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姜纹
    又蹬回了自己的二八大杠。
    不过已经委托老薛给走台商个人物品进口的手续,打算弄一台好摩托车进来,连买车牌的路子都搞定了,京a黄牌,以后也不担心限号。
    车子当然有,但最近似乎已经变成许卿的专车了。
    她自己有车,一辆桑塔纳,92年就买了,但是开上林见鹿的宝马3之后,就觉得开着它出门办事,还是更体面,就霸占了。
    林见鹿无所谓,送她了。
    出门之后先去南池子胡同,他的第二套四合院还拾掇着呢,过去看看工地,大师傅一看东家来了,赶紧就带着看——其实还没啥看头,大修的级别,跟之前在礼士胡同那套基本一样的思路,所以这时候进去,整个院子一片狼藉。
    转一圈,买两条烟,亲手给师傅们一人发一盒,于是皆大欢喜。
    然后调头奔礼士胡同。
    哎呦喂,胡同挺安静,因为没有大杂院,基本都是深宅大院的级别了。
    掏钥匙开门,连自行车也推进去,院子雅静,到处都给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样子,于是走走、看看、拍拍、打打、坐坐。
    真好!
    这就是自己来到这里之后,亲手置办下的第一处家产了。
    前后三进,功能齐全,够娶个一妻一妾、再生几个孩子,都还宽敞的。
    别看天儿冷了,自家就有地暖,锅炉烧起来,一两天就暖和起来,还不用非得等热力部门集体供暖了,冷了就烧,热了就停。
    只是还没想好让谁住进来。
    又似乎并不想让任何人住进来——林清霞这几天应该就要过来了,叮嘱她的事情,她感觉上答应的还挺认真,但是要让老妈知道,自己收拾出来那么好一个院子养情人,居然养的是林清霞,她估计要发飙。
    明年等高媛媛考上大学,倒是可以跟家里报个学校住宿,然后悄悄过来这边住,但是也还早,而且这里离大学聚集区其实有点远,也不想上着学呢,就给她弄得太过特殊,这年头的大学生啊,刚上大学就自己开上车了,其实影响挺坏。还是让她普普通通的把大学读下来更好一些。
    主要是,十八岁的高媛媛,镇不住这套宅子的。
    同理,蒋琴琴和左小倩都压不住这种大宅子,挑不起哪怕只是“女主人之一”这个身份——许卿还行,但她最近正看别墅呢,已经选好好几处了,只等自己也去转一圈,然后掏钱买下,她就有自己的“外宅”了。
    但是没个女主人的话,就算自己住,也的确是会显得空落落的。
    还是得人口多,才适合住这种宅子。
    嗯,倒是不期然间,就又想起那张照片来了——嘿,俞飞泓,多扯,在影视圈里混了半年没认识,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人,反倒是老妈跑去紫禁城影业当会计,这才俩月功夫,让她给划拉着了。
    回头见见再说吧!
    …………
    “呦,见鹿,快请进!哥,见鹿来了!”
    “哎呦呵,鹿,来来来……”
    姜纹在内务部街这边有栋宅子,是个小院子,也两进,看上去能有个三四百平的样子——人家发财更早,别提什么早些年大家片酬都不高。
    赚的钱多不多得看跟谁比。
    人家85年就已经在《末代皇后》里演溥仪了,导演是陈家林,名导。86年演《芙蓉镇》,导演谢晋,当时的导演第一人,片子出来获奖无数。87年不用说,《红高粱》,在片场跟初拿导筒的张一谋从头吵到尾。
    可以说,他出道就是演员的顶儿了,即便在那个年代,毫无疑问人家也已经是内地演员里赚钱最多的了,跟普通工薪阶层比,那就更是超出太多。
    所以才能自己掏钱买了套小院子。
    十年前这样的小院子,两三万块钱就能买了,现在就得几十万起步——因为在那个年代,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才几十块钱工资。
    姜纹正在房前走廊上晒太阳抽烟呢,门打开,他“嘿嘿”一声,立刻起身招呼,又看林见鹿直接把二八大杠推进来,那车把上,左边挂一块草绳拴着的羊肉,右边还是草绳,串了一条好大的鲈鱼。
    “得嘞,鹿一来,今儿饿不死了!”
    “哈……”,车子叉下,也不急解绳子,由打怀里扥出一瓶醋来,真是从湾湾买来的,前几天陪陈舒华、苏惠伦在那边逛超市的时候瞥见了,买了一瓶,“瞧瞧,看够吃饺子的不够!”
    他接过去,端详了端详,拍拍林见鹿的膀子,“待会儿尝尝!坐!”
    于是俩人甩手不管了,姜午很自觉地摘下羊肉和鲈鱼来,左右看看,笑笑,“你俩坐,我放下东西去买颗白菜去!羊肉白菜馅儿的,成吗?”
    姜纹摆手,不搭理这话题,让了林见鹿在廊子坐下,自己调头进屋,不一会儿,捧了个木盒子出来,“尝尝!一个港港的朋友送的,东西不错!”
    打开来,雪茄。
    林见鹿哈哈一笑,随便选了一根,接过雪茄剪剪了,很快也点上,俩人就在走廊上,晒着太阳,开始喷着烟瞎聊。
    出道日久,朋友越来越多,但是看来看去,单就认识的人而言,林见鹿觉得,两岸三地,一共两个半的“神仙”——王京是神仙,太通透了,人家挣钱就挣个开心,别笑人家市侩、生意人什么的,在林见鹿看来,人家才是真的活明白了。
    工作就是工作,艺术是另一码事。
    有钱了享受生活,则更是另一码事。
    有句哲理怎么说的来着?砍柴就是砍柴,捕鱼就是捕鱼,做饭就是做饭,别觉得砍柴捕鱼是为了做饭,做饭是为了吃饭,太累。
    这条神仙路,王京通了。
    姜纹也是神仙。
    艺术就是艺术,我心里反反复复就咂摸那么点儿东西,你瞧得上瞧不上,我无所谓,这东西够不够商业化,是不是赚钱,我也无所谓——反正多少挣点儿够吃了,能吃多少啊?一顿给你一只羊又好怎么样?吃得下去吗?
    可是话又说回来,我也没故意的不赚钱不是?
    能赚钱我还是赚的。
    当然,做出东西来好不好看,观众买不买账,那是另一码事。
    反正在林见鹿看来,他的东西一塌糊涂,乱糟糟的,只有一股气在电影画面和台词中间横冲直撞——仅就电影表达能力来说,林见鹿不欣赏他的作品。
    哎,但你又不得不承认,人家自得其乐。
    在这条路上,他挺自在,也走通了。
    说白了两个人都是天才纵横的那种,自得圆满。
    还剩下那半个,是窦维——他还没走通,他还在艺术的坚持与商业的价值之间来回的左右互搏。他知道商业要的是什么,他也能为王霏做出来尽可能有商业价值、又保留相当多个性的东西,但他内心其实鄙薄。
    据说后来的窦维就成仙了,谁知道呢,或许将来会吧!
    不过单论做朋友,这仨人都不错。
    人有意思。
    姜午出门买菜去了,姜纹很快又烧了水,新冲了一壶茶出来,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茶香也渺渺,烟气也袅袅,坐着闲扯淡。
    《秦颂》前不久刚上映,十月底,港港和内地同步上映,结果在港港票房惨淡,在内地则是上映四天就被叫停、撤档——投资高达四千万的绝对大片,西影厂跟港资合拍的,就这么惨淡收场了。
    他,葛尤,许卿主演的。
    之前电话里聊,许卿这个女主角还是挺有怨气的,昨天晚上喝酒时提及,又是一番吐槽和发泄,葛尤肯定也不开心,现在到姜纹这里,他倒也不装逼,“没招儿!说撤就撤了!”,感觉也有点落寞。
    谁都没办法,审核比之前还要更收紧了。
    港港那边的大洋影业彻底熄了火,对内地电影市场失望了,据说已经在彻底收缩,在内地撤摊子不干了,导演周小文不用说,痛苦的连连喝大酒——在这个年代,高达四千万的投资啊,就这么砸手里了,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这个导演都要就这么废掉了。谁还敢再给他投钱?
    总之,大家都够难受的。
    跟这事儿相比,冯晓刚之前跟汪朔联合执导被叫停那个,都算小事儿了,他们那一路玩的片子,一向是市井流派,投资没法比。
    聊呗,帮他排遣些烦闷。
    姜纹倒是蛮关心紫禁城影业的筹备,问到底什么时候能正式开业——这事儿连林见鹿都说不准,上哪儿猜去,事情牵涉那么多国营单位,北影厂直属真理部,京属那些企业,也都是著名的文化单位,在国内关于文化宣传领域越抓越紧、越审越严的大背景之下,牵涉国营企业,上上下下都还是很谨慎的。
    据说市里、部里,已经上了好几次会了。
    用张合平的话来说,到最后肯定能过,就是过程得拉扯一阵子。
    多开几次会,才能规避风险嘛!
    “嗨……”,提起这些,姜纹就又不愿意说话了。
    跟林见鹿不一样,林见鹿红遍两岸三地,乃至东南亚日韩,他吃的又是音乐这碗饭,干净,词,曲,翻来覆去就是男男女女谈个恋爱那点破事儿,随便你审查去,我还能有什么隐喻不成?但姜纹是吃电影这碗饭的,最近几年内地这越来越严苛的审查,实在是让他心中郁郁。
    聊一阵子,姜午买菜回来了。
    姜纹看看时间,立马撂下雪茄起身,“你坐着!今儿你出了东西,我们哥俩儿伺候您老人家这一局!等着吃!”
    林见鹿哈哈大笑。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华娱的盛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刀一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刀一耕并收藏华娱的盛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