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易县?
    张书铭首先就不干了。
    易县几乎就是平原地带。
    温泉镇那边靠黄龙江的山地不算,是搭头。
    百多万亩良田呢。
    “大都督,可捨不得啊!”
    “咱们易县土地肥沃,每年的夏粮產量比安定县还高。”
    “超过一百五十万麦子,过一个月时间就能开镰了呀!”
    马致远也哭丧著脸。
    “我们忠县放弃一半儿的话。”
    “也得减產五十万几万担。”
    “真的舍不起。”
    “大都督,一个月的时间,都坚持不住吗?”
    “等陈云、李广利將军逐走贼寇,咱们集结的兵马都过二十万了。”
    沈麟摇摇头,很是无奈。
    步兵再多有个毛用啊?
    守住了南线,人家平城辽军从东边进攻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逃进北部山区的贼寇也不少,还等著清剿呢!
    “乡兵训练的时间,確实不短。”
    “可各部装备、战力参差不齐,还有號令……”
    三个县令立刻保证道。
    “我们……都听大都督的。”
    周元是知府,大周以文官为最。
    按理说,他才是在场的最高指挥。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哪里会打仗?
    府城保卫战,他不还是放权给吴七了?
    老头双眼中闪烁著睿智的光芒。
    “关於號令嘛!”
    “沈麟啊,你现在都亮出家底了。”
    “再低调也没啥意义。”
    “咱们跟朝廷也失去了联繫。”
    “唉,封丘京城,老杨家的江山,还能否保住都是个问题呢!”
    “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繆啊!”
    “蛇无头不行,你又是个有大本事的人。”
    “该站出来,你就得出这个头!”
    沈麟双眼一眯,这是要推举我么?
    其实,咱就像管著铁城的一某三分地而已。
    帮你们守住安定一府四县。
    也不过是给铁锋军布下足够的战略迴旋空间。
    “周叔,你的意思是?”
    周元喟嘆道。
    “我听说,沈忠信不在了。”
    “沈家集一役,沈毅、沈昂的两万军也打残了吧?”
    “一定意义上说,也没有谁给你沈麟下绊子,唱反调了。”
    “你看这样如何?”
    “老夫管安定府的政务,绝不插手带兵。”
    “咱们这边的乡军、班军,全都交给你。”
    “挑选精锐,就地整编。”
    “能提供多少钱粮,咱们商量著来。”
    “当然,你也知道,咱们的支持有限。”
    “还得仰仗你的铁城吶!”
    “我们这几个文官,唯一的要求就是。”
    “安定一府三县,一寸土地都不能丟。”
    沈麟有些怔然。
    他万万没想到。
    这帮文官的让步居然如此之大?
    几乎算毫无保留了。
    据他所知。
    下面的各县各村镇,恨不得把所有丁壮都操练起来。
    一府四县,在册十五万三千多户,人口过了六十万。
    实际上,还有不少隱户,瞒报的也不少。
    实际人口,说不定过了七十万。
    这还没包括铁城接近四十万的人口呢!
    战时,完全可以实行三丁,甚至两丁抽一。
    沈麟能从安定府挑出七八万合格的兵源来。
    狠心一点,十万都不在话下。
    当然,他不会这般盲目草率。
    沈麟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既然大家要把他推上前台,他根本没有拒绝的道理。
    “好!”
    “那就一言为定!”
    “给我三天时间,我会派出专人前往各县、村、镇选兵。”
    “同时,此地匯聚的乡兵、班军也要重新遴选。”
    “第一,我只要我需要的,徵兵人数暂定为八万,所有待遇跟铁锋军老兵看齐。”
    “第二,情报科会介入,咱们內部的贼寇,辽国和各方势力的暗桩,也该连根拔除了。”
    “砍头的砍头,没啥大危害的,礼送出境。”
    张书铭大吃一惊。
    “怎么才要八万人?”
    “我易县正在训练的乡兵都有五万了。”
    虎大龙嗤笑道。
    “老张,你拉的人,都是凑数的!”
    “我们要的是战兵,骑术、性格、武力基础、家庭关係等等。”
    “足足十几项考核標准呢!”
    沈麟摇摇手指。
    “大勇,其中七万是骑兵。”
    “还有一万,是给水军准备的。”
    “周叔,您必须把吴七交给我。”
    周元苦笑道。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算了,就让他跟你吧!”
    “无悔那丫头,可是糟了大罪了!”
    “再把小七关在家里,也说不过去。”
    眾人计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
    沈麟命人传讯邱真、韩如烟,陈无暇三女。
    也等於三方协作,一起大范围选兵。
    时间,只有三天。
    他希望能挑出七万有骑射基础的。
    射箭好说,乡兵哪有不进行射术训练的?
    骑术就麻烦了。
    各地乡兵,战马奇缺,不可能展开大范围骑术训练。
    当然,家里有駑马耕地,或者拥有骑乘马的,自小就会。
    沈麟之所以缩小了招兵人数。
    也考虑到这个方面。
    铁锋军不会有步兵编制,他不缺战马!
    就算新兵到位,也能满足一人一匹。
    当然,这么多经过训练的乡兵、班军打回去。
    也有利於各地治安。
    如今,可是乱世啊!
    总不能有了沈麟的十几万兵马,就高枕无忧了吧?
    各处城墙,治安,还是要留下部分乡兵值守的。
    既然大面积徵兵了。
    铁锋军以后也会在各县城,和交通要道设立驻军兵营。
    真正拉出去野战的,有十五、六万具甲铁骑,就算了不得了。
    水军倒是不在此列。
    从安定各地徵兆一万人,再从铁城招募一批。
    陈梁所部达到七个游击部,三万五千人的规模,暂时也能支应了。
    四月初五。
    陈云联合李广利部,总算將赵归一残部驱逐出黑松山。
    北方山区的清剿,也告一段落。
    没几个贼寇逃兵敢留下来。
    山下,一路杀得尸横遍野。
    光是清理战场,忠县,易县就派出了几万丁壮,愣是干了三四天。
    据统计,还算完整的贼寇尸体,就超过十八万具。
    也就是说,赵归一部,能囫圇个儿逃出生天,也就十万出头。
    以后,就看澶州军和虎大龙的了。
    只要他们把百姓护得住,赵归一再难掀起什么风浪来。
    没有兵源,他怎么扩军?
    他原来的地盘儿,已经被辽军鹊巢鳩占了。
    剩下的丁壮本就不多,还要不要种庄稼了?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