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伦继续道:“最后,铁路运行需立章程——客货分离、定时检修、严禁私载。违者,轻则罚银,重则流放。“
    他的声音不重,却字字如铁,殿內眾人无不肃然。
    朱標满意地捋须微笑:“妹夫安排周详,朕心甚慰。王爱卿,铁路局便交予你了。“
    王铁锤跪地叩首:“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託!“
    欧阳伦忽然转身,面向朱標拱手道:“陛下,臣还有一议——铁路各站点当以所在州县命名,並以此为核心,修建新城。“
    殿內顿时一静,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朱標眉头微蹙,手指轻敲龙案:“妹夫,这.是何道理?火车站不过是个上下客的地方,何必大费周章?“
    工部尚书单安仁捻著鬍鬚的手突然停住,眼中闪过疑惑:“駙马爷,修建新城耗费巨大,恐怕得不偿失啊“
    户部尚书郭资脸色骤变,急忙出列:“陛下!如今国库虽充盈,但各处用度皆有定数,冒然兴建新城,恐难以为继!“
    说完,郭资连忙一脸歉意的看著欧阳伦,仿佛是在说:老大你也没跟我说这一出啊!现在户部压力本来就大,您就別折腾小弟了吧!
    王铁锤站在角落,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心中暗惊:“駙马爷这是要做什么?这提议简直太大胆而且每个站点都要建立新城,那得费多少钱啊!“
    欧阳伦神色从容,目光缓缓扫过眾人,最后落在朱標身上。
    “陛下。“他声音沉稳如初,“臣这个提议,看似耗费巨大,实则是利在千秋的谋划,对大明朝廷极为有利!“
    朱標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好奇:“哦?妹夫详细说说。“
    欧阳伦走到大殿中央悬掛的巨幅地图前,阳光透过窗欞在他身上投下斑驳光影。
    “诸位请看。“他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铁路线路,“每个火车站,都是人流、物流的交匯点。“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地点头:“確实,就如驛站所在往往形成集镇一般,不过光是这样就要修新城.还是觉得不太合理。“
    欧阳伦指尖轻点几个站点:“交通便利之处,商贾自然聚集。货物周转、人员往来,皆需落脚之地。“
    “驛站才多大,火车的货物吞吐量可不是小驛站能够比擬的。”
    户部尚书郭资突然眼睛一亮:“駙马您是说这些地方会自发形成市集?“
    “不止如此。“欧阳伦转身,目光如炬,“若朝廷主动规划,將火车站周边划为新城,统一建设“
    工部尚书单安仁突然拍腿:“妙啊!统一规划,可避免杂乱无章!“
    欧阳伦微微頷首:“新城建设,首要便是地价升值。“他目光扫过眾人,“诸位可知道,北京城最贵的铺面在何处?“
    朱標若有所思:“莫非是靠近运河码头的地方?“
    “陛下圣明。“欧阳伦拱手,“交通便利之处,寸土寸金。“
    殿內眾臣开始窃窃私语,不少人眼中已露出恍然之色。
    欧阳伦继续道:“修建新城需要砖石木料,带动建材行业;需要工匠劳力,解决百姓就业;商铺开业,增加商税收入“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如珠落玉盘。
    户部尚书郭资突然激动地出列:“駙马高见!新城繁荣后,地价税收双收,前期投入很快就能回本!“
    工部尚书单安仁捻须的手微微发抖:“不仅如此.新城建设还能带动炼铁、烧砖、木工等数十个行当.“
    王铁锤听得入神,不自觉地往前挪了半步,心想:“原来一个火车站能带动这么多產业駙马爷的眼光果然非同凡响“
    欧阳伦见眾人反应,嘴角微扬:“更重要的是,新城能吸引周边人口聚集。人多则商机多,商机多则税收增。“
    朱標眼中精光闪动,突然拍案:“妙!此乃'筑巢引凤'之策!“
    欧阳伦含笑补充:“陛下英明。新城建成后,可设市舶司、税课司,规范管理。既方便百姓,又增加朝廷收入。“
    兵部尚书茹瑺突然想到什么:“駙马,这些新城是否需要增派驻军?“
    欧阳伦从容应答:“初期可设巡检司,待规模扩大再议。新城治安良好,反而能减轻周边驻军压力。“
    殿內眾臣面面相覷,都被这个宏大的构想震撼了。
    朱標猛地站起身,龙袍袖口带起一阵风:“好!就依妹夫所奏!先在京平铁路沿线试点三处新城!“
    欧阳伦深深一揖:“臣必不负陛下所託。“
    王铁锤激动得双手微颤,心想:“铁路局的重要性又要提升了!这新城建设说不定也要归我们管.“
    工部尚书单安仁突然想到关键问题:“駙马,这新城建设由谁主导?工部还是地方官府?“
    欧阳伦早有准备:“臣建议设立'铁路新城督办衙门',专司此事。由铁路局统筹,工部、户部及地方官府协同办理。“
    户部尚书郭资迫不及待地追问:“駙马,这地价收益如何分配?“
    欧阳伦从容答道:“五成归国库,三成归地方,两成用於新城维护。具体细则可由户部擬定。“
    朱標满意地捋须微笑:“妹夫考虑周全。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各部务必全力配合!“
    欧阳伦拱手领命,眼中闪过一丝深谋远虑的光芒。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慌张入內,跪地稟报:“陛下,韩国公李善长紧急求见!“
    朱標眉头一皱:“这个时候?“
    朱標沉吟片刻,挥手道:“宣。“
    殿门缓缓开启,李善长身著紫色蟒袍,步履稳健地走入殿中。他目光如电,快速扫过在场眾人,最后落在欧阳伦身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锐利。
    “老臣参见陛下。“李善长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却不失恭敬。
    朱標微微抬手:“国公免礼。不知此时入宫,有何要事?“
    李善长直起身子,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摺:“老臣有本要奏,事关漕运改革大计。“
    此言一出,殿內眾臣神色各异。
    户部尚书郭资与工部尚书单安仁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王铁锤则紧张地攥紧了衣袖,对於李善长和駙马爷不和的事情他也知晓不少,韩国公李善长这个时候提出漕运改革计划多半是针对铁路而来。
    他如今身为铁路局临时总办,有任何变化,必然是最先波及到他。
    王铁锤悄悄看了欧阳伦一眼,发现后者极为淡定,他的心里也是安定了不少,他是駙马爷欧阳伦的人,只要有駙马爷在,这种事情还用不著操心。
    欧阳伦神色如常,对於李善长的到来仿佛没啥感觉。
    朱標接过太监呈上的奏摺,展开细看。
    隨著目光下移,他的眉头渐渐皱起:“国公此议.是要將漕运改为官督商办?“
    李善长拱手道:“正是。如今漕运积弊已久,官办效率低下,损耗巨大。若改为招募商贾承办,朝廷只需派员监督,既可省去大半开支,又能確保漕粮按时送达。“
    欧阳伦忽然轻笑一声:“国公此议倒是新颖。只是.漕运乃国之命脉,交由商贾,恐有不妥。“
    李善长转头看向欧阳伦,目光如刀:“駙马此言差矣。老臣听闻駙马在北方推行商办煤矿,成效显著。何以漕运就不能效仿?“
    殿內气氛骤然紧张。
    眾臣屏息凝神,都感受到两位重臣之间的剑拔弩张。
    欧阳伦不急不缓地整了整衣袖:“煤矿与漕运岂可同日而语?漕运关係京师粮餉,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李善长冷笑一声:“駙马莫非是担心新政影响铁路营生?老臣听闻,駙马规划的铁路也要承运漕粮“
    朱標见二人爭执,抬手制止:“二位爱卿且慢。此事关係重大,容朕细细思量。“
    欧阳伦忽然话锋一转:“陛下,臣倒有一策,或可兼顾国公之议与漕运安全。“
    朱標眼前一亮:“妹夫请讲。“
    欧阳伦走向大殿中央的沙盘:“臣提议,漕运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保留现有漕运体系;第二步,在铁路沿线试行商办漕运;第三步,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行。“
    李善长脸色微变:“駙马这是要拖延时间?“
    欧阳伦不慌不忙:“国公误会了。臣方才正与陛下商议铁路新城之事。若將漕运改革与新城建设结合,岂不一举两得?“
    他指向沙盘上的几个节点:“比如在这几处新建漕运码头,既可为新城提供货物集散之地,又能检验商办漕运成效。“
    工部尚书单安仁恍然大悟:“妙啊!如此一来,漕运与铁路可相辅相成!“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阴鷙,但很快恢復如常:“駙马高见。只是.老臣担心如此一来,耗费更大。“
    欧阳伦微微一笑:“国公多虑了。商办漕运节省的开支,正好用於新城建设。长远来看,朝廷反而能增加收入。“
    朱標拍案叫好:“就依妹夫所言!漕运改革与新城建设同步进行。国公,此事就由你与駙马共同督办。“
    李善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老臣遵旨。“
    欧阳伦深深一揖,目光却始终留意著李善长的表情变化。他注意到这位韩国公的右手在袖中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李善长忽然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老臣还有疑虑未解。駙马这新城之策,看似美好,实则暗藏三大隱患!“
    他声音洪亮,在殿內迴荡,眾臣闻言皆是一惊。
    朱標眉头微皱:“国公请讲。“
    李善长伸出枯瘦的手指,一根根竖起:“其一,前期投入从何而来?看駙马你前期要修建第一批十二座新城,所需银两怕是要掏空国库!“
    他第二根手指竖起:“其二,即便建好,何来如此多人购买房屋?若无人居住,岂不成了鬼城?“
    第三根手指重重竖起:“其三,修建工期漫长,期间需持续投入。若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大明將元气大伤!“
    这三个问题如三把利剑,直指新政要害。
    殿內眾臣纷纷变色,连朱標也露出凝重神色。
    欧阳伦却是不慌不忙,轻轻抚平衣袖上的褶皱:“国公所虑,臣早有对策。“
    他转向朱標,拱手道:“陛下,关於银钱之事,臣提议由'大明银柜'提供专项贷款。“
    户部尚书郭资眼睛一亮:“对啊!怎么忘了银柜!“
    李善长冷笑:“借款终须偿还。若新城收益不及预期,这笔烂帐谁来承担?“
    欧阳伦从容道:“国公莫急。朝廷可將新城地皮分批拍卖,价高者得。仅此一项,便可收回大半投入。“
    工部尚书单安仁捻须点头:“妙!地皮拍卖,既得现银,又能让商贾爭相投资。“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阴鷙:“那老臣第二个问题呢?哪来这么多人买房?“
    欧阳伦微微一笑:“国公可知'预售'之法?“
    “预售?“朱標好奇道。
    “正是。“欧阳伦解释道,“房屋未建,先收定金。百姓只需付三成首付,余款分期支付。如此,既能提前回笼资金,又能让百姓提前锁定心仪房屋。“
    兵部尚书茹瑺忍不住插话:“若百姓中途无力支付呢?“
    欧阳伦早有准备:“可允许转卖,或由银柜提供按揭贷款。只要房价稳中有升,百姓自会趋之若鶩,贷款业务各大银柜早已开展,贷款买房在百姓当中也有很多。“
    “看来韩国公对这事並不了解,对国情也不了解啊!”
    殿內眾臣听得目瞪口呆。这种超前的金融理念,对他们而言简直闻所未闻。
    李善长脸色阴沉:“駙马这是在玩火!若房价下跌,百姓闹事,谁来收场?“
    欧阳伦不疾不徐:“所以臣建议,首批只建三座示范新城。待模式成熟,再逐步推广。“
    他转向朱標:“陛下,臣还有一策可解国公第三忧——工期问题。“
    朱標兴致盎然:“妹夫快讲!“
    欧阳伦指向沙盘:“可將新城划分区块,交由不同商號承建。朝廷只需制定標准,验收质量。商贾为利爭先,工期自然缩短。“
    李善长突然厉声道:“荒唐!將朝廷工程交由商贾,成何体统!“
    欧阳伦目光一冷:“国公莫非忘了自己方才的漕运商办之议?“(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今或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今或古并收藏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