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都在为铁军又添一件利器而欢欣鼓舞。【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三叔沈忠和靠近沈麟低声道。
    “大人,有麻烦了!”
    沈麟感到莫名其妙。
    辽人过不了黄龙江。
    贼寇不沿著瀘水河北上。
    咱铁军有啥麻烦?
    “生意上,受到阻击了?”
    “咱那便宜二伯断了腿,正养著伤呢!”
    “他又出么蛾子了?”
    能有啥生意?
    如今铁城只是少量提供些农具、铁器和书籍纸张。
    供应吴七在安定府四县的买卖而已。
    如今,他大舅周元好歹是堂堂知府了。
    也得顾忌一下影响。
    局势也不安稳。
    周吴两家没打算如以前那般扩大买卖。
    如今守著四县一亩三分地,无人敢找茬儿。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既然没人敢找吴七买卖的麻烦。
    那就是咱们提供给安定府的大批量水泥了。
    其实这玩意的就是靠走量,还耽误了铁城不少的劳动力。
    利润算不得多高。
    就算一个月买千万斤又如何?
    销售额也不过两万两银子而已。
    比起书籍、纸张、布匹、铁器的利润低了好多倍。
    沈麟其实没多少兴趣的。
    你不买,咱不生產就好了。
    马上就要扩修城墙,挖盐水湖了。
    他正愁劳动力不够呢。
    沈忠和拉著沈麟走到一旁,苦笑道。
    “不是你那二伯要出么蛾子。”
    “这次还真冤枉了人家。”
    “他收到你大伯托人带回来的家信,听说绕了个大圈。”
    “跑死了好几匹马呢!”
    “他托沈昂告诉我说。”
    “贼寇赵归一围攻真定府,京城震动很大。”
    “老皇帝派了三个太监,前来澶州监军。”
    “主要目的,就是调军剿匪。”
    “偏偏没有形成正是公文下发,奇怪不?”
    “你大伯怀疑,这是魏成忠自作主张。”
    “阉党想抓军权呢!”
    “你大伯提醒咱们,要妥善应对。”
    太监监军?
    这可不是啥好现象。
    大周朝立国二百余年,好像没出现过这种破事儿啊?
    就沈麟所掌握的前世歷史来看。
    任何一个朝代到了尾声,必有妖孽祸乱朝纲。
    而跳得最欢的那帮人。
    往往就是太监。
    因为,此时的皇帝已经不相信外面的文武大臣了。
    他觉得,只有皇家奴才,太监,才不会真的背叛他。
    想法没错。
    太监確实离开了皇家就没法混。
    可这帮人身子残缺,性格乖张贪婪。
    有本事,且忠诚为国的有几个?
    凤毛麟角吧?
    他们,懂个毛的军队啊?
    带兵打仗?
    不消极避战,带头逃跑就是好的了。
    “走,回去说!”
    试验船交给水军,继续进行各种测试。
    沈麟带著一帮军將回到议事大厅。
    三叔才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眾人无不义愤填膺。
    脾气暴躁地陈风一拍桌子,大声骂道。
    “痴心妄想!”
    “咱们铁军,可是大人自筹经费组建的。”
    “包括这座城,都没要过朝廷一个铜板。”
    “当初张峰奇老总督在世那会儿,步下铁城这一局。”
    “其实是防著北邙山生乱,要咱们守好东麓即可。”
    “多高明的手段啊?”
    “都说庄子才混帐,人家上任也没找咱们的茬儿不是?”
    “因为老庄知兵,对老总督的布置心领神会。”
    “他甚至把他那个不爭气、瞎胡闹的儿子都调回去了。”
    “换了个跟咱们配合默契的李广利来!”
    “朝廷派个太监,就想调铁军去真定剿匪?”
    “哪个二傻子?在做白日梦呢?”
    不少军官纷纷附和,红娘子甚至拍手叫好。
    这些军官,除了林光、林锐和虎大勇带来的几个。
    其他人不是姓梁,就是姓陈的。
    当然,也有几个姓沈的。
    但九成五的人,都是当初沈麟的护院家丁。
    是沈麟用新的操典,一板一眼训练出来的。
    他们对沈麟的忠心,毋容置疑。
    这也是大家特別关心沈麟有没有后的原因。
    这时代的人,讲究个忠义。
    一旦真心实意效忠一个人,那就包括他的子子孙孙。
    如此作为,才是流传千古的佳话。
    能写进小说话本中去,被后人传唱称颂的那种。
    梁自忠敲敲桌子。
    “我铁军出战,非大人亲令,別人无权调动。”
    “皇帝老子来了都不行。”
    “军规第一条,写的明明白白。”
    “一起行动听指挥嘛!”
    “不过,各位呀,你们觉得,阉党会调咱们铁军么?”
    “安定一战,铁军在册上报的兵源,只有三千人呢!”
    “怎么调?调多少人?”
    “瀘水铁城还守不守了?”
    嗯?
    还是老梁心细如髮。
    没错啊?
    铁军扩军到七千人。
    这是咱们內部机密。
    因为,咱们没有拿朝廷的一分餉银。
    虽说安定府答应核发五千人的军餉。
    可那也相当於养乡兵吧?
    武器装备还不得自筹?
    凭什么被朝廷当做正规军使用?
    白娘子陈无暇眼神一亮,抿嘴轻笑道。
    “应对之法很简单嘛!”
    “情报科都动起来。”
    “一旦確认前来安定的太监行踪。”
    “咱们可以把多出来的兵源,绝大多数战马都转移嘛!”
    “要不?就去老梁的邙山村待一段时间?”
    梁自忠频频頷首道。
    “二夫人此策大妙。”
    “我看行!”
    陈云含笑补充道。
    “就留五百重骑,一千五轻骑,五百女兵和五百水军好了。”
    “战马还得一人一骑,多了惹眼。”
    “兵器甲冑,能藏的藏。实在不行,旧兵器,凑凑也能用。”
    “上次老梁不说过么?”
    “铁山附近有好几个大山谷,荒凉的很。”
    “稍稍平整一下,就能弄成训练场。”
    “搞搞山地攻防也不错嘛!”
    沈麟不由得暗暗发笑。
    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
    监军太监要是,没带著略略知兵的隨从。
    还真会被糊弄过去。
    打心眼里,他瞧不起朝廷的应对策略。
    凭什么澶州地界的贼寇,就非得让澶州军队自己解决?
    庄子才也好,咱们安定的几支部队也罢。
    防范的重心,可是隔江相望的辽人啊!
    精锐部队调往南部地区。
    辽人突袭过江如何抵挡?
    真以为李广利的水军,把辽人的那支舰队和造船场灭了。
    就万事大吉?
    高枕无忧了?
    真他么,无知者无畏!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