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婚事
崔悦茗对於崔家的旁支,向来是瞧不上的,毕竟自家才是正统。不过在得知贾嗣仁能和赵家搭上话后,心中便暗自生出一计。
“既然都是自家人,我们定州也就不必计较那么多了。听闻你內弟和赵氏关係不错,能否安排人进欒城工坊做事?”
崔文欣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方没安什么好心,估计有派臥底潜伏进工坊的嫌疑,但是自己不过是为了解决贾嗣仁的事,自己也不好答应,於是问道:
“贾嗣仁,你真的能搭上赵家的线吗?若是按照崔管事的意思,安排几个人有问题吗?”
这贾嗣仁脑子也不笨,也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笑著说道:“托点关係安排人进去问题不大,但是我一是不知道要安排多少人进去,二是这些人与我不熟,我该如何介绍?”
大管事崔悦茗一听有戏,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在想办法让人混进去,毕竟现在是公开招人,只要是本地人,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如今有了贾嗣仁这个双重保障,他心里自然是踏实了。
“没多少人,三五个吧,到时候你看著安排,我让你和他们先接触一下,到时候就说是你家亲戚,或者说是你以前的僱工,家中不幸遭遇难事,你看著办就行。”
贾嗣仁虽说只是个商人,一直乾的都是投机取巧之事,上次偷学工艺的事,他还没忘记赵有才是怎么死的,现在又让他来干这事,想想自己都觉得头大。
但也是没办法,否则赵县崔家一旦发难,他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既然崔家有事相求,这说明还是有的谈。
“行!就按崔管事的话办,但是我只能从赵县那边找人,毕竟定州这边我不熟。”
“那好吧,就照你的想法去做,以后来了定州,有事找我就行。”
崔悦茗身子往后一仰,大大咧咧地坐著,好似在定州城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一般。
赵生与李信达成协议后,从此便以赵信王爷乾儿子的名义,赵甡在定州地面上行走。至於招婿的事,赵甡想听听李淑雅的意见。
赵生对李淑雅並不反感,只是觉得她有些冷傲,怕这件事不一定能谈成。
但让赵生没想到的是,李淑雅不仅没有反对这门婚事,反而对赵生讚不绝口。
“哎,姑娘大了不中留啊!”李信看著自己的女儿心想也確实该结婚了。
古代结婚有一连串的手续,但有些东西之前就已弄好,后面就只是一个请帖的事。
这时代的请帖,实际上有两个作用,一是邀请过来做个见证,同时表示祝贺,二是告知家中发生的大事。
大周也是个礼仪之邦,收到请柬的人自然是会过来,当然皇帝是不会亲自前来,他有心扶持三皇子赵暉,便命三皇子代劳一下。
这也是为了让赵暉和赵信王爷结交,以便为以后登基提前做准备。
另一边,皇帝赵珩槺也没有放弃太子,至今太子被囚禁在宫中,但也没有废储的说法,朝中为此也討论过多次,但是,赵珩槺要大理寺和刑部拿出太子谋反的確凿证据。
表面上的一些证据,至少在赵珩槺看来分量还是不够。
朝中眼光独到的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也没有急著站队,但也不会与左丞相韦荣交恶。
反观支持太子一党的右丞相范文渊,对这件事不再提及,因为他们也知道,此时力挺太子,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赵暉作为燕王,镇守燕京,这次夫人怀孕,就一直留在上京燕王府,时下眼见就要生產,却不料被皇帝派出去,参加定州赵信王爷的招婿,这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
赵生得知李淑雅愿意嫁给自己,心中一暖,也没有表现得有什么特別,不过是结婚而已,而且自己也能名正言顺地住在欒城。
刚开始製作压缩饼乾並不十分成功,毕竟是流水线作业,速度与產量的平衡不太好把握,而且每次的配料供应也存在缺陷。
好在做出来也能吃,偶尔吃一点味道也还不错,由於是试验品,赵生打算以內部价平价出售。
干活的工人都能享受到这种优惠,很多人买回去给自己的家人尝鲜,后来发现有些人採购的量有点大,这才限量供应,而且很快也停止了销售。
赵生总结了一下做得不好的原因,总的来说还是他对原材料的期望值过高,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像在发展。
其次就是工序的复杂性,以及最后的產品包装等环节,员工的训练还有待提高。
不像在石岗村,一块压缩饼乾能压制三四天,而欒城採用的是三级多次压缩,由於当时模具考虑不周,导致压辊都压在模具上。
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工坊进行了改良,在原模具上加了一个铁条,即便压上去,也能增加压缩填充。
配料上,原来一些坚果类食物被油炸后,並没有进行粉碎,而是直接加入进去压缩,这也是导致鬆软的原因之一。
经过他们反覆的试验,军储压缩饼乾总算完成,保质期赵生定为一年。而且都是秋天製作,冬天储存,夏天则全部处理卖掉。
古代生產又不標註生產日期,至於卖给谁,买到哪里,这就是定州李氏爭抢的蛋糕,当然崔家以及卢家也加入其中。
至於即食食品,石岗村並没有放弃对豆製品的製作,无论是赵家庄还是周围的村庄,靠著珍重的大院发货,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能赚一些小钱。
这里面也有赵生的一点小窍门,比如村里用黄豆换食品,都有一点限额的优惠,聪明的人会將这些优惠变成差额,换取一些食物或者变现。
看起来优惠不大,但让一个普通家庭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所有的事都倾向欒城,守在珍重大院里的赵二牛都发现有些不对劲,更別说赵珍了。
赵世成这段时间像个没事人一样,没事就坐在院子里捧著书,无精打采地看著,鬼知道他在看什么。
赵王氏看著这老头的样子,虽说很是气愤,但也拿他没办法,不时赵世成还要求她去珍重大院里要点东西。
起初赵珍也不搭理,后来自己母亲来的次数多了,也不得不违心地满足他们的愿望,並再三劝诫,家里有地有田,又不用交税,自家必须干点活。
赵世成哪里能听进去这些话,只觉得自己现在享受女儿的福气,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大周礼法森严,其实对於外嫁的女子並没有太多约束,只是赵珍现在不属於外嫁,户籍上还是他赵世成的女儿。
“既然都是自家人,我们定州也就不必计较那么多了。听闻你內弟和赵氏关係不错,能否安排人进欒城工坊做事?”
崔文欣的第一反应便是对方没安什么好心,估计有派臥底潜伏进工坊的嫌疑,但是自己不过是为了解决贾嗣仁的事,自己也不好答应,於是问道:
“贾嗣仁,你真的能搭上赵家的线吗?若是按照崔管事的意思,安排几个人有问题吗?”
这贾嗣仁脑子也不笨,也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笑著说道:“托点关係安排人进去问题不大,但是我一是不知道要安排多少人进去,二是这些人与我不熟,我该如何介绍?”
大管事崔悦茗一听有戏,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在想办法让人混进去,毕竟现在是公开招人,只要是本地人,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如今有了贾嗣仁这个双重保障,他心里自然是踏实了。
“没多少人,三五个吧,到时候你看著安排,我让你和他们先接触一下,到时候就说是你家亲戚,或者说是你以前的僱工,家中不幸遭遇难事,你看著办就行。”
贾嗣仁虽说只是个商人,一直乾的都是投机取巧之事,上次偷学工艺的事,他还没忘记赵有才是怎么死的,现在又让他来干这事,想想自己都觉得头大。
但也是没办法,否则赵县崔家一旦发难,他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既然崔家有事相求,这说明还是有的谈。
“行!就按崔管事的话办,但是我只能从赵县那边找人,毕竟定州这边我不熟。”
“那好吧,就照你的想法去做,以后来了定州,有事找我就行。”
崔悦茗身子往后一仰,大大咧咧地坐著,好似在定州城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一般。
赵生与李信达成协议后,从此便以赵信王爷乾儿子的名义,赵甡在定州地面上行走。至於招婿的事,赵甡想听听李淑雅的意见。
赵生对李淑雅並不反感,只是觉得她有些冷傲,怕这件事不一定能谈成。
但让赵生没想到的是,李淑雅不仅没有反对这门婚事,反而对赵生讚不绝口。
“哎,姑娘大了不中留啊!”李信看著自己的女儿心想也確实该结婚了。
古代结婚有一连串的手续,但有些东西之前就已弄好,后面就只是一个请帖的事。
这时代的请帖,实际上有两个作用,一是邀请过来做个见证,同时表示祝贺,二是告知家中发生的大事。
大周也是个礼仪之邦,收到请柬的人自然是会过来,当然皇帝是不会亲自前来,他有心扶持三皇子赵暉,便命三皇子代劳一下。
这也是为了让赵暉和赵信王爷结交,以便为以后登基提前做准备。
另一边,皇帝赵珩槺也没有放弃太子,至今太子被囚禁在宫中,但也没有废储的说法,朝中为此也討论过多次,但是,赵珩槺要大理寺和刑部拿出太子谋反的確凿证据。
表面上的一些证据,至少在赵珩槺看来分量还是不够。
朝中眼光独到的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也没有急著站队,但也不会与左丞相韦荣交恶。
反观支持太子一党的右丞相范文渊,对这件事不再提及,因为他们也知道,此时力挺太子,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赵暉作为燕王,镇守燕京,这次夫人怀孕,就一直留在上京燕王府,时下眼见就要生產,却不料被皇帝派出去,参加定州赵信王爷的招婿,这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
赵生得知李淑雅愿意嫁给自己,心中一暖,也没有表现得有什么特別,不过是结婚而已,而且自己也能名正言顺地住在欒城。
刚开始製作压缩饼乾並不十分成功,毕竟是流水线作业,速度与產量的平衡不太好把握,而且每次的配料供应也存在缺陷。
好在做出来也能吃,偶尔吃一点味道也还不错,由於是试验品,赵生打算以內部价平价出售。
干活的工人都能享受到这种优惠,很多人买回去给自己的家人尝鲜,后来发现有些人採购的量有点大,这才限量供应,而且很快也停止了销售。
赵生总结了一下做得不好的原因,总的来说还是他对原材料的期望值过高,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像在发展。
其次就是工序的复杂性,以及最后的產品包装等环节,员工的训练还有待提高。
不像在石岗村,一块压缩饼乾能压制三四天,而欒城採用的是三级多次压缩,由於当时模具考虑不周,导致压辊都压在模具上。
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工坊进行了改良,在原模具上加了一个铁条,即便压上去,也能增加压缩填充。
配料上,原来一些坚果类食物被油炸后,並没有进行粉碎,而是直接加入进去压缩,这也是导致鬆软的原因之一。
经过他们反覆的试验,军储压缩饼乾总算完成,保质期赵生定为一年。而且都是秋天製作,冬天储存,夏天则全部处理卖掉。
古代生產又不標註生產日期,至於卖给谁,买到哪里,这就是定州李氏爭抢的蛋糕,当然崔家以及卢家也加入其中。
至於即食食品,石岗村並没有放弃对豆製品的製作,无论是赵家庄还是周围的村庄,靠著珍重的大院发货,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能赚一些小钱。
这里面也有赵生的一点小窍门,比如村里用黄豆换食品,都有一点限额的优惠,聪明的人会將这些优惠变成差额,换取一些食物或者变现。
看起来优惠不大,但让一个普通家庭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所有的事都倾向欒城,守在珍重大院里的赵二牛都发现有些不对劲,更別说赵珍了。
赵世成这段时间像个没事人一样,没事就坐在院子里捧著书,无精打采地看著,鬼知道他在看什么。
赵王氏看著这老头的样子,虽说很是气愤,但也拿他没办法,不时赵世成还要求她去珍重大院里要点东西。
起初赵珍也不搭理,后来自己母亲来的次数多了,也不得不违心地满足他们的愿望,並再三劝诫,家里有地有田,又不用交税,自家必须干点活。
赵世成哪里能听进去这些话,只觉得自己现在享受女儿的福气,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大周礼法森严,其实对於外嫁的女子並没有太多约束,只是赵珍现在不属於外嫁,户籍上还是他赵世成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