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新战场的序幕
李驍阳抵达江北农场的时候,正赶上甲號区的土豆大丰收,土豆从地里被家属们挖出来,然后装车运到仓库,现场还有很多雇来打零工的,一部分储存起来作为半菜半粮,一部分被出售给前来採购的客户。
“土豆挖出来种什么?”李驍阳问道。
“长官,收完土豆种大豆,有些地种油菜。”一个老农瞅著旱菸袋说道。
“一亩地的土豆收成怎么样?”李驍阳拿起一个土豆看了看。
“大概两百多斤。”老农说道。
“这么少?”李驍阳惊讶的问道。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就算民国时期的土豆种植技术不怎么好,可眼前的事实说明,一亩地怎么也得十几袋土豆,分量最起码要有一千多斤,怎么这个老汉说是两百多斤?
“长官,我们的计算方式是折粮计算,五斤鲜土豆换算一斤粮食,所以亩產大概是两百多斤。”老农说道。
李驍阳顿时想了起来,以前看过这样的记载,的確是这样计算的,这是民国时期的算法。
隨后又来到了养殖场,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看起来已经很有规模了,养鸡的、放羊放牛的,人数还不少。
除了家属们,养殖场还请了当地的老百姓帮工,只不过让李驍阳感觉心酸的是,很多都是孩子,十来岁的生男生女,穿著破破烂烂的衣服,与牛羊为伍,这样的情景有些不忍看。
“我们家属区自己的学校,你们办起来了没有?”李驍阳问道。
“老板特意交代做好教育工作,我们建造了小学和中学,来重庆的老师也不少,周围一些村庄的孩子都送来上学,您要去学校看看吗?”盛云鹏问道。
“你记住,从明天开始,安排这些孩子们到学校里读读书,每天最起码上午两堂课,
下午两堂课,工钱照发,都是成长的年龄,跑出来放牛放羊干活,不认识字,將来就没有出路。”
“我能力有限,不可能照顾所有的孩子,但是在农场干活的这些孩子,能帮就帮一把。”李驍阳说道。
现在当然没有后世大规模养鸡的技术和设备,基本都是散养鸡,公鸡吃肉母鸡下蛋,
看起来很是壮观,当天晚上的菜就是土豆燉鸡。
为了防止进入日谍的视线,居住区会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按照李驍阳的要求,所有住户都是分散居住,环境多为树林密集的地方,遮挡来自空中的视线,即便被发现,面对这样的布局也没有轰炸的价值。
就连李驍阳的住处,也是普普通通的平房,只不过住的是砖瓦房而已,內部装修比別人要好很多,家具都是从上海运来的。
在他的办公室,钟晨光和盛云鹏做了简要的工作匯报。
“老板,我们组已经把整个重庆所有的道路地形,严格勘察了一遍,包括每条陆路、
水路和山路,市区的每条街道和小巷,分成多份地图详细標註,还包括自己绘製的地图,
绝大多数的重要建筑物都有体现。”钟晨光说道。
“地图和资料需要隨时更新,武汉会战基本结束了,大量迁移到武汉的部门和人员,
陆续会来到重庆,你们也要掌握这些信息。现在说说你们发展的力量。”李驍阳说道。
这种安排是为以后搜捕日谍做的准备,做的越细,行动起来就能快速高效,毕竟刚来到重庆的人员,对这里复杂的环境是两眼一抹黑,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进入不了状態。
但是有这些地图和资料的帮助,那就截然不同了,每个人对负责的地区能在最短的时间熟悉起来。
“我们在本地严格挑选了二百八十人加入,分为六个情报队,每四十人为一队,第一和第二两个情报队在渝中,也是最为主要的地区,第三情报队在江北地区,第四情报队在南岸地区。”
“第五情报队负责从朝天门码头,沿著长江一直到宜昌,第六情报队负责沿著嘉陵江到南充,基本是水面和沿岸,其余的人员组成直属情报小组,分布在朝天门等码头。”盛云鹏说道。
“你们对重庆的情报网覆盖,现在到什么程度了?”李驍阳问道。
“每个情报队的外勤人员都发展了自己单线联繫的线人,在市区街道负责的兄弟,线人数量就多,我给出的上限是十个,人口不够密集的地方就少,最多只能安排五个,这样算起来,我们已经对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覆盖。”
“每月能拿到线人费的不多,像警察局、警备司令部、市政府等部门机构的人,还有一些街面上的包打听,这是可以按月拿钱的,大部分线人得到的报酬,是我们通过自身的力量,给他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便利,毕竟特务机关的性质摆在这里,咱们是有特权的。”钟晨光说道。
线人是外勤搜集情报的主要渠道之一,按照保密防谍科的规定,每个外勤都有发展线人的职责。
但不是说成为线人,就能按月拿钱,这样的比例非常少,十分之一估计都不到,他们之所以愿意做耳目,为的是靠上特务机关。
车马店、旅馆,货站、酒楼这样的场所,平时的客流量大,也容易受到地瘩流氓和警察的滋扰,所以就用线人的身份,来给自己减少麻烦。
真遇到什么大麻烦,特务们视情况决定要不要帮忙,一般的小事,特务们就出面给他们摆平,这比平时拿钱都要实惠很多。
在目前的环境,敢招惹军统局这种特务机关的还不多,保密防谍科的底气,还有李驍阳这个三老板呢!
“我已经在爭取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和市警察局的位置,作为战时陪都,警备司令部肯定要升格为卫成总司令部,有一半的兄弟需要由暗转明,进入稽查处和警察局任职。”
“等委座正式批准我的申请,你们两个做个分工,一个负责稽查处的外勤,一个负责警察局的外勤,委座已经回到了重庆,军事指挥中枢机构隨著迁移到重庆,我们对日谍组织的搜捕工作,也要隨之开始启动。”李驍阳说道。
李驍阳抵达江北农场的时候,正赶上甲號区的土豆大丰收,土豆从地里被家属们挖出来,然后装车运到仓库,现场还有很多雇来打零工的,一部分储存起来作为半菜半粮,一部分被出售给前来採购的客户。
“土豆挖出来种什么?”李驍阳问道。
“长官,收完土豆种大豆,有些地种油菜。”一个老农瞅著旱菸袋说道。
“一亩地的土豆收成怎么样?”李驍阳拿起一个土豆看了看。
“大概两百多斤。”老农说道。
“这么少?”李驍阳惊讶的问道。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就算民国时期的土豆种植技术不怎么好,可眼前的事实说明,一亩地怎么也得十几袋土豆,分量最起码要有一千多斤,怎么这个老汉说是两百多斤?
“长官,我们的计算方式是折粮计算,五斤鲜土豆换算一斤粮食,所以亩產大概是两百多斤。”老农说道。
李驍阳顿时想了起来,以前看过这样的记载,的確是这样计算的,这是民国时期的算法。
隨后又来到了养殖场,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看起来已经很有规模了,养鸡的、放羊放牛的,人数还不少。
除了家属们,养殖场还请了当地的老百姓帮工,只不过让李驍阳感觉心酸的是,很多都是孩子,十来岁的生男生女,穿著破破烂烂的衣服,与牛羊为伍,这样的情景有些不忍看。
“我们家属区自己的学校,你们办起来了没有?”李驍阳问道。
“老板特意交代做好教育工作,我们建造了小学和中学,来重庆的老师也不少,周围一些村庄的孩子都送来上学,您要去学校看看吗?”盛云鹏问道。
“你记住,从明天开始,安排这些孩子们到学校里读读书,每天最起码上午两堂课,
下午两堂课,工钱照发,都是成长的年龄,跑出来放牛放羊干活,不认识字,將来就没有出路。”
“我能力有限,不可能照顾所有的孩子,但是在农场干活的这些孩子,能帮就帮一把。”李驍阳说道。
现在当然没有后世大规模养鸡的技术和设备,基本都是散养鸡,公鸡吃肉母鸡下蛋,
看起来很是壮观,当天晚上的菜就是土豆燉鸡。
为了防止进入日谍的视线,居住区会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按照李驍阳的要求,所有住户都是分散居住,环境多为树林密集的地方,遮挡来自空中的视线,即便被发现,面对这样的布局也没有轰炸的价值。
就连李驍阳的住处,也是普普通通的平房,只不过住的是砖瓦房而已,內部装修比別人要好很多,家具都是从上海运来的。
在他的办公室,钟晨光和盛云鹏做了简要的工作匯报。
“老板,我们组已经把整个重庆所有的道路地形,严格勘察了一遍,包括每条陆路、
水路和山路,市区的每条街道和小巷,分成多份地图详细標註,还包括自己绘製的地图,
绝大多数的重要建筑物都有体现。”钟晨光说道。
“地图和资料需要隨时更新,武汉会战基本结束了,大量迁移到武汉的部门和人员,
陆续会来到重庆,你们也要掌握这些信息。现在说说你们发展的力量。”李驍阳说道。
这种安排是为以后搜捕日谍做的准备,做的越细,行动起来就能快速高效,毕竟刚来到重庆的人员,对这里复杂的环境是两眼一抹黑,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进入不了状態。
但是有这些地图和资料的帮助,那就截然不同了,每个人对负责的地区能在最短的时间熟悉起来。
“我们在本地严格挑选了二百八十人加入,分为六个情报队,每四十人为一队,第一和第二两个情报队在渝中,也是最为主要的地区,第三情报队在江北地区,第四情报队在南岸地区。”
“第五情报队负责从朝天门码头,沿著长江一直到宜昌,第六情报队负责沿著嘉陵江到南充,基本是水面和沿岸,其余的人员组成直属情报小组,分布在朝天门等码头。”盛云鹏说道。
“你们对重庆的情报网覆盖,现在到什么程度了?”李驍阳问道。
“每个情报队的外勤人员都发展了自己单线联繫的线人,在市区街道负责的兄弟,线人数量就多,我给出的上限是十个,人口不够密集的地方就少,最多只能安排五个,这样算起来,我们已经对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覆盖。”
“每月能拿到线人费的不多,像警察局、警备司令部、市政府等部门机构的人,还有一些街面上的包打听,这是可以按月拿钱的,大部分线人得到的报酬,是我们通过自身的力量,给他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便利,毕竟特务机关的性质摆在这里,咱们是有特权的。”钟晨光说道。
线人是外勤搜集情报的主要渠道之一,按照保密防谍科的规定,每个外勤都有发展线人的职责。
但不是说成为线人,就能按月拿钱,这样的比例非常少,十分之一估计都不到,他们之所以愿意做耳目,为的是靠上特务机关。
车马店、旅馆,货站、酒楼这样的场所,平时的客流量大,也容易受到地瘩流氓和警察的滋扰,所以就用线人的身份,来给自己减少麻烦。
真遇到什么大麻烦,特务们视情况决定要不要帮忙,一般的小事,特务们就出面给他们摆平,这比平时拿钱都要实惠很多。
在目前的环境,敢招惹军统局这种特务机关的还不多,保密防谍科的底气,还有李驍阳这个三老板呢!
“我已经在爭取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和市警察局的位置,作为战时陪都,警备司令部肯定要升格为卫成总司令部,有一半的兄弟需要由暗转明,进入稽查处和警察局任职。”
“等委座正式批准我的申请,你们两个做个分工,一个负责稽查处的外勤,一个负责警察局的外勤,委座已经回到了重庆,军事指挥中枢机构隨著迁移到重庆,我们对日谍组织的搜捕工作,也要隨之开始启动。”李驍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