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地位变化
    贾璉没说话,平静的看著承辉帝,眼神里带著点怜悯。
    做一个昏君,难道不爽歪歪么?为啥要做有所作为的明君呢?
    躺平说出去不好听,但是舒服啊!
    为何想到另一个时空的近代歷史,心会隱隱的疼呢?
    短暂休息后会议继续,承辉帝一改之前先听意见的做法,环视一圈后直接开口。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子腾授征西大將军兼领西域巡抚,总领军政事务,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三品以下,先斩后奏。隨军主簿周林,忠勇刚烈,授鸿臚寺少卿,挑选隨从通译,出使罗斯,质问罗斯帝国,意欲何为,是否开战。”
    承辉帝接受了派遣两路使者的建议,礼部选派官员出访奥斯曼帝国,两广总督负责船只通译等一应事务,儘快拿出一个合適的方案来供皇帝及內阁决断。
    本次內阁会议中派遣使团的消息,次日便出现在《京师民生报》上,第一手消息带来的是巨大的销量,並很快在京师引起热议。
    贾璉还接受了一个任务,就该事件写一篇评论文。
    被关了一个下午的小黑屋,贾璉写出三千字左右的评论,承辉帝看完后,让人送给李亨。
    贾璉在评论中简单的讲了讲奥斯曼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恩怨,指出奥斯曼帝国虽大不如前,却依旧是个庞大的帝国。又指出罗斯帝国对於出海口的野心,出於安定北方边疆的需求,与並无厉害关係的奥斯曼联繫非常之有必要。
    文中还了一定笔墨吹捧承辉帝,【帝心照鉴万里,学贯中西,故而有此神来之笔。】马屁是一定要拍的,还要拍出水平,拍的自然。
    对於王子腾的安排,却没有在报纸上出现半个字,只是在高层之间流传。
    婚事的准备,得到了王家的积极响应,一贯懒散的贾赦,在婚事准备期间热情高涨。
    准备期间有大把油水可捞的事情,自然是不用提了,主要是有面子,非常的有面子。
    这不,贾璉刚下班回家,满面红光的贾赦便杀上门来了。
    “今日去见了亲家,王家那边专门派人回金陵老家处置那些不懂事的族人,你那岳丈告诉我,当日的管事被打断腿,若干族人被禁足一到三年不等。痛快,真是痛快!”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平日里总是端著老子架子的贾赦,此刻手舞足蹈的样子,开心的要跳起来。
    贾璉对此反应平淡,只是平静的看著他,一个字都没有说,看著他一个人表演。
    贾赦的情绪很快就变得稳定了下来,毕竟贾璉的眼神温度不高。
    “竖子,为何一言不发?”贾赦又端了起来,贾璉这才笑了笑:“我还是习惯父亲这个样子,王家人態度的变化,想必父亲体会最深。”
    平静的语气说出的话,如同一盆冷水,彻底让贾赦冷静了下来。
    觉得丟了面子的贾赦,掉头骂骂咧咧的走了。回去的路上,贾赦还是在心里默默的回想,从二房娶了王氏想起,再到贾家不得不將资源向王子腾倾斜,以及大房搬到东跨院。
    正因为如此,贾赦才反应过来,今日王家人的態度,格外的令人畅快!
    这个变化从何而起呢?贾赦回去想了好一会才想明白,从贾璉上书房行走开始。仔细算算时间,贾璉上书房行走不过二十日,王家派人回金陵,来回不知道要跑死几匹马呢。
    贾赦是废物不假,基本智商还是有的。自打贾璉观政的第一站被皇帝抓壮丁之后,贾赦在外面的地位也跟著提高了。仔细琢磨不难明白,勛贵、外戚、状元、深得帝心,各种光环迭满了,没人会傻到不看好贾璉的未来,甚至绝大多数人断定,这是被当做未来阁臣培养。
    晚一点,贾赦来到荣禧堂,向老太太匯报王家之行的结果,提到王家人的態度时,贾赦忍不住扫了王夫人一眼。还没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的王夫人,耷拉著脑袋情绪不高。
    对於贾璉的婚事准备,贾政作为二叔,根本就不沾边,好像完全消失了一般。本来是婚事准备主力的王夫人,也选择了基本不开口,主办婚事的负责人贾敏当仁不让。
    脸上有光的差事,贾赦自然是愿意去做的,所以贾敏的一干安排,贾赦毫无抗拒之心。真就是让做啥,他就去做啥,做好一个为儿子准备婚事的父亲。当然了,从中捞点好处的事情,贾赦自然是不会耽误的。
    只要不耽误事情,贾母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贾敏更是什么都没看见,只是交代赖大一句,响应的採办,不可出差错,出了问题谁倒霉心里要有数。
    赖大面对贾敏的交代,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毕竟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大房躲在东跨院,有些事情还要求著大管家,那时候的赖大一心討好贾母和二房。如今的局面,赖大只能求神拜佛,保佑贾璉忘记以前稍显怠慢的事情。
    上书房观政一个月过的很快,对於贾璉而言,最大的收穫就是学会了从整个大周帝国的角度看问题。从皇帝和阁臣的角度看问题,任何决策,真就是牵一髮而动全身。
    今天是最后一天,贾璉在处理奏摺的时候,看到了来自孙化贞的奏摺。
    孙化贞有直接上奏,不需要经过內阁的权利。但这位老先生上任两江之后的第一份奏摺,却走的是正常的流程,没有直奏君前。
    奏摺上有张廷恩和孔照先后画的两个红圈,表示已经看过,没有附上相关意见。
    具体內容很简单,顺利完成交接后,孔照下令江南江北巡抚,今年的夏税,必须就清欠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孙化贞还召见了金陵、苏州两地有代表性的士绅,希望他们能配合朝廷关於两江清欠事宜。
    截止目前,两江官员以及士绅,对此並无积极反应,孙化贞例行公事的上奏摺,表示通报一下內阁。言下之意,今年的夏税,户部还是別惦记了。
    看完这份奏摺后,贾璉嘆息一声,最后一班岗你给我整这个?
    单独抽出这份奏摺,附上一张纸条,上面写一个字【急】。
    完事后,贾璉冲边上的小太监招招手,这些日子已经混熟了,贾璉没少用碎银和零食贿赂这个跑腿的小太监。奏摺被立刻送往君前,不出预料,半个时辰后,裘世安出现了。
    “贾舍人,陛下召见。”裘世安一本正经的宣召,嗯,【观政舍人】这个职位是贾璉独享的,大周朝仅此一个,再无分號。以后有没有不知道,反正现在就一个。
    出了办事房,贾璉来到书房门口,等了几秒就被招进。
    书房內只有裘世安一个內侍在伺候著,承辉帝等贾璉见礼后,没提奏摺的事情,而是先问一句:“一个月期满了,下一轮观政,你想去哪?”
    承辉帝表现出来的隨意,是从那一日內阁会议之后开始的。贾璉身上国舅爷的標籤,看意思是撕不掉了。这么说吧,贾璉和承辉帝之间,一直在互相观察,互相影响。
    閒暇的时候,承辉帝总喜欢把贾璉叫来聊几句,聊天的过程中,承辉帝总能从贾璉这里,听到一些看似普通实则直指问题本质的观点。
    承辉帝非常欣赏这小子的总是能看到问题本质的特质!
    说特质一点都没错,绝大多数人活一辈子,到老了依旧稀里糊涂。
    一个国家的多有问题,从表象上看都是经济问题,再深一点,则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最终的本质落在制度和意识形態上。
    很多道理,读书时候只是背下来应付考试,在社会上沉浮几十年后,回头再看才明白。
    所以,承辉帝会惊讶,进而欣赏贾璉。
    “回陛下,可以的话,微臣想先去工部观政!”
    承辉帝毫不掩饰脸上的惊讶,脱口问道:“怎么会选择先去工部呢?”
    六部之间是有歧视链的,最顶端的是礼部,最底层的是工部。大周朝至今百年,唯一的从工部尚书进阶內阁的案例,发生在太祖年间,原因是这位尚书在工部期间,先是解决了火枪批量製造,后是组织了修黄河。
    从那以后,再无工部尚书成为內阁大臣。
    原因其实很简单,顶层的资源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工部在歷朝歷代,那都是干活的人。埋头干活的人,在朝廷里头,想出头太难了。
    这一类人在公司里头,大概也是个劳碌命。老板要提拔员工的时候,看的不是你能不能干活,而是你能不能討老板的欢心。
    【董宇辉,说你呢!】
    承辉帝不认为贾璉在装,是真的想去先去工部观政,哪怕给人留下一个印象也无所谓。
    “陛下,臣以为,工部才是能为朝廷创造財富的部门。想有所作为,工部绕不过去。”
    贾璉的回答非常简单明了,承辉帝真就是听懂了。
    “不是说天下財富是有定数的么?”承辉帝惊讶的反问一句,毕竟认知紊乱了。
    “陛下,蚕吐丝,织成丝绸的过程,就是在创造財富。財富在上天那里是不是有定数臣不得而知,就世人的认知而言,还有很多財富没有被发现,如何发现呢?臣以为要靠更多的人才重视工匠,研究並发现新的財富。举个例子,挖煤的时候,井下会有大量的积水,如何把水排出来,本朝主要是要人工以及部分器械,臣闻英吉利人发明了蒸汽机用於抽水,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开採煤矿的风险。英吉利人还发明了飞梭,將织布效率提高了百倍。臣还听说,英吉利那边有人在用蒸汽机製造铁马,只需烧煤即可不停的奔跑。”
    说到这里的贾璉停下了,承辉帝沉默了一会才道:“你的心思,朕知道了!”
    承辉帝也没想到能扯出这么一大串来了,所以看看贾璉后,言归正传。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孙相的奏摺有何感想?”
    “微臣不了解孙相为人,不敢妄言。”
    “如你为孙相,如何推进两江之事?”
    贾璉下意识的回头看看,承辉帝假装笑骂:“竖子,五十步內,没有外人。”
    “两江之事在士绅,欲解决两江之事,应先整顿官吏,不求隔绝官吏与士绅之间相互隔绝,但求能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天下士绅,看似强大,具体到个体,没有一个不怕死的。朝廷只要足够强硬,就没有收不上来的税。说到收税,臣建议专设一个徵税的部门,必须让天下的士绅明白一个道理,伱可以造反,必须纳税。”
    承辉帝……。也许,这样的话只有从贾璉这里才能听的到。
    朝廷科举取士,科举造就了士绅这个阶层。士绅阶层反过来侵蚀朝廷的根基。
    有些文人叫囂著要復古,要三代之治。
    还有的人要在现代社会恢復乡贤,你tm的怎么不恢復门阀和九品中正制?
    科举的本质,就是把原本掌握在门阀手里的资源和权利,分给一个个科举產生的【士】的头上。这样的好处是避免基层出现能够威胁皇权的出现,最终目的是稳固皇权。
    凡事有利则有弊,八股取士禁錮思想,导致生產力停滯不前,这就不是皇权考虑的范围了。皇帝要的就是好政权稳固,其他的先放一边再说。在没有外力的威胁之下,当权者是不会主动进行改变的。因为不变,意味著利益不变,改变,这会有利益丟失的风险。
    从贾璉的角度看问题,想要改变大周朝太难了,只能绕过现有的既得利益者,另闢蹊径,进而利诱现有既得利益者参与进来分食利益,推动想要推动的事件发展。
    至於说到制度,贾璉反而觉得没那么重要。只要发展了生產力,就一定会有相关的利益方去推动生產关係的发展。如同皇帝的正统性,自有大儒出来为皇权辩经。
    至於后果,不得而知。
    离开上书房,贾璉的【观政舍人】歷史画上了句號。
    次日为休沐日,贾璉难得在家休息,婚事的准备还在继续,贾璉一点忙都帮不上。想做个合格的听眾,都被贾敏嫌弃碍事,给他直接撵走了。
    离开荣禧堂的贾璉想起迎春来了,有日子没去看迎春了,於是便找了过去。
    到地方才发现,迎春这里有客人,黛玉正在与迎春对弈,边上还坐著一个年龄与黛玉相仿的小姑娘,看打扮就知道是探春。荣禧堂里的小姐们就这几个,惜春还在哺乳期呢。
    正偷看的起劲呢,外头传来声音,丫鬟司琪在懟人:“雪雁妹妹说了,表小姐不见宝二爷,还说让宝二爷专心去读书才好,不要整日里游手好閒!”
    贾璉回头看一眼院子门口,宝玉正气呼呼的要往里闯,司琪张开双臂拦著不让。
    宝玉气的浑身发抖,回头喊道:“你们都聋了瞎了么?还不给我把她拉开!”
    两个下人听了上前拉开司琪之前,还特意告罪一声:“司琪姑娘,对不住了。”
    宝玉兴冲冲的跑进来,刚进院子门就站住了,眼睛瞪圆,嘴巴微微张开,却不敢发声。
    贾璉面带微笑的站在院子內,平静的看著站在门口的宝玉,我就不说话,静静的看著你。
    “哎呀,今天的三字经没背!”贾宝玉掉头就跑,站一边的司琪只是冷笑,刚才没反抗,不是不敢反抗,而是知道璉二爷在院子里,就等著贾宝玉一头撞上去。
    “站住!”贾璉不紧不慢的开口,宝玉站住,却不敢回头,也不敢跑。
    如果不仔细看,没人注意到贾宝玉的手在微微发抖。
    “未经允许,擅自闯入闺房,再有下一次,我会告知二叔,让他请家法。”
    “知、知、道了!”贾宝玉哆嗦著回答,贾璉这才淡淡道:“滚吧!”
    跟一个小屁孩计较没啥意思,也没有教育他的意思。
    贾璉回头时,几个妹妹站在台阶上笑眯眯的看著他,齐齐躬身道福。
    抱手回礼,贾璉上前来,伸手摸了摸迎春和黛玉的脑袋,感受到探春羡慕的眼神时,乾脆也伸手过去,轻轻地搓了几下。还真別说,小姑娘们的脑门,手感真好啊。
    “你们几个,怎么凑一块了?”贾璉也就是隨口一问。
    回话的是黛玉:“不是璉哥哥不让整天呆著看书不动弹么?”
    迎春道:“是我一个人下棋没意思,便去找的黛玉表妹和探春妹妹。”
    “挺好的,姐妹之间自然是要多来往的,是我忽略了几个妹妹日常呆家里无聊。等天气凉爽了,我带你们出城去玩。”贾璉许诺的话张嘴就来,能不能兑现不管了。
    探春还有点羞涩,迎春和黛玉却一点都不见外,左右拉著贾璉的手入內。
    陪几个妹妹呆了半天,一起用的午饭,贾璉才被匆匆找来的贾蓉叫出来。
    “二叔,我爹终於走了。”贾蓉一脸的翻身农奴把歌唱。
    “嗯,早先你说几天就走的,怎么拖到现在?”贾璉真不是隨口问的,而是真关心。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我是贾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红楼:我是贾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