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最適合第二位皇后的人选
他们都会有私心,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到时,即便是权威盖世的洪武皇帝,也不可能让他们真的全部放下私心,和睦相处。
而若一味以强权压迫,一时间表面上自是没事,可暗地里只会让仇怨不断加大。
终有一天::
前几位大乾皇子、不能独出於我。
朱秀英心中更坚定了这个念头。
一位位出色的女子在她思绪中浮起,挑选著有资格成为大乾皇后的人选。
大乾数以千计的女子信息浮起,个个皆是国色天香,或武道、或文道上,拥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可朱秀英清楚,这些女子是很优秀,但还不够优秀,入不了自家夫君的眼,
成为大乾第二位皇后。
突然,一道身影浮上心头,其余身影尽皆消失,宛若在这道身影面前,其余人只能黯然失色。
这个女子::
朱秀英眉宇间闪过一抹凝重,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古怪之色。
明古不知朱秀英在想什么,又跟她商议起了一些规矩。
比如皇子以后的生子问题。
这也跟以前的大乾不同。
以前的大乾,会等到太子之位决出,诸位皇子才会娶妻生子。
如今可不会如此。
太子不会那么容易决出,若是没有特別出色、独压群龙者,或者大乾没有遇到强敌的话,可能数千年甚至数方年都不会决出太子。
自然不可能一直不让诸位皇子生子。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而且若是皇子中,没有特別出色者,或许孙子辈、重孙子辈有呢。
未来的大乾太子,也未必就一定非是皇子。
只要是明古的直系血脉后裔,就都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神朝的一大特点,漫长的时间下,不必执著於儿子当继承人。
不过也不能让皇子肆意生子,那样弊反而大於利。
需要做出规定,满足条件后,方才能生子。
还有,皇孙、皇重孙等后辈的爵位问题等等,都需要现在就提前定好。
这方面,肯定是要一代降低一代的。
除非实力达標了,才能一步步提升爵位,直至正一品的王爷,有资格追逐太子之位。
夫妻俩这一次商议了很多问题,定下了大部分的制度。
明古颇为放心地走了,在他眼里,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些许问题,不解决也没什么,他在、就闹不出什么大事。
这是他两千多年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自信。
朱秀英独自沉吟片刻,凤眸中、闪过些许坚定之色。
內阁、刘书温的阁楼中。
这一天,迎来了一位让其亲自出门迎接的人。
“臣参见皇后娘娘。”刘书温尊敬地行礼道。
能让他这位大乾最多人公认的文臣第一人如此姿態的,除了明古,也就是朱秀英这位大乾皇后了。
其余人,皆承受不起。
“刘先生不必多礼。”朱秀英抬手、温和的笑道。
刘书温將朱秀英请进阁楼,朱秀英直接撇退其余人等,无形的力量隔绝四周。
顿时,刘书温本就惊讶的情绪,更多了几分凝重。
“刘先生、我此次找你来,是有一大事,需要向你请教。”朱秀英坦然说道,称呼透著亲近。
“娘娘言重,娘娘若有事,臣必全力而为。”刘书温正色道。
他一向谨言慎行,绝不会在其余人面前这般说,就算是对明古,也没有几次但对这位大乾贤后,他几乎没有犹豫的表態了。
这便是两千多年时间下,积累起来的信任。
“我就多谢先生了。”朱秀英也带著几分尊敬道。
顿了下,玉容浮起凝意道:“陛下与我有意在洪武两千五百年后,诞下皇子。”
刘书温神色不变,这件事內阁早已知晓。
对此,他们当然都是愿意看到的。
“但我想来想去,若前几位皇子、皆独出於我,对大乾、对陛下,恐怕都是弊大於利。
所以,我决定必须再选一位皇后出来。”朱秀英信任的看著刘书温道。
这种话,她是不会轻易对其他人说的。
因为影响太大,大乾最具智慧、且人品性格最让他信任的,便是刘书温了。
所以她来了。
以刘书温的智慧,立即便明白了皇后的意思,而且这点之前他便已经有所想过。
只是这种事,便是他,都不敢轻易插手,
只能装作不知道。
他没有想到,竟会从皇后娘娘自己的口中听到。
心中敬佩且嘆服。
当即便是心悦诚服的一礼,由衷道:“娘娘之贤明,万古未有,真乃我大乾之福,臣万分敬佩。”
“先生言重,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朱秀英摇了下头,言语平静道。
心里並没有一点高兴。
又哪会有女子真的欢天喜地的、给自己深爱的丈夫娶妻?
只是正如她所说,她是大乾皇后,她要做她该做的事情。
刘书温心中瞭然,更为敬佩。
不在这方面多言,话题一转:“娘娘想让臣做的是··?”
“自陛下登基以来,已经两千四百多年,只有我一位皇后。
根本原因,是大乾始终没有出现合適的人选。
但到了这时候,第二位皇后人选、已是迫在眉睫。
正巧,我大乾现在的確是出现了一位合適的人选。”朱秀英颇为委婉的说道当然,这也是实话。
自家夫君的眼光,快高到天上去了,千千万万优秀的女子,他就是看不上。
说跟她一比,就宛若云泥之別,让他根本没有兴趣。
这可不就是没有合適的人选?
此时,刘书温目光忽的便是一动,全然明白了皇后来找他的原因。
“娘娘说的人选,可是李清安?”刘书温开口凝声问道。
“先生慧眼。”朱秀英頜首,耐心的看著刘书温。
她相信,刘书温已经完全明白她的来意了。
她给其时间,仔细斟酌。
刘书温面露沉吟之色,足足十数息后,方才郑重开口道:“李清安文才惊人,文道之天赋、不弱於大乾任何男子。
大乾第一才女之称,当之无愧。
如今二百三十余岁,已至大儒之境,亚圣之境指日可待。
的確是最有资格担任第二位皇后的人选。”
也正是这般的惊艷,才能让刘书温记住,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她。
朱秀英点头。
大乾两千多年来,文武都算上,除了她自己的武道天赋外,其余没有任何一位女子能跟李清安相比。
不,就算是一直对自身武道天赋有信心的她,都觉得不如李清安的文道天赋。
那是一种艷压群芳、独立傲视、绝代风华般的天赋。
她不时也会读读李清安的诗词文作,极为喜爱。
可是其身份,让她有所犹豫。
“清安有资格担任我大乾皇后,相信陛下也无法在资格方面说什么。
可是,她的身份,终究不一样。
几百年后,来自南国的那些人才成长起来,必然是要引起一阵纷爭的。
这时立她为后,就是天然的让她成为那些人旗帜。
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引起朝堂混乱。
我心中也没有把握,这才来询问先生。”朱秀英微微一嘆道。
这就是她犹豫的原因。
也绝非她多想。
一旦立李清安为皇后,来自南国的那些人才,甚至是岳鹏几人,以及其余藩属国的人才,或许都会聚集到李清安身后,团结在一起。
他们会不断的为自己爭夺利益,跟大乾本土人爭斗。
他们当然爭不贏,可混乱是必不可免的,且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就算是朱秀英也无法预料到后果如何,利弊如何。
因此,她来找刘书温了。
希望能给她一个答案。
刘书温这时同样的慎重,几百年后必然掀起的纷爭,他其实並不在意。
陛下在,他们这几人在,谁都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到时分化处理一番就行了。
大乾也仍在发展,有足够多的利益分出去。
可若是加上一位皇后,那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人会变得团结数倍不止,真的成为一大派系,这种纷爭就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娘娘、您可知道李清安的为人?”刘书温谨慎的道。
似是想到了什么,朱秀英露出一抹略有些古怪的微笑,颇为喜爱道:“清安是一位非常与眾不同的女子。”
“臣也了解过一番李清安,此女性格极为豪迈,不拘小节,比之寻常男子更甚。”刘书温接话道。
他明白皇后的古怪笑容为何,想起那位让人惊艷的女子作风,他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的確太与眾不同了。
继续道:“此事利弊如何,更重要的在於李清安本人。
她若真的一心为大乾,明是非、性情高洁,这便是好事,能让那些人才更安心的融入我大乾,不分彼此。
她若是怀有不正的野心,那可能就是祸患无穷了。”
朱秀英一听,不由认同地点点头,“先生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她如何?”
“臣之前也只是稍微了解一些,还无法断定。
还请娘娘给臣一些时间。”刘书温郑重道。
“嗯,此事尚且不用著急,先生可认真观察,我也会的。”朱秀英正色道。
“是。”刘书温应道。
又说了一些关於此事的话,朱秀英离去了。
刘书温沉吟半响,吩咐了一些事情,目光带著淡淡的凝意。
希望此事是好事。
另一边,返回宫中的朱秀英也没有閒著。
雷厉风行的作风,从当年配合明古清理贪官污吏,就定型了,说做就做。
她开始更仔细的观察李清安。
这件事,她也没有再询问其他人。
大乾的智慧之辈当然有,可事情影响太大,她连明古都不说。
有刘书温帮她就足够了。
很快,李清安就迎来了不少的『麻烦”。
(晚安、睡觉。)
他们都会有私心,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到时,即便是权威盖世的洪武皇帝,也不可能让他们真的全部放下私心,和睦相处。
而若一味以强权压迫,一时间表面上自是没事,可暗地里只会让仇怨不断加大。
终有一天::
前几位大乾皇子、不能独出於我。
朱秀英心中更坚定了这个念头。
一位位出色的女子在她思绪中浮起,挑选著有资格成为大乾皇后的人选。
大乾数以千计的女子信息浮起,个个皆是国色天香,或武道、或文道上,拥有著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可朱秀英清楚,这些女子是很优秀,但还不够优秀,入不了自家夫君的眼,
成为大乾第二位皇后。
突然,一道身影浮上心头,其余身影尽皆消失,宛若在这道身影面前,其余人只能黯然失色。
这个女子::
朱秀英眉宇间闪过一抹凝重,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古怪之色。
明古不知朱秀英在想什么,又跟她商议起了一些规矩。
比如皇子以后的生子问题。
这也跟以前的大乾不同。
以前的大乾,会等到太子之位决出,诸位皇子才会娶妻生子。
如今可不会如此。
太子不会那么容易决出,若是没有特別出色、独压群龙者,或者大乾没有遇到强敌的话,可能数千年甚至数方年都不会决出太子。
自然不可能一直不让诸位皇子生子。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而且若是皇子中,没有特別出色者,或许孙子辈、重孙子辈有呢。
未来的大乾太子,也未必就一定非是皇子。
只要是明古的直系血脉后裔,就都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神朝的一大特点,漫长的时间下,不必执著於儿子当继承人。
不过也不能让皇子肆意生子,那样弊反而大於利。
需要做出规定,满足条件后,方才能生子。
还有,皇孙、皇重孙等后辈的爵位问题等等,都需要现在就提前定好。
这方面,肯定是要一代降低一代的。
除非实力达標了,才能一步步提升爵位,直至正一品的王爷,有资格追逐太子之位。
夫妻俩这一次商议了很多问题,定下了大部分的制度。
明古颇为放心地走了,在他眼里,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些许问题,不解决也没什么,他在、就闹不出什么大事。
这是他两千多年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自信。
朱秀英独自沉吟片刻,凤眸中、闪过些许坚定之色。
內阁、刘书温的阁楼中。
这一天,迎来了一位让其亲自出门迎接的人。
“臣参见皇后娘娘。”刘书温尊敬地行礼道。
能让他这位大乾最多人公认的文臣第一人如此姿態的,除了明古,也就是朱秀英这位大乾皇后了。
其余人,皆承受不起。
“刘先生不必多礼。”朱秀英抬手、温和的笑道。
刘书温將朱秀英请进阁楼,朱秀英直接撇退其余人等,无形的力量隔绝四周。
顿时,刘书温本就惊讶的情绪,更多了几分凝重。
“刘先生、我此次找你来,是有一大事,需要向你请教。”朱秀英坦然说道,称呼透著亲近。
“娘娘言重,娘娘若有事,臣必全力而为。”刘书温正色道。
他一向谨言慎行,绝不会在其余人面前这般说,就算是对明古,也没有几次但对这位大乾贤后,他几乎没有犹豫的表態了。
这便是两千多年时间下,积累起来的信任。
“我就多谢先生了。”朱秀英也带著几分尊敬道。
顿了下,玉容浮起凝意道:“陛下与我有意在洪武两千五百年后,诞下皇子。”
刘书温神色不变,这件事內阁早已知晓。
对此,他们当然都是愿意看到的。
“但我想来想去,若前几位皇子、皆独出於我,对大乾、对陛下,恐怕都是弊大於利。
所以,我决定必须再选一位皇后出来。”朱秀英信任的看著刘书温道。
这种话,她是不会轻易对其他人说的。
因为影响太大,大乾最具智慧、且人品性格最让他信任的,便是刘书温了。
所以她来了。
以刘书温的智慧,立即便明白了皇后的意思,而且这点之前他便已经有所想过。
只是这种事,便是他,都不敢轻易插手,
只能装作不知道。
他没有想到,竟会从皇后娘娘自己的口中听到。
心中敬佩且嘆服。
当即便是心悦诚服的一礼,由衷道:“娘娘之贤明,万古未有,真乃我大乾之福,臣万分敬佩。”
“先生言重,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朱秀英摇了下头,言语平静道。
心里並没有一点高兴。
又哪会有女子真的欢天喜地的、给自己深爱的丈夫娶妻?
只是正如她所说,她是大乾皇后,她要做她该做的事情。
刘书温心中瞭然,更为敬佩。
不在这方面多言,话题一转:“娘娘想让臣做的是··?”
“自陛下登基以来,已经两千四百多年,只有我一位皇后。
根本原因,是大乾始终没有出现合適的人选。
但到了这时候,第二位皇后人选、已是迫在眉睫。
正巧,我大乾现在的確是出现了一位合適的人选。”朱秀英颇为委婉的说道当然,这也是实话。
自家夫君的眼光,快高到天上去了,千千万万优秀的女子,他就是看不上。
说跟她一比,就宛若云泥之別,让他根本没有兴趣。
这可不就是没有合適的人选?
此时,刘书温目光忽的便是一动,全然明白了皇后来找他的原因。
“娘娘说的人选,可是李清安?”刘书温开口凝声问道。
“先生慧眼。”朱秀英頜首,耐心的看著刘书温。
她相信,刘书温已经完全明白她的来意了。
她给其时间,仔细斟酌。
刘书温面露沉吟之色,足足十数息后,方才郑重开口道:“李清安文才惊人,文道之天赋、不弱於大乾任何男子。
大乾第一才女之称,当之无愧。
如今二百三十余岁,已至大儒之境,亚圣之境指日可待。
的確是最有资格担任第二位皇后的人选。”
也正是这般的惊艷,才能让刘书温记住,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她。
朱秀英点头。
大乾两千多年来,文武都算上,除了她自己的武道天赋外,其余没有任何一位女子能跟李清安相比。
不,就算是一直对自身武道天赋有信心的她,都觉得不如李清安的文道天赋。
那是一种艷压群芳、独立傲视、绝代风华般的天赋。
她不时也会读读李清安的诗词文作,极为喜爱。
可是其身份,让她有所犹豫。
“清安有资格担任我大乾皇后,相信陛下也无法在资格方面说什么。
可是,她的身份,终究不一样。
几百年后,来自南国的那些人才成长起来,必然是要引起一阵纷爭的。
这时立她为后,就是天然的让她成为那些人旗帜。
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引起朝堂混乱。
我心中也没有把握,这才来询问先生。”朱秀英微微一嘆道。
这就是她犹豫的原因。
也绝非她多想。
一旦立李清安为皇后,来自南国的那些人才,甚至是岳鹏几人,以及其余藩属国的人才,或许都会聚集到李清安身后,团结在一起。
他们会不断的为自己爭夺利益,跟大乾本土人爭斗。
他们当然爭不贏,可混乱是必不可免的,且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就算是朱秀英也无法预料到后果如何,利弊如何。
因此,她来找刘书温了。
希望能给她一个答案。
刘书温这时同样的慎重,几百年后必然掀起的纷爭,他其实並不在意。
陛下在,他们这几人在,谁都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到时分化处理一番就行了。
大乾也仍在发展,有足够多的利益分出去。
可若是加上一位皇后,那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人会变得团结数倍不止,真的成为一大派系,这种纷爭就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娘娘、您可知道李清安的为人?”刘书温谨慎的道。
似是想到了什么,朱秀英露出一抹略有些古怪的微笑,颇为喜爱道:“清安是一位非常与眾不同的女子。”
“臣也了解过一番李清安,此女性格极为豪迈,不拘小节,比之寻常男子更甚。”刘书温接话道。
他明白皇后的古怪笑容为何,想起那位让人惊艷的女子作风,他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
的確太与眾不同了。
继续道:“此事利弊如何,更重要的在於李清安本人。
她若真的一心为大乾,明是非、性情高洁,这便是好事,能让那些人才更安心的融入我大乾,不分彼此。
她若是怀有不正的野心,那可能就是祸患无穷了。”
朱秀英一听,不由认同地点点头,“先生所言甚是,那依你之见,她如何?”
“臣之前也只是稍微了解一些,还无法断定。
还请娘娘给臣一些时间。”刘书温郑重道。
“嗯,此事尚且不用著急,先生可认真观察,我也会的。”朱秀英正色道。
“是。”刘书温应道。
又说了一些关於此事的话,朱秀英离去了。
刘书温沉吟半响,吩咐了一些事情,目光带著淡淡的凝意。
希望此事是好事。
另一边,返回宫中的朱秀英也没有閒著。
雷厉风行的作风,从当年配合明古清理贪官污吏,就定型了,说做就做。
她开始更仔细的观察李清安。
这件事,她也没有再询问其他人。
大乾的智慧之辈当然有,可事情影响太大,她连明古都不说。
有刘书温帮她就足够了。
很快,李清安就迎来了不少的『麻烦”。
(晚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