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你都能割胶了,有了收益,咱们还给补贴吧?
    那时候,其他部族见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给补助,愿意种的也大有人在。
    农养一磕旱菸袋,起身道。
    “我们部族的山林不少,种了。”
    “先种五十万棵试试!”
    我擦?
    陈建明和吴志林面面相覷。
    要不要这么积极?
    五十万棵?
    得种一两万亩山林吧?
    他俩不知道的是。
    农养已经盘算好了,即便以后割胶了不咋赚钱。
    前期的补助也不少了。
    农閒时节照料一下,不比打猎划算?
    当然,现在还不到移栽的时候。
    怎么的都要等到明年去了。
    最少要让苗子长到二尺高,才有足够的成活率和抵抗力。
    从那以后,农养专门找了几个老头照顾这片苗圃,生怕谈好的財源断了一般。
    铁锋军每到一处,各种民用商品也会跟著送过去。
    即便当地人没有钱,用皮毛,粮食或者药材、土特產也可以交易。
    雪盐,铁製农具,布、一些缴获自辽人的骑弓,弯刀都深受黎族人欢迎。
    以往的汉人朝廷,是绝对不愿意让铁器流入土著部族手里。
    可铁锋军却不一样。
    他们敢卖,敢在榆林修建港口常驻,就说明他们对当地人是友好的,不设防的。
    山里汉子朴实,你对我好,我就十倍报答你。
    渐渐地,农养跟驻军商谈种橡胶树的事儿流传出去了。
    当地人不傻。
    这么大一个港口,得投入多少银子?
    当兵的,肯定是长期呆这里了。
    六七年算什么呢?
    眨眼就过去了。
    有补助赚,又不影响耕田狩猎,赚一份安全妥帖的意外之財不好么?
    不久后,居然有十一个部落先后跑来跟吴志林签订了种植合同。
    认种的数量高得嚇人。
    六百万棵。
    要是將来都可以割胶,这得多大的產量啊?
    最后,吴志林不得不扩大育苗基地。
    要不然,来年都不够分的。
    消息送到沈麟手里,他很高兴。
    加上基地的销。
    每年投入一两万两银子在榆林,提前几百上千年让三叶橡胶在琼州落户。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看来,还得送给当地人一些福利才行。
    沈麟在地图上圈了两个地点,让舰队下次去勘察,鼓励当地人开採。
    反正舰船回来有时都装不满。
    田独和石碌铁矿,可是中原地区最上等的。
    希望这个世界,依然能找到。
    铁城如今的钢產量,打著滚儿望上翻。
    邙山村的铁山可挖不了几年。
    泽州和黄家堡的铁矿只能算中等。
    而从琼州运输铁矿,一艘跟运输船差不多的万吨巡洋舰,一趟就能拉回来六千吨。
    不说铁矿石品位高达百分之七十,那些伴生的金银铜,就足够赚了。
    要是石碌铁矿真有前世三亿吨的储量,全部开採出来炼成钢铁。
    他真不敢想像,能把中原建设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代,辽国和大周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一亿出头。
    即便几十年翻两番又如何?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铁城歷十月初,沈毅找到驻扎莱州的台湾军,请其配合作战。
    谁知,率领五千铁骑的团长赵泉却一口拒绝了。
    称他们已经接到铁锋海军的僱佣,打算守护莱州军用码头半年。
    台湾韩女王还是沈毅等人的债主。
    人家协防登州只是帮忙,上不上战场得看自愿。
    他是不能强求的。
    十月十五日。
    半岛军三路齐出,气势如虹,仅仅半个月就攻陷淄州和沂州、兗州北部。
    各地辽军纷纷退却。
    十一月八日,耶律宏伟的主力困守齐州。
    三十万半岛军带著大批攻城器械,日夜不停的攻打。
    看起来,辽国的睿亲王坚持不到年底了。
    李广利,沈毅和姜庆元三人都很兴奋。
    他们这次围攻齐州,可跟杨念广当初完全相反。
    杨念广是有五万骑兵,三十来万步卒。
    而李广利等人则带了二十五万铁骑。
    五万步卒是负责操作重武器,以及粮草押运的。
    齐州城八座城门都被团团围困。
    耶律宏睿手里的汉儿军確实不少。
    可他最核心的草原铁骑顶多十万出头。
    他敢突围么?
    出来就得挨打!
    “哈哈哈!”
    “齐州集齐了山东路七成以上的韃子兵马。”
    “只要咱们灭了耶律宏睿的主力,驻守各地的汉儿军將传檄而定!”
    李广利是代理总督,理所应当的成了三家总指挥。
    此时的他,有些志得意满了。
    “重武器部队分三个波次,轮流攻打,日夜不停。”
    “本帅还不信了。”
    “区区一座山东府城,能比得过当初的雄州和大名府?”
    大名府是大周朝的东京,城防远超齐州。
    雄州经过卢太白二十余年的经营,辽军攻打了多少次?
    要不是他那个不爭气的儿子卢錚投了沈麟,没准儿至今还屹立不倒呢!
    此时,李广利隱藏很久的雄心壮志勃发了。
    如果三家占了整个山东路,一定要分开行动。
    他李广利的人马最多,只要收纳足够的降军,无论南下两淮,还是西进河南,都能单独拿下一路。
    如今,应州王的大军在荆湖南路和大周南方联军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
    无论是荆湖北路,还是江南,都堪称后防空虚。
    如此良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沈麟很厉害么?
    他搞技术、做买卖確实算天下独一份儿。
    嗯,写写诗词也算!
    铁锋军很强么?
    还不是被精粮装备武装起来的?
    我李广利的大军,要是有那么多具甲,早就打下比沈麟更多的地盘了。
    他那人犹犹豫豫,不堪造就。
    当初击败贼寇大军,就该南下收復真定、邢州。
    达鲁桑杰和澶州军打得两败俱伤那会儿。
    换成他李广利,肯定会抓住机会,不但占了平城,还得收了虎大龙。
    哪会拖一两年?
    只可惜,沈麟那小子一直都鸿运当头,磨磨唧唧地居然得到了那么大的地盘。
    这一次,我李某人也有了天大的良机,一定要好好抓住。
    是龙腾九霄?
    还是附人尾翼?
    就看这一搏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