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齐卸甲 先添义士 復入营 再壮雄军
刀枪放下了,残余的李子忠亲卫们,意识到他们的主將,把他们当成了死子。
“李子忠不仁,我等却不会不义,跟著我等投英王,我厉文忠保你性命无虞!”
厉文忠单刀一挥,向那些亲卫们喝道。
“谨从厉將军命!”
眾亲卫齐声答道。
至此,投英王之事,再无异议。
厉文忠和杜聪及其他未死的將官,迅速將此决定宣诸各营,一时,普遍欢呼。
“各营將兵器堆好,各自列队,杜將军,你我同去英王大营请降!”
厉文忠一提马韁,並著杜聪,缓缓出营,向著英王大营而来。
而此时,桂云錚早已看见了朝廷军营中的骚动,那一彪衝出去的人马,也尽在他眼里。
“呵呵,不成想,他们会乱得这么快!豹叔,別走了一个漏网之鱼啊!”
“英王,您但管在帐中等著便是!”
马如豹笑著答道,立即打马追去。
……
“报——”
隨著这雄壮的一声响起,帐外大踏步走来一名军士。
“稟报英王,有二人自称北军將领,要来求见您!”
“好,请他们进来!”
桂云錚稳坐案前,心情大快。
接著,厉文忠和杜聪在军士的引领下走进帐来。两人一见桂云錚,便双双跪倒。
“厉文忠叩见英王!”
“杜聪叩见英王!”
“二位將军请起!此时来我营中,所为何事啊?”
桂云錚佯做不知,笑著问道。
两人这才起来,杜聪看了眼厉文忠,厉文忠便趋前一步,抱了抱拳。
“在下厉文忠,本是商南城副尉,素闻英王之名,只恨无缘得见。今日相逢,实是三生有幸!先时我等接英王檄文,知英王兴义师,伐无道,实是仁者所为,必是眾望所归。故,与杜將军及其他將军商议后,特来投效。营中將士,均已弃了刀枪,整装列队,只待英王收留!”
他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就开门见山了。
桂云錚笑了笑,站起身来。
“有二位將军来投,云錚之幸也!如此,也少了几多刀兵,更少了几家孤儿寡母!二位將军,功莫大焉啊!”
“惭愧,惭愧,恨来迟也!”
杜聪也找机会插了句话,表现表现。
“呵呵,既如此,云錚就却之不恭了!”
说著,桂云錚扶著剑,走了过来,到了二人面前。
“二位將军,请!”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桂云錚怎么可能让到手的鸭子给飞了。
厉文忠与杜聪赶紧头前带路,桂云錚骑上马,紧隨其后。
“英王,须防有诈!”
马子衿爱夫心切,在一边轻声提醒。
“无妨,连郧阳都打不下来,谅他们没这个胆子!”
桂云錚却丝毫不惧,向妻子温柔一笑。
天色,渐渐地在暗下来。斜阳已落,隔水扎营的北军,灯火在逐次点亮。
所有的將士们,都在焦急而紧张地等待著。几年的苛政下来,他们对於朝廷,似乎並没有太大的信心。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他们显然更看重前者。
未来,会是谁的天下,重要,而又不重要。当兵的,不能少了粮餉,做百姓的,不能没了生计,这就是他们最朴素的要求。
而此时,保住性命,便是王道。
“李子忠不仁,我等却不会不义,跟著我等投英王,我厉文忠保你性命无虞!”
厉文忠单刀一挥,向那些亲卫们喝道。
“谨从厉將军命!”
眾亲卫齐声答道。
至此,投英王之事,再无异议。
厉文忠和杜聪及其他未死的將官,迅速將此决定宣诸各营,一时,普遍欢呼。
“各营將兵器堆好,各自列队,杜將军,你我同去英王大营请降!”
厉文忠一提马韁,並著杜聪,缓缓出营,向著英王大营而来。
而此时,桂云錚早已看见了朝廷军营中的骚动,那一彪衝出去的人马,也尽在他眼里。
“呵呵,不成想,他们会乱得这么快!豹叔,別走了一个漏网之鱼啊!”
“英王,您但管在帐中等著便是!”
马如豹笑著答道,立即打马追去。
……
“报——”
隨著这雄壮的一声响起,帐外大踏步走来一名军士。
“稟报英王,有二人自称北军將领,要来求见您!”
“好,请他们进来!”
桂云錚稳坐案前,心情大快。
接著,厉文忠和杜聪在军士的引领下走进帐来。两人一见桂云錚,便双双跪倒。
“厉文忠叩见英王!”
“杜聪叩见英王!”
“二位將军请起!此时来我营中,所为何事啊?”
桂云錚佯做不知,笑著问道。
两人这才起来,杜聪看了眼厉文忠,厉文忠便趋前一步,抱了抱拳。
“在下厉文忠,本是商南城副尉,素闻英王之名,只恨无缘得见。今日相逢,实是三生有幸!先时我等接英王檄文,知英王兴义师,伐无道,实是仁者所为,必是眾望所归。故,与杜將军及其他將军商议后,特来投效。营中將士,均已弃了刀枪,整装列队,只待英王收留!”
他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就开门见山了。
桂云錚笑了笑,站起身来。
“有二位將军来投,云錚之幸也!如此,也少了几多刀兵,更少了几家孤儿寡母!二位將军,功莫大焉啊!”
“惭愧,惭愧,恨来迟也!”
杜聪也找机会插了句话,表现表现。
“呵呵,既如此,云錚就却之不恭了!”
说著,桂云錚扶著剑,走了过来,到了二人面前。
“二位將军,请!”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桂云錚怎么可能让到手的鸭子给飞了。
厉文忠与杜聪赶紧头前带路,桂云錚骑上马,紧隨其后。
“英王,须防有诈!”
马子衿爱夫心切,在一边轻声提醒。
“无妨,连郧阳都打不下来,谅他们没这个胆子!”
桂云錚却丝毫不惧,向妻子温柔一笑。
天色,渐渐地在暗下来。斜阳已落,隔水扎营的北军,灯火在逐次点亮。
所有的將士们,都在焦急而紧张地等待著。几年的苛政下来,他们对於朝廷,似乎並没有太大的信心。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他们显然更看重前者。
未来,会是谁的天下,重要,而又不重要。当兵的,不能少了粮餉,做百姓的,不能没了生计,这就是他们最朴素的要求。
而此时,保住性命,便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