲昵的说话:“起来时怎么不叫醒我?”
    心头一暖的王熙凤眼神越发的温柔,当著人亲热不適应略带娇羞道:“爷们在外忙一天,妾身一直坐著也没累著,新妇进门第一天,可不敢留下一个懒字的印象。”
    贾璉道:“怎么就不累了,就那凤冠,顶一天是个人都会累。说好的同甘共苦,生死相依,以后有事千万別自己扛著。”
    婚前的书信来往之间,贾璉的情话总体来说比较含蓄,比如,看见春天的开了,便想起笑意如的妹妹。又比如,秋天的落叶在风中摇曳生姿,又想起妹妹那曼妙的身段。
    主打的就是一个文字华丽,反倒结婚之日起,上的都是直接乾脆的大货。
    王熙凤哪听的了这个,眼里心里全是眼前的男人,至於桂香之流,也配跟我比?
    无非就是爷们身边用惯的人,共过患难,爷们是个重情义的,这才不离不弃。
    心思对付她,倒是显得做大妇的心眼不大。
    只能说贾璉的教育有了效果,各种贤妻良母典范的画本,王熙凤都小心的保存下来,今后要给儿媳妇看的,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传家宝。
    夫妇二人出臥室,入中堂,这里摆好了两把椅子,家里下人全部到场,分远近亲疏,各自站在堂上与院內。二人中堂落座,下人们集体见礼。
    王熙凤一直看著贾璉,等著家主训话的节奏。
    贾璉咳嗽一声,起身之后,冲对面正色作揖道:“打今日起,后宅的事情,拜託贤妻了。”
    王熙凤一脸肃容,理所应当的受了这一礼之后,躬身道福:“妾一定尽心竭力,不使夫君在外受家庭之累。”贾璉,这该死的仪式感,果然任何时代都是套路得人心。
    拉著王熙凤的手再落座,贾璉对眾人道:“无论新人旧人,今日起住一个院內,奉一家主人,尔等给二奶奶行个大礼,今后拜託她照顾尔等周全。”
    眾人轰然跪下,口称“二奶奶万福。我等今后惟命是从,尽心侍奉,如有错漏,任凭处置,绝无怨言。”这一幕让王熙凤手都在颤抖,好在贾璉一直拉著她的手,给了她无限力量。
    王熙凤也说了一番场面话,这才算是结束。
    下人们退下前,贾璉叫住了站在庭院內的封氏与香菱,主动上前说话:“你们母女二人寄身贾府,名为卖身,实则是自由人。我已经拜託人在找甄先生,期待著看到你们一家团聚。”
    因为贾璉觉得,甄士隱是解开很多问题的钥匙,所以对待这对母女,一直很谨慎。
    当初在东跨院,安排她们住一个单独的院子,还有丫鬟婆子在跟前伺候著。
    据桂香言,这对母女倒是很有下人的自觉,尤其是封氏,总是会抢著干活。
    封氏谢过贾璉道:“二爷隆恩,婢子母女得以周全,一生难报,但求来世再报。自由身的话,今后二爷请勿再言,否则婢子母女无顏居於此。”
    贾璉听了嘆息一声道:“既然如此,便遂了你的心愿。”
    封氏谢过,拉著小香菱退下。
    贾璉回头见王熙凤一脸好奇,拉著她的手往外走,一边走向荣禧堂,一边解释封氏与香菱的来歷。那封氏虽然容貌上佳,却是瘸的,自然不在王熙凤心里。倒是生出一番同情之心道:“此母女知恩图报,可不敢当下人看待。”
    在这个自上而下都重视道德的时代,封氏母女这种人,很自然的得高分。
    看见荣禧堂里的贾赦时,贾璉暗暗鬆一口气,心道不用再出门绕行去东跨院了。
    荣禧堂上首自然是贾母端坐,贾宝玉在她脚边站著,盯著王熙凤,下首为贾赦,邢夫人为填房,连坐的资格都没有。贾政、王夫人坐一侧,贾珍在另一侧,身后站著贾蓉。
    贾璉拉著王熙凤上前,先给贾母磕头奉茶,其次是贾赦,到了贾政这里便不必磕头,只需站著行礼,依次见过,这就算是最后的仪式流程走完了。
    男人们各自散去,贾母拉著王熙凤的手说话:“乖孙媳妇,你男人的姑母一直在为婚事出力,今日却不肯出来受你们的礼。说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林家妇不敢登荣禧堂,更不敢在此受礼。回头你再辛苦一趟,去见一见你姑母才好。”
    王熙凤听了感嘆道:“夫君在心中总说,祖母是贾府的定海神针,待他最是亲善。適才来的路上,夫君又说,祖母最是慈祥,人也最善,最好相处。见了之后才知道,夫君说的谦虚了,您就是一尊人间行走的活菩萨啊。”
    贾母听了这话,根本绷不住,脸上全是笑出来的褶子。
    一行人簇拥著贾母出了荣禧堂,往西侧贾母的院子而去,贾敏在此等著,贾璉拉著王熙凤上前见礼时,正色道:“姑母是贾家上一辈中,璉最尊重的。”
    一句话说的王熙凤顿时满脸肃容,上前拜见。一旁站著的王夫人眉心猛跳【我也是姑姑】。
    见过贾敏后,贾母正式提议,管家之事现场交接。
    早有准备的王夫人,让周瑞家的端来一个盘子,里头是一串钥匙。
    王夫人道:“一应帐册,隨时可以去找赖大管家与周瑞调看,今后后宅诸事,由你管,由伱分。贾家上下几百號人,吃穿用度,这份担子可不轻呢。”
    王熙凤接了钥匙,转身给了平儿端著,回头对王夫人行礼道:“您既是姑姑,又是婶婶,亲上加亲,如今虽是我管家,您可不能彻底撒手不管。”
    王夫人也只能道:“有什么不懂的,只管来问我便是。”
    这时贾璉在一旁道:“风儿初来乍到,需要时间適应。珠大嫂知书达理,当初帮忙管家的时候,可谓面面俱到。如今珠大嫂偏居一隅,任事不管实在是可惜了,不如让她给风儿做个帮手,有什么事情,两人可以商量著办。”
    王熙凤是个喜好揽权的人,本不情愿接受,但这话是贾璉说的,她只能默默的认下,等著回去问问贾璉,为何如此。
    贾母和王夫人都没说话,倒是贾敏嘆息道:“璉儿所虑周全,一心为了贾家好,大善。”
    贾母则道:“既然是璉儿的意思,那便如此吧。”
    一脸错愕的李紈,本打算做个透明的背景板,不料世道临头还有自己的事情。
    赶紧站出来推辞时,王夫人咳嗽一声道:“媳妇先帮一阵,待风儿熟悉了再推辞。”
    婆婆开口,李紈只能应下。
    完成交接之后,夫妇二人携手而归,途中贾璉示意下人站远点后,主动低声解释:“珠大哥英年早逝后,孤儿寡母的总有不长眼的下人怠慢。叔叔是个不管后院的,婶婶大概是心存芥蒂,心思全在宝玉之上,不太管这对母子,只当是养著猫啊狗的。我可以不在乎珠大嫂,但兰儿乃贾家血脉,不可不照顾周全。”
    王熙凤瞬间听懂了,倒不是说下人欺主,实则单单是无视,也是让人很难受的事情。
    孤儿寡母不受重视,李紈不管家,没权利处置失礼的下人,总能遇见点事情就告状吧?
    贾璉让她做个帮手,手里就有了权利,下人也不敢怠慢了。如此一来,王熙凤管家有帮手,上手自然很快。
    行至自家院子,贾璉屏退平儿与桂香之外的下人,又道:“我在外置办了一些產业,桂香暂时惯著,如今你进门了,自然交给你管。平时还是桂香看著,有事及时匯报。”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桂香听了先告退,不一会捧著一个箱子过来,放在桌上后退贾璉侧后站著。
    贾璉打开箱子道:“这里有一份契约,我与贾蓉、薛蟠三人合伙做的一份买卖,如今还没正式铺开,將来做大了,月入万两不在话下。”
    稿费什么的自然是桂香收著,贾璉不可能不留钱在手。总不能像援助里的贾璉,钱財上面总是要求著王熙凤,自然硬不起来。
    听到月入万两的买卖,王熙凤自然重视起来,贾家不是王家,王夫人回门时没少念叨贾家大不如前,入不敷出的局面。被贾璉逼著读书识字后,王熙凤不像原著那么跋扈,遇见事情也冷静思考。深知这么一份收入,对於贾家的重要性。
    拿起契约仔细看罢,王熙凤认真的问:“薛蟠不必担心,贾蓉可靠么?我听说贾蓉畏珍大哥如虎,珍大哥会不会在其中下手?”
    涉及到钱財,王熙凤变得非常敏感,问题也足够尖锐。
    贾璉道:“贾蓉那边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处理好,你只管对帐收钱。东府的事情,看看就行,不要插手。倒是赖大管家,素来只奉祖母號令,需防备三分。”
    这番话是很有策略的,算是提前给王熙凤打预防针。第一印象有了,今后接触过程中,渐渐的就会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將来彻底掌握贾府大局后,收拾赖大顺理成章。
    初来乍到的王熙凤自然坚信贾璉的话,毕竟不是原著中那个废物。
    王熙凤交接第一天便进入了状態,首日先整顿自家院內,主要是嫁妆需要造册入库。
    对著礼单,忙活了一天,在林之孝等人的帮衬下才算完成。
    贾璉也算清楚了,王家给的嫁妆中,最值钱的就是价值十万两的金银,有压仓的金银锭,也有金银首饰。其次就是京郊的一个庄子,有耕地、林地、水面,总计一千倾,折算下来,也有近十万两。然后七七八八的杂物,有锦缎、珍贵药材、香料、一应用具,也能值七八万两。最后就是各路神仙的掺和进来的添妆,每家少的三个箱子,多的五个箱子,也都是一些后宅用的上的物件,加起来也能值个五六万两。
    唯一好奇的是,皇帝没掺和进来,简直不合常理嘛。
    首日夜,王熙凤伤势未愈,贾璉也没强行索要,只是相拥而臥。
    为此,王熙凤还试探他,问要不要去平儿处歇息。
    贾璉正色道:“岂有此理,主妇未孕之前,一律不外宿。”
    义正词严的一番话,说的王熙凤很是贴慰,夫妻二人自然和谐一夜。
    次日,贾母特意派人来传话,新婚燕尔,不必劳累请安,休息一天。
    没曾想晌午未到,门口来了一个內侍,口称,三皇子人在外地,未能及时来贺,特嘱送大礼一份,请贾璉笑纳。
    待贾璉与王熙凤见了內侍,这位又屏退四周,对夫妇二人道:“陛下口諭,站著听即可。”
    贾璉不敢怠慢,拉著王熙凤朝皇宫的方向叩首之后,这才起身听喻。
    內侍道:“贾卿与国有大功,因顾忌尚年幼,故留待后赏,今贾卿大喜,借三皇子之手,赐银一万两,锦缎五百匹,官窑瓷器百件。”
    夫妇二人谢恩之后,內侍又道:“三皇子的礼单在此,咱家不多留了。”
    送走內侍后,再看三皇子的礼单,竟又是一处庄子,有民百户,地百倾。
    果然是三皇子的作风,只要不提银子,还是很大方的。
    说起来,这个庄子置办下来,怎么也要一万两银子,只是李亨到手时,肯定是白来的。要不然怎么也捨不得。
    王熙凤倒是算了一下,称京郊土地好田不过五两一亩,比不得江南,好田能值二十两一亩。总的来说,京郊良田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主要种小麦,每年所得比不了南方。
    得知贾璉深得皇帝宠信,与三皇子相交莫逆,王熙凤心道:皇后心疼三皇子,这才赏我嫁衣首饰。面子需落在璉哥身上,不可沾沾自喜。
    新妇三日回门,贾璉领数十家將一道,至王家,王子胜在外未归,家中只有王仁当家接待,王熙凤跟著母亲入內,说起婚后诸事。其母听罢嘆息道:“你真是好福气,公公独居在东跨院,邢氏不过是个填房,日常不必供著婆婆,省了好些事,日子过的也能畅快点。”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我是贾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红楼:我是贾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