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团军
朱秀英想要让李清安成为大乾第二位皇后之事,知晓者不超过三人,连明古都不知道所以那些大乾高层们,其实也没有多在意一位女子在乾京城的去留。
哪怕这位女子的確堪称是惊才绝艷,大乾所有女子中,论文道天赋、放眼望去,无人能与其比肩。
但女子终究是女子,明面上、在大乾,女子跟男子没多大不同,只要有实力,什么都可以。
实际上,两者还是有非常大不同的。
正是其中的不同,所以李清安再惊艷,也不会被多少人视为威胁,何况李清安现在尚未达到亚圣之境,远不被一些人放在眼里。
还有一点,李清安不是大乾本土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外来的、还未达到亚圣之境的女子,在乾京这座大乾中心、那些绝大多数的大人物眼中,怎么看,都不值一提。
至於李清安有可能成为大乾皇后的事情,基本没有人会去想。
实在是皇帝御极两千五百多年了,都只有这么一位皇后。
皇帝和皇后的感情,早已深入人心。
皇后的威望又非常高。
因此,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乾只有一位皇后,將来肯定会弊大於利,可还是没人会去主动提起,让皇帝册立第二位皇后。
那样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皇后、皇后的亲近者,这些就不说了,有可能皇帝都要得罪了。
另外,第二位皇后的册立,必然会影响巨大,甚至导致朝堂格局变动,损害无数人的利益。
这一条条,没有一条是谁能顶得住的。
综合种种,李清安身上最引人注意的,实则只有一点。
这段时间来,皇后娘娘似乎很看重这位李清安。
这一点,让诸多中央大佬级存在,对李清安多了几分印象。
包括明古在內,也是因此对李清安多了一分目光。
李清安的事情,在大乾中心、每天事情都极多的乾京城,並没有留下多少痕跡,很快隨看她的离去赴任,便消失无踪,
只有朱秀英、刘书温二人持续关注著,另外便是乾京城中那些暂时还並不太起眼、来自於南国的人了。
如今的李清安,在来自南国的人群中,也算是分量不轻的一员。
先是惊艷的才华、潜力,再是得到皇后娘娘的看重。
这些因地域来歷、天然聚在一起的派系官员,当然会支持她。
暂不提李清安,大乾这艘战船,继续在洪武两千五百年浩浩荡荡的向前驶进。
朝堂中,气象越发昂扬。
扩张发展之势,肉眼可见的欣欣向荣。
军队中,虽然一些军中大佬被囚禁,但大乾如今並不缺大將。
哪怕是蓝屠、傅良德这个级別的,也能暂时替代,
六大集团军的扩张,有条不素的进行看。
民间,经过一次大清理,更是一片繁荣向上的景象。
大好局面,让明古心中也愈发高兴了些。
洪武两千五百一十年五月,好消息传来。
邓愈德兵道突破至第六境!
明古大喜,亲自前往了一趟。
“愈德、恭喜了。”距离乾京城数千万里之外的邓愈德大军中,明古轻笑道。
“陛下、臣当不得您一句恭喜,托陛下洪福,总算是突破了。”邓愈德恭谦的道。
“你就是太过谦虚。”明古看他仍旧如以往般的性子,心中不由又亲近了几分,颇为感嘆道:“要是蓝屠他们能多跟你学学,那就好了。”
“陛下、您羞愧臣了,臣已经落后蓝將军良多。”邓愈德真挚道。
这话除了是真心话之外,也有不惹麻烦之意。
他虽然是老將,资歷还在蓝屠等人之上,但论实力、他已经落后於蓝屠了。
而且蓝屠背后还有常玉,不管是哪方面,他都不如。
他不想承这话,招来蓝屠等人的不快。
蓝屠那狗脾气,他还是了解的。
明古则是眉头微皱,他当然能听出邓愈德的心思,深深看眼对方、似不在意道:“怎么、你还怕他?”
“臣非怕,只是不想为陛下惹麻烦,不想为我大乾惹麻烦。”邓愈德不假思索的坦然道。
明古眉头舒缓了,欣慰地拍了下他肩膀,讚赏道:“我大乾诸將、要是都如愈德你一样,那就好了。”
“陛下、这话臣也不敢当,相比较於魏郡公,臣还是自愧不如的。
要是我大乾诸將都如魏郡公,那才是真的好了。”邓愈德颇为轻鬆的笑道,
“哈哈。”明古也笑了,爽朗道:“朕可不敢真的奢望,要真的都如老徐、如愈德你一样,那我大乾岂不是要一飞冲天、统御八荒了。”
“臣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乾终有一日,一定会一飞冲天、统御八荒的。”邓愈德脸色微肃,坚定的道。
“哈哈哈,你啊。”明古大笑,心情舒畅。
这个老邓,说话真是越来越好听了。
“朕就不听你灌迷魂汤了,做好准备,立即扩军。
四百年內,要將第七集团军给组建完成。”笑了一阵,明古道。
“是,臣遵旨,定不让陛下失望。”邓愈德立即郑重行礼道。
这一刻,哪怕以他的心性,事先也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兴奋。
第七集团军!
这代表了太多太多。
单单一点,从今日起,他將重回大乾军方最巔峰层次的行列。
明古没有多待,看了邓愈德军团的情况后,便返回乾京城。
心里高兴之余,忽的、轻嘆了一声。
邓愈德兵道突破至第六境,他並不意外,早晚的事而已。
不止是邓愈德,还有其他几人,以他们的潜力都是早晚之事。
但兵道第七境,以邓愈德目前表现出来的兵道天赋、潜力,恐怕就难了。
虽然明古还没有接触兵道第七境,大乾目前也没有人能接触,但这並不妨碍明古明晰兵道第七境的难度。
不仅是邓愈德,包括蓝屠、冯国、傅良德,都难。
甚至是李武忠,恐怕::·
不是明古想的太远,而是他心中志向野望太大,不得不提前想、此时想。
朱秀英想要让李清安成为大乾第二位皇后之事,知晓者不超过三人,连明古都不知道所以那些大乾高层们,其实也没有多在意一位女子在乾京城的去留。
哪怕这位女子的確堪称是惊才绝艷,大乾所有女子中,论文道天赋、放眼望去,无人能与其比肩。
但女子终究是女子,明面上、在大乾,女子跟男子没多大不同,只要有实力,什么都可以。
实际上,两者还是有非常大不同的。
正是其中的不同,所以李清安再惊艷,也不会被多少人视为威胁,何况李清安现在尚未达到亚圣之境,远不被一些人放在眼里。
还有一点,李清安不是大乾本土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外来的、还未达到亚圣之境的女子,在乾京这座大乾中心、那些绝大多数的大人物眼中,怎么看,都不值一提。
至於李清安有可能成为大乾皇后的事情,基本没有人会去想。
实在是皇帝御极两千五百多年了,都只有这么一位皇后。
皇帝和皇后的感情,早已深入人心。
皇后的威望又非常高。
因此,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大乾只有一位皇后,將来肯定会弊大於利,可还是没人会去主动提起,让皇帝册立第二位皇后。
那样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
皇后、皇后的亲近者,这些就不说了,有可能皇帝都要得罪了。
另外,第二位皇后的册立,必然会影响巨大,甚至导致朝堂格局变动,损害无数人的利益。
这一条条,没有一条是谁能顶得住的。
综合种种,李清安身上最引人注意的,实则只有一点。
这段时间来,皇后娘娘似乎很看重这位李清安。
这一点,让诸多中央大佬级存在,对李清安多了几分印象。
包括明古在內,也是因此对李清安多了一分目光。
李清安的事情,在大乾中心、每天事情都极多的乾京城,並没有留下多少痕跡,很快隨看她的离去赴任,便消失无踪,
只有朱秀英、刘书温二人持续关注著,另外便是乾京城中那些暂时还並不太起眼、来自於南国的人了。
如今的李清安,在来自南国的人群中,也算是分量不轻的一员。
先是惊艷的才华、潜力,再是得到皇后娘娘的看重。
这些因地域来歷、天然聚在一起的派系官员,当然会支持她。
暂不提李清安,大乾这艘战船,继续在洪武两千五百年浩浩荡荡的向前驶进。
朝堂中,气象越发昂扬。
扩张发展之势,肉眼可见的欣欣向荣。
军队中,虽然一些军中大佬被囚禁,但大乾如今並不缺大將。
哪怕是蓝屠、傅良德这个级別的,也能暂时替代,
六大集团军的扩张,有条不素的进行看。
民间,经过一次大清理,更是一片繁荣向上的景象。
大好局面,让明古心中也愈发高兴了些。
洪武两千五百一十年五月,好消息传来。
邓愈德兵道突破至第六境!
明古大喜,亲自前往了一趟。
“愈德、恭喜了。”距离乾京城数千万里之外的邓愈德大军中,明古轻笑道。
“陛下、臣当不得您一句恭喜,托陛下洪福,总算是突破了。”邓愈德恭谦的道。
“你就是太过谦虚。”明古看他仍旧如以往般的性子,心中不由又亲近了几分,颇为感嘆道:“要是蓝屠他们能多跟你学学,那就好了。”
“陛下、您羞愧臣了,臣已经落后蓝將军良多。”邓愈德真挚道。
这话除了是真心话之外,也有不惹麻烦之意。
他虽然是老將,资歷还在蓝屠等人之上,但论实力、他已经落后於蓝屠了。
而且蓝屠背后还有常玉,不管是哪方面,他都不如。
他不想承这话,招来蓝屠等人的不快。
蓝屠那狗脾气,他还是了解的。
明古则是眉头微皱,他当然能听出邓愈德的心思,深深看眼对方、似不在意道:“怎么、你还怕他?”
“臣非怕,只是不想为陛下惹麻烦,不想为我大乾惹麻烦。”邓愈德不假思索的坦然道。
明古眉头舒缓了,欣慰地拍了下他肩膀,讚赏道:“我大乾诸將、要是都如愈德你一样,那就好了。”
“陛下、这话臣也不敢当,相比较於魏郡公,臣还是自愧不如的。
要是我大乾诸將都如魏郡公,那才是真的好了。”邓愈德颇为轻鬆的笑道,
“哈哈。”明古也笑了,爽朗道:“朕可不敢真的奢望,要真的都如老徐、如愈德你一样,那我大乾岂不是要一飞冲天、统御八荒了。”
“臣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乾终有一日,一定会一飞冲天、统御八荒的。”邓愈德脸色微肃,坚定的道。
“哈哈哈,你啊。”明古大笑,心情舒畅。
这个老邓,说话真是越来越好听了。
“朕就不听你灌迷魂汤了,做好准备,立即扩军。
四百年內,要將第七集团军给组建完成。”笑了一阵,明古道。
“是,臣遵旨,定不让陛下失望。”邓愈德立即郑重行礼道。
这一刻,哪怕以他的心性,事先也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一阵激动、兴奋。
第七集团军!
这代表了太多太多。
单单一点,从今日起,他將重回大乾军方最巔峰层次的行列。
明古没有多待,看了邓愈德军团的情况后,便返回乾京城。
心里高兴之余,忽的、轻嘆了一声。
邓愈德兵道突破至第六境,他並不意外,早晚的事而已。
不止是邓愈德,还有其他几人,以他们的潜力都是早晚之事。
但兵道第七境,以邓愈德目前表现出来的兵道天赋、潜力,恐怕就难了。
虽然明古还没有接触兵道第七境,大乾目前也没有人能接触,但这並不妨碍明古明晰兵道第七境的难度。
不仅是邓愈德,包括蓝屠、冯国、傅良德,都难。
甚至是李武忠,恐怕::·
不是明古想的太远,而是他心中志向野望太大,不得不提前想、此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