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心慈手软 优柔寡断
    “陛下,这第二军团怎么弄啊?可不能比第一军团差啊。”常玉毫不掩饰的兴冲冲说道。
    “少不了你的。”明古轻瞪了常玉一眼。
    “嘿嘿,臣就知道,陛下肯定最偏向我。”常玉颇为得意的一笑道。
    “少些胡说八道,第二军团就对比第一军团。
    正好,现在战马足够,兵源也算是足够。
    五位副將你自己挑选,儘快组建好。”明古笑斥一声道。
    “是,陛下您放心。”常玉郑重地行礼应道。
    又说了一些细节问题,內阁、军阁几人来了,围绕著第二军团开始商议各方面的问题。
    兵甲、战马、年俸、户籍等等。
    因为有第一军团在前,所以也不算太复杂,依葫芦画瓢就行。
    具体所需的那些物资,对於如今的大乾而言,还要比徐到时更轻鬆些毕竟虽然不过是十余年,但此时的大乾,就是比十几年前的大乾,要更为强大一些。
    几个月后,第二军团正式建立。
    常玉立马拉看出去为大乾横扫四方了。
    自陈国、章国、夏国这三个国家臣服於大乾后,大乾的势力范围就扩张到了那里。
    北方二百余万里,南方、西方皆三百余万里,东方最少,跨过平海后约一百余万里。
    除了东方外,其余三个方向,纯粹是陈国三个藩属国的原因,势力范围方才到那里。
    这诺大的势力范围內,还隱藏著不知多少秘密,远远没有扫荡乾净。
    能称得上扫荡乾净的,只有方圆百多万里。
    而剩下的百多万里到两百余万里、三百余万里之间的势力范围,面积比方圆百多万里大了数倍,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
    越发迅猛的发展中,匆匆间,便是几十年过去,大乾的变强之路依旧是日新月异。
    洪武三百六十年,大乾发展到了一百五十个州。
    时隔四十多年,终於又有人突破至仙神之境。
    傅良德脱颖而出,於这一年七月突破至仙神之境。
    三百六十四年,李武忠紧隨其后,以更小的年纪,突破至仙神之境。
    三百七十九年,蓝屠突破至仙神之境。
    三百九十年,郑忠突破至仙神之境。
    三百九十三年,曾经落后一段距离的冯国终究是赶了上来,突破至仙神之境。
    到了这一年,明古六百七十八岁。
    大乾又诞生了五位仙神之境,让大乾举国无不振奋。
    但同时,仙神之境下,大乾顶层们的忧虑、沉重,也一日胜过一日。
    文官们还好,李百长虽已七百三十多岁,但他仍有大几十年时间,这些年他也明白了什么,收敛了不少,耐住了性子,自身有很大的信心突破。
    其余者,即便是胡惟能,也才六百三十多岁,可以不著急。
    武道一途就不同了,七百岁无法突破,那就几乎真的无法突破了。
    几位亲王、邓愈德、汤鼎臣、明英、郭星、廖勇忠、吴真等等的人,都已经是逼近七百岁了。
    其中大些的如汤鼎臣,只剩下一年时间。
    小的如明严、明英还有三四十年时间。
    当年大乾人才喷涌的第一代,眼见就要有人达到不成则死的地步,大乾高层以上的气氛,愈发变得沉重、和有些异样。
    一道道目光看向汤鼎臣,也看向宫中,包含著不知多少情绪。
    只是没有人多说什么。
    乾明宫。
    徐到求见。
    “臣参见陛下。”徐到一丝不苟地行礼道。
    “你跟汤鼎臣的关係最好,他最近如何了?”明古神色平静中、带著几分凝意,直接道。
    “陛下,汤大哥这几年的情绪高昂,早已经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徐到语气沉重道。
    无它,拼死一搏的成功概率,实在太小了。
    沉默一息,明古语气微凝道:“你去找他,告诉他,今年会有一千鼎国运给他。
    这是大乾最后能给他的了。』
    徐到神色一震,眼里升起感动,但他没有立马应下,而是冷静的道:『
    陛下、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没什么好考虑的,再告诉他,不许泄露出去”明古毫不犹豫道。
    徐到眉头皱起,一千鼎国运可不是小数目,大乾国运的总数就在那里,
    忽的用去一千鼎,该知道的都会知道。
    到时陛下承受的压力··
    正是因此,他才没有第一时间应下。
    看了眼陛下,知其心意已决,心中轻嘆,没有再多言,深深弯下腰行礼道:“臣遵旨。”
    徐到退下,明古看著远方,眉宇间闪烁著几缕淡淡的焦急和希冀。
    徐到出了宫,直接来到信国公府。
    隨著年纪越发靠近七百岁,汤鼎臣、邓愈德等年龄最大的老一辈將领,
    都已经不再领兵出征,而是返回到乾京城,做好拼死一搏的准备。
    “汤大哥!”徐到对汤鼎臣很是亲切的叫道。
    当年大乾最出色的五个將才,年纪最大的便是汤鼎臣,要比其他四人大上一两岁。
    加上汤鼎臣性格颇有些老大哥,还不爭不抢,不嫉妒年纪小的人,比自己更出色。
    所以,即便他有汤大嘴的缺点,也仍是大乾眾將中,朋友最多的人。
    其中,最顶层里,徐到跟其关係最好。
    “徐老弟,你怎么来了?”汤鼎臣也不客气,没有因其仙神之境而拘束,笑呵呵的道。
    “来看看老哥哥你,也奉陛下之命前来。”徐到笑道。
    “陛下有何旨意?”汤鼎臣立马站了起来。
    “没有旨意,是陛下对汤大哥你的恩赐。”徐到神色郑重了起来道。
    “恩赐!”汤鼎臣疑惑道。
    “陛下让我给汤大哥你带话,今年会有一千鼎国运加持於汤大哥你。
    这是大乾最后能给你的了。”徐到几乎原封不动的转述道。
    汤鼎臣一震,有些失神,像是从没有想过会发生这种事。
    待回过神后,神色满是感动,颇为无措道:“陛下、陛下怎么还给我一千鼎国运?
    我这些年,都已经吸收一千多鼎国运了。
    仍没有突破,本就是辜负了陛下期望,怎能再给我一千鼎?
    我这就进宫谢绝。”
    说著就要走。
    『老哥哥。”徐到一把抓住了汤鼎臣手臂,认真道:“这是陛下的一片心意和期望,你现在谢绝,那不是效忠陛下。
    唯有努力突破,方才是效忠啊。“
    汤鼎臣停住了脚步,动弹不得,感动中、又嘆了声:“我何尝不知?
    但陛下在我身上费了这么多,我若是最后失败,那该如何是好?
    而且如今我大乾国运並不富裕,给了我一千鼎,要不要给邓愈德、要不要给几位亲王?
    如果都给,大乾国运根本承受不起。
    可若是不给,陛下又该多为难?
    老弟,你应该劝劝陛下的,大乾多我一个汤鼎臣,少我一个汤鼎臣,都无关紧要啊。”
    “我的老哥哥啊,我劝过陛下,但陛下心意已决。”徐到坦然道。
    接著又道:“老哥哥,陛下决定的事,是不会改的。
    你现在该想的,不是这些、是突破。
    只有突破了,才能效忠陛下,回报陛下。“
    “我知道,可是··,”汤鼎臣点头,一副压力极大、不安的样子。
    徐到知道汤鼎臣就是这样的性子。
    知恩图报,並不贪恋什么,很放得下,懂得知足,真正的忠厚。
    “老哥哥,陛下为何又给你一千鼎国运,还让我来给你说?
    不就是信重老哥哥你吗?
    老哥哥你这么多年来的品行,深得陛下厚爱。
    所以陛下没有亲自告诉你,就是不想给你施加压力,
    陛下的一片苦心,老哥哥你真要辜负吗?”徐到语重心长道。
    汤鼎臣犹豫半响,神色才渐渐坚定下来,看著徐到道:“徐老弟,我明白了,你先替我回稟陛下,就说我汤鼎臣绝不辜负陛下厚望。”
    “这就对了。”徐到立马喜笑顏开,“老哥哥,这些国运你就安心拿著吧,你拿著、陛下才会高兴。
    .,
    说笑两句,汤鼎臣颇为感嘆道:“想当年,何曾想过会有今天?
    修到王者境巔峰,先不说我,其余人也都普遍吸纳了一千多鼎国运,用作突破。
    便是咱大乾歷代先帝,也远没有咱们现今这般优厚吧?”
    “是没有,这些都是陛下给我们的。”徐到点头,深以为然。
    大乾歷代先帝达到王者境巔峰后,所剩时间吸纳的国运,也就几百鼎而已。
    “可是啊,就是这般,还是有人不知足啊。”忽的,汤鼎臣摇头嘆道。
    徐到脸色一凝,“老哥哥、你这意思是?”
    “我没什么意思,只是想说,这些年的气氛,你也能感受到。
    肯定是有人在不知足。
    或是亲王、或是將领们。
    老弟啊,你是朝中第一大將,有些事是陛下都不好做的,你要多注意些。”汤鼎臣正色道。
    徐到目光一闪,点了点头。
    “不说了,你跟常玉那傢伙,比我聪明多了。”汤鼎臣摆摆手笑道。
    老兄弟二人说笑几句,徐到离去,不打扰汤鼎臣做最后的准备。
    皇宫中。
    夜晚,阴阳相合之后,明古楼著朱秀英,轻声道:“今日,我让徐到去跟汤鼎臣说,再给他一千鼎国运。”
    “汤鼎臣是忠厚正直的老臣,该给。”朱秀英一点不犹豫的赞同道。
    “终究是君臣一场。”明古淡淡的道了句。
    朱秀英握著夫君的大手,默默地给予其安慰。
    她清楚,隨著时间过去,最为难的、其实就是自家夫君。
    因为想要突破至仙神之境的,太多了。
    老一辈的,就有二十多人。
    这还仅仅是亲王、和老一辈的武將们。
    年轻一些的,文武们也都排在后面、虎视耽等著呢。
    可大乾的国运,终究是有限的。
    尤其现在,陛下多给了汤鼎臣一千鼎国运,那其他人到时候多不多给?
    朱秀英有些心疼。
    因为只有她最清楚,她的夫君,从来都不是真的心冷漠者。
    只是现实让他不得不面冷。
    这一次,他就心软了。
    “老大他们最近怎么样?”明古忽然问道。
    “大哥、二哥、四弟、五弟都在闭关,情绪还稳定。”朱秀英道。
    不知何时,老大他们几兄弟跟朱秀英的关係,更好了。
    跟明古之间,反而越发的隔阁。
    朱秀英没有说老六明严,因为明严仍领兵在外。
    “你说····:”日明古神色罕见的有些犹豫,想说什么,又將话咽了回去。
    朱秀英没有追问,因为她能猜到几分。
    更清楚,自家夫君將话咽回去,是对自己的爱护。
    一人为难,总比两个人一起为难好。
    洪武三百九十四年六月,年龄已达七百岁的汤鼎臣,选择了强行突破,
    放手一搏。
    从这一年初,就有不知多少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信国公府。
    终於,六月八日,万丈法相屹立虚空,燃烧起汹汹无形火焰。
    无数道目光紧紧盯著。
    两个多时辰后,站在乾明宫前的明古、露出了笑容。
    一些地方,响起了大笑声。
    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从信国公府、瀰漫整个乾京。
    一团光芒直衝云霄,无尽的天地之力相隨。
    这熟悉的一幕,让乾京所有目睹之人都知道,信国公突破成功了,大乾又多了一位仙神之境。
    汤鼎臣的突破,也让那些老將们的心,越发滚烫焦急起来。
    但丞相们实在坐不住了。
    “陛下、国运只剩下三千余鼎了。”这一天,刘书温等九位丞相,再一次一起找到了明古,委婉的道。
    这几十年,丞相多了一位,是新一代的文道奇才,於绍堡。
    “这不还有三千余鼎?大乾暂时够用了。”明古平静道。
    他当然知道,丞相们一起来找他是为什么。
    “可是陛下,明年卫国公也要到年龄了,若是再一千鼎国运,大乾就真的要国运不足了。
    而且寧王殿下等人,也只有十几年时间。”刘书温凝重开口道。
    本来有他这位仙神之境主持,还有李百长这些人在,大乾是能发展的更快的。
    但除了其它原因外,还有一点正在逐渐越发严重的限制了大乾扩张速度。
    那便是大乾国运的稀少。
    国运越多,就能做更多的事。
    若是国运少,刘书温等人再厉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大乾南北、东西疆域快达二十万里。
    这最少都要两千鼎的国运,方才能笼罩住疆域,调理阴阳、划分四时。
    就这,还要严重影响扩张速度。
    刘书温、以及眾丞相的意思很明確,不能再给其他人一千鼎国运了,
    先前,自家陛下给汤鼎臣一千鼎国运,他们这些丞相当然能察觉到。
    只是都只能沉默。
    可现在,无法再沉默了。
    这不是要反抗自家陛下,而是他们身为丞相的职责。
    “朕知道了。”清楚这些的明古没有生气,只是平淡的道了句。
    刘书温等人有些无奈。
    单单是知道了,却依旧没有肯定的说法啊,
    其余丞相的目光都看向了刘书温,李百长也不例外。
    刘书温无奈,可他现在是文官之首,他不顶在最前面谁顶?
    “陛下,那卫国公处?”刘书温问道。
    明古沉吟了下,平静道:“给卫国公八百鼎国运。“
    刘书温等人脸色一下子有些僵硬。
    新的丞相於绍堡想说什么,明古一挥手、淡然的声音不容置疑:“好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九位丞相无奈,行礼后退下。
    九位丞相离去,明古眉头悄然皱起了几分,良久方才散开。
    另一边,一路安静的回了內阁,九位丞相才终於忍不住了。
    “陛下心念老臣,想要助老臣突破至仙神之境,我们都知道。
    可这不能耽误大乾啊,这岂不是因小失大?
    而且我大乾国运,根本承受不起这样消耗。
    卫国公之后的人呢?
    那些悍將,还有亲王们怎么办?
    不给他们国运?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才会真正的人心离散啊。
    陛下不能再这样了,这是心慈手软、优柔寡断啊。
    刘公、李公,我们要劝阻陛下啊。”新的丞相於绍堡真的忍不住了,气势冲冲的说道。
    听得在场所有人都眉头直跳,震惊的看著於绍堡。
    这位他们本就知道其性情果断、坚毅、刚正不阿的年轻丞相。
    你竟然敢说陛下心慈手软、优柔寡断!
    “放肆。”胡惟能第一个大怒,指著於绍堡鼻子喝骂:“你算什么东西?竟然敢不敬陛下。”
    “我不是不敬陛下,我敬陛下之心,绝不比谁少,但现在、我只是在就事论事。”於绍堡坦然无惧的看著胡惟能,一股我心无私的正气油然而生。
    “好了。”
    胡惟能还想再骂,刘书温开口了,“现在是我们爭吵的时候吗?『
    胡惟能虽不服,却也不得不给刘书温面子,只是冷冷道:“不管如何,
    不敬陛下之言,我定会如实上稟。”
    “我会向陛下请罪。”於绍堡挺直腰背道。
    “哼。”胡惟能冷哼。
    “现在说正事。”刘书温语气郑重道,其余人也纷纷神色肃然。
    “陛下决心已定,卫国公之事不可更改,接下来国运稀少,但我们绝不能懈怠,大乾的发展、不能停下。“
    (第一章,第二章晚点更新,谢谢支持。)

章节目录

人皇天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星辰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雨并收藏人皇天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