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卢太白,孟日清在抗辽方面有多大的功劳。【记住本站域名】
    他们纵容贼寇,吸河北西路的血,是不爭的事实。
    上到沈麟,下到吴七,陈风等大將,都对河北东路的两大军头没啥好感。
    比如陈梁率部追击耶律大白。
    他真要是下死力打。
    辽国的太原水军,没准儿就全灭了。
    结果是,耶律大白的残军距离雄州江面不远,陈梁转身就回安定,毫不留恋。
    他的想法跟陈云,吴七一样。
    咱们又没拿一个铜板的辛苦费。
    凭什么帮雄州军?
    没落井下石,就算咱铁锋军仗义了。
    上次,陈梁和白娘子去山东路接霸刀门梁家,雄州水军那帮混蛋鼻孔都朝上天。
    根本看不上小小的铁锋军。
    陈风的热情渐渐消退,他摸摸鼻子挺不好意思。
    “那就这么……乾等著?”
    陈云冷哼道。
    “啥叫乾等?”
    “新老混编,咱部队战力大降,你不得上心啊?”
    “火炮装备到位了?炮兵,战马都还没经过训练呢!”
    “就连半身甲都没换掉,你急个屁呀?”
    “没看到大都督在工坊里熬得焦头烂额?”
    “听说,他经常没空回家,连几位夫人都有意见了。”
    好吧!
    原本沈麟定下的计策是忍一忍。
    辽军主力还追著朝廷的逃亡大部队狠揍呢!
    哪有咱们爭著去当出头鸟的道理?
    就算整个河北东路都沦陷了又如何?
    只要咱们铁锋军够强,啥事干不成?
    唐州地界的抢麦期一过,陈云的围城部队全部后撤。
    不过,依然把唐县的地盘儿占了一半。
    谁叫唐县跟易县,忠县接壤呢?
    作为战略缓衝,当然有占领的必要。
    北岙村,距离唐州府城不过十三四里。
    这里的老百姓原本过的不错。
    往城里卖些柴禾、青菜,冬天里烧点炭送过去。
    都足以让大傢伙儿不缺日用了。
    说是北岙,其实北岙山孤零零的,也就百多丈高,占地不大。
    山坡很缓。
    家家户户,人均都有两三亩山地,出產也足以养活一家老小。
    自从贼寇来了之后,大家整天就担惊受怕了。
    村里足有二十几个小伙子被征了乡兵,进府城防御去了。
    结果,狗入的朱文盛带著十万乡兵,居然一箭未发降贼了。
    不少人家都成了贼寇家属,走路都抬不起头。
    可人总得活著不是?
    上面的大官要投降,关小兵啥事儿?
    短短一个多月。
    城头变幻大王旗。
    赵归一攻打安定失败了。
    辽军占了唐州府。
    据说,跟著贼寇去的十万本地乡兵,活著的几乎没几个。
    幸运地是,北岙村居然有三个后生从忠县跑回来了。
    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很多失去丁壮的家庭既伤心又惶恐。
    铁锋军很恐怖。
    他们对从贼之人,一律杀无赦,毫不手软。
    最近几天,唐州很多百姓终於见到传说中的铁锋骑兵了。
    黑甲健马,来去如风。
    就连凶残的辽韃子都躲在城里不敢出来。
    铁锋军是来抢夏粮的。
    不管是谁家的粮食,一律割走一半。
    谁敢出去阻拦啊?
    就连德高望重的老族长都长嘆道。
    “让他们收吧!”
    “就当是……咱们从贼降辽的代价。”
    “能留下一半儿,人家已经足够仁慈了。”
    “不可心生怨恨!”
    恨?
    谁恨得起来?
    谁又敢去恨?
    三个好不容易逃出升天的幸运儿,还不是被城里的汉儿军找了会去?
    府城有兵册。
    贼寇跟辽韃子还是一伙儿的。
    你没战死,肯定跑不掉。
    “二大爷,不好了!”
    廖凤林如今是城內汉儿骑军的小旗官。
    没办法,如他们三个这般,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老兵太少了。
    唐州新招的汉儿军全是一窝窝新兵蛋子。
    辽军也会“知人善任”,矮子里拔长汉,可不管你愿不愿意。
    他骑著一匹下等马停在老族长门口。
    “韃子大军在巨鹿吃了败仗,军力不够。”
    “上面要撤出唐州了。”
    “说要跟铁锋军拉出足够的缓衝区域。”
    老族长眨眨浑浊的眼睛,疑惑地道。
    “撤就撤唄!”
    “铁锋军要是接管了唐州,咱们总比给韃子当狗强吧?”
    廖凤林著急上火,要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不是啊二大爷!”
    “三天后,韃子要挟裹著咱们六县几十万百姓南迁呢!”
    “所有粮食、牲口,傢伙事儿都得带走。”
    “就给铁锋军留下一片空地!”
    啥?
    闻讯赶来的村民都傻眼了。
    南迁?
    他们经常去府城卖菜卖柴禾,倒不是一无所知。
    贼寇在南边打了近两年。
    真定、邢州府十几个县,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再加上,这次赵归一又带著四五十万大军兵败安定府。
    南边,还能剩下多少人口?
    土地能耕种一半儿就算好了。
    大家倒不是担心迁移过去没地种,没房子住。
    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呢。
    祖祖辈辈住了几百年的地方,说放弃就放弃?
    九成九的唐州老百姓都不愿意吧?
    “不走!”
    “咱们去山里躲起来!”
    “就是,韃子还有时间搜山不成?”
    ……
    百姓们义愤填膺,却无力反抗。
    逃不了,就只有选择躲了。
    老族长都六十多了,一把老骨头怕是走不到几百里外的真定府了。
    他的眼中闪烁著睿智的光芒,拽著廖凤林就进了屋。
    “娃呀,想想办法!”
    “咱们从贼,降辽就对不起祖宗了。”
    “还跟著韃子贼寇去真定,这辈子……还能回来么?”
    “你们哥儿几个,一定有办法是不是?”
    廖凤林眼中毅然决然。
    他低声道。
    “有!”
    “冒死通知铁锋军。”
    “辽军明天就会出动,汉儿军也会派往各村各镇子。”
    “留给咱们的时间,只有一晚上。”
    老族长重重一巴掌拍在堂孙子的肩膀上。
    “娃呀!”
    “以前,咱们错了不要紧,身不由己嘛!”
    “这回,就算为了咱们北岙村,为了唐州几十万百姓。”
    “哪怕踏著刀尖尖,你们也要去拼一把。”
    “老祖宗会保佑你们的!”
    廖凤林狠狠地点头,转身出门,跨上战马疾驰而去。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