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工部:如临大敌
自打六部观政制度诞生以来,头一个先在上书房观政的新科进士,贾璉的待遇是不是后无来者不知道,肯定是前无古人了,为此还诞生了一个临时职务【观政舍人】。
本以为这位爷作为一个香餑餑,不选吏部也会选户部,再不济也能进礼部,结果一头扎进了工部。实在是太过突破正常人的认知了,三位主官就怕这位爷身上带著任务,自然要严阵以待。工部是没啥前途不假,但也是有油水的。
通俗一点讲,工部就是搞工程的,搞工程里头的猫腻那可太多了。举个例子,一块砖头的售价可以是三毛钱,也可以是五毛钱,就看採购部门的意思了。你是砖厂老板,你得到暗示砖可以五毛钱一块的情况下,你会作何选择?
还有领导一句话,原本做好的工程要推翻重来,造成浪费之类的事情,那真是数不胜数。作为施工单位,你只管再做一遍,再拿一份工钱,你会担心造成的浪费?
作为工部的负责人们,有贾璉这么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爷,心里能不紧张么?
“状元郎贵为国舅、小公爷,如何来此?不会真的要在工部干下去了?哈哈哈!”右侍郎蓝某,说著这番话,忍不住自己都哈哈大笑,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关键这廝在话里提到了国舅一词,自己也觉得阴阳的有点刻意了,赶紧笑一笑缓和一下,免得真的得罪人。
“蓝大人客气了,贾璉后学未进,此番是来观政的。”贾璉非常含蓄的表达了,我就是来观政走流程的,最终的取向,还是要服从分配啊。
左侍郎刘大人接过话:“既然是观政,自当总览全局,面面俱到,留在总部有各司公文档案可瀏览,状元公以为如何?”
贾璉来之前是做了工科的,两位侍郎大人先后发言时,那也是微微欠身,不敢安坐的。
刘大人的发言,贾璉自然表示一下尊敬,隨即站起抱手道:“刘大人的好意心领了,贾璉对製造颇有兴趣,想去虞衡清吏司,还望各位大人伏允。”
虞衡清吏司?好啊,这里好。
一直端坐如泥雕木塑的尚书陆大人,身形微微一抖,眯著的眼睛也亮了,咳嗽一声,吸引注意力之后道:“状元郎有想法,那便如他所言,就去虞衡司。”
两位侍郎见尚书发话了,自然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实际上贾璉只要做了选择,也没人会出声反对,顶多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绊子,明著反对不敢。
为何尚书陆大人如此乾脆呢,两个原因,一个是贾璉的上一份评价,用了皇帝印章。另外一个就是虞衡司的管理问题了,这部门是交叉管理的,工部能管,內务府也能管。
为何內务府也能插一槓子呢?明明是工部的下属单位。自然是因为铸钱咯。
铜钱的铸造归虞衡司管,內务府还有铸幣局呢,还有贡珠,这也是內务府实际掌管。
这两项业务有內务府的影子,涉及到的利益方多了一个之后,水更浑了。
贾璉愿意去这么一个部门,自然是好事啊。水浑的地方,一个不小心就踩空了,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牵扯,到时候他不就没心思去找毛病了么?
毕竟虞衡司还有大量的採购和库管的权利,这里面的利益也是说不清楚的。
大周朝虞衡司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4人,基本遵循了前朝制度。
也就是贾璉没选营缮清吏司,不然三位大人的冷汗能下来。因为郎中是贾政啊,叔侄联手,鬼知道能掀起多大的风波。
工部这个部门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在於很多部门职能与內务府重迭了,用人上也互相皆来皆去的,只要主管的主事不说话,自然也没人去多管閒事。拉拉扯扯的都是为了把差事办好,时间长了说不清楚的地方就很多。
尚书加两位侍郎一起来到虞衡司,这场面差点给虞衡司一干官员嚇尿了。
这是出大事了啊!不然不能来的这么整齐不是?
贾璉也觉得太过扯淡了一点,我不过是来观政的,不是来做督查的,懂?
如果不是身高优势,贾璉跟在三位大人身后將毫无存在感。
虞衡司的官员们在院子內列队,个个战战兢兢的等待命运的判决时,尚书陆大人咳嗽一声,回头招手,贾璉信步上前后,陆大人才说话:“各位同仁,今科状元大家贾璉都知道,就不多介绍了,状元郎选择到本部该司观政,大家多多关照。”
【关照】二字的语气,稍稍有点加强,言下之意,听懂了么?
反应各有不同,大概一半一半,一半的人显得鬆弛了许多,不是出大事了。另外一半人则更紧张了,这是出大事了。【观政舍人】的六部观政第一站选择了工部虞衡司,说没任务谁信啊?反正我是不信的,是奔著谁来的呢?还是奔著內务府来的?
短暂的寒暄后,介绍与自我介绍完毕,虞衡司郎中给贾璉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一个书吏,一个隨时听候召唤,负责卫生以及端茶送水的小吏。
真就是严防死守,破案了,郎中大人是更加紧张的那一拨人。
毕竟贾璉身份太多了,还是张阁老的嫡传弟子,张阁老总领户部之外,兼管银行以及铸幣。別说工部了,內务府在铸幣问题上也要听招呼,名副其实的大周朝財神爷。
这个安排的用意,想看文书看档案,有书吏可以代劳去取,想带人进来伺候,顺便打听点不该打听的消息,那就让跑腿小吏出场,断了你这条心思。
郎中大人的安排,可谓面面俱到了,我管不了你贾璉,我还断不了你获取信息的渠道?
再牛的人,那也是个人。没有帮忙跑腿,打听消息以及办事的人员,伱什么都做不了。
想法再好,你也需要人来落实吧?如果贾璉是主官还好点,一个来观政的进士,呵呵!
郎中大人和员外郎们都不用商议,很自然的要给新科状元上一个,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官清如水,什么叫吏滑如油。
照例,贾璉要先去拜访各位同僚,一个一个办公室走进去,坐一炷香的时间,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屁事没办,就混了个脸熟。各位同僚的感觉吧,状元公的性子,似乎传言有误啊。不是说性格冷傲么?怎么观政第一天,全是在走访同僚了,期间也没问啥业务上的事情。
清汤寡水观政第一天过去了,贾璉现在出门换了个长隨,亲自点的张三的幼子,年龄比贾璉小一岁,生的虎头虎脑的,壮实的紧,名唤张柱子。贾璉最欣赏他的就是话少,其次就是能吃,非常的能吃。自幼习武的张柱子,用桂香的话,一顿能吃二爷八顿的量。
贾璉让他在门房呆著不要乱走,他就真的呆著,除了方便之外绝不离开。
回去的路上,贾璉问起张柱子:“今日在门房里呆著,可有收穫?”
贾璉没指望他能观察出一点啥东西,这不是还在培养期么?
“门房李老头出身內务府,上午还好点,上了六次厕所,午饭后偷懒睡觉,一睡就是两个时辰。我问他为不怕耽误事么?他回我,午饭时好些官员出去吃,午后回来的很少。对了,这老头有三个闺女,问我定亲没有。”
马背上的贾璉嗯了一声,扭头看一眼柱子,心道:你这忠厚老实的样子,很有欺骗性啊。
“你怎么回的他?”贾璉不动声色,柱子催马並行,压低声音:“小的说没定亲!李老头问了小的家里的情况,小的照实说了,再无其他。”
也就是说,这门房老头並没有多问贾璉的事情,估计还在观察试探期。
“嗯,挺好,多看,能不说话就別说话。”贾璉觉得张柱子真不错,比小安强多了。
观政第二日,贾璉依旧准点到,马丟给柱子去伺候,不紧不慢的步入。
张书吏已经就位,姓何的小吏卫生已经搞好了,站在门口等著呢。
贾璉进来,两人先后招呼,何小吏熟练的接过贾璉的褡褳,取了茶壶和茶叶出来,很自然的去打水冲茶。张书吏站在一边,微微躬身请示:“贾大人有事只管吩咐!”
“嗯!”贾璉应了一声,从隨身褡褳里取了一份图纸出来摊开,儘管有一段时间的工作与机械有关,而且还有记忆掛,这不是不懂当下的手工基础水准么?所以,根据个人经验画的图纸,未必能实现不是,必须要当下懂行的人看了才知道如何改进。
展开图纸,贾璉笑道:“我有个私人的活,你帮著看看能不能做,费方面不是问题。”
张书吏顿时大脑空空,眼神呆滯,观政第一天,就要干私活?您是怎么知道,这虞衡司里的工匠,有许多人在接私活啊?
贾璉见他没反应,有点奇怪的问一句:“怎么,图纸看不懂?哦,我没標註单位,就是个大概是示意图。是这样的,尺寸之类的,我也不懂,就是个想法。”
其实呢,贾璉也是想看看,这位书吏到底懂不懂行。
张书吏火速回魂,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看了好一阵,眼神茫然的摇摇头:“在下没看懂!”
看见贾璉脸色一僵,张书吏赶紧补救:“张主事於製造一道颇为精通,我去问他。”
拿著图纸,张书吏跑出去了。贾璉看著他的背影【张主事?】,是一家人么?
过了一会,一个六品官兴冲冲的进来了,手里拿著图纸问:“贾兄,此物为何?在下也没看懂,就是觉得颇为精巧,想造出来需费一番手脚。铸造件好弄,个別工件需要上车床。”
贾璉都听傻了,忍不住问一句:“车床?虞衡司还有车床?”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嗨,那玩意不好用,脚踩的,一个不注意就出废品。”
贾璉明白了,跟自己理解的车床不是一回事,別电动机了,蒸汽机都没有。
想到此处,贾璉摸出装捲菸的盒子,打开后摸出一根,掏出火摺子点上后,吞云吐雾道:“在下觉得抽菸袋太不方便,这不自己弄了个捲菸出来,没想到还挺受欢迎,便寻思著手卷的太慢了,是不是弄个机器出来。就是一点个人想法,成不成的不要紧。”
张主事拿起一根捲菸看了看,若有所思好一阵之后,再去看看图纸,好一阵才说话:“嗯,这机器要是能做成了,两人就能操作,效率上一个人能顶十个人的。图纸在下拿走,回去帮你问问工匠们,他们应该有办法。”
贾璉赶紧起身谢过,张主事要走时,贾璉送到门口,顺手塞过去一张银票道:“办事需要销的地方不少,工匠日子不好过,不好白使唤人家。”
还能收到银票?儘管只是一张二十两的,却狠狠的顛覆了张主事的刻板印象。
昨夜大傢伙开会討论过贾璉的事情,工部观政的进士好几十號呢,都选留在总部看文书档案,这位来的晚不说,还直接扎到虞衡司。本以为来者不善呢?就这?
干点私活,张主事哪敢找他要钱啊,没想到他真给钱了,这……。
摘的如此乾净,怕是真要出点事情了,张主事有种即將横生枝节的预感。
张主事的办公室內,其他三个主事都在等著,见他回来了都起身相问。
张主事说完情况后补了一句:“先看看吧,给他把事情办好了再说,只要不去库房,不查帐本,就没啥好担心的。大傢伙还是管好各路人马,免得出意外。”
虞衡司有没有问题,这四位主事能不知道么?各自分管的事情一清二楚,別人管的事情,那也是知道的很多。大家就是一伙的嘛,合伙捞钱。
別的观政进士好对付,丟给一堆文档去看唄,愿意跟著办公室里学习工作流程,那自然是最好的。观政期间,想请假不来的也没问题,反正每逢工部观政直接请假一个月的不是个例,贾璉这种才是特殊例子!
贾璉这边真没多想,捲菸製造四大难点,一个是菸叶质量,一个是烤制和储存,剩下就是切丝和捲菸了。贾璉面临的就是后两个难点,这是决定生產效率的。
现实註定是半手工的生產,想更高的效率基本没可能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后人的角度看其实难度不大,真正难点在於伴隨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並成长的自然学科,从理论到实践。
瓦特造改良蒸汽机,却未必懂相关的理论。要不怎么说牛顿伟大呢?工匠造出了机器,牛顿为首的自然科学家们,则是整理出相关理论,並且是能便於学习的方式出现的理论。
中学物理大家都学过,这里就不废话了。齿轮滑轮这些东西造出来,不识字的工匠都能做到。难的是標准度量衡,难的是其中的基础理论,更难的是在总结出来的基础理论上,进一步生化出更高一层的理论並加以实践。
工业化三个字说出来简单,很多东西做出来也不难,知其然易,知其所以然难。
大周朝的环境就这样了,贾璉也不指望主导工业革命了,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周开启朝走向海洋的步伐,贾璉就心满意足了。一点一点的做,並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吸引更多人的加入进来,这才是贾璉觉得能办到的事情。
没有利益驱动的前提下,谁都是怕麻烦的人。
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上面的。动嘴的人,永远比实际做的人轻鬆。
要不怎么都想当领导呢?
工部观政第三日,贾璉带来了好几份报纸,一壶茶坐一天,喝茶看报,屁事没做。
眾人愕然不已,特意安排张书吏去问贾璉一句,有没有想看的文档。
贾璉似乎才想起来,我是来观政的,於是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了解工部的办事流程。
都是官面上的事情,张书吏也没为难,找来一堆公文,还有手写的办事流程,从库房到办公室,如何形成事件,如何走流程,如何落实,最终是入库出库。
贾璉一边看公文,一边询问张书吏,一天时间,算是搞懂了基本流程。
第四日,虞衡司如临大敌,今天该出招了吧?下基层对不对,要看帐本对不对,我都给你准备好了。哼哼,不信你能查出问题来!
没曾想,再次出乎工部上下的预料,贾璉请假了!
人没来,就是让长隨来送了一张请假条,表示有私事要处理,请假五天。
为啥要请假呢?还不是贾蓉那边出了点小问题么?
这季节正好出菸叶,贾璉要求的烤菸,具体倒是写了很成熟的方案,细节到如何建烤房,如何掌握火候等都有,问题是会干活的人不识字,识字的人看著这个跟看天书一样。
贾璉只好请假两天,拉上薛蟠和贾璉一道出城,找一个种菸叶的庄户,亲自现场指导。
烤房怎么建,烧柴火还是烧煤,烤菸的流程和火候等等,贾璉在城外的庄子里呆了五天,从搭建烤房到烤制流程,再到存储。千万別小看存储,菸叶的存储对於品质是决定性的。
五天后,贾璉回工部销假,郎中大人看著贾璉,忍不住问一句:“状元公生病了么?人怎么黑了一层啊?”贾璉心道【你当我想啊?干活能不晒黑么?】
(本章完)
自打六部观政制度诞生以来,头一个先在上书房观政的新科进士,贾璉的待遇是不是后无来者不知道,肯定是前无古人了,为此还诞生了一个临时职务【观政舍人】。
本以为这位爷作为一个香餑餑,不选吏部也会选户部,再不济也能进礼部,结果一头扎进了工部。实在是太过突破正常人的认知了,三位主官就怕这位爷身上带著任务,自然要严阵以待。工部是没啥前途不假,但也是有油水的。
通俗一点讲,工部就是搞工程的,搞工程里头的猫腻那可太多了。举个例子,一块砖头的售价可以是三毛钱,也可以是五毛钱,就看採购部门的意思了。你是砖厂老板,你得到暗示砖可以五毛钱一块的情况下,你会作何选择?
还有领导一句话,原本做好的工程要推翻重来,造成浪费之类的事情,那真是数不胜数。作为施工单位,你只管再做一遍,再拿一份工钱,你会担心造成的浪费?
作为工部的负责人们,有贾璉这么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爷,心里能不紧张么?
“状元郎贵为国舅、小公爷,如何来此?不会真的要在工部干下去了?哈哈哈!”右侍郎蓝某,说著这番话,忍不住自己都哈哈大笑,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关键这廝在话里提到了国舅一词,自己也觉得阴阳的有点刻意了,赶紧笑一笑缓和一下,免得真的得罪人。
“蓝大人客气了,贾璉后学未进,此番是来观政的。”贾璉非常含蓄的表达了,我就是来观政走流程的,最终的取向,还是要服从分配啊。
左侍郎刘大人接过话:“既然是观政,自当总览全局,面面俱到,留在总部有各司公文档案可瀏览,状元公以为如何?”
贾璉来之前是做了工科的,两位侍郎大人先后发言时,那也是微微欠身,不敢安坐的。
刘大人的发言,贾璉自然表示一下尊敬,隨即站起抱手道:“刘大人的好意心领了,贾璉对製造颇有兴趣,想去虞衡清吏司,还望各位大人伏允。”
虞衡清吏司?好啊,这里好。
一直端坐如泥雕木塑的尚书陆大人,身形微微一抖,眯著的眼睛也亮了,咳嗽一声,吸引注意力之后道:“状元郎有想法,那便如他所言,就去虞衡司。”
两位侍郎见尚书发话了,自然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实际上贾璉只要做了选择,也没人会出声反对,顶多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绊子,明著反对不敢。
为何尚书陆大人如此乾脆呢,两个原因,一个是贾璉的上一份评价,用了皇帝印章。另外一个就是虞衡司的管理问题了,这部门是交叉管理的,工部能管,內务府也能管。
为何內务府也能插一槓子呢?明明是工部的下属单位。自然是因为铸钱咯。
铜钱的铸造归虞衡司管,內务府还有铸幣局呢,还有贡珠,这也是內务府实际掌管。
这两项业务有內务府的影子,涉及到的利益方多了一个之后,水更浑了。
贾璉愿意去这么一个部门,自然是好事啊。水浑的地方,一个不小心就踩空了,需要大量的精力去牵扯,到时候他不就没心思去找毛病了么?
毕竟虞衡司还有大量的採购和库管的权利,这里面的利益也是说不清楚的。
大周朝虞衡司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4人,基本遵循了前朝制度。
也就是贾璉没选营缮清吏司,不然三位大人的冷汗能下来。因为郎中是贾政啊,叔侄联手,鬼知道能掀起多大的风波。
工部这个部门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在於很多部门职能与內务府重迭了,用人上也互相皆来皆去的,只要主管的主事不说话,自然也没人去多管閒事。拉拉扯扯的都是为了把差事办好,时间长了说不清楚的地方就很多。
尚书加两位侍郎一起来到虞衡司,这场面差点给虞衡司一干官员嚇尿了。
这是出大事了啊!不然不能来的这么整齐不是?
贾璉也觉得太过扯淡了一点,我不过是来观政的,不是来做督查的,懂?
如果不是身高优势,贾璉跟在三位大人身后將毫无存在感。
虞衡司的官员们在院子內列队,个个战战兢兢的等待命运的判决时,尚书陆大人咳嗽一声,回头招手,贾璉信步上前后,陆大人才说话:“各位同仁,今科状元大家贾璉都知道,就不多介绍了,状元郎选择到本部该司观政,大家多多关照。”
【关照】二字的语气,稍稍有点加强,言下之意,听懂了么?
反应各有不同,大概一半一半,一半的人显得鬆弛了许多,不是出大事了。另外一半人则更紧张了,这是出大事了。【观政舍人】的六部观政第一站选择了工部虞衡司,说没任务谁信啊?反正我是不信的,是奔著谁来的呢?还是奔著內务府来的?
短暂的寒暄后,介绍与自我介绍完毕,虞衡司郎中给贾璉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一个书吏,一个隨时听候召唤,负责卫生以及端茶送水的小吏。
真就是严防死守,破案了,郎中大人是更加紧张的那一拨人。
毕竟贾璉身份太多了,还是张阁老的嫡传弟子,张阁老总领户部之外,兼管银行以及铸幣。別说工部了,內务府在铸幣问题上也要听招呼,名副其实的大周朝財神爷。
这个安排的用意,想看文书看档案,有书吏可以代劳去取,想带人进来伺候,顺便打听点不该打听的消息,那就让跑腿小吏出场,断了你这条心思。
郎中大人的安排,可谓面面俱到了,我管不了你贾璉,我还断不了你获取信息的渠道?
再牛的人,那也是个人。没有帮忙跑腿,打听消息以及办事的人员,伱什么都做不了。
想法再好,你也需要人来落实吧?如果贾璉是主官还好点,一个来观政的进士,呵呵!
郎中大人和员外郎们都不用商议,很自然的要给新科状元上一个,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官清如水,什么叫吏滑如油。
照例,贾璉要先去拜访各位同僚,一个一个办公室走进去,坐一炷香的时间,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屁事没办,就混了个脸熟。各位同僚的感觉吧,状元公的性子,似乎传言有误啊。不是说性格冷傲么?怎么观政第一天,全是在走访同僚了,期间也没问啥业务上的事情。
清汤寡水观政第一天过去了,贾璉现在出门换了个长隨,亲自点的张三的幼子,年龄比贾璉小一岁,生的虎头虎脑的,壮实的紧,名唤张柱子。贾璉最欣赏他的就是话少,其次就是能吃,非常的能吃。自幼习武的张柱子,用桂香的话,一顿能吃二爷八顿的量。
贾璉让他在门房呆著不要乱走,他就真的呆著,除了方便之外绝不离开。
回去的路上,贾璉问起张柱子:“今日在门房里呆著,可有收穫?”
贾璉没指望他能观察出一点啥东西,这不是还在培养期么?
“门房李老头出身內务府,上午还好点,上了六次厕所,午饭后偷懒睡觉,一睡就是两个时辰。我问他为不怕耽误事么?他回我,午饭时好些官员出去吃,午后回来的很少。对了,这老头有三个闺女,问我定亲没有。”
马背上的贾璉嗯了一声,扭头看一眼柱子,心道:你这忠厚老实的样子,很有欺骗性啊。
“你怎么回的他?”贾璉不动声色,柱子催马並行,压低声音:“小的说没定亲!李老头问了小的家里的情况,小的照实说了,再无其他。”
也就是说,这门房老头並没有多问贾璉的事情,估计还在观察试探期。
“嗯,挺好,多看,能不说话就別说话。”贾璉觉得张柱子真不错,比小安强多了。
观政第二日,贾璉依旧准点到,马丟给柱子去伺候,不紧不慢的步入。
张书吏已经就位,姓何的小吏卫生已经搞好了,站在门口等著呢。
贾璉进来,两人先后招呼,何小吏熟练的接过贾璉的褡褳,取了茶壶和茶叶出来,很自然的去打水冲茶。张书吏站在一边,微微躬身请示:“贾大人有事只管吩咐!”
“嗯!”贾璉应了一声,从隨身褡褳里取了一份图纸出来摊开,儘管有一段时间的工作与机械有关,而且还有记忆掛,这不是不懂当下的手工基础水准么?所以,根据个人经验画的图纸,未必能实现不是,必须要当下懂行的人看了才知道如何改进。
展开图纸,贾璉笑道:“我有个私人的活,你帮著看看能不能做,费方面不是问题。”
张书吏顿时大脑空空,眼神呆滯,观政第一天,就要干私活?您是怎么知道,这虞衡司里的工匠,有许多人在接私活啊?
贾璉见他没反应,有点奇怪的问一句:“怎么,图纸看不懂?哦,我没標註单位,就是个大概是示意图。是这样的,尺寸之类的,我也不懂,就是个想法。”
其实呢,贾璉也是想看看,这位书吏到底懂不懂行。
张书吏火速回魂,注意力集中在图纸上看了好一阵,眼神茫然的摇摇头:“在下没看懂!”
看见贾璉脸色一僵,张书吏赶紧补救:“张主事於製造一道颇为精通,我去问他。”
拿著图纸,张书吏跑出去了。贾璉看著他的背影【张主事?】,是一家人么?
过了一会,一个六品官兴冲冲的进来了,手里拿著图纸问:“贾兄,此物为何?在下也没看懂,就是觉得颇为精巧,想造出来需费一番手脚。铸造件好弄,个別工件需要上车床。”
贾璉都听傻了,忍不住问一句:“车床?虞衡司还有车床?”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嗨,那玩意不好用,脚踩的,一个不注意就出废品。”
贾璉明白了,跟自己理解的车床不是一回事,別电动机了,蒸汽机都没有。
想到此处,贾璉摸出装捲菸的盒子,打开后摸出一根,掏出火摺子点上后,吞云吐雾道:“在下觉得抽菸袋太不方便,这不自己弄了个捲菸出来,没想到还挺受欢迎,便寻思著手卷的太慢了,是不是弄个机器出来。就是一点个人想法,成不成的不要紧。”
张主事拿起一根捲菸看了看,若有所思好一阵之后,再去看看图纸,好一阵才说话:“嗯,这机器要是能做成了,两人就能操作,效率上一个人能顶十个人的。图纸在下拿走,回去帮你问问工匠们,他们应该有办法。”
贾璉赶紧起身谢过,张主事要走时,贾璉送到门口,顺手塞过去一张银票道:“办事需要销的地方不少,工匠日子不好过,不好白使唤人家。”
还能收到银票?儘管只是一张二十两的,却狠狠的顛覆了张主事的刻板印象。
昨夜大傢伙开会討论过贾璉的事情,工部观政的进士好几十號呢,都选留在总部看文书档案,这位来的晚不说,还直接扎到虞衡司。本以为来者不善呢?就这?
干点私活,张主事哪敢找他要钱啊,没想到他真给钱了,这……。
摘的如此乾净,怕是真要出点事情了,张主事有种即將横生枝节的预感。
张主事的办公室內,其他三个主事都在等著,见他回来了都起身相问。
张主事说完情况后补了一句:“先看看吧,给他把事情办好了再说,只要不去库房,不查帐本,就没啥好担心的。大傢伙还是管好各路人马,免得出意外。”
虞衡司有没有问题,这四位主事能不知道么?各自分管的事情一清二楚,別人管的事情,那也是知道的很多。大家就是一伙的嘛,合伙捞钱。
別的观政进士好对付,丟给一堆文档去看唄,愿意跟著办公室里学习工作流程,那自然是最好的。观政期间,想请假不来的也没问题,反正每逢工部观政直接请假一个月的不是个例,贾璉这种才是特殊例子!
贾璉这边真没多想,捲菸製造四大难点,一个是菸叶质量,一个是烤制和储存,剩下就是切丝和捲菸了。贾璉面临的就是后两个难点,这是决定生產效率的。
现实註定是半手工的生產,想更高的效率基本没可能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后人的角度看其实难度不大,真正难点在於伴隨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並成长的自然学科,从理论到实践。
瓦特造改良蒸汽机,却未必懂相关的理论。要不怎么说牛顿伟大呢?工匠造出了机器,牛顿为首的自然科学家们,则是整理出相关理论,並且是能便於学习的方式出现的理论。
中学物理大家都学过,这里就不废话了。齿轮滑轮这些东西造出来,不识字的工匠都能做到。难的是標准度量衡,难的是其中的基础理论,更难的是在总结出来的基础理论上,进一步生化出更高一层的理论並加以实践。
工业化三个字说出来简单,很多东西做出来也不难,知其然易,知其所以然难。
大周朝的环境就这样了,贾璉也不指望主导工业革命了,有生之年能看到大周开启朝走向海洋的步伐,贾璉就心满意足了。一点一点的做,並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吸引更多人的加入进来,这才是贾璉觉得能办到的事情。
没有利益驱动的前提下,谁都是怕麻烦的人。
所有想做的事情,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上面的。动嘴的人,永远比实际做的人轻鬆。
要不怎么都想当领导呢?
工部观政第三日,贾璉带来了好几份报纸,一壶茶坐一天,喝茶看报,屁事没做。
眾人愕然不已,特意安排张书吏去问贾璉一句,有没有想看的文档。
贾璉似乎才想起来,我是来观政的,於是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了解工部的办事流程。
都是官面上的事情,张书吏也没为难,找来一堆公文,还有手写的办事流程,从库房到办公室,如何形成事件,如何走流程,如何落实,最终是入库出库。
贾璉一边看公文,一边询问张书吏,一天时间,算是搞懂了基本流程。
第四日,虞衡司如临大敌,今天该出招了吧?下基层对不对,要看帐本对不对,我都给你准备好了。哼哼,不信你能查出问题来!
没曾想,再次出乎工部上下的预料,贾璉请假了!
人没来,就是让长隨来送了一张请假条,表示有私事要处理,请假五天。
为啥要请假呢?还不是贾蓉那边出了点小问题么?
这季节正好出菸叶,贾璉要求的烤菸,具体倒是写了很成熟的方案,细节到如何建烤房,如何掌握火候等都有,问题是会干活的人不识字,识字的人看著这个跟看天书一样。
贾璉只好请假两天,拉上薛蟠和贾璉一道出城,找一个种菸叶的庄户,亲自现场指导。
烤房怎么建,烧柴火还是烧煤,烤菸的流程和火候等等,贾璉在城外的庄子里呆了五天,从搭建烤房到烤制流程,再到存储。千万別小看存储,菸叶的存储对於品质是决定性的。
五天后,贾璉回工部销假,郎中大人看著贾璉,忍不住问一句:“状元公生病了么?人怎么黑了一层啊?”贾璉心道【你当我想啊?干活能不晒黑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