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会儿,田文青就心急火燎地找上门来。
    不需要沈麟下命令。
    老头已经和一帮官员商议过了。
    鼓励老百姓暂时照料孤儿的命令也下发了。
    要不然。
    这两天,足足一万二千孩子都会露宿街头了。
    “沈麟,阿不……大人!”
    “老夫就三个要求。”
    “首先,你得赶紧找人修宿舍楼和教学楼。”
    “操场也得扩建!”
    “加上原本在校的三千娃娃,一下子涌进来两万五千个。”
    “站都没地方站了。”
    “第二,服装不够!”
    “柳楚儿只是拨付了足够的被、服。”
    “校服外套和鞋袜、面巾、脸盆呢?”
    “第三,先生不到五百人,也不够了!”
    柳楚儿抿嘴笑道。
    “田叔,工坊正在全力赶製,十二个时辰都不停呢!”
    “最多三天,就能满足一人一套。”
    “后面的,我也会抓紧的。”
    房子建造?
    天气越来越冷了。
    水泥楼,短时间可干不了。
    预留的地方本来就小。
    总不能像居民楼那般,一层水泥板,一层木结构吧?
    孩子小,稍稍弄撒些火烛,就得出人命。
    一栋楼里,得住好几百人呢。
    “老师,房子我暂时变不出来。”
    “您得等三月份,天气暖和再说。”
    “危房,您敢让娃娃们住进去么?”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这样吧,先把地基平整了,当操场用吧!”
    田老头嘴唇一阵哆嗦。
    那只有暂住各家各户了。
    还有三个月啊,这可真难熬。
    教学楼不够。
    也只有让孩子们挤一挤,共度时艰吧!
    “那……先生们呢?”
    沈麟笑道。
    “其实这些先生,光是教孩子们上文化课,基本上够用了。”
    “缺的是体育教官吧?”
    “您不用著急!”
    “安定大码头那边,还有三四百重伤致残,不能再当兵的。”
    “行动不方便的,就负责校门,各宿舍楼的守卫好了。”
    “其他的稍稍训练半个月,就可以给您二百体育教官。”
    那些乡兵、班军的伤残者,必须回炉炼一下。
    仅仅是队列训练,半个月足够了。
    相信他们也很满意为人师表的工作。
    不热情参与才怪呢。
    那可比当兵还体面。
    大群大群的孩子围著你喊“教官”,多荣耀?
    孩子长大了,参军也好,干別的也好。
    师生关係一旦確立,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其实吧,老师,您也可以办夜校嘛!”
    “让那些体育教官都读书识字。”
    “他们是成年人,肯定珍惜机会。”
    “学起来也比孩子快。”
    “几个月后,就算让他们去教孩自识字都没问题。”
    “再说了,这些教官,原本就有不少人上过学的。”
    田文青凝眉想了想。
    这也是个办法。
    安定的读书人確实多。
    可能拖著一家老小,投奔瀘水的。
    恐怕不好请了。
    学生可以培养。
    难道,老师就不可以?
    那些重伤的兵,田文青也了解了。
    他们都是守卫安定县城的勇士。
    是英雄!
    多教他们一些谋生技能,多赚些月餉有啥不好的?
    自己人才信得过呢。
    学校里,不是有好几十个先生,都跑医院兼职了么?
    以后说不定,还有去衙门兼职的呢。
    瀘水铁城初创,哪儿不需要人?
    一人当成几个人用,能者多劳嘛!
    “可行!”
    “老夫发现,有些老师的家眷,也识文断字,颇有才华。”
    “放工坊里,真真可惜了。”
    “老夫有权招他们当女先生。”
    柳楚儿顿时不干了。
    这些家眷,好多都在她手下做事呢。
    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
    “田叔,您这样,可不地道啊!”
    “工坊也需要管理人才的。”
    “我们也可以给她们更高的月餉,更体面的职务嘛!”
    “你怎么可以?直接抢人呢?”
    田文青老脸一红。
    连最贤淑,最温柔的城主夫人都反对了。
    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太难看了?
    沈麟呵呵笑道。
    “这才哪儿跟哪儿呀?”
    “你们就开始爭抢人才啦?”
    “这样吧,可以问问人家本人嘛!”
    “愿意去教书的,楚儿你不能拦著。”
    “如果有先生喜欢钻研奇技。”
    “你和二叔也可以拿出专项资金,供他们研究嘛!”
    “总不能什么技术,都指望我吧?”
    “须知,人力有时穷!”
    “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田文青老脸一苦。
    到底是谁挖谁的人才?
    沈麟大方,学校也不缺资金。
    可怎么比得过柳楚儿跟沈忠元两位呢?
    这是赤裸裸地挥舞著金元宝。
    让那些先生不务正业呢!
    “沈麟啊,教书育人,必须守得住清贫才行。”
    “你这样一搞,人心就乱了。”
    沈麟安慰道。
    “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
    “金钱容易腐化灵魂嘛!”
    “可您得向前看呀!”
    “近五百先生,不少人才二三十岁。”
    “您总不能指望人家,一辈子都跟您老一样。”
    “待在学校不出去吧?”
    “人各有志,咱们不能拦著不是?”
    “您要看好您的学生。”
    “好几万吶!”
    “不需要多久,三五年后,很多人就能用了。”
    “难道,您就留不下几百个老师来?”
    这时代的孩子懂事早,担事也早。
    很多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已经算家庭支柱了。
    沈麟翻著陈无暇带来的统计名册。
    厚厚的一本。
    十岁以上的男孩女孩,就占了八成。
    而更小的,很难在战乱中活下去。
    沈麟的学校,学制五年,课程也儘量精简了。
    他没打算把这些孩子教成文豪、大儒。
    走科举之路也不现实。
    外面乱成一锅糟。
    內有贼寇作乱,外有辽国威胁。
    哪里还放得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这些孩子按照年龄来,十四岁起就得开始半工半读了。
    能参军的参军,不合適的,就进入其他行业。
    业余时间,他们可以回学校旁听,主要还得得靠自学。
    学籍保留,教材什么的,学校依然免费提供。
    他们每年两次,回校参加考试。
    五年后,不管能不能过,都得结业。
    沈麟不可能一直白养著。
    瀘水铁城体量太小,哪有功夫养閒人?
    慈善也是有时限的。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章节目录

一品寒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鹿鸣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鸣野并收藏一品寒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