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斧 三位丞相
“同样,他们也是大乾最胆大的一群人,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要不然为何会有这么多违法犯忌的官员?
你是实力强大,他们无法反抗,也不敢在明面上对抗你。
但他们会了解你各方面的弱点,从这些弱点之处下手,让你不知不觉间,如了他们的意。”
“你若是敢小看他们,呵,那你就不过是个空有武力的笨蛋而已。
他们明面上恭敬你,暗地里只会笑话你。”
永胜帝冷漠的声音毫不留情,
明古轻吸了口气,监国近百年、逐渐有点膨胀的心態,惊醒过来。
对著老爷子深深一礼郑重道:“谢爹您的教导,儿子铭记於心。”
“你能永远记住才好。”永胜帝语气恢復了平静。
“爹您放心。”明古定声道。
永胜帝不再多说,带著明古走进去。
“暗中国库的东西,占据了明面国库帐目的九成,详细情况、你都清楚,就不用我多说了。
丞相他们那里,每隔半年都会来查一次。
若是转移的话,必须由丞相、户部尚书请示,你同意。”永胜帝道。
明古点头,表示明白。
清楚丞相他们就是国库的制衡者,避免皇帝肆意妄为使用国库中的资源。
制衡,这是明古今日以来,最大的感受之一。
明家宝库有宗正、亲王,国库有丞相们,他们都是用来制衡皇帝,不肆意妄为的。
虽然这些制衡看上去,不强力,他们都无法对抗皇帝。
但若是皇帝不想乱来,导致朝纲大乱,他就得接受这个制衡。
同时,维持这个制衡,才是对皇帝最好的选择。
永胜帝带著明古走了一圈暗中国库,教给他进入其中的方法。
这些重要地方,都是有阵法保护的,擅闯、只会惊起宫中高手。
离开了右殿,永胜帝负手在前漫步而行,明古落后一步跟隨。
周围没有任何人存在,也没有声音传到丈许之外。
“大乾所有的秘密,都已经告诉你了,接下来大乾就靠你了。
没有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要打扰我。”永胜帝淡淡的说道。
“是。”明古点头应道。
情不自禁的,心中压力突增。
以后的监国,跟以前就不一样了。
相当於以前是实习期,现在是正式上岗。
“我再送你几句话。
千万別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自己的智慧有多厉害。
当一个人狂妄自大时,他就离失败不远了。
想要做好一位君王,更要多听听別人的意见。”永胜帝语重心长道。
“儿子记住了。”明古认真应道。
“人皇殿的使者,通常是大概九十多年后到来,但也不完全否定提前到来。
若是来了,你做好接待,通知我。”永胜帝语气多了几分慎重道。
“儿子明白。”明古目光微动,也慎重道。
人皇殿,这是带领人族占据著庞大疆域、人族最强大的存在。
人皇殿的使者,每四百年都会来一次大乾。
按照其说法,其目的是跟大乾做交易,同时引导大乾变得更强大。
大乾知道的很多隱秘,很多技术,都是从人皇殿使者那里交易来的。
比如这种种的制度。
不得不说,大乾能走到如今,人皇殿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大乾从开国时,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对了,让你身边的那个郑忠,跟著李直学学。”永胜帝最后道了一句。
明古应下后,没有再多说,永胜帝挥手让明古退下。
明古回到东宫后,独自沉吟了良久。
今日,老爷子又给他上了好几课。
这些都得学,得时刻记住。
最后,就是今日的核心。
老爷子终於放心的把大乾这副重担,交给他了。
最多百年后,若是老爷子突破成功,那不用多说,一切权力交还回去。
若是老爷子失败了,那··!
隨后几天,永胜帝召见了丞相、亲王等人,正式將那些明里暗里的权力,都交给了明古。
眾人都清楚,这些权力的交接,代表著永胜帝真正开始向仙神之境、发起不成则死的衝锋。
太子殿下,彻底掌权。
永胜三百零二年四月六日,永胜帝下旨,封邓愈德为卫国公,封汤鼎臣为信国公,封蓝屠为凉国公。
也就从这一天起,中下层的官员们还察觉不到什么,上层官员们,都有所察觉。
朝堂的权力中心,越发向东宫转移。
唯有最顶尖的那群人明白,究竟是什么情况。
也从这一天起,所有人,包括三位皇后,都越发少见到永胜帝了。
她们只知道永胜帝在闭关,但在哪里闭关?
在大乾之外?
还是在乾明宫左殿?
没人確定。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大朝会,永胜帝都没有露面,由明古主持,进行了一次总结。
除夕当天,永胜帝仍然没有露面。
夜晚降临,子时四刻將至,一大家子齐刷刷的看向明古。
知道永胜帝真的不会现身了,那夕兽、也只能由明古出手斩杀。
明古安慰了三位皇后几句,让他们不用担心,又给了朱秀英一个放心的眼神,就出发了。
老大他们都好奇的跟上。
要说对明古现在实力最好奇的,老大五人绝对占据前列。
无它,他们在明古手里输的一塌糊涂。
明古没有阻止,几人一起来到了那里。
“三哥、要不让我们也试试?”老六明严忍不住跃跃欲试道。
“老六、不要胡闹。”老大明昆凝重道其余几兄弟的目光也都很严肃。
夕兽可不是他们现在能对付的。
他们出手,大概率是添乱,万一导致夕兽逃跑了,那就麻烦了。
“我知道,我就是说说。”明严立马认错。
“这是我第一次对付夕兽,也並没有十足的把握,等以后吧。
以后,大哥你们肯定都有斩杀夕兽的机会。”明古含笑道。
几兄弟点头,接了几句话。
子时四刻一点点靠近,几兄弟都沉默了下来,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终於,日月潮汐达到了顶点,日月万星闭合。
冥冥中的空间波动,从无到有,一只庞然巨兽出现在几兄弟眼前。
仍是他们都不陌生的夕兽。
高达八千丈。
恐怖的威势,浩浩荡荡,直衝天际,骇人至极。
老大几人都不禁浑身紧绷,想问一句『三弟(三哥)你有没有把握”?
就发现余光中突然没了明古的身影。
当他们再看见时,就发现明古已经来到了夕兽前方。
而明古身后,近七千七百丈的天乾法相衝天而起,威严如大日的尊贵气息,强行衝散了夕兽威势。
明古的手中出现了一柄长斧。
长斧单面刃,长约四尺,气息刚阳、炽烈。
握斧的右手抬起。
双眼中,日月异象浮现,寻其破绽。
太子冕服催动,提升明古二成血气威力。
天乾拳催动,提升五成威力。
一百八十多年的成果,在今日、真正的倾力而出。
再加上手中中等王兵的四成增幅。
一斧斩出。
剎那间,璀璨的光芒好似照亮了天际。
划破了空间。
共五百六十五鼎之力的威力,狠狠斩在了刚凝实身躯、且被大乾国运压制的夕兽头颅上。
“吼~!”
一声愤怒的悲鸣,夕兽庞大的头颅掉落,身躯倒下。
“膨~!”
大地震动,血液成河。
这方天地无比的安静,老大几人神色僵硬在了脸上,震撼的看著明古。
继当年明古突然突破至王者境后,再次有种猛然的陌生感。
而且比之当年,更多了一种敬畏。
本能的、对力量的敬畏。
那一斧,彻彻底底把他们震住了。
仿佛当年第一次看见老爷子出手一样。
在刚刚之前,他们有想过明古能斩杀夕兽,但更多的还是认为,他要动用国运之力。
没想到·
仅仅只是一斧。
几人余光交匯,不约而同的露出几许复杂。
明古注意到了兄弟几人的神色变化,嘴角不易察觉的翘起一丝。
有时候,展现实力,才是最好的方法。
静静看了夕兽尸体两息,嘴角又翘起了几许。
一百八十多年的时间,所有的修炼成果,都在那一斧上了,效果他很满意,让他感觉畅快淋漓。
不对,他还有追星逐月的道法没有发挥出来。
遁法快,那就代表著速度快,战斗时、速度快的效果不用多言。
不过也无关紧要了。
將夕兽的尸体收起来,成为太子的他,装备上面也早就不一样了。
比如手中中等层次的王兵。
比如大乾唯二的一件王兵层次储物袋,才能装下这只长达近百里的夕兽尸体。
又出手收拾了下战场,明古来到老大他们身边。
“大哥、二哥,我们回去过年吧。”明古带著些笑容道。
“嗯。
“好。”
五兄弟纷纷应道,姿態不知不觉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尊敬。
明古当做没感觉到,带著几兄弟回去了。
临走前,他余光像是不经意间扫过一个方向。
『老头子、你可以放心了吧。'
三千多里外。
永胜帝双眼中,有著无法掩饰的惊讶。
『好小子,天乾拳、明神双瞳,竟然都已经小成了!『
永胜帝心中有些复杂。
高兴骄傲的同时,又深感压力。
几兄弟回宫后,敏锐的三位皇后、还有朱秀英、两位公主,都鬆了口气,也或多或少察觉到了几兄弟的態度变化。
待问过事情经过后,纷纷吃惊,又有所恍然。
除夕夜过去,新年到来。
回到东宫后,朱秀英笑著道:“大哥他们都被震住了,这是好事,但也不能太过。
都是一家人,真心相待方才对。”
“放心吧,我会对大哥他们態度更好一些的。”明古含笑道。
“嗯,说来大哥他们也可以成亲了,要不要我跟母后她们说说?看哪家的姑娘合適?”朱秀英思索道。
明古想了下道:“还是看大哥他们自己的想法吧,可以给母后她们提一下。”
“好。”朱秀英点头。
隨后的宗室大宴、群臣大宴,永胜帝仍没有现身,都是明古主持。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现在是太子当家了。
正月十四这一天,明古带著黎王、淮王,还有老大五个,共七个亲王,来到了右殿的明家宝库。
明古先打开阵法,按照流程,跟亲王一起查看一遍数目,再將今年的份额放进去。
老大他们都是第一次进行这种事,也是第一次知道明家宝库中,竟然已经储存了这么多的財宝看宝库的眼神,都不禁有些复杂。
贪婪、不甘和无奈。
明古理解,若他是亲王,他也会这样想。
若是这些东西给我,那该多好,能让我修炼到王者境巔峰,搏一搏仙神之境。
人之常情的情绪。
但规矩就是规矩,何况这样为未来著想的好规矩,绝不能坏。
大乾歷代皇帝都不会为了亲儿子坏这种规矩,明古更不会为了亲兄弟坏。
黎王、淮王的神色就平静许多,显然是经歷了太多次,早就习惯了。
元宵节,永胜帝还是没有现身。
最后是明古陪著黎王、淮王二人,加上一眾兄弟谈笑。
元宵节过去,新的一年真正开始。
经歷了从十二月二十二日的大朝会,到元宵节结束,以第一主人的姿態,主持了这些事,又让明古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像是儿子终於脱离父母,独立了一般。
隨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都是明古持政大乾,主持各种场合,永胜帝露面的次数很少,能见到他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几年后,永胜三百零六年。
李百长以儒道,突破至大贤之境!
朝野轰动。
这是大乾第二位大贤之境!
可担任丞相的大贤之境!
明古自是很高兴,比大乾出现两位兵道第四境者,都要高兴。
多了一位大贤之境,不仅仅意味著丞相的接班人有了,还意味著大乾的发展能加快一些。
不要小看一位大贤的能力。
他能承受更多调理阴阳、划分四时的压力,让更少的官员配合,扩张国运的笼罩范围。
大乾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中低层文官,还缺少大贤。
唯一让明古有些皱眉的是,国运不够用了。
他不能去找老爷子,让他再分出来十万石国运。
他也不能拿丹药,去弥补李百长,因为丹药对李百长没用,国运才有用。
他想过,把自己的国运之力,分十万石给李百长。
十万石而已,他捨得。
可问题是,大乾接下来,没有其它文道或者將领达到大贤、第四境吗?
那时候怎么办?
他不能老分自己的国运。
最后,明古找到了丞相几人商议。
决定还是分他十万石国运给李百长,但明古也不是白分的,因为这是为了国事,所以每九年要从国库中,拿一颗神元丹给明古,以做补偿。
看起来,十年间,他还赚了零点一鼎之力。
但情况不是这么算的,相等力量的丹药、是肯定远不如国运的。
不管在谁眼里,明古还是吃亏了。
李百长更是直接大礼一拜、感动的坚定道:“殿下,臣又何德何能,让殿下您分臣国运?
身为臣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唯有一心报君。
便是不给臣一石国运,又有何妨?
还请殿下收回此念。”
“李卿之心,孤已知晓,但不必多言,孤意已决。
十万石国运、和一颗神元丹,对孤而言,区別並不大。
十万石国运能为大乾培养人才,才是最佳的用途。”明古平静且威严的定声道。
“殿下!您之大恩、臣万死难以报也。”李百长感动的真挚道。
明古面色不变。
『这个李百长,小心思挺多。』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百长实力强。
且还积极向他靠拢,他没道理拒绝。
勉励两句,此事定下。
同时,明古代永胜帝下旨,封刘献为左丞相,封李百长为右丞相。
这也是文官跟武將的不同。
文官可以封更多的丞相,武將现在还不行,地方军就那么多,加一个大將军分权不適合。
所以李百长是以官职晋升正一品,徐到他们都是以功劳、爵位晋升正一品。
李百长想获得正一品的国公爵位,现在是不可能的,等大乾有了足够的发展,他立下了足够的功劳再说。
刘献当年也是担任丞相近百年后,才获得的国公爵位。
自李百长担任右丞相后,大乾的发展速度的確因此加快了。
十年后,又一件好事发生。
刘书温突破至大贤之境!
再一次朝野震动。
许多人高兴的同时,也不禁议论纷纷。
前几十年,是武將的喷涌。
现在,难道变成文道了吗?
明古高兴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
没有犹豫,他採取了相同的办法,將自己太子的十万石国运分给刘书温,他自己每九年时间再从国库中获得一颗神元丹。
同样,也封刘书温为正一品的丞相之位。
废除左右相称呼,统一为丞相,
明古还把三位丞相的职责划分清楚,一人负责两部的政务处理,以及三州之地的调理阴阳、划分四时。
就一个目標,全力发展。
在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们三成国运的增长,大乾的发展的確逐渐增速。
匆匆间,来到了永胜三百三十年。
这一年,明古武道境界、三大神通方面进展不大。
唯有兵道,正式迈入了第四境,
兵道:80点【第四境】(70年/350年)一一50倍之力成为了大乾第十位兵道第四境者。
不过这件事,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
相比较於他的实力变化,大乾在这些年中,则是发展已有突飞猛进的势態。
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三成国运增加的效果渐渐显现,每年的发展速度、都在逐渐提高。
(第二章,昨天的两百字补回来了,求支持,谢谢。)
“同样,他们也是大乾最胆大的一群人,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要不然为何会有这么多违法犯忌的官员?
你是实力强大,他们无法反抗,也不敢在明面上对抗你。
但他们会了解你各方面的弱点,从这些弱点之处下手,让你不知不觉间,如了他们的意。”
“你若是敢小看他们,呵,那你就不过是个空有武力的笨蛋而已。
他们明面上恭敬你,暗地里只会笑话你。”
永胜帝冷漠的声音毫不留情,
明古轻吸了口气,监国近百年、逐渐有点膨胀的心態,惊醒过来。
对著老爷子深深一礼郑重道:“谢爹您的教导,儿子铭记於心。”
“你能永远记住才好。”永胜帝语气恢復了平静。
“爹您放心。”明古定声道。
永胜帝不再多说,带著明古走进去。
“暗中国库的东西,占据了明面国库帐目的九成,详细情况、你都清楚,就不用我多说了。
丞相他们那里,每隔半年都会来查一次。
若是转移的话,必须由丞相、户部尚书请示,你同意。”永胜帝道。
明古点头,表示明白。
清楚丞相他们就是国库的制衡者,避免皇帝肆意妄为使用国库中的资源。
制衡,这是明古今日以来,最大的感受之一。
明家宝库有宗正、亲王,国库有丞相们,他们都是用来制衡皇帝,不肆意妄为的。
虽然这些制衡看上去,不强力,他们都无法对抗皇帝。
但若是皇帝不想乱来,导致朝纲大乱,他就得接受这个制衡。
同时,维持这个制衡,才是对皇帝最好的选择。
永胜帝带著明古走了一圈暗中国库,教给他进入其中的方法。
这些重要地方,都是有阵法保护的,擅闯、只会惊起宫中高手。
离开了右殿,永胜帝负手在前漫步而行,明古落后一步跟隨。
周围没有任何人存在,也没有声音传到丈许之外。
“大乾所有的秘密,都已经告诉你了,接下来大乾就靠你了。
没有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要打扰我。”永胜帝淡淡的说道。
“是。”明古点头应道。
情不自禁的,心中压力突增。
以后的监国,跟以前就不一样了。
相当於以前是实习期,现在是正式上岗。
“我再送你几句话。
千万別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自己的智慧有多厉害。
当一个人狂妄自大时,他就离失败不远了。
想要做好一位君王,更要多听听別人的意见。”永胜帝语重心长道。
“儿子记住了。”明古认真应道。
“人皇殿的使者,通常是大概九十多年后到来,但也不完全否定提前到来。
若是来了,你做好接待,通知我。”永胜帝语气多了几分慎重道。
“儿子明白。”明古目光微动,也慎重道。
人皇殿,这是带领人族占据著庞大疆域、人族最强大的存在。
人皇殿的使者,每四百年都会来一次大乾。
按照其说法,其目的是跟大乾做交易,同时引导大乾变得更强大。
大乾知道的很多隱秘,很多技术,都是从人皇殿使者那里交易来的。
比如这种种的制度。
不得不说,大乾能走到如今,人皇殿起了很大的作用,让大乾从开国时,就少走了很多弯路。
“对了,让你身边的那个郑忠,跟著李直学学。”永胜帝最后道了一句。
明古应下后,没有再多说,永胜帝挥手让明古退下。
明古回到东宫后,独自沉吟了良久。
今日,老爷子又给他上了好几课。
这些都得学,得时刻记住。
最后,就是今日的核心。
老爷子终於放心的把大乾这副重担,交给他了。
最多百年后,若是老爷子突破成功,那不用多说,一切权力交还回去。
若是老爷子失败了,那··!
隨后几天,永胜帝召见了丞相、亲王等人,正式將那些明里暗里的权力,都交给了明古。
眾人都清楚,这些权力的交接,代表著永胜帝真正开始向仙神之境、发起不成则死的衝锋。
太子殿下,彻底掌权。
永胜三百零二年四月六日,永胜帝下旨,封邓愈德为卫国公,封汤鼎臣为信国公,封蓝屠为凉国公。
也就从这一天起,中下层的官员们还察觉不到什么,上层官员们,都有所察觉。
朝堂的权力中心,越发向东宫转移。
唯有最顶尖的那群人明白,究竟是什么情况。
也从这一天起,所有人,包括三位皇后,都越发少见到永胜帝了。
她们只知道永胜帝在闭关,但在哪里闭关?
在大乾之外?
还是在乾明宫左殿?
没人確定。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大朝会,永胜帝都没有露面,由明古主持,进行了一次总结。
除夕当天,永胜帝仍然没有露面。
夜晚降临,子时四刻將至,一大家子齐刷刷的看向明古。
知道永胜帝真的不会现身了,那夕兽、也只能由明古出手斩杀。
明古安慰了三位皇后几句,让他们不用担心,又给了朱秀英一个放心的眼神,就出发了。
老大他们都好奇的跟上。
要说对明古现在实力最好奇的,老大五人绝对占据前列。
无它,他们在明古手里输的一塌糊涂。
明古没有阻止,几人一起来到了那里。
“三哥、要不让我们也试试?”老六明严忍不住跃跃欲试道。
“老六、不要胡闹。”老大明昆凝重道其余几兄弟的目光也都很严肃。
夕兽可不是他们现在能对付的。
他们出手,大概率是添乱,万一导致夕兽逃跑了,那就麻烦了。
“我知道,我就是说说。”明严立马认错。
“这是我第一次对付夕兽,也並没有十足的把握,等以后吧。
以后,大哥你们肯定都有斩杀夕兽的机会。”明古含笑道。
几兄弟点头,接了几句话。
子时四刻一点点靠近,几兄弟都沉默了下来,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终於,日月潮汐达到了顶点,日月万星闭合。
冥冥中的空间波动,从无到有,一只庞然巨兽出现在几兄弟眼前。
仍是他们都不陌生的夕兽。
高达八千丈。
恐怖的威势,浩浩荡荡,直衝天际,骇人至极。
老大几人都不禁浑身紧绷,想问一句『三弟(三哥)你有没有把握”?
就发现余光中突然没了明古的身影。
当他们再看见时,就发现明古已经来到了夕兽前方。
而明古身后,近七千七百丈的天乾法相衝天而起,威严如大日的尊贵气息,强行衝散了夕兽威势。
明古的手中出现了一柄长斧。
长斧单面刃,长约四尺,气息刚阳、炽烈。
握斧的右手抬起。
双眼中,日月异象浮现,寻其破绽。
太子冕服催动,提升明古二成血气威力。
天乾拳催动,提升五成威力。
一百八十多年的成果,在今日、真正的倾力而出。
再加上手中中等王兵的四成增幅。
一斧斩出。
剎那间,璀璨的光芒好似照亮了天际。
划破了空间。
共五百六十五鼎之力的威力,狠狠斩在了刚凝实身躯、且被大乾国运压制的夕兽头颅上。
“吼~!”
一声愤怒的悲鸣,夕兽庞大的头颅掉落,身躯倒下。
“膨~!”
大地震动,血液成河。
这方天地无比的安静,老大几人神色僵硬在了脸上,震撼的看著明古。
继当年明古突然突破至王者境后,再次有种猛然的陌生感。
而且比之当年,更多了一种敬畏。
本能的、对力量的敬畏。
那一斧,彻彻底底把他们震住了。
仿佛当年第一次看见老爷子出手一样。
在刚刚之前,他们有想过明古能斩杀夕兽,但更多的还是认为,他要动用国运之力。
没想到·
仅仅只是一斧。
几人余光交匯,不约而同的露出几许复杂。
明古注意到了兄弟几人的神色变化,嘴角不易察觉的翘起一丝。
有时候,展现实力,才是最好的方法。
静静看了夕兽尸体两息,嘴角又翘起了几许。
一百八十多年的时间,所有的修炼成果,都在那一斧上了,效果他很满意,让他感觉畅快淋漓。
不对,他还有追星逐月的道法没有发挥出来。
遁法快,那就代表著速度快,战斗时、速度快的效果不用多言。
不过也无关紧要了。
將夕兽的尸体收起来,成为太子的他,装备上面也早就不一样了。
比如手中中等层次的王兵。
比如大乾唯二的一件王兵层次储物袋,才能装下这只长达近百里的夕兽尸体。
又出手收拾了下战场,明古来到老大他们身边。
“大哥、二哥,我们回去过年吧。”明古带著些笑容道。
“嗯。
“好。”
五兄弟纷纷应道,姿態不知不觉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尊敬。
明古当做没感觉到,带著几兄弟回去了。
临走前,他余光像是不经意间扫过一个方向。
『老头子、你可以放心了吧。'
三千多里外。
永胜帝双眼中,有著无法掩饰的惊讶。
『好小子,天乾拳、明神双瞳,竟然都已经小成了!『
永胜帝心中有些复杂。
高兴骄傲的同时,又深感压力。
几兄弟回宫后,敏锐的三位皇后、还有朱秀英、两位公主,都鬆了口气,也或多或少察觉到了几兄弟的態度变化。
待问过事情经过后,纷纷吃惊,又有所恍然。
除夕夜过去,新年到来。
回到东宫后,朱秀英笑著道:“大哥他们都被震住了,这是好事,但也不能太过。
都是一家人,真心相待方才对。”
“放心吧,我会对大哥他们態度更好一些的。”明古含笑道。
“嗯,说来大哥他们也可以成亲了,要不要我跟母后她们说说?看哪家的姑娘合適?”朱秀英思索道。
明古想了下道:“还是看大哥他们自己的想法吧,可以给母后她们提一下。”
“好。”朱秀英点头。
隨后的宗室大宴、群臣大宴,永胜帝仍没有现身,都是明古主持。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现在是太子当家了。
正月十四这一天,明古带著黎王、淮王,还有老大五个,共七个亲王,来到了右殿的明家宝库。
明古先打开阵法,按照流程,跟亲王一起查看一遍数目,再將今年的份额放进去。
老大他们都是第一次进行这种事,也是第一次知道明家宝库中,竟然已经储存了这么多的財宝看宝库的眼神,都不禁有些复杂。
贪婪、不甘和无奈。
明古理解,若他是亲王,他也会这样想。
若是这些东西给我,那该多好,能让我修炼到王者境巔峰,搏一搏仙神之境。
人之常情的情绪。
但规矩就是规矩,何况这样为未来著想的好规矩,绝不能坏。
大乾歷代皇帝都不会为了亲儿子坏这种规矩,明古更不会为了亲兄弟坏。
黎王、淮王的神色就平静许多,显然是经歷了太多次,早就习惯了。
元宵节,永胜帝还是没有现身。
最后是明古陪著黎王、淮王二人,加上一眾兄弟谈笑。
元宵节过去,新的一年真正开始。
经歷了从十二月二十二日的大朝会,到元宵节结束,以第一主人的姿態,主持了这些事,又让明古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像是儿子终於脱离父母,独立了一般。
隨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都是明古持政大乾,主持各种场合,永胜帝露面的次数很少,能见到他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几年后,永胜三百零六年。
李百长以儒道,突破至大贤之境!
朝野轰动。
这是大乾第二位大贤之境!
可担任丞相的大贤之境!
明古自是很高兴,比大乾出现两位兵道第四境者,都要高兴。
多了一位大贤之境,不仅仅意味著丞相的接班人有了,还意味著大乾的发展能加快一些。
不要小看一位大贤的能力。
他能承受更多调理阴阳、划分四时的压力,让更少的官员配合,扩张国运的笼罩范围。
大乾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中低层文官,还缺少大贤。
唯一让明古有些皱眉的是,国运不够用了。
他不能去找老爷子,让他再分出来十万石国运。
他也不能拿丹药,去弥补李百长,因为丹药对李百长没用,国运才有用。
他想过,把自己的国运之力,分十万石给李百长。
十万石而已,他捨得。
可问题是,大乾接下来,没有其它文道或者將领达到大贤、第四境吗?
那时候怎么办?
他不能老分自己的国运。
最后,明古找到了丞相几人商议。
决定还是分他十万石国运给李百长,但明古也不是白分的,因为这是为了国事,所以每九年要从国库中,拿一颗神元丹给明古,以做补偿。
看起来,十年间,他还赚了零点一鼎之力。
但情况不是这么算的,相等力量的丹药、是肯定远不如国运的。
不管在谁眼里,明古还是吃亏了。
李百长更是直接大礼一拜、感动的坚定道:“殿下,臣又何德何能,让殿下您分臣国运?
身为臣子,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唯有一心报君。
便是不给臣一石国运,又有何妨?
还请殿下收回此念。”
“李卿之心,孤已知晓,但不必多言,孤意已决。
十万石国运、和一颗神元丹,对孤而言,区別並不大。
十万石国运能为大乾培养人才,才是最佳的用途。”明古平静且威严的定声道。
“殿下!您之大恩、臣万死难以报也。”李百长感动的真挚道。
明古面色不变。
『这个李百长,小心思挺多。』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百长实力强。
且还积极向他靠拢,他没道理拒绝。
勉励两句,此事定下。
同时,明古代永胜帝下旨,封刘献为左丞相,封李百长为右丞相。
这也是文官跟武將的不同。
文官可以封更多的丞相,武將现在还不行,地方军就那么多,加一个大將军分权不適合。
所以李百长是以官职晋升正一品,徐到他们都是以功劳、爵位晋升正一品。
李百长想获得正一品的国公爵位,现在是不可能的,等大乾有了足够的发展,他立下了足够的功劳再说。
刘献当年也是担任丞相近百年后,才获得的国公爵位。
自李百长担任右丞相后,大乾的发展速度的確因此加快了。
十年后,又一件好事发生。
刘书温突破至大贤之境!
再一次朝野震动。
许多人高兴的同时,也不禁议论纷纷。
前几十年,是武將的喷涌。
现在,难道变成文道了吗?
明古高兴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压力。
没有犹豫,他採取了相同的办法,將自己太子的十万石国运分给刘书温,他自己每九年时间再从国库中获得一颗神元丹。
同样,也封刘书温为正一品的丞相之位。
废除左右相称呼,统一为丞相,
明古还把三位丞相的职责划分清楚,一人负责两部的政务处理,以及三州之地的调理阴阳、划分四时。
就一个目標,全力发展。
在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们三成国运的增长,大乾的发展的確逐渐增速。
匆匆间,来到了永胜三百三十年。
这一年,明古武道境界、三大神通方面进展不大。
唯有兵道,正式迈入了第四境,
兵道:80点【第四境】(70年/350年)一一50倍之力成为了大乾第十位兵道第四境者。
不过这件事,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
相比较於他的实力变化,大乾在这些年中,则是发展已有突飞猛进的势態。
三位丞相的带领下,加上官员三成国运增加的效果渐渐显现,每年的发展速度、都在逐渐提高。
(第二章,昨天的两百字补回来了,求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