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宋可亡,华夏不可亡!”【求月票】
    李清照听得满眼小星星,她梦想中的大女主形象,在武媚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这就牵著马回去,再带几口锅,家中的铁锅太厚,不好用。”
    武媚娘帮这丫头整理一下道袍说道:
    “此次事情紧急,让你父亲陪你一起进宫,下次你来了,姐陪你多住几天,给你买新衣服。”
    “多谢媚娘姐姐,那我去啦!”
    几人把后山上的马牵过来,武媚娘又拿了几口大小不等的炒菜锅汤锅蒸锅放在了文宣王殿门口。
    辛弃疾看著李清照消失在文宣王殿门口,觉得非常神奇。
    李白问道:
    “你是从哪个殿来的?”
    辛弃疾指了指武成王殿:
    “今日我隨好友一起爬泰山,在泰山拜岱庙时来到此处,见到武成王的神像,我还磕头行了一礼。”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他这会儿已经看完了自己的平生,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本以为南下投奔宋廷是最优解,届时整训大军,三五年后便可率军北伐,和北方的起义军兵合一处,直捣黄龙。
    结果看了自己的遭遇才发现,直到整个南宋覆灭,北方疆土也没有光復。
    千里迢迢投奔南宋,最终却落个“归正人”的身份,著实可笑!
    宋代称沦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
    辛弃疾从小熟读兵书,推演过无数次灭掉金国的可能,《美芹十论》中就有在川蜀、淮西、襄阳前线造势,吸引金兵防御,等后方山东空虚,就派水师在胶南等地抢滩登陆的作战计划。
    当时的水军统领是岳家军出身的李宝,曾率领水军全歼金国水师,抢滩登陆的计划绝对行得通。
    可惜,直到辛弃疾离世,朝廷也没执行过这个计划。
    武媚娘將陈汤带来的信递给了辛弃疾:
    “你家先祖辛庆忌听闻你抗金的事跡,给你写了一封信,托陈汤將军带了过来,你打开看看吧。”
    听到辛庆忌的名字,辛弃疾有些失神:
    “虽远必诛的陈汤將军也在这里?”
    “对,他也是混元宫的一员,不过今日走的早,没等到你来。”
    辛弃疾道了声谢,从信封里掏出一张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话,辛弃疾捧在手中认真读了起来。
    读著读著,滚滚热泪便顺著俊朗的脸庞滑落下来。
    公孙大娘托著腮帮问道:
    “写的啥呀?咋还哭了呢?”
    辛弃疾擦擦眼泪,將手中的绢布摊在桌子上说道:
    “祖先告诉我,宋可亡,华夏不可亡,辛氏之忠在於黎民苍生,而非一家一姓。”
    周易瞬间明白过来,这是辛庆忌担心这位后世子孙愚忠,提前给他打个预防针……不过辛庆忌有点多虑了,他这个后世子孙可一点都不死板。
    辛弃疾一生遭遇过很多弹劾,最常见的一条就是霸凌上官……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但敢於霸凌上官的官员,在整个华夏歷史上都不多见。
    史书上没写辛弃疾因何霸凌上官,但他既然敢这么做,就说明不是个恪守教条的愚忠之人。
    李白给辛弃疾拿了瓶冰镇可乐:
    “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辛弃疾想了想说道:
    “回去后我就组织人马,先在山东聚兵起义,等站稳脚跟,再做別的打算。”
    山东自古以来就有造反基因,金国统治下的山东更是如此,几乎整个山东境內,大大小小的造反头子多如牛毛。
    金兵统治山东地区上百年,最终也没获得任何民心。
    现在既然南下不是最优解,那就先起兵造反吧,把金兵赶出山东再说。
    武媚娘问道:
    “如今是绍兴多少年?”
    辛弃疾答道:
    “绍兴二十九年六月。”
    武媚娘掏出小本本,將这个时间记下来,然后说道:
    “你可先回去,联络乡勇义士,先在山中囤积粮草,命人垦田种粮,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霍去病捧著平板电脑,打开山东地形图看了看,给辛弃疾出了个主意:
    “沂蒙山区易守难攻,你可带人进入,先埋头发展,儘量发动百姓,若山中有铁矿,可就地炼铁,製作武器。”
    周易看了一眼,觉得二徒弟这战略眼光真是独到,沂蒙山区可是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先天休养生息之地。
    回头辅以无人机望远镜等现代装备,再配上【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队方针,绝对能把金兵耍得团团转。
    周易给辛弃疾拿了一副望远镜和一些吃的:
    “既然你跟好友在泰山,那就早点回去,莫让你的好友担心,回去后开始联络各方义士,五日后记得来混元宫,到时候再送你点別的物资。”
    辛弃疾感激涕零,他本以为自己大逆不道的言论会遭到呵斥,结果没想到,他不选择南下,反而贏得了大家的讚赏和夸奖。
    留在山东起义造反是九死一生,但也好过一辈子在南方蹉跎到老!
    大家送辛弃疾来到武成王殿门口,即將踏进门槛时,李白拉著辛弃疾在匈奴金人上踩了几脚:
    “別急著走,你多踩几下。”
    辛弃疾有些不解的问道:
    “此乃何物?”
    公孙大娘嘻嘻一笑:
    “这是匈奴的祭天金人啦,冠军侯送来的,被道长做成了武庙的脚踏板,你以后灭掉金国,记得將他们的祭天之物也带来呀。”
    辛弃疾一听,原地蹦躂好几下,拱手向大家行礼道:
    “弃疾必不负眾望!”
    周易对著武成王殿的大门说道:
    “我允许辛弃疾自由往返於南宋世界。”
    其它世界的名称还加帝號或年號,但辛弃疾这个世界,周易对赵构真是没任何好感,懒得提他的名字,直接用南宋世界代替算了。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为赵构洗白,甚至有明君的趋势,一心为国的岳飞,反而成了某些人口中的军阀、恶霸。
    但不管怎么洗,在周易眼中,岳飞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赵构,则是典型的怂包败类,完顏构的外號恰如其分!
    同一时间,北宋哲宗世界,皇城御书房內,赵煦在深夜接见了李清照父女:
    “二位匆匆而来,可是我师尊有要事交代吗?”
    李清照点了点头:
    “傍晚,我们吃晚饭时,南宋的辛弃疾来到混元宫,媚娘姐姐让我来找你。”
    听到女儿居然大逆不道的喊武则天为媚娘姐姐,李格非当场就要反驳,不过转念一想,觉得能攀个关係好像也不错。
    人家李白和霍去病也喊姐姐了,我女儿跟女皇姐妹相称,也不算太出格。
    李清照將见到辛弃疾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提出了武媚娘的要求:
    “媚娘姐姐让你给辛弃疾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等他起事后,可以给南宋皇室留一些体面。”
    李格非:??????????
    闺女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让当今官家出资造后世的反,这这这……为父可没有仙长赐予的令牌啊!
    谁知赵煦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挺来劲:
    “未来一段时间,我会让人徵收城外的庄园,据说有人私藏了兵甲武器,若是能找到,我全部送给辛弃疾。”
    歷史上的赵煦绝后了,没有一个子女活下来,南宋皇室跟他没多大关係,反而要背负不少耻辱。
    现在支持辛弃疾,一来是跟混元宫的步调保持一致,二来就当请辛弃疾帮自己清理门户了。
    李格非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他弱弱的问道:
    “金兵强势,辛弃疾在敌占区,未必能討得了便宜吧?”
    李清照说道:
    “父亲有所不知,媚娘姐姐会亲自指导辛弃疾,若她不行,就让唐太宗和卫青远程指导,再不行,仙长还可以把兵仙带到混元宫……对了,我看姐姐的小本本上还写有白起的名字,他坑杀四十万赵人被骂,但若坑杀四十万金人,世人只会觉得还不够。”
    这个阵容,让李格非呼吸一滯……一个兵仙就足够横扫金国南宋和蒙古了,这要再加上白起,不就成开卷考试了嘛!
    赵煦提笔將辛弃疾的名字记了下来:
    “下次到了师尊那里,希望能见到辛弃疾,我好好跟他聊一聊,免得他有什么心理负担。”
    李格非:“……”
    得,连官家都成了知心大哥哥,看来辛弃疾这个皇位是坐定了啊。
    回去得给他写一些勉励的诗词让闺女送过去,开国之功那么难得,咱老李也得蹭一蹭。
    另一边,西汉武帝世界,汉武帝接到了霍去病俘虏匈奴王子的捷报,高兴得睡不著觉,今晚正好是东方朔当值,便兴冲冲的问道:
    “一元台修建得如何了?去病的信中说,一元仙长的神像乃是太极图,这个应该不难造吧?”
    东方朔恭敬的答道:
    “確实不难,但霍驃姚命人传来的太极图包含太极二字,上古神仙与此有关,贸然使用,臣担心神仙会怪罪。”
    刘彻顿时不高兴了:
    “哪个神仙?”
    “道家之神,皆跟太极有关联。”
    刘彻懒得在这种事上纠缠,大手一挥说道:
    “明日一早你摆好祭台,告知四方神仙,就说一元仙长要用太极图当神像,他们若是有意见就当面现身,正午前不现身,就表明同意使用……朕给了诸神一上午的时间,够宽泛了吧?”
    东方朔:“……”
    陛下,您这耍赖的手段,到底是跟谁学的啊?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馋嘴小猫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馋嘴小猫咪并收藏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最新章节