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百態
“你回去打问清楚,探明情况再来找我。”贾珠觉得事情好像不对劲,小安这廝哪来的胆子无视珠大爷?交代一声长隨,贾珠继续预定的行动。
荣禧堂里的贾母陷入了日常的走神之中,不远处是贾宝玉在丫鬟的看护下狼奔豕突。
贾母是真的在操心,大儿子贾赦是个最不省心的,孙子贾璉入场县试,他却找个藉口逃了。无非就是生怕贾璉考砸了,他的面子掛不住,真是毫无当担。也说不准是不是有人刻意在这个时候邀请他出游,以他万事不及自己快活的性子,自然做的出这等事情。別人通过这个事情来影响贾璉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想到这里,贾母就想到了二儿子贾政,他的心思大概是做不出这等事情来的。兴许大概就是有人见不得荣国府的好,故意这么弄一下。
昨晚上和一上午,荣国府里大小事情,都有人给贾母报告。要说贾母对贾璉有信心,那都是扯淡。毕竟这个孙子以往的性子做派,贾母非常了解。加之有贾赦这么一个亲爹,还能教出多少好来,贾母是肯定不信的。所以呢,贾璉考砸是大概的事情。
贾母还是希望荣国府的兄弟二人和睦,这样贾府才有兴旺的未来。贾母更希望贾珠和贾璉这哥俩能在科举道路上有所作为,这样贾府的荣华富贵才有巩固的根基。
不敢说贾母老谋深算,至少她提前做了准备,那就是把元春送进宫里。对外与王家联手,资源集中在王子腾身上的做法,那也是贾母默认的。
午后王夫人是在要屋里休息的,这会贾母身边並无儿媳妇陪著,隱约听到外面有动静,进来的是邢夫人。贾母不禁微微皱眉,不在东跨院等消息?这个女人真是上不了台面。不过这话怎么说呢?当初不就是看她小门小户的,这才允了贾赦的续弦么?
邢夫人大概是最不像主母的正室了,真要是贾赦续弦娶一个大户人家的闺秀进门,为了荣禧堂该谁住闹起来,那可真是名正言顺,官司打到哪都输不了。贾母也是看到这点,想到贾家在官-场上后继无人,为了借王家的势,弄了一系列操作,硬扶著二房住了荣禧堂。
也不怪將来王熙凤嫁进门后横行霸道,贾母这个老祖宗心思就不对。
贾母操心的贾赦,此刻正在一家唤作春水苑的所在快活,此间是一家来自南方的清吟小班,姑娘不叫姑娘,叫做女校书。北地胭脂见的多了,南方佳丽別有一番风味,开门营业不久,吸引了大批京中权贵的光顾。
陪著贾赦一道的是三品威远將军马尚,三品镇卫將军陈瑞文,三人一桌,各自有佳人再测,堂中有冰鉴裊裊升烟,两个女子在那咿咿呀呀的唱戏。
快活之余的贾赦不免有点心神不寧,今日请客的陈瑞文笑著调侃道:“怎么,这穿上衣服女校书不能吸引恩侯兄的关注?”边上的马尚听了顿时猥琐的笑了起来,默契的配合道:“老陈不厚道,今日是县试放榜,恩侯兄的爱子贾璉参加了县试。”
“要我说,恩侯家的公子就该进国子监,读个三五年的,点钱就能从国子监毕业。到时候想接著考举人也不是不行。”陈瑞文的话听著是为贾璉考虑,实则不是那么一回事。
太祖年间,国子监的学歷能被当做一回事,如今的国子监学歷被称作杂流。何为正道?你就得从县试开始,一路杀到进士,这就叫科举正途。
这种风气还真不是文官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国子监的勛贵子弟们不爭气,文臣顺著这条线索,慢慢的营造出来的潜规则。
还有就是太上皇当政期间,也在慢慢的压制四王八公为首的老旧权贵。刻意的扶持文臣。你想啊,这朝堂之上,三年一届科举,本朝近百年的时间,四王八公就那么些个,文臣却是三年出百来个进士。当然也有武进士,奈何这些武进士被旧权贵打发到边军之中。
长隨进来,在贾赦耳边一阵低语之后,贾赦的脸上瞬间神采照人,冲两位抱手道:“犬子侥倖过了县试,我得回去看看。”
说著贾赦急匆匆的走人,剩下两位面面相覷,好一阵陈瑞文才道:“我说马兄,伱不是说贾璉考砸了么?我这还准备了下一场,要在赌桌上把开销贏回来。”
马尚身材高大,却面色白皙,此刻听了脸色不免更白了一份,不敢相信的喃喃道:“不应该啊!进场那会贾璉就得罪了王县令,出场那会也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哼哼,你看贾恩侯那得意的样子,这廝生了个好儿子,不行,我得回去收拾家里不学好的兔崽子。”陈瑞文说著起身要走,马尚赶紧抓住他的衣袖:“干啥?你儿子是学武的。你家祖上可没做过京营节度使。”
言下之意,皇位对於陈家的猜忌之心不重,陈家的孩子还是能在军中廝混的。
“算了,看不成笑话就散了,別把自己变成笑话。”陈瑞文说著起身就走。
有一阵没见著张廷恩了,心里却没有多想见他的意思,可惜贾璉不能不来。天地君亲师,这老师的帽子戴上了,想摘下来也行,代价是名声丑掉。
张廷恩这个人名声本来不错的,但最近他的名声在官场上变的不那么好了。
“媚上佞臣”这个帽子有御史给他扣上了,这还仅仅是开胃菜,如果他不改变的话,后续的帽子更多。比如“酷吏”!
官员们攻击皇帝的胆子是没有的,攻击为皇帝办事的官员的胆子却很大。
宅子是御赐的,这一带住著不少高品级官员。一路走来街上很乾净,唯独走到张宅前时发生了变化,门口撒了一地的烂菜叶和臭鸡蛋壳,门房老者正在不紧不慢的打扫。
臭鸡蛋的味道令人作呕,感觉並不比考棚里的旱厕好多少,贾璉只能拿出手绢捂著口鼻。
老者看见贾璉时停下抱手道:“贾少爷来了,老爷病了,您去劝一劝他多休息。”
老者的目光诚恳,带上了一点点祈求。贾璉赶紧躬身回礼:“您老客气。”
张廷恩在书房里奋笔疾书,一份新的奏摺刚写完搁笔,门帘子挑开,身边的老僕进来道:“老爷,荣国府的贾少爷来了。”
张廷恩扭头道:“请他进来。”贾璉闻声入內,冲张廷恩躬身抱手:“学生见过老师。”
“我一份户部无钱,奏请催欠的摺子上去后,如今成了朝廷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你怎么不避著点,还敢送上门来。”张廷恩居然还能用轻鬆的语气调侃,心理防线很强大。
“学生这不是还没做官么?”贾璉没有正面回答,张廷恩笑骂:“小滑头,县试过了?”
“刚放的榜,县试第四名。前四名都出自青云书院。”贾璉態度恭敬的回答,丝毫没有因为张廷恩现在是眾矢之的而有半点懈怠。
张廷恩满意的笑了笑,指著面前的奏摺:“要不要看看?”
贾璉果断地摇头:“不看,你这奏摺肯定是请旨限期清欠,不能及时还上者以贪腐论罪。非如此,清欠之事不能顺利推动。”
张廷恩听了楞了一下才道:“何以见得?”
贾璉正色道:“世间最难的事情之一,便是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所谓断人財路,杀人父母。这满朝文武,有的是真还不上,有的是刻意哭穷,搏一个法不责眾,把欠帐赖掉。左右是国库的钱,当初借的时候没人拦著,如今哪个想带头还,无数人拦著。”
“你的意思,这钱按照满朝文武的意思,最好是一个不了了之咯?”张廷恩听著语气变得的沉重了起来,其实他心里看的比谁都明白,不然也不能上这份摺子。
贾璉沉默不语,张廷恩见状嘆息道:“那你还敢登门?”
贾璉苦著一张脸道:“先生,这不是已经登门了么?世上也没处买后悔药不是?”
话是这么说的,但张廷恩肯定不能这么理解,这小猴子根本没有看著那么老实,肯定是权衡过利弊才来这一趟的。毕竟出身荣国府,接触到的信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此番清欠,四王八公可算是重灾区,你这举动,目的不纯啊。”张廷恩一针见血,贾璉也不作偽道:“太上皇执政以宽,今上则必用严。学生年幼,家中的事情做不得主,然则这钱肯定是要还的,尤其是四王八公同气连枝,欠的钱更要还。”
“你都说了年幼,想把贾府摘出来可不容易。再者,你如何断定今上执政用严?”张廷恩明白了贾璉的意思,只是怎么都想不明白,区区一个少年,如何看的出今上的执政风格。
贾璉听到这个反问时,脸都绿了,连连摇头:“老师这是送命题,学生答不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本来生病略感身体不適的张廷恩听到这个答案,顿时控制不住的哈哈大笑。
怎么回答?没法回答。太上皇那个皇位怎么来的?很可能要追溯到太祖是怎么死的。
稍微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太祖一介布衣得天下,在位期间行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的政策,起居注的记载是太祖偶感风寒不治。太上皇得文武群臣拥戴上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了这条政策。甚至这官员从户部借钱的事情,都是太上皇默许並纵容的结果。
要知道,太上皇还没死呢,贾璉怎么敢碰这个问题,即便是二人独对,也不敢啊。
由此张廷恩断定,这个学生可不是什么无知小儿,他心里什么都看的明明白白的。
十四岁啊,就能把问题看的如此清楚,这是妖孽啊!
荣国府何其幸也,竟有此麒麟儿。
有的事情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贾璉的態度很明確,別问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县试对你来说不难,第四名不高不低,本以为你能前三的。”张廷恩总算没有继续为难贾璉了,毕竟也才十四岁,隨口说起县试的事情。
“大兴县令对某可没好脸色。”贾璉笑著自嘲时,张廷恩摇摇头:“想多了,他没必要针对你,做个样子罢了。朝堂上的所谓文武之爭,谁当真谁傻。”
嗯?事情好像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啊,其中还有內情?
“文武对立是太上皇时压制旧勛贵的手段,其中根源你即便不知道也別打听。哼哼,太上皇以宽和著称,听听就好了。做臣子的有臣子的志向,却不得不依靠皇权来实现。”
大周朝的现状,贾璉不知道,但看著意思肯定是好不了的,张廷恩这种士大夫是有家国情怀的,是想通过个人的努力,做一番事业的。求的就是一个青史留名。
贾璉明显没有这么高的人生目標,如果可以躺著荣华富贵一生,肯定不会去奋斗。
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能做的事情不多。即便你是皇帝,也有很多事情只能看著。
面对张廷恩的嘆息,贾璉无话可说,这真的是无解的问题。从秦始皇开始到现在,皇权一直在做的就是集权以及平衡朝局。任何思想、学术、人才,能不能为我所用,才是皇权考虑的问题。任何智商及格的人坐在那个位置上,首先考虑的都是宝座稳不稳。
当今承辉帝和张廷恩面对的问题不复杂,但得罪人,得罪很多人。
“好了,你回去吧,以后別来了。”张廷恩想明白了,这种事情拉上贾璉这个孩子太亏心了。更別说出身勛贵的贾璉,没准在某个关键的节点背刺一下。
“老师保重,学生下次再来。”贾璉没说今后一刀两断,毕竟他还是要混朝廷的,千万不要赌当今皇帝是个大度的人,当皇帝的最不可信了。
万一张廷恩因为清欠的事情没了(病死或累死),贾璉这个学生不照面,不得被皇帝记一辈子啊。没等贾璉出门呢,门口一个內侍进来,两人差点撞一起。
贾璉赶紧侧身让开,微微躬身抱手:“抱歉,我没注意。”
內丝手里的拂尘一挥,打量了贾璉一眼,表情淡漠,没看贾璉,倒是对著张廷恩尖著嗓子说话:“陛下命太医来给张先生瞧病。”
(本章完)
“你回去打问清楚,探明情况再来找我。”贾珠觉得事情好像不对劲,小安这廝哪来的胆子无视珠大爷?交代一声长隨,贾珠继续预定的行动。
荣禧堂里的贾母陷入了日常的走神之中,不远处是贾宝玉在丫鬟的看护下狼奔豕突。
贾母是真的在操心,大儿子贾赦是个最不省心的,孙子贾璉入场县试,他却找个藉口逃了。无非就是生怕贾璉考砸了,他的面子掛不住,真是毫无当担。也说不准是不是有人刻意在这个时候邀请他出游,以他万事不及自己快活的性子,自然做的出这等事情。別人通过这个事情来影响贾璉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想到这里,贾母就想到了二儿子贾政,他的心思大概是做不出这等事情来的。兴许大概就是有人见不得荣国府的好,故意这么弄一下。
昨晚上和一上午,荣国府里大小事情,都有人给贾母报告。要说贾母对贾璉有信心,那都是扯淡。毕竟这个孙子以往的性子做派,贾母非常了解。加之有贾赦这么一个亲爹,还能教出多少好来,贾母是肯定不信的。所以呢,贾璉考砸是大概的事情。
贾母还是希望荣国府的兄弟二人和睦,这样贾府才有兴旺的未来。贾母更希望贾珠和贾璉这哥俩能在科举道路上有所作为,这样贾府的荣华富贵才有巩固的根基。
不敢说贾母老谋深算,至少她提前做了准备,那就是把元春送进宫里。对外与王家联手,资源集中在王子腾身上的做法,那也是贾母默认的。
午后王夫人是在要屋里休息的,这会贾母身边並无儿媳妇陪著,隱约听到外面有动静,进来的是邢夫人。贾母不禁微微皱眉,不在东跨院等消息?这个女人真是上不了台面。不过这话怎么说呢?当初不就是看她小门小户的,这才允了贾赦的续弦么?
邢夫人大概是最不像主母的正室了,真要是贾赦续弦娶一个大户人家的闺秀进门,为了荣禧堂该谁住闹起来,那可真是名正言顺,官司打到哪都输不了。贾母也是看到这点,想到贾家在官-场上后继无人,为了借王家的势,弄了一系列操作,硬扶著二房住了荣禧堂。
也不怪將来王熙凤嫁进门后横行霸道,贾母这个老祖宗心思就不对。
贾母操心的贾赦,此刻正在一家唤作春水苑的所在快活,此间是一家来自南方的清吟小班,姑娘不叫姑娘,叫做女校书。北地胭脂见的多了,南方佳丽別有一番风味,开门营业不久,吸引了大批京中权贵的光顾。
陪著贾赦一道的是三品威远將军马尚,三品镇卫將军陈瑞文,三人一桌,各自有佳人再测,堂中有冰鉴裊裊升烟,两个女子在那咿咿呀呀的唱戏。
快活之余的贾赦不免有点心神不寧,今日请客的陈瑞文笑著调侃道:“怎么,这穿上衣服女校书不能吸引恩侯兄的关注?”边上的马尚听了顿时猥琐的笑了起来,默契的配合道:“老陈不厚道,今日是县试放榜,恩侯兄的爱子贾璉参加了县试。”
“要我说,恩侯家的公子就该进国子监,读个三五年的,点钱就能从国子监毕业。到时候想接著考举人也不是不行。”陈瑞文的话听著是为贾璉考虑,实则不是那么一回事。
太祖年间,国子监的学歷能被当做一回事,如今的国子监学歷被称作杂流。何为正道?你就得从县试开始,一路杀到进士,这就叫科举正途。
这种风气还真不是文官刻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国子监的勛贵子弟们不爭气,文臣顺著这条线索,慢慢的营造出来的潜规则。
还有就是太上皇当政期间,也在慢慢的压制四王八公为首的老旧权贵。刻意的扶持文臣。你想啊,这朝堂之上,三年一届科举,本朝近百年的时间,四王八公就那么些个,文臣却是三年出百来个进士。当然也有武进士,奈何这些武进士被旧权贵打发到边军之中。
长隨进来,在贾赦耳边一阵低语之后,贾赦的脸上瞬间神采照人,冲两位抱手道:“犬子侥倖过了县试,我得回去看看。”
说著贾赦急匆匆的走人,剩下两位面面相覷,好一阵陈瑞文才道:“我说马兄,伱不是说贾璉考砸了么?我这还准备了下一场,要在赌桌上把开销贏回来。”
马尚身材高大,却面色白皙,此刻听了脸色不免更白了一份,不敢相信的喃喃道:“不应该啊!进场那会贾璉就得罪了王县令,出场那会也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哼哼,你看贾恩侯那得意的样子,这廝生了个好儿子,不行,我得回去收拾家里不学好的兔崽子。”陈瑞文说著起身要走,马尚赶紧抓住他的衣袖:“干啥?你儿子是学武的。你家祖上可没做过京营节度使。”
言下之意,皇位对於陈家的猜忌之心不重,陈家的孩子还是能在军中廝混的。
“算了,看不成笑话就散了,別把自己变成笑话。”陈瑞文说著起身就走。
有一阵没见著张廷恩了,心里却没有多想见他的意思,可惜贾璉不能不来。天地君亲师,这老师的帽子戴上了,想摘下来也行,代价是名声丑掉。
张廷恩这个人名声本来不错的,但最近他的名声在官场上变的不那么好了。
“媚上佞臣”这个帽子有御史给他扣上了,这还仅仅是开胃菜,如果他不改变的话,后续的帽子更多。比如“酷吏”!
官员们攻击皇帝的胆子是没有的,攻击为皇帝办事的官员的胆子却很大。
宅子是御赐的,这一带住著不少高品级官员。一路走来街上很乾净,唯独走到张宅前时发生了变化,门口撒了一地的烂菜叶和臭鸡蛋壳,门房老者正在不紧不慢的打扫。
臭鸡蛋的味道令人作呕,感觉並不比考棚里的旱厕好多少,贾璉只能拿出手绢捂著口鼻。
老者看见贾璉时停下抱手道:“贾少爷来了,老爷病了,您去劝一劝他多休息。”
老者的目光诚恳,带上了一点点祈求。贾璉赶紧躬身回礼:“您老客气。”
张廷恩在书房里奋笔疾书,一份新的奏摺刚写完搁笔,门帘子挑开,身边的老僕进来道:“老爷,荣国府的贾少爷来了。”
张廷恩扭头道:“请他进来。”贾璉闻声入內,冲张廷恩躬身抱手:“学生见过老师。”
“我一份户部无钱,奏请催欠的摺子上去后,如今成了朝廷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你怎么不避著点,还敢送上门来。”张廷恩居然还能用轻鬆的语气调侃,心理防线很强大。
“学生这不是还没做官么?”贾璉没有正面回答,张廷恩笑骂:“小滑头,县试过了?”
“刚放的榜,县试第四名。前四名都出自青云书院。”贾璉態度恭敬的回答,丝毫没有因为张廷恩现在是眾矢之的而有半点懈怠。
张廷恩满意的笑了笑,指著面前的奏摺:“要不要看看?”
贾璉果断地摇头:“不看,你这奏摺肯定是请旨限期清欠,不能及时还上者以贪腐论罪。非如此,清欠之事不能顺利推动。”
张廷恩听了楞了一下才道:“何以见得?”
贾璉正色道:“世间最难的事情之一,便是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所谓断人財路,杀人父母。这满朝文武,有的是真还不上,有的是刻意哭穷,搏一个法不责眾,把欠帐赖掉。左右是国库的钱,当初借的时候没人拦著,如今哪个想带头还,无数人拦著。”
“你的意思,这钱按照满朝文武的意思,最好是一个不了了之咯?”张廷恩听著语气变得的沉重了起来,其实他心里看的比谁都明白,不然也不能上这份摺子。
贾璉沉默不语,张廷恩见状嘆息道:“那你还敢登门?”
贾璉苦著一张脸道:“先生,这不是已经登门了么?世上也没处买后悔药不是?”
话是这么说的,但张廷恩肯定不能这么理解,这小猴子根本没有看著那么老实,肯定是权衡过利弊才来这一趟的。毕竟出身荣国府,接触到的信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此番清欠,四王八公可算是重灾区,你这举动,目的不纯啊。”张廷恩一针见血,贾璉也不作偽道:“太上皇执政以宽,今上则必用严。学生年幼,家中的事情做不得主,然则这钱肯定是要还的,尤其是四王八公同气连枝,欠的钱更要还。”
“你都说了年幼,想把贾府摘出来可不容易。再者,你如何断定今上执政用严?”张廷恩明白了贾璉的意思,只是怎么都想不明白,区区一个少年,如何看的出今上的执政风格。
贾璉听到这个反问时,脸都绿了,连连摇头:“老师这是送命题,学生答不了。”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看!
本来生病略感身体不適的张廷恩听到这个答案,顿时控制不住的哈哈大笑。
怎么回答?没法回答。太上皇那个皇位怎么来的?很可能要追溯到太祖是怎么死的。
稍微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太祖一介布衣得天下,在位期间行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的政策,起居注的记载是太祖偶感风寒不治。太上皇得文武群臣拥戴上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了这条政策。甚至这官员从户部借钱的事情,都是太上皇默许並纵容的结果。
要知道,太上皇还没死呢,贾璉怎么敢碰这个问题,即便是二人独对,也不敢啊。
由此张廷恩断定,这个学生可不是什么无知小儿,他心里什么都看的明明白白的。
十四岁啊,就能把问题看的如此清楚,这是妖孽啊!
荣国府何其幸也,竟有此麒麟儿。
有的事情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贾璉的態度很明確,別问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县试对你来说不难,第四名不高不低,本以为你能前三的。”张廷恩总算没有继续为难贾璉了,毕竟也才十四岁,隨口说起县试的事情。
“大兴县令对某可没好脸色。”贾璉笑著自嘲时,张廷恩摇摇头:“想多了,他没必要针对你,做个样子罢了。朝堂上的所谓文武之爭,谁当真谁傻。”
嗯?事情好像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啊,其中还有內情?
“文武对立是太上皇时压制旧勛贵的手段,其中根源你即便不知道也別打听。哼哼,太上皇以宽和著称,听听就好了。做臣子的有臣子的志向,却不得不依靠皇权来实现。”
大周朝的现状,贾璉不知道,但看著意思肯定是好不了的,张廷恩这种士大夫是有家国情怀的,是想通过个人的努力,做一番事业的。求的就是一个青史留名。
贾璉明显没有这么高的人生目標,如果可以躺著荣华富贵一生,肯定不会去奋斗。
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能做的事情不多。即便你是皇帝,也有很多事情只能看著。
面对张廷恩的嘆息,贾璉无话可说,这真的是无解的问题。从秦始皇开始到现在,皇权一直在做的就是集权以及平衡朝局。任何思想、学术、人才,能不能为我所用,才是皇权考虑的问题。任何智商及格的人坐在那个位置上,首先考虑的都是宝座稳不稳。
当今承辉帝和张廷恩面对的问题不复杂,但得罪人,得罪很多人。
“好了,你回去吧,以后別来了。”张廷恩想明白了,这种事情拉上贾璉这个孩子太亏心了。更別说出身勛贵的贾璉,没准在某个关键的节点背刺一下。
“老师保重,学生下次再来。”贾璉没说今后一刀两断,毕竟他还是要混朝廷的,千万不要赌当今皇帝是个大度的人,当皇帝的最不可信了。
万一张廷恩因为清欠的事情没了(病死或累死),贾璉这个学生不照面,不得被皇帝记一辈子啊。没等贾璉出门呢,门口一个內侍进来,两人差点撞一起。
贾璉赶紧侧身让开,微微躬身抱手:“抱歉,我没注意。”
內丝手里的拂尘一挥,打量了贾璉一眼,表情淡漠,没看贾璉,倒是对著张廷恩尖著嗓子说话:“陛下命太医来给张先生瞧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