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城郡主府。
    眼看是赵生来这第三个年头。
    目前唯一让他感到心安的事情,就是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还有可进可退的势力范围。
    李来喜和那兰家完成酒水的採买后,同时也招揽了其它部族的覬覦。
    定州其实属於物资匱乏的地区,常年征战,山上的树都显得荒芜。
    要不是有煤矿这些资源,这里基本上没有良性的发展。
    远离京师,赵生这小日子过得让他颓废。
    下面还能干点啥呢?
    赵勇生这一天过来,手里拿著请柬。
    “定州文坛近来凋敝,欒城也是三苏故里,有人士子提出在欒城搞一个新年元宵诗会。”
    “火树银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隨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看来苏家的文人挺厉害的啊!
    为什么在这搞诗会,需要通知我这个駙马?我没有文采的啊!
    赵生內心吶喊,难道穿越者都要拼文采的吗?
    “公子,士子们说,我们駙马府是最有钱的大户,需要在诗会上打赏点东西。”
    看著久久没有答话的赵生,赵勇生提醒道。
    “不过……这件事不应该直接找我们府上的管家,怎么是你將请柬递过来?”
    忽然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好,赵生瞪著赵勇生问道。
    这不是郡主府他们搭不上,將请柬送到工坊,转送过来的吗?
    “古人这时候都学会拉赞助了?”赵生內心抓狂,好佩服古人的智慧。
    “他们是要打赏钱还是財物?”
    “都可,一般是指酒水、吃食的较多,谈钱就俗气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假清高,有钱啥事办不了?”
    赵生现在还真的不为钱犯愁,只是一时也不知道送什么东西过去。
    “我们有果酒、军酒还有小食品和甜点,这都是这些学子爱吃的……”
    “我是不是还要给她们一个奶瓶掛著?”
    “奶,奶瓶是什么?”
    赵勇生一脸发懵地看著赵生,两个字拆开他都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了呢?
    《每日邮报》的概念忽然在脑海里闪现。
    其实华夏很早就有报纸,汉代(公元前 206~公元 220)就有各郡国在京都设邸,传钞詔令奏章、宫廷消息、政治新闻。
    唐代出现“朝报”的名称。
    此种官报后来以“邸报”名称继续存在於宋、元、明、清各朝,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政府公报》。
    “你说要是將这些文人的诗词和盛况,写在一张纸上,会不会有奇效?”
    赵生將自己的想法问向赵勇生。
    “公子,这个大概可以吧,不过,誊抄这些废纸还废人,出力未必討好。”
    “我不打算誊抄,而是印刷……”
    “印刷……?”
    “是,索性我们来一个快速晨报。”
    赵生打算將日报改写晨报,一天一份。
    “公子什么叫晨报?”
    赵勇生显然是没遇见过晨报,於是好奇地问道。
    “有点类似每天的邸报,一天一份。”
    “邸报駙马,这也太那个……”
    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费钱费事,而且不赚钱。
    “那么我们改一个月一旬出一刊,效果要是好就缩短!”
    知道原因就要改,赵生还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初定正月十五,搞一个欒城诗会,正好欒城的商业街开了有段时间,这里是免税区,发展两年了,没有什么好的效益。
    索性赵生將这里改成免税区,专门让做小商品的贩子在此,里面只有一家酒楼和茶社,当然这也是免税。
    其中茶楼就是苏邱村的產业。
    诗会也就被安排在此。
    筹备这次诗会的发起人,实际上是苏家的一个长房嫡女,字灵,表字白芷。
    定州郡最大的林荫书院也是苏家產业,旨在传道授业。
    书院里面大多是苏灵的叔伯在里面,且对这些社会活动关心甚少,而这个长房嫡女却对此事独爱。
    “你是说駙马说为我们诗会出刊?”
    苏灵得知此事心里自有考量,他知道现在定州向外的几条线,传送速度极快,最远的地方也就三天到达。
    如果是刊印诗文,对学子的宣传肯定是扬名大周。
    “我们家公子说了,刊印这事后面还有许多细节,可以从正月十五的诗会开始,駙马府届时会提供食品,以及部分酒水。”
    赵生向赵勇生交代过,食物这玩意不一定全部是自己家的,酒水也要留有空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那就代我感谢你家公子,如果駙马爷或者郡主有心情,本院会发函要求参加诗会。”
    诗会学子都可以参加的,当然为了不冷场,肯定会有特邀的学子,或者是长辈前来,方便镇住场子。
    “那我就代表公子谢谢你们了,诗会前十天会將打赏的清单送来。”
    “苏灵谢过……。”
    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苏灵每次主办诗会都感到亚歷山大。
    定州不是京师之地,学子但凡有需要府试,很少有留在家乡,至於慕名而来的少之甚少。
    很久苏家没有传世之作了。
    对於赵生来说,要想完成活字印刷,那就是要建文字模块,將字一个个地雕刻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他只能先开始採用木块开始。
    大周文字常用的二千多,重复在一个版面的不占三成,关键是纸张问题。
    市面上的能便宜的就算是黄纸和麻纸,蚕丝纸以及宣纸。
    这里面麻纸为什么便宜呢?
    不是麻纸成本低,而是用麻造出来的纸强度不够,而且表面也不光滑。
    后来有人用稻草等物做纸,结果价格更低,质量更差。
    但是作为后世来的赵生,当然知道造纸的工艺,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於是。
    採买黄纸成了郡主府的第一件大事。
    草纸也是因为强度问题,所以在面积上都不是很大,最大也就三尺的样子。
    不过报纸可不需要三尺,二尺足矣!
    看著採购来黄纸的价格,真贵!
    “武思凯,要是我们工坊做纸,你觉得有没有利润?”
    前院大总管武思凯闻言,放下手中的活道:“駙马爷,我们这里造纸都是稻草纸,做不出好纸,都在南方呢!”
    赵生当然知道,宣纸就是从杭州一带传播工艺,最后宣州府下面的一个县城,做出了最好的纸张。
    因为来自宣州,故而后面人称之为宣纸。

章节目录

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韩师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韩师师并收藏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