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麟难得地打算当一回“冤大头”。
    以往新粮上市,一旦麦子七百文钱很正常。
    虽说目前局势紧张,老百姓也要囤点。
    但无奈安定、忠县、易县都是產粮大县。
    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但沈麟接下来,跟一帮民政部商量的策略是。
    儘量把粮价炒到每担一两银去。
    要让那些粮商不敢出手囤积居奇。
    为何?
    这么高的新麦收购价,囤积的风险太大了。
    能让易县之东的那些平原区的粮食,都运到安定来才好呢。
    其实,城镇居民吃的粮食。
    平均价也在每担一两银出头了。
    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两六七甚至二两银每担,都有过。
    沈麟此举,看似亏本,其实不然。
    他撒出去更为精美的银元,含银量只有八分七。
    但老百姓喜欢啊!
    拿起来吹口气,往耳边一放,嗡嗡的!
    平常你拿著银子去买东西,还得剪开过称。
    麻烦不说,都不知道被多少人做了手脚。
    沈麟出品的银元更值得信赖。
    商家和百姓都受惠不小。
    同样,安定府的新粮价格抬高了。
    民间就会自发的存点粮食。
    留著钱干什么?
    兵荒马乱的,不能吃不能喝的。
    麦子本身就特別耐储存,不受潮,放几年都没问题。
    沈麟这边,就算以后水稻田连年扩充,增產了。
    铁城也用不著消耗存粮了。
    他依然可以利用水磨技术,製成精品麵粉再卖出去。
    比如,新出的乾麵条,红薯粉就大受铁城百姓欢迎。
    没道理,安定府的人不喜欢?
    这样一番操作,单单麵粉、麵条就有不少利润。
    麦麩子还能餵养战马牲口,一举多得。
    经过沈麟一番解释。
    三叔嘆道:“今儿听大人一番话,我等茅塞大开呀!”
    “原来,粮食买卖还能这么折腾。”
    “想亏本都难嘍!”
    田文青摇头晃脑地道。
    “大人这么一弄,老夫心里一块石头终於落了地。”
    “看来,就算有五六万小娃娃白吃白喝。”
    “咱们铁城也养得起!”
    其他吏员无不长鬆了一口。
    这次大买卖,可是交付民政部自己搞的。
    沈麟不会从中间抽取一分钱的利润。
    他甚至还让银庄垫付了本钱。
    当然,银元那一分三的火耗,就该银庄赚。
    对买卖本身没有影响。
    大批粮食吃进,再进行深加工陆续卖出去。
    这才把生意做活了。
    公家帐上的利润,也会水涨船高。
    毕竟,就算铁城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也不需要存放百多万担的口粮不是?
    太占地方了!
    农牧司的官员们会觉得自己太无能。
    老是外购,算怎么回事儿?
    咱们又不是白拿月餉,吃乾饭的?
    爭取自给自足,甚至创造利润,才是每个部门的追求!
    白娘子问道。
    “山里的朋友问。”
    “咱们还要孤儿不?”
    “太原府那边,现在可乱得很。”
    “孩子们太可怜了!”
    没想到,一向仁厚的田文青揪著鬍子反对道。
    “二夫人,我们在座的,都想做善事!”
    “谁也见不得,那些可怜的娃娃流离失所。”
    “但现实很严峻。”
    “铁城的人口比例已经失衡了。”
    “根本无法收养更多的孤儿啦!”
    新校区確实够大,但娃娃多了,总需要人管吧?
    铁城的成年人是有限的。
    本就紧张的授课先生,连女人都上了。
    日常住宿和生活,还不得人管理?
    沈麟皱著眉头道。
    “如果……我说陆陆续续再添三万孤儿。”
    “你们觉得?”
    “能否勉强照顾得过来?”
    “吃穿这一块,学校不用担心。”
    “我完全能解决!”
    在座的官员们纷纷摇头。
    实在抽不出人手了。
    文教司副司长袁世杰咬牙提议道。
    “那只好让大一些的娃娃出来担事了。”
    “混编寢室,一个大的带七个小的。”
    “日常都有大孩子负责管理。”
    “甚至可以教授课余识字。”
    “正好,十二、三岁的孩子近万,完全照顾得了七万多小的。”
    白娘子眼中满是担忧。
    “会不会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
    “这些孤儿,年少遭逢大难,敏感著呢!”
    “万一结下仇恨,就不好了。”
    这肯定是难以避免的。
    十二三岁,心智一样不成熟,本来就没啥耐心。
    一个人管七个小萝卜头。
    就算没啥坏心思,也难免简单粗暴。
    沈麟鼓掌道。
    “袁先生此计可行。”
    “前提是,学校要做好监管和防患。”
    “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来嘛!”
    “让大一些的孩子提前承担责任,也没啥不好。”
    “对他们,也是一种锻链!”
    田文青嘆道。
    “我总觉得……拔苗助长了些。”
    “他们这个年纪,不该承受太重的压力。”
    老夫子太理想化了。
    现实就这么残酷。
    铁城就算再救回来三万孩子,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们比起那些,丧生在战乱中的可怜娃娃来。
    已经算得上幸运了。
    沈麟保证道。
    “老师,这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以后咱们按照正常毕业人数补充。”
    “出校多少,就收回来多少孤儿,如何?”
    田文青无奈点头。
    目前在校的,以十岁的男女娃娃最多。
    今年明年,都別指望毕业多少。
    但从后年开始,却能进入良性循环。
    力爭做到走三万,新收三万,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
    毕业的不少娃娃,也可以留校任教嘛!
    边教边学,有个三五年的磨链。
    这些小辈也不比那些童生出身的先生差多少了。
    没准儿,反而更能和孩子们打成一团。
    此事议定,沈麟和白娘子姐妹一起打马回家。
    他颇有些好奇道。
    “岳父不是说,需要回山避避风头么?”
    “他们前几次收穫可不错,都把欠款还上了。”
    当然,陈天浩不可能劫掠到几十万两银子。
    他拜託陈梁拉回来的东西五八门。
    帐篷啊,辽军武器啊,牛筋、食盐、牲畜啥的都有。
    就是把粮食和战马给留下了。
    当然,沈麟不在意。
    辽军武器他能处理给沈昂,那边就喜欢收便宜货。
    駑马什么的,还可以送到骡马市卖个好价钱。
    反正,岳父大人送来的东西,折价也挺低的。
    就像他要的兵器甲冑,沈麟也只收了半价。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