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投其所好
该发的电报发完了,对夫人和宋梓文兄妹,李驍阳是以蒋委座侍从室人员的身份说话,对戴老板他是以下属的身份说话,反正就是表现自己的忠诚。
情况通报完毕,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李驍阳就完成了这次目的的一半,接下来就是到蒋委座身边表忠心了。
他隨即到少帅公馆,请求拜会少帅。
这次长安的军事行动虽然还没有处理完,但局势比以前要缓和了很多,通过谈判方式解决问题的局势已经形成,李驍阳想要探望並且陪伴的请求被少帅批准了。
一个人而已,在监视之下能掀起什么浪来?
十五日,夫人的特使端纳飞到长安,这可是在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外国人,曾经担任过少帅的私人顾问。十六號,南京政府的大军在何英钦的指挥下逼近了长安,甚至派飞机轰炸了渭南和赤水车站,造成极大伤亡,也给少帅和杨將军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十號宋梓文飞到长安见到了自己这个妹夫,特意夸奖了李驍阳的表现,称讚他是赤胆忠心,
隨即回到南京,二十二號他再次和夫人,戴立等人飞到长安进行谈判,二十五日事情得到了解决。
在此期间,李驍阳都在蒋委座身边执勤,堪称是南京政府內坚决与委座共存亡的典范和楷模,
把蒋委座和夫人都给感动了,虽然夫人讚不绝口,但蒋委座嘴里却没有任何夸奖的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驍阳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可他却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谋划,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此在南京政府將会是一路坦途,只要不和红党沾边,
少帅坚持送蒋委座回南京,李驍阳在第二架飞机起飞前,对他微微的摇了摇头,少帅看到了,
可是什么也没有说,还是坚持到了南京,隨后就被戴立派人监视起来,果然,有些事情不是穿越者能改变的。
这样做是考虑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考虑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既尊重了蒋委座的权威和地位,这一举动不仅符合歷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將领和爱国者的高尚品质和博大胸怀。
回到南京以后,李驍阳正式宣布武奎媛和罗崇武担任自己的隨从,武奎媛负责电台联繫,罗崇武负责开车,这是对两人在长安期间所做工作的嘉奖。
至於保密防谍科派到长安的情报小组,另外换了几个特务去蹲点,反正戴老板也不会在意这种事。
“总算是雨过天晴了,经过这次在长安的事情,南京政府和红党一起对付日本人,我们也不用整天忙著找地下党了。”姜怡英说道。
保密防谍科虽然是特务处的组成部门,但是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都是李驍阳独自掌握,不像別的部门,一旦被督察知道谁敢说这样的言论,接著就会被关禁闭甚至蹲监狱。
可保密防谍科只有一个督察叶霞琳,还是个跟李驍阳睡在一起的督察,保密防谍科的事情,她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而是到了耳聋眼瞎的地步,所以,科里的氛围就比本部的氛围轻鬆很多。
“南京方面对这次事件,舆论和具体反应怎么样?”李驍阳问道。
“眼下各界人士对协议达成都是乐见其成,报纸上的评论全是关於抗日的,大学里面也有很多师生出来演讲,言词比较尖锐。”姜怡英说道“委座的决心不容易更改,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真正想要实现合作,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这种时候的委座刚经歷扣押,內心极其敏感,我得给他们降降温,找几个社会知名人土,抓起来关几天,对他们对我都有好处。”李驍阳皱著眉头说道。
双十二事变是抗战时期一次重要的歷史转折点,但双方真正实现合作,还是在七七事变以后。
当局势到了危急的关头,蒋委座才履行双方的约定,改编了红党的部队,给了南京政府的正式番號。
蒋委座此人极度固执,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虽然这次事件过后,明目张胆抓捕和杀害地下党成员以及民主人士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敛,只是释放被捕地下党成员和抗日人士的要求,一直拖著不给办。
在长安的这十三天时间,是蒋委座这辈子最为屈辱的时候,內心的怒火可想而知,说不定就会採取什么行动,回到南京的他如果一意孤行,儿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制约他。
“你如果这么做,就把宪兵司令部警务处置身於风口浪尖了,压力肯定很大。”姜怡英说道。
“他们落到我的手里没事,要是落到別的部门手里,那就不好说了。”李驍阳说道。
抓捕抗日人士和进步的师生,这么做当然是不对的,可他也是情非得已,眼下七君子还没有被释放呢!早点把主动权抓在手里,就能变相的保护这些人,况且为了將来的计划能够落实,他就得投其所好,也只能委屈这些爱国人士了。
特警一队的队长赵崢民和特警二队的队长丁遂昌,接到了曹秀媛的电话后,迅速来到户部街李驍阳的住处。
“老板,我们奉命前来报到!”赵崢民和丁遂昌立正敬礼。
“坐吧,別拘束。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个秘密任务,在南京城找几家报社的记者和学校的老师,
批评南京政府和委座言词激烈的那种,把人抓起来关几天,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李驍阳说道。
“只是关起来,是一种警告。”赵峰民说道,
“不能打也不能骂,走个过场就把人给放了。”丁遂昌说道。
“很好,你们领会了我的意思,这样做可能要受到一些责问和批评,可是对我,对整个警务处都有好处。”李驍阳说道。
一九三七年到了,距离战爭爆发还有半年时间。
宪兵司令部警务处特警一队和特警二队,接到命令后分头行动,在元旦期间抓了十二个人。
赵崢民和丁遂昌深刻领会了李驍阳的意图,专门挑著名气大的抓,不是记者就是大学老师,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双十二事变刚刚和平解决,委座也回到南京没几天,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就公然逞凶,这件事顿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抗议的浪潮此起彼伏,甚至惊动了南京政府一些支持抗战的高层,也包括教育界的重要官员。
可奇怪的是,蒋委座对此不发一言,戴老板跟著装哑巴,而宪兵司令兼警备司令的谷征伦,乾脆躲起来不见客也不接电话,事情居然陷入僵局。
该发的电报发完了,对夫人和宋梓文兄妹,李驍阳是以蒋委座侍从室人员的身份说话,对戴老板他是以下属的身份说话,反正就是表现自己的忠诚。
情况通报完毕,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分析,李驍阳就完成了这次目的的一半,接下来就是到蒋委座身边表忠心了。
他隨即到少帅公馆,请求拜会少帅。
这次长安的军事行动虽然还没有处理完,但局势比以前要缓和了很多,通过谈判方式解决问题的局势已经形成,李驍阳想要探望並且陪伴的请求被少帅批准了。
一个人而已,在监视之下能掀起什么浪来?
十五日,夫人的特使端纳飞到长安,这可是在民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外国人,曾经担任过少帅的私人顾问。十六號,南京政府的大军在何英钦的指挥下逼近了长安,甚至派飞机轰炸了渭南和赤水车站,造成极大伤亡,也给少帅和杨將军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十號宋梓文飞到长安见到了自己这个妹夫,特意夸奖了李驍阳的表现,称讚他是赤胆忠心,
隨即回到南京,二十二號他再次和夫人,戴立等人飞到长安进行谈判,二十五日事情得到了解决。
在此期间,李驍阳都在蒋委座身边执勤,堪称是南京政府內坚决与委座共存亡的典范和楷模,
把蒋委座和夫人都给感动了,虽然夫人讚不绝口,但蒋委座嘴里却没有任何夸奖的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李驍阳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可他却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谋划,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此在南京政府將会是一路坦途,只要不和红党沾边,
少帅坚持送蒋委座回南京,李驍阳在第二架飞机起飞前,对他微微的摇了摇头,少帅看到了,
可是什么也没有说,还是坚持到了南京,隨后就被戴立派人监视起来,果然,有些事情不是穿越者能改变的。
这样做是考虑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考虑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既尊重了蒋委座的权威和地位,这一举动不仅符合歷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將领和爱国者的高尚品质和博大胸怀。
回到南京以后,李驍阳正式宣布武奎媛和罗崇武担任自己的隨从,武奎媛负责电台联繫,罗崇武负责开车,这是对两人在长安期间所做工作的嘉奖。
至於保密防谍科派到长安的情报小组,另外换了几个特务去蹲点,反正戴老板也不会在意这种事。
“总算是雨过天晴了,经过这次在长安的事情,南京政府和红党一起对付日本人,我们也不用整天忙著找地下党了。”姜怡英说道。
保密防谍科虽然是特务处的组成部门,但是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都是李驍阳独自掌握,不像別的部门,一旦被督察知道谁敢说这样的言论,接著就会被关禁闭甚至蹲监狱。
可保密防谍科只有一个督察叶霞琳,还是个跟李驍阳睡在一起的督察,保密防谍科的事情,她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而是到了耳聋眼瞎的地步,所以,科里的氛围就比本部的氛围轻鬆很多。
“南京方面对这次事件,舆论和具体反应怎么样?”李驍阳问道。
“眼下各界人士对协议达成都是乐见其成,报纸上的评论全是关於抗日的,大学里面也有很多师生出来演讲,言词比较尖锐。”姜怡英说道“委座的决心不容易更改,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真正想要实现合作,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这种时候的委座刚经歷扣押,內心极其敏感,我得给他们降降温,找几个社会知名人土,抓起来关几天,对他们对我都有好处。”李驍阳皱著眉头说道。
双十二事变是抗战时期一次重要的歷史转折点,但双方真正实现合作,还是在七七事变以后。
当局势到了危急的关头,蒋委座才履行双方的约定,改编了红党的部队,给了南京政府的正式番號。
蒋委座此人极度固执,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虽然这次事件过后,明目张胆抓捕和杀害地下党成员以及民主人士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敛,只是释放被捕地下党成员和抗日人士的要求,一直拖著不给办。
在长安的这十三天时间,是蒋委座这辈子最为屈辱的时候,內心的怒火可想而知,说不定就会採取什么行动,回到南京的他如果一意孤行,儿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制约他。
“你如果这么做,就把宪兵司令部警务处置身於风口浪尖了,压力肯定很大。”姜怡英说道。
“他们落到我的手里没事,要是落到別的部门手里,那就不好说了。”李驍阳说道。
抓捕抗日人士和进步的师生,这么做当然是不对的,可他也是情非得已,眼下七君子还没有被释放呢!早点把主动权抓在手里,就能变相的保护这些人,况且为了將来的计划能够落实,他就得投其所好,也只能委屈这些爱国人士了。
特警一队的队长赵崢民和特警二队的队长丁遂昌,接到了曹秀媛的电话后,迅速来到户部街李驍阳的住处。
“老板,我们奉命前来报到!”赵崢民和丁遂昌立正敬礼。
“坐吧,別拘束。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个秘密任务,在南京城找几家报社的记者和学校的老师,
批评南京政府和委座言词激烈的那种,把人抓起来关几天,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李驍阳说道。
“只是关起来,是一种警告。”赵峰民说道,
“不能打也不能骂,走个过场就把人给放了。”丁遂昌说道。
“很好,你们领会了我的意思,这样做可能要受到一些责问和批评,可是对我,对整个警务处都有好处。”李驍阳说道。
一九三七年到了,距离战爭爆发还有半年时间。
宪兵司令部警务处特警一队和特警二队,接到命令后分头行动,在元旦期间抓了十二个人。
赵崢民和丁遂昌深刻领会了李驍阳的意图,专门挑著名气大的抓,不是记者就是大学老师,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双十二事变刚刚和平解决,委座也回到南京没几天,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就公然逞凶,这件事顿时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抗议的浪潮此起彼伏,甚至惊动了南京政府一些支持抗战的高层,也包括教育界的重要官员。
可奇怪的是,蒋委座对此不发一言,戴老板跟著装哑巴,而宪兵司令兼警备司令的谷征伦,乾脆躲起来不见客也不接电话,事情居然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